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经筋疼痛的长圆针治疗
长圆针是薛立功教授在80年代创立的新的治疗工具,它在临床经筋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疑难疼痛开拓了新的中医治疗方法。管宏钟主任(左一)与薛立功教授(右一)为印尼腰痛病人治疗 1、长圆针从何而来? 薛老在70年代从事骨外科工作时期,曾用“克氏针”磨出锋刃,进行“盲视术”,以剥离外伤后软组织粘连,从而治疗临床中的顽固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新的尝试。后因对照《灵枢》对长针针具的描述,发现古长针(九针中的一种类型)的形状和应用范围方面都与 “盲视术”(“盲视剥离术”、“闭合性手术”)有相近之处,从而加大了对此方面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中国的先人发明与创制古九针的已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事了,我们中医人很多已经忘记了或是并不会再使用了,很多人还沉浸在用一种毫针治百病的自豪当中而不自觉。在参阅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大量的古代图书文献后,薛老认识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之处,在多次反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九针中圆针的特色而创立了长圆针。 2、先人如何以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九针工具? 我们的先民在生活、劳动和与猛兽的搏斗中,发生筋肉损伤是难免的。出现病痛即本能地抚摸、按压以减轻痛苦,这就开始萌发了自发的治疗活动。对于急性损伤,通过简单地处理,依靠其自愈能力,可能使部分轻型损伤得以缓解。但是,绝大部分筋肉损伤,尤其是与生活、劳动相关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常常不能完全恢复并留有后遗症状。以手按压祛痛已难于解决那些深在或已形成顽固病灶的筋性疾病。 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寻找医疗工具是必然的。先民们最早使用的工具就是“砭石”、“骨针”与“竹针”等。尖锐的砭石、骨针等可以克服手指难于深入到肌筋深部及“骨解”(即关节周围)部位进行操作,尤其是在已形成结筋病灶的部位进行治疗的困难而得到发展。随着针对筋肉损伤的治疗的逐渐开展,进一步促使原始自发的医疗活动,向着医疗专业化、医治技术化的方向进化。 到 《内经》 时代, 发展到用金属针、青铜针具(微针)替代粗糙的砭石等原始针具的跨跃,出现用“九针分治百病” 的重大飞跃。 九针中的第二针——员针, “针如卵形, 揩摩分间” (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八针——长针,“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灵枢·九针十二原》),并指出:“八者应风,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治深邪远痹”(《灵枢·九针论》),正是古医家针对经筋损伤性疾病的特殊针具。由此也可以推论,在《黄帝内经》时代,对经筋疾病的医疗实践,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3、九针为何长针、圆针不被广泛应用? 随着经脉理论的发掘与应用,尤其是九针中第七针“毫针”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长针”的针刺疼痛问题产生顾忌,治疗时的疼痛问题也成为病人与医家难以逾越的障碍。解除疼痛是医生的目标之一,自有医疗活动以来,人们就在镇痛方面不断探索。如先于《内经》的早期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就记载:“令伤者毋痛,毋血出,取故蒲黄席厌□□□燔□□□□……”。“令金伤毋痛,取荠敦(熟)乾实,嚣(熬)令黑,治一;林(术)根去皮,治二,凡二物并和,取三指最(撮)到节一,醇酒盈一衷(杯),入药中,挠饮,不者,酒半杯(杯)。已饮,有顷不痛。复痛,饮药如数,不痛,毋饮药……”。可能是止痛药方传播不广,或许止痛药效果难于掌握,至今尚没有以此作基础麻醉,用以缓解针刺疼痛的记载。毕竟刮骨疗毒是传说中的事情,毕竟不能要求每个病人都是关羽。特别是王宫官宦之人,更加不耐疼痛,在官方的医疗手段方面就不会广泛开展。因此,也使“长圆针”的应用与研究,经筋理论的整理与提高受到影响。 古代的针具毕竟不比现代针具精细,同时在治疗前后也无法保证治疗部位及针具的无菌,治疗后的感染问题也会时常发生,这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治疗效果的展现。 《内经》以后,历代著名医著均载录了《灵枢·经筋》等论著,并根据自己的体会精心诠注,但很少有人对治疗经筋痹痛的第八针(长针)进行研究和应用。某些医家根据应用毫针的体会去强解,甚至是误解《内经》各篇有关经筋的内容,结果,反而阻碍了有关经筋理论及长圆针的整理和应用研究。 以上三个方面导致了长圆针及经筋理论在内经以后日渐淡出医家的治疗方法之列。 4、长圆针有何特点? 《灵枢·官针》篇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可见,古代医家创制九针是各有其形状及使用范围的(并非仅用毫针)。 九针中第八针为长针,“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灵枢·九针十二原》),同时,在《灵枢·九针论》篇亦说明了其应用范围、机理和形状。“八者应风,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风伤人,内含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甲乙经》也重复了《灵枢》对长针的描述,并指出薄其身的特点:“长针者,取法于綦针,长七寸,其身薄而锋其末,令可以取深邪远痹”。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长针并非既往认识的“长针是毫针的加长,后人称为环跳针,近代应用的芒针,即系长针的演变”(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其不仅是长七寸,而且有“锋利身薄”,即针末有刃的特点。要锋利身薄,其针身必定粗挺,否则无法进行“锋利身薄”的加工。实际上,古代由于受金属材质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其针身本来就是比较粗铤的,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葬中出土的四枚金针和五枚银针,其形状再次验证了长针的上述特点。 刘胜为西汉中山国靖王,于公元前154~113年在位,为其陪葬的金、银针的创制可能就是在这个时代,而这个时代正当《灵枢经》编纂的时代稍后。金、银针的形状较为符合《灵枢经》所描述的形状。五枚银针,由于时代久远,材质抗腐蚀差,其针尾、针末有锈蚀和断裂,但所残留的针体大体上亦可以反映“身薄”的特点。其中一枚银针为扁形,针身横径宽0.3厘米,而厚为0.1厘米,由于锈蚀看不到针末的形状是否锋利,但“身薄”是确切的,而且越近末端越薄。另有四枚金针,其针柄针身共长7厘米,但其中三枚针之针柄均为5.5厘米,针身为1.5厘米,为身短而柄长状;而另一枚却为针柄长2.7厘米,针身为4.3厘米,呈身长而柄短状,显然从长度上分析它是长针。《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提出,古九针长度分别为一寸六分至四寸不等,唯长针为七寸,明显长于其他针。金针中针身长而针柄短的这枚金针,完全符合长针的特征。值得指出的是:这枚长针的针末有锋利之刃。综合上述测量并比较对照可以分析出,这枚金针应是古长针的原形。其针直径为1.5毫米,针身长4.3厘米,针末有刃。而银针的身薄形状,再次用实物旁证了长针“锋利身薄”的特征。 长针的特点之一是“锋利身薄”。对其针末及针身稍作改造,就可以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医外科适应症中,痈疽疮疡是一类重要的疾病。当脓已形成后,即应切开引流。当时所用的工具就是带刃之针。《素问·长刺节论》记载:“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大小深浅刺,……必端内针为故止”。可见,《内经》时代,外科操作器械是用“针”进行的。长针末端的锋刃是由针末磨薄而形成的,其横断面很小。虽能深入内部,但也因其锋刃太短,对切割扩创尚有困难。随着外科治疗范围的扩大和治疗需要,必须使针形刀刃展宽,以利“割皮解肌”、“刳破背腹,抽割聚积”。出现末端展宽,刃如刀形的“大小薄口刀”、“大小开刀”“大小针刀”等,使古九针中带刃针具走向外科领域。 古九针第二针为员针,“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灵枢·九针十二原》)。员,象形,俯视鼎状。即所见鼎内为直壁圆形。故员亦通圆。其针末圆钝,虽不切割组织,但可深压皮肉,挤压于分肉腠理间隙,上下揩摩,使分肉间的“横络”(粘连与瘢痕)得到部分松解。其操作方法类同于外科手术的“钝性分离”术。 5、长圆针的适应症是哪类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灵枢·九针论》进一步解释曰“八风伤人,内含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取法于纂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可见《内经》反复强调了长针可治疗深居筋骨之间的顽固痹证。 深、远均指病位在人体的层次深。人体表为皮,次为肉,再深为筋,至深为骨。从这个意义上讲,筋骨之间的痹症即为“深邪远痹”。 深、远,又有久远、长期之意。邪气深伏,治疗困难,病程必然较长。《素问·痹论》指出,“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就是对深邪远痹的又一注释。既往教科书,依据深、远是指病邪深藏之义,推论长针必须“身长”。但从《灵枢·九针论》看,“八者应风,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显然其再深、再远也只能视股肱八节之厚度了。马莳注:“人之手足,各有股肱关节计八,故谓八节。”中医认为八节当指腕、肘、踝、膝,左右共八,称之八节。观这八节,均为经筋结聚之处,其组织结构主要是筋腱。筋腱位于皮下,其附着于骨关节处,上无肌肉覆盖,少有脂肪充填,以手触之,由皮至骨近在分寸。可见在治疗时所用针具,其针身亦勿须七寸之长。由此亦可以推断,长针的首要特征应是“锋利身薄”,即针末有刀刃,其次要特征是针长逾七寸。在本段经文中,长的更深层含义是提示针至病位的治疗原则。 深邪远痹即中医所谓之筋痹和骨痹。《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素问·痹论》:“在于筋则屈不伸……痹在于骨则重”。《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骨痹”。所以,凡筋挛节痛的筋痹,骨重节挛的骨痹均系经筋损伤或经筋不舒而致。当取长圆针,刺筋上为故,以关刺、恢刺、输刺、短刺法等,以解结缓急而能松解止痛。 6、长圆针如何进针治疗? 取相应长度、粗细、刃型的长圆针,沿局麻针头探查的安全入路方向进针。为防止万一,增加安全性,还应注意:长圆针刃口线方向,应与周围重要组织方向一致,以尽量避免可能的医源性损伤。在周围重要组织中,尤以神经干、大血管、肌腱、肌纤维为重要。即有神经干者沿神经干;无神经干者,应沿大血管方向或沿肌腱、肌纤维方向摆正刃口方向。 用持笔法持针,垂直用指腕力缓慢逐渐加压。此时,因麻醉无疼痛感觉,可尽量缓慢按压,使皮肤形成深沟,让周围的组织,尤其是重要组织因缓慢按压,而排挤避开长圆针入路,从而减少损伤的可能性。由于皮肤较为厚韧,阻力最大,进针时,应掌握进针方向和力度,不可猛浪突入,否则会导致不能控制深度和方向,造成针尖所到位置和层次不清,而影响安全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将手腕按压患者体表,当做支点,这样可使指腕较容易掌握分寸和用力。 在操作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触及结筋点时,要注意探查深度,注意应以不出现可能的危险为标准。即胸背部不可越过肋骨浅面;颈根部不可越过锁骨浅面、胸锁乳突肌深面;腰部不可越过腰椎横突;肾区不可直刺越过竖脊肌;腹壁不可越过腹白线、腹直肌侧半月线表层;各关节处,均不宜刺入关节腔。 7、长圆针操作法 (1)关刺法 《灵枢·官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 尽筋,张景岳释:“关节处也”。应是肌腱末端,即筋肉之尽头。 关键是“直刺左右”的意义和解释。张景岳释:“左右,四肢也”,系泛泛而论。有人将此句逗点为“直刺,左右尽筋上”,即针刺肌腱两侧的腱末端。看似有道理,但于手法操作无补。还有人解释为“直刺左右”,即应用毫针先直刺,提至皮下后再向左刺一次,又提起向右刺一次,形成鸡爪刺法。然本篇已有:“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实为重复。也有人称:关刺为深刺,透刺关节周围腧穴等。 薛老认为“直刺左右”是长针的操作方法。“尽筋”就是肌肉的腱末端组织。肌腱抵止点周围是容易出现结筋病灶点的特殊部位,而尽筋又多在关节附近,以“诸筋者皆属于节也。”关刺就是用长针治疗关节周围尽筋处表层痹痛的操作方法。直刺是由表及里,直接刺至尽筋周围结筋病灶点表层处。其左右是指在结筋病灶点表层横行刮剥(如肌腱与深筋膜、浅筋膜、韧带、脂膜等组织有粘着并引起疼痛的),是在结筋病灶的表层进行左右横行刮剥,以松解表层粘连,故是一种针对浅层粘连的解结针法。 (2)恢刺法 《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既往注家们也多从应用毫针针刺角度理解。即先直刺,提针至皮下,再向前方斜刺。再提至皮下,再向后斜刺,其描述也形同纵向的“鸡爪刺”。另外,有人解释为先直刺,再斜刺,然后嘱患者升举患肢,活动肌肉,以使肌肉挛急缓解的方法等。薛老认为,本方法仍然是长针的操作方法。系用于关节周围因腱末端有结筋病灶,且并发周围粘连的一种治疗方法。受损筋肉形成结筋病灶,且伴有组织挛急的筋痹,其损伤一般较重,其粘连、瘢痕、致痛性病理变化必然也较广泛,因病理变化已不限于腱末端表层,故治疗这种筋痹就必须兼顾其周边的致痛性粘连性横络。“直刺傍之”是直接刺入,抵达病损表面。然后向正常肌腱的两旁之一侧滑动,目的是达到其周边的致痛横络部位,而不损伤正常腱组织。“举之前后”是对粘连部位的挑拨操作。举是由下向上用力,在此,显然是将长针沿腱旁直刺至深部,然后向前挑拨,再向后挑拨。从而用长针末端锋刃在粘连结块上挑拨切割,具有分离侧旁横络粘连的作用。当肌腱两侧粘连横络被解结后,肌腱的病理性基础消除,肌肉的保护性痉挛自然会缓解,从而达到“恢筋急”以治疗筋痹的效果。 (3)短刺法与输刺法 《灵枢·官针》:“短刺者治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 张景岳:“短刺,入之渐也。”逐渐深入,直至骨所,但并未解释“上下摩骨”。原文上明确要求应“上下摩骨”,摩为磨擦之意,毫针细软,无法做摩擦骨膜的操作,只能是点刺而矣。然而应用长圆针则完全可以做到“上下摩骨”样操作。骨痹病人,因长期的腱末端牵拉,会引起腱末端在骨膜附着处的损伤。骨膜被牵拉,骨膜下会渗液及出血,可引发骨膜反应和顽固疼痛。因此须用长针,以其坚挺有力,可以在骨面上进行摩擦切割的作用,达到骨膜下减压,从而治疗顽固性筋痹和骨痹症。 短刺法对于骨痹,对于骨面上的硬块状病灶、钙化的结筋病灶点、骨化性肌炎等疾病,也有应用的意义。骨以坚硬为特点,古人无X光摄片法,把位置较深,触之较硬的病理组织常依筋骨而论治。某些肌肉骨化症,接近骨骼的腱末端结筋病灶硬结,这在古代难以分辨,也可能被划归于骨痹范畴。在治疗时,古人常采用“短刺”法。短刺主要是指进针时,要短促渐进,入针渐进是保持针体挺直,垂直深刺,这与输刺法“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的操作和含意相近。然而古人之所以要立两法,必有其区别和异义。短是渐进之意,渐进过程中,逐层深入,不拘层次,凡所触及到坚硬如骨样组织时,可在其表面即行短刺法“上下摩骨”;而输刺法是深刺至骨,对骨面上的硬块病灶,进行剥离和松解减压术。例如,某些狭窄性腱鞘炎,腱鞘肥厚,变形变硬;某些骨性纤维管触之如骨。对于这些腱鞘、骨性纤维管进行治疗时,亦可用“上下摩骨”样的操作,用长圆针将肌腱表层的腱鞘及韧带切开,达到松解狭窄腱鞘或纤维管的目的,这也可以说是短刺法的变通应用,这种针对骨样硬结的切割分离操作,也有临床应用价值。 8、长圆针的阴阳属性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长圆针结合了长针及圆针的双重特色。长针锋利身薄,锋刃端有刃,可以行锐性操作,可切割、横断“横络”,适应于在粘连条索与瘢痕内的锐性分离术,为阳之特性。圆针为针刃之末,形如卵状,圆钝无刃,可行钝性操作,亦可沿分肉间隙挑拨,分离分肉间“横络”,且不损伤分肉,适宜于粘连、瘢痕边缘与正常组织连接部位的钝性分离术,为阴之特性。 长圆针是将两者相结合,使平刃状针末,一端保持锐锋状,一端保持圆钝状。使一针有锋、钝两种针末形状。锋刃端阳刚之性有利于透皮进针,使针末直抵结筋病灶点处,且可以在粘连或瘢痕中行锐性分离术,即“举之前后”(向前或向后挑拨),“上下摩骨”(切割骨膜)。在结筋病灶边缘接近正常组织处,操作时应用圆钝端,行钝性分离术,在“举之前后”时,阴柔之性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通过医疗实践,不断改进针具,将锐锋与钝锋有机结合,阴阳成为一体,即目前使用的长圆针。使长针之锋利结合员针的圆钝,制成针末锐而不利,圆而不钝的形状。这样其切割分离作用虽钝但仍有切割作用。在挑拨切割时,因其并非十分锐利,也不会造成重要组织的切割伤,这样安全性大为增加。 长圆针的创新之处在于继承中有发扬。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对目前慢性骨关节疼痛性疾病有自身的中医特色。强调经筋整体辩证论治,全身三百余筋结点的生理解剖分析,治疗上应用现代医学无菌概念及麻醉技术,既保持了中医的特色,又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技术,减少病人的治疗中的痛苦,更好的展现中医治病求本的特色,是新时代中医走向世界的不可多得的特色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