认识焦虑症例一某小伙子,30岁,突然产生胸口憋闷、有濒死感、心脏剧烈地跳动,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同时可有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此时精神极度紧张,大声呼救,常常急诊去医院治疗,而多次心脏和呼吸检查均正常。每次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小伙子怎么了?其实是惊恐障碍(原称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何为焦虑症呢?焦虑症是持久且无原因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伴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主要有两种临床形式: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正常焦虑是人们对于所处的不良环境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由于有焦虑的产生,迫使人们萌生出逃避或摆脱这种不良环境的主观意愿,故在一定程度上,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针对所接触的环境或事务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如高考前的学生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赛前有的运动员会四肢发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随着处境的改善,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情绪趋于稳定,这都不能算是病。只有具备持久且无原因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伴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症状必须持续达6个月,才成为焦虑症。惊恐障碍的表现如例一所述。广泛性焦虑: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心慌、气急、胸闷、气紧、冷汗、口干、尿频、尿急等,但并非有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患了焦虑症怎么办?焦虑症的患者很痛苦,是需要积极的治疗。焦虑症有时很难与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焦虑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1)药物治疗:临床上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抗抑郁药及-受体阻断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边缘系统、丘脑、杏仁核等部位能明显改善情绪。苯二氮卓类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作用,包括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罗拉等。抗抑郁药,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多虑平等。但是此类药物均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得滥服。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系统突出症状加用一些其他药物,如心慌可加用心得安、倍他乐克等。(2)心理治疗: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学会转移或化解精神压力。通过与亲人和朋友的思想交流或调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精神负担和焦虑。同时不断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学会与周围的同事和睦相处,提高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心态平和与处世不惊,就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3)饮食治疗:患者焦虑症的患者,饮食上应有所注意。一般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合理安排生活,防止暴饮暴食或进食无规律,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加重症状。对有心脏病症状的患者来说,则应远离有刺激性的烟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因为它们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心脏早搏等,使已有的症状更突出。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进食后不要马上休息。对于腹胀、便秘者,也可以服用助消化和通便的药物。
还“我”健康睡眠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诗中表现了一个游子,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形象。其实夜不能寐,即失眠,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近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展开的睡眠调查结果表明,42.5%的人整体睡眠质量不理想,“怀疑失眠”和“失眠”两种加起来为45.4%。健康的睡眠包括3个方面,正常的睡眠发动、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满意度。任何一项出了问题,都不能称之为健康睡眠。失眠等于睡眠障碍吗?不是,睡眠障碍范围更大,失眠只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常见的症状是入睡困难,过度清醒、易醒等;睡眠倒错,为白天长睡不起,夜间通宵不眠;梦游症,夜间睡眠中无意识的起床活动;嗜睡症,在开会或者白天工作时昏昏欲睡;梦魇,表现为在睡梦时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并感到恐怖等。我们在生活中都可能体会过短暂的失眠。在环境的改变,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使人失眠;在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都可引起失眠;在服用茶、咖啡、可乐类饮料等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碱,晚间饮用可引起失眠。这些失眠是短暂的,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至慢性失眠。那种失眠要引起我们重视呢?失眠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睡眠质量和数量都不满意,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就达到了医学上的失眠症的诊断。失眠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且影响了白天的活动,例如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轻者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并难于再次入睡,清晨过早醒来。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多梦等,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而长期的失眠会直接危害身体健康,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慢性失眠可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自杀倾向另外。长期慢性失眠是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也会加速一个人外表的老化失眠症和慢性长期的失眠如何办?失眠症和慢性长期的失眠均需要积极到医院求治,做到早期诊断失眠,查找失眠的原因。如果是躯体因素造成的失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而对非身体疾患造成的失眠,主要应寻求失眠原因,是精神疾患或情绪障碍引起,是不规律的呼吸或其它呼吸障碍导致,是用药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原因。治疗上需要袪除病因的同时再服用调节神经系统类的处方药物。 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但有的人对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入睡。长此以往,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如何不让短暂性失眠变成慢性失眠呢? 1、正确认识失眠 失眠固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对失眠恐惧与忧虑所造成的危害大。对失眠的恐惧与忧虑,会产生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从而加重失眠症状,增加恢复的难度。冷静地接受失眠,失眠不可怕,只要能做到身心放松,即便是整夜不眠,也无大碍,如此便放下了包袱,反而会促使自然入睡。睡觉前可进行心理调节,如听音乐、自律训练等让自己精神放松,不要提醒和关注睡眠。另外,在就寝后,你可以舒坦地躺着,想一些愉快的事情,并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杂念难以入眠时,你可以尝试接着“杂念”去续编故事,而故事情节应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编得越长越久远越好。这些有意的回想与“编故事”即可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也可因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疲劳而转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促进自然入眠。2、 科学的睡眠习惯。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间,制定合理的睡觉时间,并准确地抓住身体发出的入睡信号,这样能够促使自己尽快地入睡。对每个人而言,睡意通常在晚上一定时间开始,出现睡意前往往先有疲劳感、精神活动减弱、感觉体温下降、打哈欠,遇到这种情形,说明此时是上床睡觉的最佳时机,这时你就应该抓紧时间上床关灯睡觉,否则,错过这个时间,将会增加入睡难度。 科学的睡眠习惯还包括正确的睡姿,因为正确的睡觉姿势不仅能加速入睡,而且是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保证。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能够减少身体上的压力,避免造成背部肌肉操劳过度,产生背痛或背部僵硬等问题。睡觉时维持脊椎自然“S”形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很好地减轻身体负担,避免不适。 3、良好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首先要减少噪音。怕吵的人睡觉时应关上门窗。室内最好选用木质家具,因木材纤维具有多孔特性,能吸收噪音。家具安放不宜过少或过多,过少声音可在室内产生共鸣,引起很大的回响;过多显得拥挤不便,东碰西撞增加响声。 保持卧室内空气的清新对睡眠也很重要,新鲜空气是自然的滋补剂,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刺激机体消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新陈代谢机能,又可加强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睡眠中的大脑正需要大量氧气去进行它的生理活动,这时提供更多的新鲜空气,能充分迎合它的需要,而发挥睡眠的最大效能。 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合理的光线强度。温度适宜是入睡的重要条件,过冷、过热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影响睡眠。一般认为卧室温度以保持18℃~20℃为宜。睡觉时,切忌明灯高照,因为光线太强,易使人兴奋,难以入睡。如果长期开灯睡觉,身体内控制新陈代谢的“生物钟”就会被扰乱,不仅会导致疾病发生,还会影响睡眠。 4、合理饮食促进睡眠睡觉前应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对大脑中枢有兴奋作用的东西。睡前适合吃的食物牛奶、土豆、面条或蔬菜加少许鸡肉或鱼肉,这些食物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称为血清素的激素,其具有放松、安神作用;奶酪、酸奶中含丰富的钙,可促进血清素的作用;含镁丰富的香蕉、燕麦片及茄子、番茄、芹菜也有助于睡眠。睡前进食不宜过饱或过少,因为二者都可使人感到腹部不适,或腹胀,或饥饿而影响睡眠。 睡前饮酒作为催眠的方法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酒精对大脑的神经系统有双层作用:少量酒精对大脑起抑制作用,可以使人昏昏欲睡;过量酒精,反而使大脑兴奋。因此用睡前饮酒作为催眠方法是不大可取的。 5、适当运动加速睡眠当人体不活动、不运动时,摄氧量降低、循环系统不顺、肌肉因太少使用而张力变小、骨骼中的钙质入不敷出、胃口不佳,而且心智功能降低,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种种不活动的效应,在身体上蔓延开来,严重影响身体各种需求,包括睡眠,对于长期的脑力活动者尤其如此。如果想睡个好觉,培养运动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还是做做家务,都可以创造您身体的动力效应,减少病痛、一夜好眠。
开学前假日综合症,表现为对开学敏感和反感;开学前更疯狂的玩,提起上学就发脾气和无精打采;有些孩子是开学前狂赶作业,内心烦躁。是所以的孩子都有的表现吗?当然不是。假日综合症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包括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学校中是否愉快,假期的综合安排等等。可以根据上述情况分为下列几型:持续紧张型:多见于临近中考和高考的孩子,假日时间仅为其他孩子的一半,假期中被主动和被动安排了大量的补习班和提升班,连懒觉也没多睡几次,更别说能美美放松几天,提起又要开学了就内心烦躁、头痛。充实淡定型:假期中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可能安排了喜欢的培训班,安排了自己盼望已久的旅行,帮着家里做了该做的事并感觉有成就感,安排了自己想学的课程,对于即将要来的新学期,自己早已做好准备迎接。紧张忐忑型:多见于假期里持续狂玩的孩子,用大把自由时间去玩,每天玩得入迷后,连做暑假作业时都不能安心,开学前开始狂赶作业,想到假期过后更加繁重的课业压力,就感到忐忑不安。快乐期待型:多见于对学习有兴趣,假日合理安排娱乐、休闲和学习的孩子,暑期生活丰富而多彩,与同学和同伴相处愉快,在开学前合理的调整好了作息时间,早就期待与同学见面和开始新的知识的学习。 总之,对于即将开学的孩子,父母要多用心。中小学生的自觉性还没有完全形成,父母要引导孩子静心看书,提前回归学习状态;高中生可以通过早晨起来一起去锻炼、一起去书店挑选书籍等方式,合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和生活重点,引导孩子走出假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