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在古代医学文献里有蛀发癣,发蛀脱发的记载。北京中医院皮肤病大家赵炳南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把脂溢性脱发归为两类:一种中医叫湿热内蕴一种叫血虚风燥。个人感觉湿热类型的病人多,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营养过度热量过多,这种过程中医叫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损伤后饮食水谷不能化成被人体正常利用的精微物质,反而变成了水湿邪气,这些水湿之物反过来损伤身体,中医叫湿邪化热熏蒸肌肤,出现发质油腻而脱落。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生活规律饮食科学。
睡眠质量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睡眠不好大致可以分为邪气袭扰心神和正虚心神不宁两种。从临床表现看有入睡困难,半夜易醒难眠,眠差而浅易醒,夜梦纷纭晨起记忆犹新伴头晕昏沉不解乏感。从病性看有虚实寒热之分,有血气痰热之别,有肝肾心脾不同。
上次谈及亚健康当中有心慌心悸症状,另外还有一种心悸心慌是在焦虑症病人中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心慌心悸心跳加快,有机会的人可以在医院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快达100次左右或者更高。这种心动过速大多没有伴随心肌缺血如心肌酶正常,心电图没有心肌缺血的演变过程。在精神科常常诊断躯体化症状,是焦虑症的一个表现。心内科常常认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这种大多在情绪变化或者压力大时发作如加班,劳累,精神紧张等等。中医认为这部分人往往思维细致办事认真追求完美,造成自己心理过度紧张而心气不足心慌,影响身体气机不畅胸阳不展而胸闷,一部分人会伴随惊恐害怕严重者有频死感。治疗方面吃药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调节情绪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现代人工作紧张压力大,常常紧迫感比较明显,时间就是金钱等等的宣传诱导又会火上浇油,人们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而身体则常常处于透支状态,所以西医认为的抑郁症焦虑症增多明显。有些年轻人时有心慌心跳明显,这些症状经常伴随胸闷气短有压迫感想哭,个别兼有恐惧害怕或者频死感,到医院检查没有问题。这个现象其实就是压力大神经紧张出现内脏神经功能异常,中医把这个症状叫做心悸。原因是因为长期工作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不能充分休息,造成七情内伤气血亏损引起心气不足心神失养。
临床上可以见到部分人在感冒发热愈后出现耳鸣情况或者耳鸣加重,也有少数人在鼻炎发作后耳鸣问题,这种情况中医叫风邪犯窍,因为中医认为头面五官属于清空之窍,不能容许外来因素影响,如果风寒或者风热侵袭人的头面五官,就会影响他们说功能,出现功能障碍而失灵,经络郁闭不通然后有耳鸣发闷严重者出现听力下降,也会有头晕昏沉的感觉。这个风邪会影响胆的经络,也会有鼻窍不通影响到肺气的宣发肃降。
现在由于科技发展,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使用耳机🎧比较多,有人平时长时间使用手机外放或者耳机收听音乐、打游戏等待,这样就会造成耳膜听力的损伤,出现耳鸣现象,严重的出现听力损伤,可能早期是高频听力降低而自己没有感觉,以后逐渐加重整个听力出现问题,所以提醒有长期使用耳机的朋友在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后让我们的耳朵也休息一下,保护好自己的小耳朵器官。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耳鸣发病有增加趋势,过去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鸣大多与肾有关,但是目前临床看治疗效果不太满意。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影响耳鸣?从中医理论来看虽然有肾开窍于耳,但是内经还有心开窍于耳的记载只是大家普遍不太注意,另外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手太阳下肠经支脉入耳中,所以胆三焦小肠经也与耳鸣有关。中医内科临床把耳鸣分类有肾虚肝胆湿热痰热上扰气滞血瘀中气不足几种证型。临床看这样分类治疗似乎有点简单,效果一般。
目前国内新冠高峰已经过去,根据国外对新冠后遗症的认识还不符合长新冠的诊断时间标准(2—3月)。所以从中医角度讲应该是余邪未尽脏腑未平,从临床就诊病人主诉分析,主要有几个方面:低热,咳嗽痰少或伴咽痒,失眠加重,心慌心悸,耳鸣。随着时间推移低热和咳嗽逐渐减少而失眠心慌比例还没有明显减少。如果没有明显阳性问题,有类似症状的这部分病友不要太过焦虑,注意心理调整和生活节奏的把握,同时可以吃点中药调理。目前看新冠病毒对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影响是高于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的。
中医理论对发热性疾病的认识从来没有停息,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明清时期的温病理论,跨度数千年达到基本完善。伤寒杂病论主要认识了感受风寒而温病理论主要认识发展了感受温热邪气导致疾病的发展过程与治疗。理论的侧重不同可能与气候因素或者医学发展局限有关,相同地方有许多。体温大多升高与与正气和邪气抗争有关西医叫免疫应答。比较重要的几点是一是早期即恶寒怕冷,说明邪气在表属于风寒,需要用辛温发散药祛风散寒,比如风寒感冒胶囊生姜大葱。二是是否有汗,发热时风寒者会无汗出,所以需要辛温发散,出汗后则热退。而温病则发热伴汗出,需要辛凉解表比如风温感冒胶囊双黄连菊花连翘等待清热解表。如果伴有咽干咽痛大多是热郁在里不能散发,上面药物少加清热利咽如桔梗,如果咽干疼痛而咽部充血严重则加重清热药如六神丸。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比较顽固难治的疾病,有的进一步发展为伴有肠化,现代医学认为属于一种癌前病变,说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发作比较缓慢,所以中医治疗也是比较长。我一般都是让病人在坚持治疗三个月后做一次胃镜,看看胃镜下的黏膜组织恢复怎么样,也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因为大部分病人在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没有了不舒服的感觉,有病人这样形容说,过去这个胃炎部位老是经常出现泛酸呃逆发闷发涨,经常秀存在感,吃药后来就变得内向了不再秀存在感了,但是黏膜组织是否愈合是未知数。所以这类治疗比较慢比较顽固,需要及时了解情况,坚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