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结反应是外科手术后机体包绕手术缝线形成的肉芽肿或脓肿。表现为切口愈合后局部出现可扪及的结节,或出现肉眼可见的小脓肿,周围皮肤红肿、触痛, 继而可出现脓肿破溃。脓肿形成后需行切开引流并换药,脓液引流后创面可暂时愈合,但短期内即再次形成脓肿,反复发作,多数情况下线结需通过手术取出,只有清除线结才能根治线结反应。
一、经典的TNM分期 基本架构是根据肿瘤大小(简称T),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转移数目(简称N),及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简称M)等三者综 TNM这种肿瘤解剖病理分期是临床上较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T0 原发肿瘤未扪及。 Tis 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Paget病局限于乳头,乳房内未扪及块物。 T1 肿瘤最大径小于2cm。 T2 肿瘤最大径2~5cm。 T3 肿瘤最大径超过5cm。 T4 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包括炎性乳腺癌)。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0 区域淋巴结未扪及。 Nx 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 同侧胸骨旁淋巴结有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有无远处转移不详。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二、实用的临床分期 根据不同的TNM可以组成临床不同分期,也是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最常用的分期。 简单记忆X=T+N+M 1期 X=1(T1)。 2期 X=2或3,N1。(M1除外) 3期 X≧4,N2,N3。(M1除外) 4期 M1。
1、 维生素B6,每次20粒,一 天3次; 2、 炒麦芽,60克/包,每天一 包,煎煮分3次服用; 3、 溴隐亭片剂,2.5mg,每 天2次,连服5~7天。 4、 芒硝 250g,研粉,装入布袋之中,均匀地敷于两乳房,可行包扎固定防止滑脱,布袋变湿硬后更换。
隐睾: 6个月未降入阴囊,建议手术,一般小于2岁。 鞘膜积液: 2岁前有吸收可能,如逐渐增大或超过2岁未吸收减小,建议手术。 脐疝 :到 2岁时脐环大于1.5厘米或5岁未愈合建议手术。 腹股沟疝:1岁以内有自行愈合可能,可观察,超过1岁未愈合,建议手术。
肠息肉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而言,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非腺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1厘米~2厘米的息肉,癌变率为20%;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则为50%。 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异常。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应立即到医院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肠息肉,可通过内镜切除,再送病理检查,明确治疗。 因肠息肉易复发,一定要定期复查。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远离烟酒。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2年至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胃息肉胃息肉也大概有两种类型,即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胃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称为“癌前病变”;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属于胃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左右。首先要做活检病理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①有H. P菌感染的增生性息肉,需要根除H. P菌; ②炎症性息肉体积比较大的直径>2cm者,也建议切除。 由于胃息肉容易复发,切除后,要在3-6个月复查一次。
对于起病时间大于72小时的急性胆囊炎,症状明显,伴有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时,胆囊三角结构往往不易辨认,胆囊充血肿胀明显,术中出血、胆管损伤等情况发生几率较择期手术升高,腔镜中转开腹可能增加。所以,急性胆囊炎建议发病72小时内行腔镜手术,超过72小时者建议症状缓解后3月手术。
胆囊切除后,短时间内,机体缺乏胆囊对胆汁的储存 浓缩作用,消化功能会有所下降,甚至出现腹泻,但随着时间推移,胆总管会逐渐代偿性的扩张,储存胆汁,以适应机体的消化功能,一般需要1~3个月,所以术后早期对脂肪和蛋白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术后2周内尽量以清淡半流质饮食为主,宜少量多餐,不易过饱。2周后可逐渐过度的普通饮食,但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要控制, 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 食物烹调以炖、蒸、煮的方法为宜。1-3个月以后可以根据耐受情况基本恢复到正常饮食,但对于油炸、辛辣食品要适当限制。
肠梗阻常见原因有①机械性:如肠管粘连,肠道肿瘤或肠管外肿瘤压迫等。②动力性:由于肠管麻痹或肠管痉挛等引起。③血运性:肠扭转,肠系膜血管血栓或栓塞等。 肠梗阻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全性肠梗阻。前者没有排气排便,或少许排便,较平时少,腹胀多比较明显,需禁饮食。后者腹痛明显,也需禁饮食,但后者有排气排便,腹胀轻,症状缓解后可流质饮食。必要时肠镜检查。平时饮食注意不要吃柿子饼 枣 红薯等生冷粘性较大的食物。
①病史和体格检查,每3个月1次,共2年,然后每6个月1次,总共5年,5年后每年1次。 ②监测CEA、CA199,每3个月1次,共2年然后每6个月1次,总共5年,5年后每年1次。 ③腹腔和(或)盆腔超声检查每3个月1次,共2年,然后每6个月1次,总共5年,5年后每年1次。胸部X线检查每6个月1次,共2年,2年后每年1次。 ④胸腹和(或)盆腔CT或MRI检查2年内每6个月1次。 ⑤术后1年内行肠镜检查,如有异常,1年内复查;如未见息肉,3年内复查;然后5年1次,随诊检查出现的大肠腺瘤均推荐切除。
便血原因很多,包括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可根据便血色泽及和大便的关系等可大体区分。如果呈大便黑色,一般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位置较高。当然,下消化道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多,便血也可呈黑色。 若呈鲜红色,说明出血部位靠近肛门,为下消化道出血,伴有肛门处不适,一般为肛门病变,如痔疮,肛裂。若鲜血和大便混于一块,多为大肠病变,如结肠息肉,血管发育畸形或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儿童以息肉多见,青年以痔或息肉为主,中老年要警惕肠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