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已来临,美眉们开始“秀”起来了,但是有些人却因为夏天的来临而恐惧、自卑,还不是在人际交往中怕被发现“腋下多汗,有味道”,这就是“多汗、腋臭”的尴尬。 对爱美的女性来说,无论妆容再美、衣着再时尚,腋下的汗渍一在衣服上显现,形象瞬间崩塌。对于很多重视社交和事业发展的男士来说,也会成为一定的阻碍。 腋臭是由于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大汗腺分泌旺盛,分泌汗液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致的臭味,到老年时可以减轻或消失,常有家族遗传史。 1、传统治疗方法:传统的腋臭切除术是将腋毛区的大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做梭形切除,手术在直视下操作,故操作简便,止血彻底。但这种手术的缺点是切口大,损伤也大,愈合后瘢痕明显,且切口愈合后常有直线瘢痕挛缩,日后可能会影响上肢活动。目前这种手术方法已基本淘汰。 2、肉毒素局部注射:肉毒素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分泌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从而抑制大汗腺的分泌,减少汗液排放,达到减轻腋窝异味和出汗的目的。无恢复期,半个月左右起效。 3、微创刮吸术:该方法是沿腋窝皱襞线做一5mm左右切口,通过刮吸的方法彻底去除大汗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可保证皮肤的血液供应。这种手术疗效好,术后瘢痕不明显,不影响上肢功能活动。
扎耳朵眼是目前最常见美容,但往往由于个人体质及术后感染等原因,造成耳垂、耳轮处局部瘢痕增生,形成暗红色的瘢痕疙瘩,并且有逐渐生长的趋势,严重影响耳部美观。特别是对年轻的女孩子,还可造成心理及精神上的压力。现在我们采用耳廓瘢痕疙瘩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手术难题,术中利用局部皮瓣转移修补瘢痕疙瘩切除后造成的局部皮肤缺损,有效地减小了局部组织张力,再加上应用抑制瘢痕生长的药物进行局部注射,因此减少了瘢痕疙瘩的再复发几率,术后耳垂、耳轮基本上保留了耳廓的解剖形态,达到了良好的美容手术效果。
1.血常规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2.尿常规 蛋白(PRO):正常为阴性 尿糖(GLU):正常阴性 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 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 尿酸盐结晶(NIT) 酮体(KET):正常阴性 尿胆元(UBG) 定性:弱阳性 定量1-4mg/24h 胆红质(BIL):正常阴性 尿潜血(ERY):正常阴性 比重(SG):正常1.018 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感染时,LEU常为30~50个/高倍(正常值为阴性:neg)、PRO "+"(正常值为阴性:neg)。如同时伴有大量NIT,及ERY阳性(正常为neg)则提示为泌尿系统结石(继发);GLU "+~+++"要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检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存在。因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或其他部位感染。 3. 血气和电解质(血生化) 正常参考值 酸碱度(PH) 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45mmHg 氧分压(PaO2) 75-100mmHg 碳酸氢根离子(HCO3-) 21.3-27.3mmol/L 钠离子(Na+) 136-146mmol/L 钾离子(K+) 3.5-5.5mmol/L 氯离子(Cl-) 96-106mmol/L 临床意义: 电解质紊乱可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四种情况。血PH(代表酸碱度)及HCO3-(碳酸氢根离子)增高,是碱中毒的标志。碱中毒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血中CO2(二氧化碳)蓄积导致PaCO2(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和PaO2(氧分压)下降。 胃液中含有丰富的K+(钾)、Cl-(氯)离子,频繁的呕吐造成K+和CL-的大量丢失,从而使血清K+、Cl-降低。碱中毒是代谢原因引起的,并非呼吸原因所致。同时伴有血清K+和CL-降低,故可诊断为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需立即行补液治疗,补充丢失的K+和CL-,并纠正碱中毒,避免病情进一步变化,造 4.肝功能 项目 单位 正常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IU/L (1~38) 谷草转氨酶(AST) IU/L (8~40) 碱性磷酸酶(ALP) IU/L (100~275) r-转肽酶(GGT) IU/L (9~40) 总胆红素(TBIL) umol/L (4~20) 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0~7) 临床意义: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r-转肽酶)、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反映肝功能异常(损害),TBIL(总胆红素)增高提示黄疸,由胆道梗阻所致。常见的原因有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或胰头肿瘤压迫、侵犯胆总管所致。 5.乙肝2对半检验 正常 表面抗原(HBsAg) 阴性 表面抗体(抗-HBs) 阴性或阳性 e抗原(HBeAg) 阴性 抗-HBe 阴性 核心抗体(抗-HBc)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这里指的是检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应称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记物,由于有三种抗原及与它们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检测,因此只检测二种抗原及三种抗体,二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种抗体则分别是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及(抗-HBe)。查到HbsAg、HbeAg及抗-HBc即“大三阳”,而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即“小三阳”。 表面抗体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当发现仅抗-HBs阳性时,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抗-HBs常在HbsAg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可持续多年;其次发现仅表面抗体阳性,而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HBV的隐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另外,一种较少见的暴发性肝炎发病时,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很强烈,此时可以产生高滴度的表面抗体,但这种免疫亢进可能损伤机体,带来不良后果,发生大块肝叶坏死导致肝衰竭。 对HBsAg携带者升学、就业、结婚等有什么限制? 由于人们对HBsAg携带者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至一些HBsAg携带者中的青年在升学、就业、结婚、甚至出国等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并非那么严重。HBsAg携带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他们中不乏有科学家、名演员和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除了某些学业,如幼儿师范、护士、饮食服务行业等外,对升学、就业,甚至出国不应有太多的限制。这是因为乙肝的传染主要通过血液,偶而通过唾液、精液传染,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是不太可能传染给别的人。至于结婚,只要对方抗HBs阳性,或HBsAg阳性,就不存在相互传染的问题。如果对方乙肝标志全部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后再结婚。 “大三阳”的转归 当“大三阳”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被激活时,免疫系统能识别出乙肝病毒的抗原物质和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并出现清除病毒的反应,这是机体的一种自身保护反应。其结果是大量病毒被清除,而同时受感染的肝细胞也遭到破坏,转氨酶升高,有时还会有胆红素的升高(即黄疸)。但这种清除常常是不彻底的,对于非复制状态的病毒常常不能杀死而呈潜伏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又重新开始复制,感染新的肝细胞,并导致新一轮的免疫攻击。如此反复清除、破坏,再清除、再破坏的过程,就是慢性肝炎发展的过程。随着血液中病毒的清除,血清中抗-HBe出现,HBeAg消失,也就从“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由此可见,能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对大部分的乙型肝炎病人(感染变异病毒者除外)来说象征着体内病毒复制的下降,病毒数量的减少,有时血液中甚至检测不到病毒。 虽然“大三阳”或“小三阳”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但病毒减少时受感染的肝细胞会减少,免疫反应和肝损伤也会减轻,因此我们在治疗中总希望能将“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使病毒的复制下降到最低水平,这样对病人是十分有利的。 “大三阳”是否病情很重? 乙肝三系阳性与肝损害是两回事。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只能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而且病毒数量也较多,但不等于肝脏的炎症和损害就重。肝脏有否损害及其程度简单地判断可以看肝功能的化验结果,更准确的判断应该做肝穿刺。 “小三阳”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之间的关系 “小三阳”者中,平时无肝炎症状,肝功也一直正常的人,也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据估计,全世界携带有乙肝病毒的人群约有2.15亿人,我国约有1.2亿左右,北京市约有60多万。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赖以持续生存的宿主,对于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无症状HBsAg携带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这些人体内有病毒存在,因此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因此HBsAg携带者不得献血,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混用洗漱用品。与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密切接触时,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 HBsAg和HBeAg能否转阴?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阴转可能性很大;但慢性肝炎和携带者的HBSAg转阴是很少了,年转阴率仅为1-2%。现有的药物也没有能使它消失的。至于HBeAg,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50%以上的人将会阴转,并产生抗一HBe。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法昔洛韦等都有可有使e抗原转阴。HBeAg转为抗-HBe是潜伏感染的证据,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乙型肝炎只有当出现表面抗体(抗一HBS)阳性时,才可被认为病毒基本消灭或完全消灭。 HBsAg和HBV妇女生育时有何危险? 危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最大的危险是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但对于HB砒携带者和慢性HBV携带者传染给新生儿的机会不一样。有文献报道, HBs地及HB毗双阳性母亲娩出的婴儿在围产期感染HBV的可能性为70%~叨叽,而HBs纯单阳性的母亲娩出的婴儿在围产期感染的可能性只有30%。凡围产期感染者6%-95%将发展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幼儿期感染的则有30呢将成为慢性携带者,而成人感染后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比例仅占5%~10%。这充分说明,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是最危险的。 2.如果患者真正是一个慢性HBsAg或HBV携带者,也就是说,她不是隐匿进展的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则妊娠经过会和健康妇女无大区别,如果是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其妊娠后有可能发生肝功能的损害, ALT升高,甚至出现黄疸,在生育时发生危险,例如发生产后大出血等。 3.对于胎儿来说,在妊娠早期,有可能发生流产;在妊娠晚期,有可能发生胎死宫内、早产等;在生产时可能生胎儿宫内息等。以上的一些“情况也是病理上能诊断为慢性肝炎的患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而真正的携带者发生的机率很小。 表抗阳性者如何正确对待生育? 因为HBV可能通过父-婴、母-婴途径传播,为了优生优育,应慎重对待生育问题。 夫妻如有一方为HBsAg阳性且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时,传染性较强,精液或乳头、阴道的分泌物可能具有传染性,故此时不宜怀孕,应积极进行治疗,等待HBeAg或HBV-DNA阴转后,再考虑怀孕。如对方存在有抗-HBs,说明有免疫力,此时可以考虑生育。但怀孕期间应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且婴儿出生后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及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这样可阻断母-婴传播。如果对方抗-HBs为阴性,则说明易感染乙肝病毒,需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足够的抗-HBs时再考虑生育问题。 6. 血脂检查 正常参考值 甘油三脂(TG) 0.4-1.86mmol/L 总胆固醇(TC) 3.89-6.4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 0-4.14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C) 1.04-1.74mmol/L 如果血清总胆汁固醇达到或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达到或超过1.70 mmol/L,则可以分别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均异常升高则称“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低于0.91 mmol/L(35mg/dl)也属血脂代谢紊乱,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多数在5.0-6.5 mmol/L,血清总胆固醇在4.5 mmol/L以下者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研究显示,高甘油三脂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甘油三脂水平,但大部分血清甘油三脂升高是代谢综合症所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众多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采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疗,能降低40%的近期心脏病危险。 7.糖尿病检查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可以列为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糖尿病还会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这种并发症死亡率相对高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对糖尿病的检测是重要环节,达到早诊断、早治疗。 糖尿病的检测主要通过对血中葡萄糖及尿糖含量的测定。 1.尿糖:(1)尿糖定性试验:尿糖阳性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轻度糖尿病患者空腹或饭前可呈阴性,饭后尿糖常阳性,故可查饭后2小时尿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尿糖检查均可阴性。(2)尿糖定量测定:24小时尿糖定量测定可观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2.血糖:如空腹血糖浓度屡次达到或超过126mg/dl(7.0 mmol/l),提示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口服100克(近年国外多采用75克)葡萄糖,服后分别测定1/2、1、2、3小时的血糖浓度,以及空腹血糖浓度。空腹血糖≥125mg/dl,1/2小时≥200mg/dl,1小时≥190mg/dl,2小时≥150mg/dl,3小时≥125mg/dl,列为异常;凡空腹、1/2或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四次中有3次超过此标准,则为糖尿,若二次达到或超标为糖耐量正常。 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正常人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血红蛋白总量的4-6%,在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含量较正常高2-4倍;当糖尿病控制后2个月可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应近2-3个月内血糖总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诊断凡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三多一少"或酮症,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经重复一次检查无误即可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诊断空腹血糖
在医学上,对眼袋也是进行分门别类的,不同类型的眼袋在治疗上当然也有所区别,眼袋的成因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眼袋的成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眼袋也就是遗传所造成的眼袋,在18岁左右即开始出现。后天性眼袋又分为青年型(轻型)、中老年型(中型)、老年型(重型)三种,人在30岁以后,易出现肌肤松弛、眶隔脂肪增多,而眶隔筋膜也开始松弛,对眼部脂肪的支撑性下降,因此才会出现眼袋。 治疗方法上,先天性眼袋与后天性青年型眼袋,一般是单纯的眶隔脂肪过多,没有眼轮匝肌及皮肤松弛,单纯地摘除脂肪,不需要去除松弛的皮肤,多采用小切口微创结膜入路手术,3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手术,外部看不到切口,休息一天就可上班。中年以上的人,除眶隔脂肪过多外,还合并眶隔筋膜、眼轮匝肌及皮肤松弛,或眼轮匝肌肥厚,多选用经皮肤切口手术治疗,术中要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部分下睑皮肤和松弛的眼轮匝肌,严重者还需要将眶隔筋膜韧带提紧、悬吊眼轮匝肌、眶外缘骨膜固定,并可与面部除皱手术合并施行。
其实微整形就是利用高科技的医疗技术,不需要开刀,在短时间就能变美变年轻的特性,取代过去的整形手术,微整形安全,没有伤口,恢复期短的优点,可以在周末接受治疗,周一就能带着一张更美更年轻的脸庞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适用范围 目前微整形项目的适应范围很广,只要是用于面部年轻化和塑形,包括除皱、面部下垂提升、改善皮肤色素沉着、改善肤质、面部轮廓塑形、隆鼻、丰面颊、丰太阳穴、丰唇、以及形体雕塑、瘦脸、瘦身等众多项目。
内眦赘皮是指在内眦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状皮肤皱褶,是东方人眼睛的特征之一。内眦赘皮 在人的双眼睑,上眼睑下缘上部有与下缘平行的高度不同的一道褶,即常常从其内侧一面或与之邻接的皮肤独立地生出此褶,向原来覆盖着内眼角的鼻皮斜下,所以根据此褶的发达程度内眼角泪阜的一部或全部为其所遮盖,这种特殊的褶称为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内眦赘皮,临床上根据内眦赘皮的走行,分为三型,即上睑型、内眦型、倒向型。在原发性内眦赘皮中,若伴有上睑下垂、小睑裂及明显的内眦间距加宽者称为眼睑综合征。同时合并眉部畸形者称睑眉综合征。无其他异常者为单纯性内眦赘皮。此外,内眦赘皮患者常同时伴有倒睫,甚至眉部畸形。继发性内眦赘皮多由机械性外伤、烧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局部疤痕挛缩牵拉所造成,多为单侧,常伴有邻近组织的损伤。
隆颏术和眼睛整形、鼻子整形一样,是最常见的面部美容手术,这三种手术在整形手术效果里都会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好的效果通俗讲:“眼睛要有神,鼻子要挺,下巴要俏”。其中隆颏术相对比较简单,手术风险很小。病人可能自己会感到奇怪,因为许多人不会发现她做了手术,而只是觉得她长漂亮了。 颏部的形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男性刚毅,女性俏丽,在我国30%左右的人有下颌颏后缩畸形,俗称“小下巴”,这种缺陷可通过隆颏术(垫下巴)矫正。标准的下颏应该较明显地向前翘,唇下有较明显的美学凹陷,闭嘴状态下下嘴唇应位于鼻尖与颏部(下巴颏)的连线上,上唇在此连线稍后方一点儿。 手术为局部麻醉,多采用口内切口,此种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且填充材料和人体相容性好,几乎无排斥反应,对身体无损害。
逆生长就是看不出年龄,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很多。现在有许多逆生长美女、明星,她们保持着少女般的身材,水嫩的肌肤,是每一个爱美朋友们心中的梦想。但我们的经历往往是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没感觉自己有太大的变化,偶然有一天整理照片,忽然发觉自己已经青春不再,岁月催人老,真是无比的惆怅。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也无论你有闭月羞花之貌还是沉鱼落雁之容,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都无法逃脱衰老的命运。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抗争,但在医疗美容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不是有办法使得爱美的朋友们看起来能够年轻些呢?那这些逆生长的美女们都有哪些保养的方法和秘诀呢? 首先分析一下衰老的原因:皮肤作为机体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和身体其他脏器一样逐渐衰老,这种衰老由自然老化和外源性老化两种因素引起。自然老化是内源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而其他环境因素或生活方式原因产生的损害为外源性老化,后者主要是由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引起,所以又称为光老化。皮肤的光老化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共同引起。光老化最基本的特征是肤色偏暗、毛孔粗大、皮肤色斑、粗糙、毛细血管扩张、皱纹等,大量医学研究证实,约80%以上的暴露部位皮肤的老化均由光老化引起,这些也正是爱美的朋友们时刻关注的美容问题,因此预防和延缓衰老应从防止光老化入手。一、防护措施:尤其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紫外线高峰期更要注意:(1)衣物、帽子、太阳镜:均能提供很好的物理性光防护,纤维结构紧密的、厚的、深色的织物防护值高,防护作用较好。(2)选择合适的防晒霜:可有效的防护紫外线的侵袭,并有助于控制皮肤光老化发展,使受损组织进行修复和痊愈。理想的防晒品防护作用应该是安全、持久、使用舒适、稳定性好。正常人根据具体情况选用PFA+++和SPF30以下就可以了,对于光敏性皮肤病的患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防晒品。SPF15能够阻挡大约93%的UVB射线,SPF30阻挡97%,SPF5O阻挡99%。(3)适当食用含:维生素C、E、A、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多的食品,绿茶也是不错的光防护品,这些物质能清除机体中的自由基,达到防护作用。(4)金属元素:硒和锌可促使人类系统清除自由基,拮抗自由基引起的损伤,对皮肤有光防护作用。二、临床护理:有效防护的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皮肤老化,如皮肤粗糙、肥厚、松弛、下垂、粗而深的皱纹,局部色素沉着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只要适当采取治疗措施,皮肤年轻化已不再是天方夜谭。(1)皮肤科临床常用的药物如:维A酸类、氟尿嘧啶软膏。(2)中草药中:人参、鹿茸、黄芩、珍珠粉、黄芪、五味子、绞股蓝、枸杞等都具有良好的抗光老化功用,是美化肌肤的良药(3)强脉冲光(IPL)技术:也就是俗称的“光子嫩肤”,特别是对皮肤慢性光损害的治疗具有优势,在接受治疗后可以正常工作和社交,不需要“停工时间”,已逐渐成为面部光老化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4)果酸活肤: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换肤术,美白淡斑、缩小毛孔,有效改善面部黑斑及色素沉着,淡化皱纹,使肌肤年轻化,治疗青春痘、粉刺及痘疤。三、非手术微整形注射治疗:是保持皮肤特别是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手段。(1)肉毒毒素(Botox):将极少量的Botox精确地注射入特定的脸部肌肉,就能有效改善面部动力性皱纹如:眼角鱼尾纹、眉间川字纹、额部抬头纹、眼下细纹、皱鼻纹等,并能良好改善眉下垂、面部下垂、口角下垂及颈部的皱纹,对因咬肌肥大引起的脸型宽大亦有明显的“瘦脸”效果。由此可见通过Botox的注射可有效消除上半面部的动力性表情纹,并使下半面部提升,打造精致“V”型脸。(2)玻尿酸(透明质酸类):玻尿酸大量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及皮肤的真皮层中,是皮肤的保湿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产生的玻尿酸逐渐减少而消耗相对增加,从而使皮肤失去水分皱纹凸显。玻尿酸因其本来就存在于人体皮肤中,注射后几乎不会有过敏反应,并与人体原有玻尿酸融合,皮肤膨胀饱满,皱纹变平隆起,肌肤年轻紧致。玻尿酸注射的适应症为填充,如:额纹、眉间纹、鱼尾纹、鼻唇沟、泪沟,也可用于丰下颏、丰唇、隆鼻、丰耳垂、垫鼻尖、丰颊等,安全性极高。(3)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将人体脂肪较丰厚的部位,如腹、臀、大腿等处的脂肪,用吸脂方法吸出,经过处理成纯净脂肪颗粒后,注射植入需要改变的有缺陷的身体部位,以完善缺陷部位的形态的一种注射方法。自体脂肪的生物相容性明显优于人工组织代用品、异体或异种胶原等材料,没有免疫排斥反应是其最大的优势,如填充鼻唇沟、川字纹,丰颊、额、眉弓、苹果肌。 有效的防护、护理和微整形揭示了逆生长的秘密。随着对光老化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认识的加深,对其防护、治疗的方法也日趋成熟,加强对公众光老化的宣传,认识到紫外线照射引起光老化的危害,从而自觉采取一些较为简单却经济有效的物理性避光措施,是预防光老化发生的根本;同时增强爱美朋友们对光老化的认识,选择简单有效的临床护理及微整形治疗,来达到肌肤年轻化的目的,对提高爱美朋友们的生命质量、改善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春天已经来临,地球越来越热,夏天的脚步亦越来越近,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爱美的朋友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了!打破年龄的自然规则,共同逆生长! 温馨提示:特别注意,衣物、帽子、太阳镜,涂上防晒霜再出门!持之以恒!
果酸活肤 属于“表浅化学换肤术”,也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换肤术。简而言之,就是用果酸来换肤的意思,即使用高浓度的果酸进行皮肤角质的剥离作用,促使老化角质层脱落,加速角质细胞及少部分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速度,促进真皮层内弹性纤维增生及重新排列,使真皮内的基质增加,皮肤变得光滑白嫩有弹性。 适应症:(1)青春痘、粉刺。(2)表浅性青春痘疤痕。(3)黑斑及发炎后色素沉着。(4)眼角、口角之细微皱纹,改善毛孔粗大。(5)颈部、胸部、手臂的细微皱纹、皮肤老化。(6) 美白淡斑,使肌肤柔软而富有弹性。 换肤前的准备:为了让换肤达到最好效果,应当提早开始做肌肤适应果酸的准备工作。(1)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果酸。(2)在术前2周,选用一些果酸类的皮肤保养面霜或乳液,晚上洗脸后使用。(3)尽量避免太阳光的直射,外出时请注意防晒。再次请主要。(4)清理需要脸部换肤部位的毛发,保持面部的干净清洁。禁忌:(1)过敏性皮肤或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人群。(2)疱疹或疣等病毒感染、急性湿疹、近期手术史或面部外伤。(3)正在服用药物(主要是激素类),对酒精过敏等症状。 温馨提示:接受果酸换肤后,皮肤需要数天至一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换肤的皮肤护理。(1)果酸换肤后若有皮肤肿胀现象,请在果酸换肤后24~48小时内冰敷。(2)果酸换肤后约1-7天内,每天只用清水洗脸,以毛巾拍干(避免用力搓柔皮肤),并在洗脸后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膏或营养面霜(早晚各一次),直至皮肤恢复正常。(3)皮肤恢复正常后,即可停用药膏或营养面霜,可以轻轻的使用清洁用品清洗脸部,但勿用海棉或毛巾用力擦拭,应轻轻拍干,以免刺激皮肤。并可恢复使用您原来用的果酸保养面霜、果酸乳液或果酸凝胶,每晚一次。(4)在皮肤恢复正常前,绝对避免日晒,防晒是果酸换肤后非常重要的。(5)轻微刺激感、痒、灼热感、轻微的痛感、紧绷感、脱皮或轻微的结痂,这些症状将随着时间(约一周内)慢慢消失。
当然注射美容作为一种有创的医学治疗手段,总会有它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如注射部位的暂时性痛痒、红肿淤青、色素异常,注射不均匀局部硬结,由于个体差异出现过敏及排斥反应,注射部位出血及血管栓塞等。因此作为美容医生要严格掌握注射美容的适应症,掌握注射美容最终效果的定位点,熟知注射部位的解剖层次,熟练掌握注射技法及核心内涵,做好与受术者注射前后有效的心理沟通,熟知注射美容可能发生的合并症及正确处理方法,灵活应用、合理组合、联合注射不同种注射产品,并建议爱美的朋友们到正规医院由经过美容整形专业培训的执业医生进行注射治疗。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重点发展医疗美容行业,医疗美容在居民消费领域中成为继购房、购车、旅游、电子通讯产品之后第五大消费热点。二十一世纪进入微整形时代,单纯的美容整形手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年轻化状态,而多种治疗方式的组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打一针就变得年轻漂亮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微创注射美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幸福理念,对大多数接受过治疗的受术者来说受到尊重的感觉再一次得到了提升和增强,通过注射美容年轻化治疗填充消除面部皱纹,再现饱满紧致的肌肤,使她们重新找回久违了的年轻感觉,提高生活质量,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