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朋友忽然流鼻血,妈咪也千万别被猛然大量流出的血吓着。只要妈妈按照正确的处理方式进行,就不会有大问题。 1. 首先家长要保持镇定,不要紧张或哭泣,冷静处理,才能安抚被出血惊吓的小孩。 2. 让宝宝的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微向前倾的姿势,不可仰头。如此才可以使已经流出的血液顺利地排出鼻孔外,以避免鼻血留在鼻腔内干扰到呼吸。 3. 接着用手直接捏住宝宝出血侧的鼻翼上方(鼻子柔软处),压迫5~10分钟左右,直至不会出血为止。(另一侧未流血的鼻孔不必压迫,可维持正常呼吸。) 4. 期间可以冰敷鼻根及鼻头5~10分钟,以帮助鼻子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5. 待血止住后,可以带宝宝至耳鼻喉科查明出血的位置及原因。因为若小朋友出血的位置是在鼻腔的后处,较不易处理,需查明原因以防止下回再度出血。 如何预防宝宝流鼻血 1、滋润鼻腔 当小儿鼻腔干燥时,可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2、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 小儿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儿抠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3、注意饮食 秋天空气干燥,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4、预防呼吸道疾病 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呼吸道疾病也不可忽视。
感冒和鼻炎区分: 一、打喷嚏:有过感冒经历的人都知道,感冒虽然会打喷嚏,但次数并不多,更不会有连续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情况,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有的人甚至会一天打30个以上的喷嚏。 二、流清鼻涕:从感冒伴随的症状来看,流清水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而且流量并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恰恰相反,伴随着打喷嚏的同时,大量的鼻涕会倾泻而下。 三、鼻痒:感冒时,鼻子最主要的症状不是痒,而是长时间的鼻塞。不过,如果你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鼻腔与咽喉部位就会非常痒。轻度鼻痒的人会觉得鼻内好像有只蚂蚁在行走,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鼻痒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硬腭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四、其他症状:感冒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本身免疫力下降,因此在感冒的同时,一定还会并发一些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由于是人鼻黏膜对某种物质产生的免疫变态反应,因此发作时通常不会出现以上全身症状。
湿 疹 【患病原因】 湿疹与过敏有很强的关系,最多发生的是牛奶、鸡蛋等过敏。婴幼儿通过母乳或者辅食, 吃进了过敏的食物。化纤衣物刺激,口水淹了皮肤,也可能引起湿疹。 【发生部位】 多从脸部开始出疹子,严重时全身都可出现 【皮肤表现】 皮肤粗糙,有脱屑(家长常说的爆皮儿),严重时会有红肿,渗水(家长常说的流水儿) 【皮肤痒感】 明显,婴幼儿常用手抓挠 【皮肤护理】 1、如果湿疹轻,只有轻微皮肤脱屑,可以用保湿的婴儿面霜涂抹保护,比如郁美净、硅霜。 2、湿疹稍重,可以用湿疹膏涂抹皮疹部分。 3、湿疹严重,出现皮肤裂口、渗出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激素的药膏和抗生素药涂抹。不要惧怕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药膏,以免孩子湿疹加重,经久不愈。 特别说明: 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两种药膏联合使用时,比如肤乐霜、派瑞松,可以按照1:1混合,薄薄的涂在湿疹处的皮肤,每天两次,连续3-7天,另外每天再涂抹2、3次郁美净或硅霜滋润皮肤。 治疗护理办法 【排查过敏】 排查可能过敏的食物,其中牛奶过敏最常见。 妈妈要回忆在孩子得湿疹前,吃了什么新食物。 1、吃母乳的宝宝,妈妈回忆下自己吃了哪些食物,吃了哪种食物后,给宝宝喂奶,宝宝的湿疹加重。如果加重,说明对这种食物过敏,妈妈尽量避免食用。 2、吃配方奶粉的宝宝,应换成氨基酸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改用2周左右,湿疹减轻,即可确认牛奶过敏。 3、添加辅食的宝宝,每添加1种食物(比如蛋黄、肉泥等),要留意观察3天,看看孩子有没有过敏起湿疹。如果有过敏,要及时停掉,3个月后再尝试添加。
蚕豆病用药禁忌 蚕豆病属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但如果严格掌握用药禁忌,大部分患者可终身不出现急性溶血的表现。蚕豆病用药禁忌如下: 1、禁止使用药品:美蓝苯肼、硝咪唑、呋喃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苯肼、伯氨喹啉、扑疟灵、戊喹、阿的平奎宁、扑疟母星、戊胺喹、磺胺、乙酰磺胺、磺胺甲异恶唑、长效磺胺、对氨苯磺酰胺、噻唑酮、甲苯胺蓝、噻唑砜、SMZ、TNT等。 2、慎用药物:小儿退热散、阿司匹林、APC、含扑热息痛类药物、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坦、异烟肼、链霉素、氯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K、双氯灭痛、百服宁、凡拉蒙、圣济感冒灵、磺胺嘧啶、磺胺胍、磺胺异噁唑、氯喹、秋水仙碱、苯海拉明、左旋多巴、苯妥英钠、普鲁卡因酰胺、乙胺嘧啶、奎尼丁、奎宁、SM、TMP、优降糖、珍珠粉、穿心莲等。 蚕豆病的成因 什么是蚕豆病的成因?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是蚕豆病的成因。所谓的隐性遗传,意思是当女性的一对X性染色体都带有疾病基因才会发病,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异常就会发病。只有一个异常X染色体的女性没有症状,但是她们所生的男孩如果得到这个异常的X染色体,就会发病。 蚕豆病不能吃什么 蚕豆病不能吃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切记禁食蚕豆或蚕豆生加工品,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至于其他水果蔬菜的话,一般没有禁止。 蚕豆病要注意什么 蚕豆病重在预防,蚕豆病检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除此之外,家中孩子有蚕豆的家长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禁吃蚕豆或蚕豆加工品。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黄、熊胆等也应避免进食。 2、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 3、禁用品少接触,如樟脑、臭丸、冬青油、颜料、薄荷膏、平安膏、跌打酒等。 4、小心杀虫剂喷雾。有些杀虫剂的喷雾则肯定可以使血液溶解,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 5、不宜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呋喃类、维生素K3、K4、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砜类等。
原因..1、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睡觉磨牙。..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晚餐吃得过饱..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利用,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3、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睡觉磨牙。..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4、睡眠姿势不好..如果孩子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孩子晚上蒙着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应对策略:如果发现孩子睡姿不好,帮助他及时调整。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习惯。..5、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夜间磨牙。..应对策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牙齿矫正和治疗。..6、精神因素..有少数孩子平时晚上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刚看完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大(通常表现为神经紧张或愤怒),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班里的某个小朋友、与父母或者家人争吵等,都会令孩子的精神紧张,导致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此外,一些过度活跃的孩子也会发生夜间磨牙。..应对策略:睡前不要让孩子看那些过于刺激的电视。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心结,及时帮他解决,解除他的心理压力。..* 如果经常磨牙的话,应该去口腔科检查一下,因有些口腔疾病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有些孩子的磨牙症与其成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另一些孩子磨牙实际上是他们对疼痛(如耳痛或牙痛)的一种反应。和搓揉酸痛肌肉一样,孩子磨牙也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 对于顽固的磨牙症,可使用牙垫,以保护牙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临睡前服小剂量镇静剂,以降低大脑某区域的兴奋性,抑制磨牙。..* 夜间磨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排除上述各种原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宝宝磨牙才会逐渐好转。
您好!先天性梅毒 是母体的TP由血液通过胎盘传入到胎儿血液中,导致胎儿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发病年龄小于2岁者称早期先天性梅毒,大于2岁的称晚期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不发生硬下疳,常有严重的内脏损害,对患儿的健康影响很大,病死率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多在出生后2周到3个月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消瘦,皮肤松弛多皱褶,哭声嘶哑,发育迟缓,常因鼻炎而导致呼吸、哺乳困难。皮肤损害可表现为斑疹、斑丘疹、水疱、大疱、脓疱等,多分布在头面、肢端、口周皮肤,口周可见皲裂,愈合留有辐射状瘢痕。希望对您有帮助!
抬头,竖头 婴儿主动运动发展是从抬头和头竖直开始的。所以从出生后开始,就进行抬头和竖头练习。 ▍俯卧抬头 从出生到1个月如果注意练习抬头,到2个月时可以抬头45度甚至到90度。 练习好处: 不仅锻炼了婴儿颈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而且有助于增加婴儿的肺活量。 练习方法: 1、一般在空腹情况下,即奶前1小时、觉醒状态下进行。 2、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婴儿在俯卧时,他的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家长可用一些带响的和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逗引,激发宝宝抬头。 3、每次训练30秒开始,逐渐延长时间,每天可练习数次。 ▍竖头练习 每日适当的竖起抱婴儿数次,让婴儿练习头竖起。一般2个月婴儿头竖直几秒钟至1~2分钟。 练习竖头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还可将婴儿背部贴住母亲胸部抱,一手扶住宝宝胸部,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使婴儿面部朝前,面前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引起婴儿的兴趣,使他更加主动练习抬头。如果他累了,可以把头靠在妈妈的怀内。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 〈1〉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儿童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他上课及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2〉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好动的孩子的行动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3〉自制能力:好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专家提示:六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够诊断为多动症,当然0-6岁的阶段孩子有一些细节也可以提醒家长提早关注。多动症的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影响学习成绩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对6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医生都不会将其诊断为多动症,因为几乎所有的学龄前儿童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症状
每个孩子由于养育环境不同,智能发育速度不同,所以很难准确的说出你的宝宝什么时候会做什么。下面指出的发育表现只是说明成长发育较慢,你不要过分着急,但要尽量的想办法促进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育,同时需要及时向有经验的医生咨询。 1、不会用手主动抓物体,不能伸手拿东西。 2、呼唤名字无反应, 3、不认识生人和熟人, 4、对藏猫猫游戏不感兴趣。 5、没有发过爸爸、妈妈音,没有丫丫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