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问可不可以喝咖啡,10克咖啡粉的热量仅有1.83千卡,可以做一大杯咖啡,再加100毫升奶的热量不过60+千卡,加一起不足70千卡,如果另外加糖、奶油、巧克力,那么里面的热量就高了去了。
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就如同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一样,只能靠坚定的信念、辛勤的付出,没有捷径可走。在网络和电视广告上,总能看到有人吹嘘“不控制饮食、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好糖尿病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作为一名内分泌医生,我恨不得变身警察,将这些骗子们绳之于法。显然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于是只能寄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够相信正规医院的大夫,能够提升自己的辨别力。我在临床工作中,常面临患者的如下问题,想在这里给出简要解释:用上胰岛素后就会依赖,以后就戒不掉了?总有患者谈胰岛素色变,觉得用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用上以后就再也别想戒掉,我实在不知道这种谬论是从何而来。胰岛素是健康人产生的降低血糖的激素,它是由胰岛β细胞在葡萄糖刺激下产生的,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了。临床中我们给患者应用胰岛素有两种情况(以下用通俗的表述,仅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第一种情况:某些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岛β细胞持续受损、死亡,待到还剩下一半以下活着的细胞时才表现出血糖轻度升高。如果患者不知情或不重视,剩下的细胞加班加点干活,累坏了,其中又有一部分累死了,一部分罢工了,这时候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患者的血糖可以很高。这时候我们适当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可以让那些罢工的β细胞得到休息,一段时间后它们可以缓过来继续工作,这就是为什么这类患者应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用量减少,甚至可以停用。而如果我们在上述阶段不能很好得控制患者的血糖,受伤的β细胞最终会死亡,从而加速糖尿病的进程。第二种情况:2型糖尿病病程很长的患者或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越来越少,到最后可能都快死绝了,只能完全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这时候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都无效了(因为细胞都死了,发奖金鼓励它们干活也没用,所以一定要在它们活着的时候对它们好点)。口服胰岛素?曾经有两个患者找到我,给我看一个药瓶,上面写着“口服胰岛素”。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我很无奈得告诉他们上当受骗了。虽然口服药方便、虽然胰岛素注射很痛苦,但是到目前为止,真的没有口服胰岛素上市。那为什么没有口服的呢?原因很简单,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就像我们吃的“瘦肉”一样,我们的胃肠道本来就喜欢葡萄糖、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因此胰岛素一进入胃肠道立刻被当做“好吃的”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吸收,完全发挥不了胰岛素的效果。不仅是胰岛素,所有蛋白类的药物都不能口服呀!!中药治疗糖尿病更好?无论中医、西医,饮食运动治疗是最基本的。至于中药有没有能降糖的药物,我相信是有的(我是西医,不懂中医,不敢随便否定中医)。但是,我敢可定,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β细胞都死光了,中药是肯定没用的,或者说作用微乎其微!我想请患者朋友一定要注意了,去看中医一定要去正规的、有编制的中医医院,不要相信诸如“祖传秘方”、“某某神医”的宣传,也帮忙告诉亲戚朋友,避免上当受骗。别的事被骗,损失再大也只是身外之物,医疗上受骗,折损的是自己的生命!!!!有没有不控制饮食就能治好糖尿病的方法?答案干净利落:没有。不仅要控制饮食,还要合理运动。管住嘴,迈开腿,说着简单,做到太难。我一直十分敬佩血糖长期控制得很好的患者,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糖尿病什么都不能吃?糖尿病患者其实没有什么不能吃(与痛风患者相比,糖尿病算幸运的了),但什么都不能吃多,关键是限量、克己。向大家推荐“薄荷网”,或者其他手机应用,可以计算没一顿饭、每一种零食的热量,总热量根据内分泌医生的推荐而定。
控制体重的主要原则是饮食调整和运动,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增肌和减脂,即增加肌肉减少脂肪。 健身教练一般认为增肌的方法包括练、吃和睡。练指的是抗阻训练,杠铃等器械;吃的要点是补充足够蛋白质;睡就是要充分休息。 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都会消耗热量,其中脂肪会是供能的一部分,但是慢跑等有氧运动更利于减脂。 所以,通过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是可以增肌和减脂的。 饮食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种类的选择对于控制总热量是有帮助的,但是最大的原则是减少总热量,例如粗粮吃多了消耗不掉多余的热量也会变成脂肪存储起来。
有许多糖尿病患者关心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怀孕,怀孕前应该做的准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何调整。下面仅简要介绍一下。一、一般准备 适用于所有准备怀孕的女性,如远离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多吃水果蔬菜,拒绝垃圾食品等。 糖尿病患者怀孕前应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及怀孕是否安全。二、糖尿病患者血糖准备 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期间对血糖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只有更加严格得控制血糖,才能减少孕产期和胎儿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要求是:空腹血糖在3.3-5.6mmol/L之间,餐后2小时5.6-7.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 。 由于妊娠本身会使血糖难以控制,传统上认为,如果孕妇经过饮食运动调整后,血糖仍不能达标,就可以考虑开始应用胰岛素,这样对母儿有利。新的研究显示几种口服降糖药也可在妊娠期间使用,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格列苯脲,不能通过胎盘到达婴儿,因此妊娠期也可以安全使用。另一类口服药二甲双胍,可以达到胎儿,但目前未发现其致畸作用,患者可与医生讨论,决定是否在妊娠期继续服用该药物。三、糖尿病患者血压准备 血压控制目标为110-129/65-79mmHg。如果患者正在口服药物化学名以“沙坦”或“普利”结尾的降压药物,需咨询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以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四、运动习惯准备 无论妊娠与否,运动对糖尿病患者都至关重要,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口服药或胰岛素的剂量,改善血糖控制。 运动时间:餐后30分钟 运动方式: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步行最简单 运动时间:10到30分钟 运动频率:3-4次/每周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需咨询医生,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运动。运动时携带糖块、饼干、点心等,若发生低血糖症状及时进食。五、饮食习惯准备 糖尿病患者饮食在妊娠期间更加难以控制,既要为胎儿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要避免血糖过高。建议所有患者咨询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以后再做介绍。
关注微信“甜跑网”,运动改变生活,跑出健康人生! 2008年3月,著名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个荟萃分析,证明不论男女性,体重指数(BMI)超过标准5公斤/平方米,则常见癌症发病机会明显升高。 跑步是一项非常有效简单易行的减轻肥胖的运动方式。 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我国BMI的标准是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或以上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