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标题这个提问之前,不如我们再提出几个问题,以便彻底搞清楚到底是为什么腰突为何要去神外挂号? 1 腰突到底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腰痛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腰突多严重需要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的影响多数时候是影响腰部神经,导致出现腿麻、腿疼等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是小病,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 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难以缓解,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考虑是否需要手术; 2、患者出现走路不稳症状的时候,说明神经的运动功能已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再不治疗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出现神经损伤以后,手术只能保证不再加重,而不能恢复因此,当患者出现走路不稳、走路跛行等症状的时候,多建议手术。 3、患者出现大小便障碍。大小便障碍其实是马尾神经受到影响的表现,此时必须要给马尾神经减压。因此,多建议手术。 4、患者出现腰椎不稳定。腰椎如果出现不稳,不仅可能影响腰椎间盘,还可能导致周围脏器受到损害。因此,需多建议手术。 什么情况下不能手术? 脊柱神经外科一般认为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能手术: 1、发病初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有的患者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可能休息一会症状就缓解了,完全没有必要手术; 2、没有经过正规保守治疗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一般不建议直接手术,除非患者病情严重,首次就诊就存在明显的手术指征; 3、身体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身体状况欠佳,身体不能耐受手术,临床一般不建议手术; 4、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果伴有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等可能影响手术的疾病,需要医生经过评估决定是不是需要手术; 5、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术。 总而言之,希望患者明白: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万不得已的时候无可奈何的选择,千万不要一味的抗拒手术。当然,手术也不是适合所有的患者。因此,希望患者在出现症状以后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并配合医生治疗! 1 腰突为何要去神外挂号? 脑和脊髓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颅骨做为脑的支撑结构,属于神经外科的诊治范畴。而脊柱做为脊髓的支撑结构,也应该属于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并且基于神经外科医生对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更为熟悉,更加重视神经组织的保护。特别是显微操作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广泛使用,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更加精细,手术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在欧美国家脊柱、脊髓手术大部分由神经外科医生承担。 脊柱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重要分之之一,脊柱神经外科手术始于20世纪初,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脊柱神经外科能够使用手术显微镜、脊柱内镜、神经电生理检测等设备开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脊髓损伤,椎管肿瘤,脊柱畸形等疾病的诊疗。 尤其是神外医生所擅长的椎间孔镜在治疗腰突患者上有特别好的效果。 什么是椎间孔镜? 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 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 、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封堵破损纤维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6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 有如下具体优点: 1、手术切口小(7mm左右)符合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理念 2、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度快 3、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高 4、能够更清晰的看到内部结构,手术更安全 5、局麻,有效减少对全身器官的干扰 6、适应症广,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椎间孔镜技术适应症广,可以处理几乎所有类型的椎间盘突出。 总结 综上所述,医学的进步也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福音,目前也有一些患者宁愿忍着疼痛慢慢保守治疗,也不愿意快速微创的解决痛苦,但是不管怎么说,医学的进步带来了治疗方案选择的多样性,最终的治疗方案一般都是结合患者的要求和病情而定的。最后祝愿所有被腰腿痛困扰的朋友们早日解脱。
坐门诊的时候经常有患者问我:“动脉瘤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首先动脉瘤并非良性或恶性肿瘤,而是发生于动脉血管的一种疾病。换言之,动脉瘤是一种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永久性膨胀的疾病。动脉瘤可在任何动脉血管上形成,但最容易发生、同时也是给人带来最多危害的部位是在脑动脉、主动脉等大动脉。一旦这些部位的动脉瘤破裂,往往给患者带来致命性的打击。颅内动脉瘤,即脑动脉瘤,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破裂,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用力排便、举重物、上楼、性生活等诱因的刺激下,随时可能引起血压突然增高,进而引发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据统计,脑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大约为33%,更严重的是,破裂过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在得到彻底的治愈以前,很容易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破裂。据统计有40%~ 50%的患者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后死亡率约为70%,第三次破裂后死亡率接近100%。所以脑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动脉瘤?得了动脉瘤又有哪些表现呢?动脉瘤在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其中以40~60岁的中年人居多。脑动脉瘤在发生破裂之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近半数的患者在动脉瘤发生大量出血之前有一些预兆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由动脉瘤小量漏血所造成的突发剧烈的头痛;其次是因动脉瘤增大、压迫到邻近神经而引起的症状,如一侧眼睛睁不开、视物成双等。因此有疑似上述预兆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到有条件的医院寻求专科医生诊治。一旦脑动脉瘤破裂,通常出现突发的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是一种劈裂样的剧烈疼痛,而不是逐渐加重的头痛;这种头痛可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严重时患者可突发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往往以头痛为唯一的症状,甚至可以反复发作,类似我们常说的血管性头痛。因此,当我们遇到初次发生头痛或者头痛性质与以往不同的患者时,应积极进行血管检查。动脉瘤这么可怕,怎样才能检查出来呢?能不能治疗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CT、MR(磁共振)的广泛使用,利用无创的检查方法及早发现颅内动脉瘤已经成为现实。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查简便、易行,检查的准确率达到85%以上。但是最为准确的检查手段还是脑血管造影(DSA),当无创的检查发现动脉瘤或者高度怀疑动脉瘤时应尽快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其实脑动脉瘤并不可怕,这是一种可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可怕的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及早治疗的重要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至少有70%的动脉瘤在没有破裂以前就被人们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在我们国家呢?这一比例非常低,大多数地区甚至连5%都不到。可不可以吃药控制动脉瘤?迄今为止,尚无治疗脑动脉瘤的特效药物,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动脉瘤的唯一手段。当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特别提醒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第一个月内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发生再次出血,因此,一旦高度怀疑或者已经明确存在颅内动脉瘤,都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有条件治疗的医院进行治疗!切不可选择保守治疗、听之任之。有人曾说: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自己。我坚信,关注你的血管健康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1、坚持定时定量按医嘱口服降压药; 2、每日监测血压,一般早9点,下午4点,睡前测三次(水银血压计是最准确仪器),如果多次测血压偏高或者偏低,应该到医院就诊,咨询医生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或则种类; 3、饮食应以低脂、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为主,进食应细嚼慢咽,不要过快,三餐不要过于饱胀(7、8成饱比较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如有糖尿病、禁忌较甜食物)禁忌烟酒,保持大小便通常; 4、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锻炼(禁忌剧烈运动); 5、保持乐观、平和心态,保持愉悦心情; 6、如病后有肢体偏瘫,家人应辅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静脉血栓发生,并可辅助中医针灸治疗,如病人有语言功能障碍,家人应多与病人交流,教病人发音,说话,像教幼儿说话一样,要有耐心;家人要多陪伴、关心病人,让病人建立康复的信心; 7、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重要指标; 8、最好长期留人陪伴护理,减少病人单独活动时间。
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00例疗效观察王磊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GCS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后颅内压测量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同组治疗前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关键词: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StandardcraniectomysurgeryseverebraininjuryEfficacy100casesofdecompression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icacyofstandardcraniectomysurgicaldecompressiontreatmentof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Methods:Patientswith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inJune2010May2013inourhospital100cases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inwhichtheobservationgroup50cases,theuseofstandarddecompressivecraniectomysurgery,controlgroupof50patientsusingconventionaldecompressivecraniectomysurgery,observeandcomparetheclinicalefficacyinpatientswithGCSscores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dchangesinintracranialpressurevalues.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2%in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0%,comparing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clinicalefficacy,P<0.05;GCSscorewasobservedafter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compare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groupinthefirstpostoperativedayand3daysafterintracranialpressur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mpared(P<0.05).< span="">Conclusion:Thetreatmentof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criteriatogoodclinicalefficacy,patientsrecoverfaster,deservetobepromotedinclinicalbonedecompressionsurgery.Keywords:decompressivecraniectomysurgery;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颅脑引起。目前临床上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我院通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研究,评价去骨瓣减压手术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均通过颅脑CT确诊。100例患者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2-78岁,平均(43.6±12.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2-76岁,平均(42.2±12.0)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3-78岁,平均(43.9±1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方法为:于颞顶部作马蹄形切口,去除大小约10×250px的骨瓣,骨窗底部要高于耳廓上方。观察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方法为:于颧弓上缘耳屏前方作长度25px切口,并延伸至耳廓上后方,直至越过顶骨正中线至前额发际,顶部骨瓣开矢状窦约2-75px,咬出蝶骨嵴中外侧,剔除颞骨磷部及部分额骨直至颅中窝底部。选择血肿最厚部位做切口,吸出血性液体,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1.3疗效评价标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包括:①死亡;②植物生存;③重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④中残:术后患者生活可自理;⑤良好:恢复良好,患者可正常工作、学习。总有效率=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1]。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率之比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中度残疾良好总有效率观察组504109111692%对照组5010121113480%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分别为(7.55±2.18)分、(13.60±3.13)分,对照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分别为(7.67±2.03)分、(10.61±2.96)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同组治疗前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比较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表3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比较组别例数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观察组5020.7±2.118.2±1.9对照组5030.1±3.226.4±2.43讨论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颅脑引起。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规定:伤后昏迷大于等于6小时或再次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2]。目前临床上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去骨瓣减压手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虽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但仍存在以下缺点:①暴露不充分,颅脑损伤常常导致额颞极钝挫伤,由于常规去骨瓣暴露不充分,导致止血不彻底或止血过程中对脑组织造成二次伤害[3];②减压不够充分,清除脑组织损伤后形成的血肿和坏死的组织后的2-3周内仍会出现继发性脑水肿,由于标准去骨瓣方式骨窗小,继发性脑水肿时代偿空间缺乏,导致患者持续颅内压升高,引起恶性脑肿胀[4];③止血不彻底,由于手术骨窗狭小,矢状窦等结构出血点未能有效暴露,造成止血困难[5]。而本研究所采用标准去骨瓣手术治疗,疗效较为显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相比较同组治疗前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脑供血,同时又能够充分降低额颞叶底部颅内压,有效清除血肿,降低患者死亡率[6]。综上所述,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参考文献:[1]吴环立,酒晓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不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4,01:162-163.[2]宋元茂,李江鸿,庞劲宏,吴大顺,沈永红,钟泳涛.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84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52-53.[3]张树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0:160-161.[4]李伟.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0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06:583-584.[5]崔健.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28:31-32+42.[6]伊立文,杨昌宏.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148-149.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近年来我科开展的“小骨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较以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采用的常规“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切口小(5cm左右)、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术后再出血几率低等特点,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欢迎广大患者前来我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