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时报 》( 2010年11月02日 第07 版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威尔伍德曾提道,不松开紧握的拳头,如何手牵手?可是,怎样才能打开别人的拳头呢?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游戏:让一位参与者紧握右手,其他人想办法打开他的手。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有人说给他看手相,有人说给他挠痒痒,有人说给钱,还有人不停赞美那只手多么匀称好看……拳头一直没有打开。直到一个人站起来,向握拳的人点头致意,诚恳地说:“很高兴认识您!”接着伸出自己的右手,而对方微微一笑,也伸开右手与之相握。这个简单的办法,让在场的人感叹不已。 面对陌生人,我们习惯抗拒,事实上,沟通可以很简单,送出真诚和友好,就能收获回报。▲ (任峰)
《 生命时报 》( 2009年4月28日 第 16 版)本报记者 江大红●本报驻德国、美国、英国特约记者青木 陆乐 李亚丽 被人追杀,想要呼救却怎么都发不出声;从上百层的高楼掉落;挚爱的亲人突然离你而去……这些悲惨的噩梦想必你都经历过。而晚间的一个噩梦不只会影响你一天的心情,甚至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 日前,《生命时报》联合搜狐网健康频道、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了一项调查,在4589名网友中,有32.5%的人一周至少做一次噩梦,37.7%的人每月做一次以上,半年一次以上的占29.2%,仅0.6%的人从未做过噩梦。 糟糕的噩梦也是全球人都有过的经历。德国睡眠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在4000多名德国人中,10%的人近半年来频繁做噩梦,61%偶尔做噩梦。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更使做噩梦的人比以前多了近一倍。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马克·布拉格罗夫表示,如果让人们记录下来的话,一个人每月可能会做一两次噩梦。 那么,人究竟为何会做噩梦?经常做噩梦又预示着哪些问题呢?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三种人最爱做噩梦 “梦是伴随着人类睡眠过程的一种状态,睡眠中有个快动眼期,如果你这时正在做梦并恰巧醒来,就会记住。”精神分析专家、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张天布表示。现代脑科学及睡眠医学证实,无论你有无感觉,每晚约有两个小时在做梦,平均会做四五个梦。也就是说,如果你活到80岁,一生可能做了10万个梦。 “尽管没有确切数据,但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等让越来越多现代人被噩梦纠缠。”武警总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建阳称,相对来讲,习惯负面思考、容易紧张、压抑、悲观的人常做噩梦。研究显示,有三种人更容易做噩梦: 年轻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不堪噩梦困恼来求助我的人将近翻了一番。以前这部分人只占我门诊量的5%,现已增加到10%。”睡眠专家、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忧心地表示,突然失业、工作压力过大等原因,使得年轻人成为他门诊中的“主力军”。 女性。最近,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研究人员跟踪5年发现,19%的男性和30%的女性表示近期做过噩梦,女性更易把日常焦虑等情绪带入睡梦中,而且对噩梦的感觉也更为强烈。 儿童。马克教授表示,做噩梦的频率还可能与年龄有关。一周内大约有1/4的5—12岁儿童因噩梦惊醒。原因是儿童的大脑还在发育、情绪更受外界影响,他们做的噩梦梦境通常是被人跟踪。此外,从青春期走向成人期时,噩梦的频率也会增加,此后便开始减少。 噩梦分为多少种 虽然梦境千奇百怪,但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的研究却表明,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却逃不出12种梦。其中人们最常梦到的是被追赶,随后依次是迷路、高处坠落、当众出丑和受伤。德国睡眠研究所噩梦研究专家海富特博士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噩梦主要分为3种:被追赶或生命受到威胁;失去亲人或喜爱的物品;迷路或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而在某种程度上,噩梦也是人们担心的恐怖场景在大脑中的“预演”。 其中,被人追杀或无法逃跑等“无能为力型”的噩梦,是被调查者们最大的困扰,37.7%的人表示常做这种梦。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医学与心理治疗室主任医师丛中教授认为,这一类梦暗示主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感到恐惧,比如在激烈的竞争中害怕被淘汰。 选择“怪异型”和“事故型”的比例分别为15.6%和11.4%,如梦见自己会飞但又突然从高空中掉下来、被野兽或怪物追、地震、空难等,这说明主人有失落感,在现实中可能他所希望的东西没有得到实现,认为自己是个怀才不遇、能力尚未得到施展的人。 另有8.1%的人常梦到自己当众出丑,如赤身裸体出丑的“丢脸型”,这表明你内心感到孤独寂寞,也可能是你白天遭遇的某些尴尬事件在梦中被进一步“演绎”等。 “很多人以为做噩梦肯定有害,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不管美梦还是噩梦,都能帮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察觉现实生活中被你忽略或压抑的真实情感。”张天布表示,噩梦其实是白天焦虑、恐惧、害羞、内疚等情绪在夜间的释放,反而能起到情绪调节剂的作用。 噩梦预示某些疾病 噩梦不只和心情有关。德国睡眠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频繁做噩梦,可能预示着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梦见喉咙被人掐住可能是扁桃体发炎;梦到从高处坠落,可能是心脏病先兆;儿童常做噩梦可能是肠胃系统出了问题;对老年人来说,则有可能是患上痴呆症或帕金森症等。“如果你长时间做同一个梦,梦到身体的某个器官,如肝、牙齿等每次都会疼痛,那也可能预示着这个部位确实有健康隐患。”施明表示。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原因可能让你被噩梦缠身。许建阳表示,一是睡姿不对,比如双手压在胸口上、趴着睡、冬天盖的被子太重等。二是在白天看到、听到、接触到有刺激性的场面,如碰上车祸等,这些场景会在脑中情景再现,甚至被放大。最后是亲身经历过一些重大创伤,最典型的莫过于东南亚海啸、汶川大地震、矿难等巨大的灾难事故。而重大的家庭变故、儿时不堪回首的经历等也都属于此类。 几招帮你远离噩梦 噩梦,让本不轻松的现代人的神经更加紧绷。本次调查显示,47.4%的人表示噩梦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质量;13.6%的人称加重了心理负担,变得更加焦虑、抑郁等;有4.9%的人更为严重,已因此不能集中精力,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需要接受治疗;仅24.7%的人表示“没什么影响”。 几位专家都指出,其实,噩梦与睡眠质量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但如果噩梦让你白天哈欠不断,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和生活,不妨尝试以下办法: 解决白天的问题最关键。梦是人们白天情绪的一面“镜子”,比如,临近考试的学生经常会梦见交白卷。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白天的心态调节好,减少负面刺激的产生。人人都在承受压力,关键是要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尽量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高伟表示,应养成晚上12点前定时睡觉的好习惯,建议老年人选用蚕丝等质地轻柔的被子。睡前两小时别做剧烈运动、不看刺激性强的书籍、影视作品,多听听轻柔的音乐,看看轻松的书籍,洗个温水澡,泡泡脚,都能缓解紧张情绪。 睡前少吃辛辣及高脂食物。一项发表在《国际精神生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由于辛辣食物能提高体温,睡前吃会扰乱睡眠,导致频频做噩梦。2007年一项发表在《心理学报告》上的研究也显示,白天吃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质量变差的概率就越大。此外,饮酒过多也有可能导致噩梦。 记录梦境帮助解决问题。海富特博士建议,不妨每次写下、画出噩梦中的场景或记录梦境,能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制订治疗方案,以消除噩梦带来的困扰。丛中强调,记录时一定要注意梦的情节和你梦中的情绪这两大要点。 “科学认识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噩梦。它往往是你现实生活的‘过去式’。”张天布强调,美梦不一定会成真,噩梦也是如此。只要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就可以轻松待之
近三年来由于做关于考试焦虑障碍的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研究,至今已经治疗了百余例不同程度的与考试心理焦虑有关的求助者。从广泛的人群分布来看现在与考试有关的心理障碍已从高考、中考、考研,蔓延到求职、晋升多个方面。因为应付高考而来救助者,每年春节后开始逐渐增加,到五六月份达最多。 东方社会的等级和成就是依学历、学位来衡量的。封建社会有“学而优则仕”一说,即读书做官,从被统治者变为统治者,通过考试可以使人生的地位发生本质的改变。应试教育的现实使许多人须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进一步机会。这种现实强化了考试在人生中的考查和考验的价值。这种情况延长了青年人自立成熟的时间和道路,增大了压力和自卑。当考试已不在单独代表着只是为了帮助一个人获得知识、提高水平,而附加了太多的其他重要意义时,它必然就变的沉重起来。由此所激发的焦虑对有些人就可能不仅仅是有益的警觉和告戒,而可能会成为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负担,即神经质性的焦虑。可以这样说,个人应对考试时所检验的不单是他的智能水平,而且也在检验了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有时候从长远的人生发展来看,心理成熟度对人生的影响要更大。智能水平与情感可能不同步。。正常的考试焦虑来自确切的现实内容与考试所存在的危险一致,如要求过高,内容过大,时间紧张,超范围,身体不好,复习不到。在此情况下的 焦虑可以增加心理负担,但不足以使人疲惫。它可以激发应激反应,使人发挥斗志,临场状态好。所谓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神经质性的焦虑刚好相反,战略上重视,战术上无视、乱势。考试紧张造成的心理障碍可以表现为以下不同的某一种症状:1, 坐卧不宁烦躁不安,难以名状的不舒服,从卧室到客厅从计算机前到厕所,犹如关在笼子里的老鼠或是家中的犯人无法安静。2, 易发脾气,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常因小事大动肝火,尤其在家中比较明显,使全家都忍让回避。3, 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或是早醒,或是者需要人陪伴,为之拍背抚头,拉手才能安然。醒后内心失落,空荡荡的。4,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头痛头晕,心慌,出虚汗,手脚发抖,发凉,全身疲乏无力,没精打采。内心急噪但行动不力,就埋怨自己身体不争气。5, 反复检查整理物品、书籍,总感觉自己有什么东西似乎没有搞好。或是穷思竭虑的想一个念头。一遍接一遍,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或做。6, 感到自己丢人不愿出门见人,尤其是过去熟悉的或对自己有过好评的人。掇在家里躲在家里不下楼,人少的时候偶然出来一次,也是低头顺墙根走。有些人对别人提议看医生也会很敏感,想去又下不了决心。7, 茶饭不思、饥饱不顾、形容邋遢。懒惰,贪睡,不愿起床。对生活中的日常事情失去兴趣,但可以受到欢快气氛的的影响而高兴。做事没有耐力和耐心。有时情绪低落,自觉委屈,想哭,觉得活着没有意思。遇到亲人就想诉苦、呻吟。“心理分析1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当人在面对未来的某种可能的或即将发生的危险时,会因为这中因素对自己可能引起某种意义上的危害或不安全或不能满足而产生内心的焦躁、恐惧、紧张等难以名状的不舒服感就是焦虑。 考试焦虑直接表面的的原因只怕。只是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怕,细分析看来这种怕的潜意识深层既有怕失败也有怕胜利。A怕失败:有人怕考不好丢面子,有人怕考不好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自尊心受委屈。甚至把一次考试的失利看成为人生的整个失败。有人可能担心的是考不上会让家里人失望,失去他们的关心和喜爱,甚至遭到抱怨、指责、惩罚。 有人把考试看成是自己报复性胜利的机会,担心不能改变以前遭受的冷遇,挽回面子,再次失望。 关于自尊心:高考的同学正处在青春期,是自尊心建立和完善的年龄段.想得到主流社会的肯定,同时又有一种抗争和反叛的冲动。这就使得人在两难中动摇,既想服从得到赞赏,又不愿上当被牵着鼻子走,屈服于这种现实制度。有两种形式的自尊。一是充实的真实的自尊,能对现实的自我接纳,并能鼓起自己潜在能力发挥的。一是神经质的自尊,潜意识里强迫性的绝对追求荣誉和优越感,过分的好面子,需要从他人那里得到不断的好评来支持自己的信心,为了虚荣的面子不惜代价的投机,如扎势、附势、仗势。如果达不到那种自认为的满意就有可能转向为自我轻蔑、自卑、自暴自弃。B怕胜利:担心考上大学要面临独立生活或更大的挑战,有人担心考上大学之后父母不在用心维持这个家庭的完整了,有人担心自己考的太好会使得好朋友难堪,有人可能就有想失败的愿望,因为考上了可能就会有一些自己怨恨的人从中得到满足。2/来自家长的因素: 父母—老师—考评委 对于考生都意味着权威。在童年的心理发展中,儿童会在乎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借此来完成对自我内在形象的形成。孩子会假想来自父母的评判,在其内心世界里一生中都会留有一位评判者,成为无时不在的发生在内心深处的考试。在社会行为方面这种父母和社会道德的力量依然存在。举头三尺有神明,家教、门风、族训。因而,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当,必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1) 自我边界模糊:包办代替,不节制自己的行为,如代替孩子作决定,异性父母照料过多。2) 父母内心压力、恐惧、焦虑的传递:过分反复每完美了的强调、嘱咐、警告、威吓。3) 自我蔑视的外射:挖苦、讥讽、嘲弄。4) 失望和失败恐惧的投射:要求保底、一般怎样怎样、最好如何如何。关于咨询从上所述每个人每一种担心都可能有其心理深处的原因,不可能简单的鼓励或集合在一起高呼几声不怕困难的口号来解决问题。其实谁都知道不能害怕困难,“困难是弹簧你弱他就强”。但当考验真的来临时,保不住那根筋就抽起来了,紧张的受不了。因而还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内心冲突做以处理。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帮助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内心从而自己加以调整的过程。这种帮助是在尊重和平等、信任的情况下,通过求助者的内心能力成长完成的。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那种居高临下的教导者。因为那样让他们感到自己渺小。把自己装扮的伟大、能干是冒牌咨询者的伎俩,是心理治疗的误区。建议策略1:理解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相信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能力、现实状态、成绩水平和全面素质。高考是水平考试,多年的考试、及应考教育、命题等已经形成稳定的考试类型,基本是可以预测的。策论可如田忌赛马。2把人生作个整体来看待,给生活全面的品评。勿死盯在一时一事而将危险放大,吓唬自己。人都想永远辉煌,永立潮头,单现实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的,相信自己,接受自己。是金子总要发光,是英雄总有用武之地,是锥子总要扎出麻袋。3.以平常心看待考场,犹如小测验一回事。4.家长和同学共同减压。5.学习放松训练6.必要时看医生,适当用药。
上午的工作会议让王军感到心情有些不快,事情一结束,他就回到办公室里,想一个人安静一会。一阵忐忑不安的感觉慢慢的涌上心头,他觉得心情有些紧张、烦躁,想喝点药压一压,但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突然间觉得有些心慌,胸口憋闷,仿佛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变的稀薄了,他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还是觉得不畅快,忐忑不安感觉越来越明显。一阵恐惧的感觉袭来,他想自己心脏病又发作了,恐怕这次活不过去了,头上顿时一层汗水,身体在微微发抖。他立即拨电话叫助手小艾过来,干练的小艾一看这情况,马上扶王军躺到沙发上,迅速的从抽屉里取来救心丸药,塞到王军口里,接着一口水送到嘴边。王军紧紧抓着小艾胳膊的手在发抖,就好象抓住了悬崖边上的一克树枝。小艾一边安慰着他,一边打电话叫司机备车送王军去医院,并嘱咐把车停在地下车场的电梯口,免得得让许多人看见副总经理的病相。看着王军痛苦着的样子,小艾不忍心但又不得不问他:“王总我们到那家医院去呀?”王军的电话里存有一大串医生的号码,有心脏科、呼吸科的、神经科、中医科、和急诊科等等全市各大医院的专家。这3个月以来王军看过的医生已超过十位了。现在小艾真不知道应该送自己这位王总去哪位大夫那里。听到小艾的询问,王军脑海里像电影般的把这些大夫的形象过了一遍,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和蔼的笑容和一双安详的眼神上——陈主任,急诊内科专家,他觉得到那里才感到最安心。小艾立即拨通了陈主任的电话,陈主任一听说:“送过来吧,我这边马上准备”,显然他对王军的情况非常熟悉。送王军的车一到急诊科门前,就看到陈主任的身影,他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医护人员给王军吸氧、输液、做心电图。看到急诊科陈主任沉着的神情和安详的表情,王军的心情就安定了一大截,等到心电图做出来一看,果然如陈主任所说的没有大的问题,正常心电图,只是窦性心率稍微快一点。王军刚才的紧张感慢慢地消失了,随后身上一阵疲劳袭来,便昏昏的睡着了。陈主任巡视过其他患者之后来到王军的床前,笑呵呵地问到:“小王这个月是第七次来我们这里了吧。”王军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回答:“是呀,您都记住了。其实还有几次发作,我没到您这里来,真不好意思。陈主任,您说我这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呀?”陈主任认真地说:“你呀,心脏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上次给你推荐的心理科医生你见到了吗?你这问题是急性焦虑症,最好还是看看心理医生。”王军担忧着自己的状态,却又不好意思对陈主任说自己对看心理医生有些顾虑,就说:“我给大夫打电话了,但没打通,加上最近工作还挺忙,我就没有去。”陈主任大概猜到了王军的顾虑,说“这样吧,我明天替你约一下,约好通知你,你按时去怎么样?”王总:“那太感谢了,就请您替我约一下。”王军和心理科张大夫是单独会见的。房间里没有其他人,这让王军觉得自己说话很自在。见到张大夫时,王军首先的印象是是他比较和气,说话不快不慢,言语不多,但是在听人讲话时总是很耐心、安静,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关注的看着你,似乎要洞穿你内心那难解的迷雾。在张大夫那充满沉思的神情感染之下,王军也不由得慢慢变的安静了下来。张医生一边听王军陈述自己症状和发作表现,一边把他以前所有的治疗资料都仔细查阅了一遍,并不时地提一些问题。说话间让王军不知不觉地想到了自己在最近的一些心烦事,大夫也没有多解释什么,然后又问到了王军的爱好、脾气和工作、生活的一些情况。最让王军感到有趣的是张大夫跟他聊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时间不知不觉间过去了一个小时,当两个人都站起来时,王军觉得自己身上一阵轻松,仿佛什么东西被卸了下去,但又说不清是放下了什么。张大夫问王军,你愿意继续跟我谈谈吗?王军高兴地说:“跟你说话我感到心情很好,虽然我还不知道这样说下去对我的病情会有什么治疗作用,但我愿意跟您多谈几次。或许今后你能让我明白一点什么。”张大夫说:“那好吧,我们约一下,每周见面两次,每次一小时,你看如何?”然后张大夫又给王军开了些药并嘱咐他如何服用。接下来的每一周仍有一次发作,但这个频率低了许多,也比以前发作时的情况似乎轻了许多。心急时,王军想给张大夫打个电话,但又克制住了自己,心想我坚持一下,明天就能见到他了,这样一想反而不觉得问题有多么可怕了。一个月后,王军自己不再惊恐发作了。他见到张大夫时问到,“我有一个问题一直都想问您。”“请”“你好像一直未给我的症状下诊断呀?”“是呀。那你怎么看待我不下诊断这件事呢?”张大夫说。王军:“我现在真的相信了,我这问题是个焦虑症,而不是心脏病。这些天跟你说了这些话使我明白了,其实这焦虑症与我的工作状态和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我36岁就在这家大公司的副总经理职位干了3年多了,我的业务精通,作事情非常认真,处理问题也比较果断,就因为勤奋敬业所以公司上上下下对我一直都给以好评,说实在话,我觉得自己再好好奋斗几年,一定能把事情做的非常好。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这样生病算不算是自己软弱,但我知道经过心理调节后,我现在的心态要比以前要好多了。张大夫道:“诊断当然是有的,也很明确正如你所说的是一种焦虑,称作‘急性焦虑发作’或‘惊恐发作’。”“现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顾虑,表达焦虑会不会显得自己软弱。所以我在一开始只是淡化了概念性的诊断,为的是让你不那么紧张和顾虑,但在问题的处理上还是遵循针对焦虑的治疗原则,比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要说明的是:你发病时的痛苦是真实地,这种内心真实的体验不应该被忽视了,更不应该被歧视,焦虑发作不是软弱的表现,它只是内心痛苦的一种表达形式。”“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冲突,这便造成了焦虑。焦虑在硬汉式的人身上,一般不是以情绪暴躁、发火、吵架等失身份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那些压抑在内心的愤恨、不安和担心就以身体发作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由此才能给这些坚强的硬汉式的人一个得以被关照,被减压的机会,使得他们有了一个照料自己的理由。不然他们就经常会因为工作的需要和对他人的责任而忽视自己。”“心理上的冲突人人都会遇到,但是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所用的处理和看待的方式不同,因此上解决心理问题就要和一个人的性格联系起来去考虑。”“往往有很多人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既然是心理上的问题,那么在治疗的时候也不必要用药。但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心理现象不是从空气中飘到一个人的身上来的,它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大脑的功能表现,当然有生理活动的基础的。”“从治疗上看用一点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症状的痛苦,使人能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治疗,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样的治疗从长期看是以心理治疗为主的。”三个月后王军已经能够心情轻松地回到自己工作和生活中了。他对张大夫谈起自己经历这段时间心理调节的体会时说。“跟你在一起的这些日子,使我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能够面对。心里的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往往是不愿意去面对它们的,但是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因为想起这些心烦的事情让人不舒服,所以我就不知不觉地压抑它,积压的多了就会发酵、发酸、发热。跟你在一起交流,我好象把房子里的空气给开窗交换了,内心对自己,对事情,对别人的意识清晰了。从和你交流中我还有一些体会,就是知道自己为什么经常会用某种方式处理一些问题,这个很重要,它能让我对自己清醒许多。”张大夫说:“我只是帮助你开发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是你自己。”欢迎转贴,请注明来自:西安心理咨询网 www.xapsy.com
轻风如烟 此刻坐在电脑前想记一下今天的日志,却一时不知该写下些什么。突然想起昨晚和儿子看了一部赵本山拍的电影《大笑江湖》。起初感觉就是些搞笑而不着边际的情节很无趣,只是因为觉得应该陪儿子看看,以便对儿子有更多的了解,可看着看着却发现这个搞笑的电影确有一番深意,它将一些生命的哲学和人生的真谛用看似搞笑或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比如其中的一段台词说:“有的人就像那无脚的鸟,一出生就在天上飞,直到死的那一刻他才能回到地上。” 这其实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充满幻想,总是生活在期望之中,我们看不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我们不知足,所以无法体验到幸福感,只有死亡才能够让我们幡然悔悟我们曾经所拥有的是多么的可贵,我们曾经已是多么的幸福。我想自己也是如此,所以哮喘带给我的死亡焦虑未必是件坏事,也许正是这死亡的阴影让我比他人更早的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体验到生命的短暂,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和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的需要和别人的期望,从而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及时的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部电影中的许多情节看似荒诞不经,但如果将它当成一个梦来理解的话,则很有意思。故事中的那个修鞋匠所经历的一件件磨难虽然一次次地将他击倒,但他最终都能重新站立起来,结果这些看似不相容的甚至完全矛盾冲突的各种磨难,最终却在他的体内得到了整合,令他得到了可以笑傲江湖的无以伦比的内功,这功夫是五色无相的,又是无敌的。其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承受各种打击,只要我们没有被痛苦彻底击垮,只要我们最终重新站了起来,那么无疑的这些创伤自然会转化成为我们的财富,令我们更为强大,更能对生活应对自如。那么我们的生命也就更加的圆满……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修鞋匠我觉得颇有深意,因为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能最终走向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所以鞋子就显得更为重要。而鞋子一方面常用来象征婚姻,另一方面它是用来保护我们的脚令我们走得更好更快的东西,所以我们就需要常常用心的去维护好它,让它始终保持完好又合脚。这就像生活中我们要常常关注我们的婚姻,只有美满的婚姻才能带给我们真正圆满的生活,否则再辉煌的人生最终都是无法令生命感到满足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没有一个相爱的人在身边陪伴或有一个相爱的人令我们期盼着在另一个世界去与他(她)相会的话,那么事业上再辉煌的成就也无法抚平死亡带给我们的那份伤悲和无望。 电影的最后有个情节是说主人公被要求改姓“独孤”,我觉得这是作者试图在告诉人们:生命注定是孤独的。我们常常为了克服孤独感而不顾一切的去寻求另一个客体,企图用激情而浪漫的爱这种主客体融合的强烈情感去防御我们的孤独感,或去对抗我们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可这种浪漫的爱情不会永远的存在下去,它虽然美好可寿命却超不过两年。如果我们一味的用此来防御我们的孤独,或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来防御我们的孤独的话,那我们注定会弄得自己遍体鳞伤却又失望之极。我们只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只有接纳我们的孤独,我们才能生活得更为现实一些,更为自在一些。 这部电影令我又一次体验到自己曾经的种种伤痛何尝不是一笔笔的财富呢?如果没有这些曾经的种种伤痛怎会有今天相对成熟而稳健的我呢?所以不必为曾经的错过而伤悲,不必为曾经的挫折而气馁,不必为曾经的付出而抱怨,也不必为曾经的失去而心酸……生命中没有什么经历是多余的,你所经历的皆是你的财富,就看你能否将其转化、整合。我庆幸我正在拥有这个能力!再一次我感谢命运带给我的一切!
医生的临终选择为何与众不同?几年前我的一位导师、备受尊重的整形外科医生查理(Charlie)发现他的腹中有个肿块。这个肿块被一位外科医生诊断被胰腺癌。为他做诊断的这位医生是全美最棒的外科医生之一,他设计出的一套癌症治疗方案,能够将患者的五年存活几率增加到原来的三倍(从5%增至15%),只是这期间患者的生命质量并不高。 68岁的查理对此并不感兴趣。他第二天回到家,关闭了自己的诊所,从此没再踏足医院一步。他把全部时间用来和家人一起度过。几个月后,查理在家中辞世。他没有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没有让医疗保险为他花什么钱。这不是我们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但这无法回避:医生也会死。同其他大多数人相比,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治疗,相反是更少。他们确切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知道他们面临的选择是什么,而且他们通常有能力得到任何他们希望得到的医疗帮助。然而,他们却倾向于选择以一种安详而优雅的方式离开。和其他人一样,医生也不愿意死去。不过他们通常会告诉家人当代医学的力所不及之处。他们希望能够确保在自己的大限到来时,不会有任何过分的医疗手段实施在他们身上。比如说,他们不希望在自己的最后时刻,有人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折断他们的肋骨(而这正是心肺复苏术被正确实施后会发生的情形)。约瑟夫·J·加洛(Joseph J. Gallo)等人在2003年发表过一篇文章,探讨了医生们在做出人生最后一刻的抉择时会怎么做。在接受调查的765位医生中,有64%的医生已经事先准备了一份指引(生前予嘱),详细列出在他们病入膏肓时,可以采取哪些医疗手段来挽救他们的生命,哪些措施不能用。而相比之下,普通大众中只有20%的人有这样的准备。(不难预见,相对年轻医生而言,较为年长的医生做出这样“安排”的可能性更大,宝拉·莱斯特(Paula Lester)等人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便是如此。)为何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心肺复苏术这个例子就能说明些许问题。苏珊·代姆(Susan Diem)等人进行过一项关于心肺复苏术的电视形象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出现了实施心肺复苏术情节的电视节目中,75%的手术是成功的,67%的患者病愈回家了。而现实生活中,2010年一项研究在调查了超过9.5万例的心肺复苏手术后得出结论,只有8%的患者存活时间超过了一个月。其中,只有大约3%的患者最终恢复了基本正常的生活。过去,医生们可以直接去做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事情;同过去那个时代不同,如今美国的医疗体系将选择权交到了患者的手中。医生们的确会尽量尊重患者的意愿,但当被患者问及“要是你会怎么做”时,我们通常会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不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脆弱的患者身上。其结果是,与比如说60年前相比,更多的人为挽救生命而接受了一些于事无补的医疗帮助,而在家里走完生命旅程的人变少了。护理学教授卡伦·凯尔(Karen Kehl)在一篇题为《走向安详:对于善终概念的分析》(Moving Toward Peace: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a Good Death)的文章中依次列出了优雅离世的几个特征,其中包括:感觉舒适、能够掌控,有结束感,充分享受亲友关系并有家人参与护理。在如今的医院中,要做到上述这些很难。事先写好安排能够让患者临终前对于自己生命结束的方式有更多的控制。不过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了税赋难逃这个事实,但死亡却是更难面对的一剂苦药,这让绝大多数人在应当做出适当安排时却止步不前。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如此。几年前,我的一位名叫“手电”的堂兄(他在家中出生,是凭借着手电筒的光线降生的)突然病倒了。结果发现是已经扩散到脑部的肺癌所致。我们获知,如果积极治疗,包括每周去医院三到五次接受化疗,他有可能再坚持上四个月。手电不是医生,不过他知道自己希望得到的是有质量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最终他决定放弃任何治疗,只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脑部肿胀。然后他搬过来和我一起住。之后那八个月我们在一起过得很开心,这样的生活是过去几十年里所不曾有过的。我们去了迪斯尼乐园,这是他第一次去那里,其他时间我们就宅在家里。手电是个体育迷,看体育比赛和吃我做的菜让他非常开心。他没有遭受太多的痛苦,而且自始至终精神都不错。某天他没有醒来。这之后的三天里他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直到离开。这八个月里,他的所有医疗开销只是他服用的一种药,价格大约是20美元。就我来说,我的医生已经在档案中记下了我的临终选择。就像对大多数医生一样,对我而言,做出这样一份安排并不难。不需要太多牵强的努力,我将平静地走向那个深夜。就像我的导师查理,还有我的堂兄手电,以及很多很多我的医生同行们。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3年前患此病,曾在汉中3201医院住院治疗,后一直服用利培酮维持治疗,现已好转,但还有恐惧,抑郁,爱睡,想问题,被监视等现象,一月前到你科复疹,是孙大夫接疹,说用药量不够,建议每天2片利培酮,连续2个星期后停药观察,再来复查调剂,停药后又如前所述,请问怎么办?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张天布:分裂症的治疗需要考虑的是患者数年\数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疗效. 不能以当前症状的改善作为治愈作为唯一标准.根据药物治疗的研究显示,一般在急性症状消失之后还需维持数年的药物治疗.家属往往在症状消失之后,就开始顾虑副作用等等因素而想尽快停药,但是由此导致复发的很多.所以坚持用药不是医生跟患者过不去,而是疾病跟我们都过不去,我们要想把病治好,就要尊重疾病转归的基本规律.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你不跟着病情变化的规律来处理,你就别想把它拿下.你想扭着来,结果只能是你被它拿下.所以还是要坚持按照药物治疗的指南要求,做到长期,有效的控制治疗.有些患者也需要配合心理治疗.
五类人容易被剩下 生命时报编者按:近年来,30岁左右,才貌双全的单身男女获得了一个充满尴尬和自嘲意味的称谓——“剩男剩女”。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仅北京,28岁以上的“剩女”就已超过50万。导致他们成为“情剩”的原因,除了工作忙、没时间一些性格心理方面的病态因素也不容忽视。 本期,我们就此采访了精神分析专家、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张天布、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请他们为剩男剩女开启心扉。 “宁缺毋滥”求完美 33岁的小华(化名)是北京一家跨国企业的白领,研究生毕业后没几年,她就已跻身公司的中层。但事业有成的她却一直没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些年,追求她的人从没断过,但却始终没有碰上合适的。在小华看来,不是学历不够,就是长得不帅;不是不够体贴,就是缺少男人气概。一来二去就拖了下来,成了一个实力派“剩女”。 小华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她有着绝大多数剩男剩女都有的共同问题:过度追求完美,他们的理念是:宁缺毋滥。这部分人大都有较好的学历、工作、家庭、外貌等条件,可以说是相对“完美一族”。因此,他们对“梦中情人”的要求也更高。 追求美好的对象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容不下一点缺憾,对身边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总觉得“那山总比这山高”,这就可能是强迫行为了。对自己过高的评估,带来的或是看轻别人,或是更多看到了物质的东西。很多“剩男剩女”列出的心仪对象条件,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希望一个男人事业有成、占据高位,同时又不能太忙,要常常在家陪着妻子看电视;希望那个女人要听话,但挣的钱不能比自己少……他们根本不是在找相爱的人,而是在找一个“伟人”。 这些人当务之急是要放低自己的身段。要知道人无完人,先发现自己的缺点,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而过分的理性、以各种现实条件来选择对象,只能削弱爱情的美妙纯真。▲ 社交恐惧不见人 王适(化名)有一份稳定而高薪的工作,刚刚35岁,就已经有房有车,是大多数女孩眼里的“金龟婿”。可他却宁肯一个人周末去钓鱼、爬山……去享受单身世界里的个人情趣,也不愿意和女孩单独相处。甚至一和女孩约会,就格外紧张,说话结巴,和平时谈生意时口若悬河的他判若两人。 “内向”的人在和异性交往时总会有点害羞,这并不奇怪,关系也不大。随着接触的增多和时间的流逝,只要“郎有情妾有意”,最终还是能成就美好姻缘的。但如果“内向”过分,一和异性接触就紧张,怕失去一个人的空间,也不知道如何与另一个人亲密相处,这就不是简单的性格问题,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症——社交恐惧症了。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少人因此而被“剩下”。 面对一个陌生的场合,面对特别重要的人,哪怕是再优秀的人,也会出现“社交恐惧”的可能。谈恋爱时,因为对自己的表现要求过高,特别是碰到心仪的对象后,非常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欲速则不达,容易紧张、害怕、焦虑,还会表现出口干、出汗、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手脚冰凉等症状。很多“好面子”的人,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就宁愿把自己深藏起来,也不愿意再向异性发起“爱情攻势”。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异性时,要有足够的自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肯定能事半功倍。▲ 自怨自艾变自卑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让陈强(化名)顺利拿到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事业有成的他多年来暗恋着自己的同班同学小雯,但由于觉得自己家境过于贫寒,配不上小雯,一直不敢向对方吐露心声,最终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成了别人的新娘。此后,他的心中再也容不下别的女孩,让爱情陷入了无限期的等待之中。 明明是个很优秀的人,却还是因为自卑最终错失了美好姻缘,无奈地“剩”了下来,这也是“剩男剩女”中的一大类型。 自卑除了消磨一个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弃、悲观泄气之外,还会让人变得脆弱、内向、极端。事实上,陈强犯了个大错误,家境贫寒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逆境中成才更显现出他的不易和坚强,可他却偏偏把自己的优点当成了缺点,作出了抱憾终生的选择。因为自卑而被“剩下”的人应该知道,人无完人,即使真的有些不足,也属正常,以后的一生还长着呢,只要随时发现缺点,随时纠正,一样能成就一段姻缘,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自怨自艾。 这类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自卑时,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其次要试着打开心扉,有了心仪的对象就要找准时机表白。最后,要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过分依赖成焦虑 小容(化名)从小就是个很热情的女孩,身边也不乏追求者,但谈了好几次恋爱,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是她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每次她都黏着对方,天天见面不说,电话短信更是不断。最终对方都是以“太累了”为借口提出分手。 从小容的经历来看,她是个做事情非常投入,对男友非常依赖的人。但过犹不及,过分依赖只能让人变得焦虑,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让对方觉得活得太累,反倒适得其反了。无论是情感上的过分依赖还是经济上的依赖,主要是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情感因素在作祟,害怕对方会抛弃自己,害怕这段感情得不到善终,继而产生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最终不知如何相处,两人关系变得越来越糟。 要知道,婚姻、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平等的付出才能收获最终的成功,任何一方把对方框得太死或捧得太高,都只能成为负担。完全没有了自我的爱情,并不会留住爱人,相反,只能吓走恋人。而如果思想、经济上沦为男人的附属品,最终更只能让对方看轻你。 要摆脱这种情绪,首先要增加自信,努力把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之后交往时,要学会给对方留下适当的空间和时间,除了恋人,自己也要有朋友、工作和生活。这样你渐渐会发现,如果因为不知如何对待爱人而成为“单身一族”,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 没安全感怕结婚 35岁的闻旋(化名)曾有过两次轰轰烈烈的爱情,甚至已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还是无疾而终。说到底,还是对结婚的恐惧把她挡在了婚礼的殿堂之外。 很多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害怕婚姻能否持久,害怕生不了孩子怎么办、害怕丈夫会不会很快有外遇,而耽误了结婚的最好时机,最终成为了“剩男剩女”。 想要摆脱这种情绪,首先,要找出恐惧的原因,如果是害怕对方的生活习惯与自己不同,可以多到对方家去做客,在生活中去了解他的各种情况,给适应婚姻做一个铺垫和准备。如果是为婚姻能否长久担心,就需要增加彼此的交流,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和包容对方,在生活中多关心、尊重对方,使爱情之树常青。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如何,男女间相互吸引、共筑爱巢都是人的本能,只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能一切顺利。▲(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蒋乃珺采写)
不到最后一刻不行动 耽误事 伤人缘 毁身体10亿人患上拖沓病●生命时报记者胡楚青●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陆乐青木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你的同事、同学、朋友,也许就是你自己,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信用卡账单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天才还;面对堆成小山的脏衣服总想等等再洗;和亲友聚会时,总有人迟迟不到;牙齿上小小的龋洞总不愿意去补,直到疼得要命才去看牙医……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拖延症患者”。 别以为拖拖拉拉是小事,事实上,有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拖延症研究专家、美国芝加哥德保尔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费拉里和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帕卡,分别统计出了这样的数据。由此推算,全球可能有近10亿人患有拖延症。 拖拉成了流行病 张薇坦言自己是一名无可救药的拖延症患者。她目前担任多家媒体时尚专栏的撰稿人,说起自己上月的一次经历,至今心有余悸。“那几天实在没有写文章的状态,偏巧有几篇专栏都要到截稿日期了。可每天给自己冲杯咖啡,看看朋友的博客,再收拾下屋子,和朋友聊会儿天,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写稿时间只得一拖再拖。”最后,总共一万多字的稿子一个字都没写。四五个编辑轮流在QQ、MSN上找她,最后她只能下线;手机快被打爆了,她却一个电话都不敢接。“那一次,真的把我给拖怕了。”而对家庭主妇来说,拖延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收拾房间、洗衣服刷碗、清洗抽油烟机等,总会找各种理由拖延,最后往往被种种家务拖得不胜其烦。 其实,拖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10年前,德国医学界就已对拖延症展开针对性研究。目前,走在前列的要数明斯特大学心理治疗研究所。拖延症专项研究项目负责人弗雷德·里斯特博士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拖延症其实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只是一些人比较严重。 据估计,超过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问题,其中50%的学生报告说拖延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在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症问题影响到了25%的成年人,超过95%的拖延者希望减轻他们的拖延习性。在英国罗翰普顿大学召开的国际拖拉症专家会议上,法拉利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公布了一份关于拖延症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拖延症患病率在澳大利亚、英国、秘鲁、西班牙、美国和委内瑞拉六国的比较。结果显示,“激进型”和“逃避型”拖延症的比例在6个国家的比例相当,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也差不多。 美国知名商业资讯专家菲尔·奥利佛一直在关注拖延症在职场上的“杀伤力”:“拖延症耽误了无数的生意,谋杀着人们的生命!” 拖垮身体、谋杀生命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拖延症呢?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克拉里·雷恩总结出以下几点: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其实人人都有拖延的时候,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还算正常,可如果你总是找借口,内心确实不愿意做事,那很可能患了拖延症。” 惯于拖延的人还会对自己说谎,如“我明天会更乐意做这件事”,“我在压力下能更好地工作”,而实际上,第二天也没有工作的热情,在压力下也不见得工作出色。另外,他们还会保护这种自我感受,告诉自己“这不重要”。拖延者的另一大谎言是,认为时间的紧迫会让他们更有创造性。 其实,追根溯源就会发现,人们的拖延往往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一、压力过大无法纾解。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看来,工作越多、压力越大越容易拖拉。现代社会,人们的安全感普遍比较低,导致“有事做的人害怕没事做”,揽下很多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二、因为抵触所以拖延。有些人会因为对某件工作不感兴趣而拖拉;有些人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领导,就对他所布置的任务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一种形式。 三、追求完美望而生畏。“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直都在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结果一直都没有行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张天布说:“今天完成的不完美的工作远远优于无限期拖延的完美的工作。” 四、强迫倾向越拖越后。“这些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愿望的对立面。结果就是:越想往前、就越往后。”张天布表示,有些人天天下决心要早睡,却熬到三更半夜,这既是拖延症,也是强迫症。 五、畏惧更高标准不敢前行。比如跳高,我们跳过了1.3米,那么往下的目标就得是1.4米、1.5米,不停往上升,越来越难。“所以我们拖延着跳过1.3米,因为怕成功之后要面对更艰难的挑战。”张天布说。 然而,对拖延症患者来说,不仅会因拖拉耽误工作或学业,还会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它甚至会拖垮身体。德国研究表明,慢性长期的拖延行为,暗示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一拖再拖,让他们错过了体检、错过了一些疾病早期治疗的时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强:这些人通常习惯晚睡,喝酒时也往往超过自己预期的酒量。同样,他们即便决定要戒烟、运动、减肥等,也很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分清主次让人不拖拉 要改变拖延的习惯,要首先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岳晓东建议:“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类,依次完成。”可以在自己的办公桌、书桌上放一块小白板或一张纸,把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达到最好的提醒效果。 其次,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万里长城能修好吗?当然能!只要你肯一砖一土的去修筑。要知道,该自己做的事情永远都在那儿等着,逃是逃不掉的。既然早晚都得做,为什么不把这些该事情想象成自己喜欢的事,好好完成呢? 再次,消除所有干扰,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这样就会消除许多引起拖延的干扰因素,必然效率大增。 最后,多互相监督。岳晓东回忆说:“我在哈佛读博士的时候,就曾经参加了一个‘博士论文不拖延小组’,大家每天互相交流论文进度,交换想法,最后论文很顺利的就完成了。”拖拉可以传染,不拖拉也是可以“传染”的,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我发誓,再不也说姥爷‘老’了!”小成说,他一句“姥爷您老了,我来帮您烧水”的无心之语,竟惹得老人开始闷闷不乐。恐怕做晚辈的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电脑买回家,老人也想学打字,儿女却说“您学不会这么复杂的,知道怎么上网就行了”;给父母买了个微波炉,但老两口却对着上面的按钮发呆,一个劲地感叹“跟不上潮流了”;打扫家里时,干一点活就喘,老人就黯然地念叨“人老了,不中用了”等等。这些可能都是老人产生自卑的开始。 “老年人的自卑心理有特殊性。他们往往是与以前的自己相比,发现自己不被重视,体力、精力均大不如前,从而产生强烈的‘无用感’。”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谢世平说,这在刚退休的老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位时,他们一言九鼎,而现在却可能被当成“耳边风”。曾经的曾经,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凡事都得他拿主意,可如今在子女眼中,却成了需要呵护和照顾的“孩子”。种种的反差让他们难以适应。 不爱说话、忧郁、消极等都是老人自卑的表现。谢世平认为,想要化解的话,首先做子女的得多出出力。别让老人长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应鼓励他们多出出转转。还可以给他们安排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看孩子、打扫屋子等,这能让他们产生“我还是有用的”的认可感。其次,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老人自身也得承认现实。人老了,回忆成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应避免过度沉迷其中。▲(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