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气道高反应性阴性,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临床表现: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无气喘、呼吸困难,肺通气功能及呼气峰流速变异率(PEFR)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诊断:EB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部分表现类似CVA,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主要依靠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1)慢性咳嗽 (2)X线胸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正常。 (4)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3% (5)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6)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治疗:E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周以上。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mg,持续3~5天。支气管舒张药治疗无效。
现在是流感高发期也是“感冒”好发期,那流感与普通感冒什么区别呢?,主要有以下:1、感染病毒不一样。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引起,其中以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较为多见,而流感则由特定的流感病毒所引起,一般分为甲、乙、丙三种。2、症状不同。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如畏寒、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咽喉肿痛,全身乏力等等,一般比较容易治愈,且可以自愈。而流感则起病较急,症状较重且复杂,除上呼吸道的症状之外,还伴有高热不退,严重的喉痛、咳嗽、胸骨后疼痛、肌肉酸痛乏力或肺炎症状等等,且易产生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预后不好。3、传染性也不同,相较于普通感冒,流感的传染性更强,这也是每每到冬天我们都要做好预防流感疫情工作的原因之一。4、治疗方式不同。普通感冒一般进行对症治疗;而流感则在发病时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阿比多尔。对于流感的预防,有以下几个建议:1、注意通风保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2、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均衡膳食,补充营养;3、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4、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治疗:CVA治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相同,吸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或氨茶碱等)即可,或用两者的复方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持罗,必要时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8周。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CVA有效。
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PNDS。 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UACS替代PNDS。临床表现:咳嗽以白天为主,常在清晨或体位改变时出现。除咳嗽外,常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鼻后滴流感。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水样涕、眼痒等。鼻-鼻窦炎表现为黏液脓性或脓性,可有疼痛(面部痛、牙痛、头痛)、嗅觉障碍等。变应性咽炎以咽痒、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特征,非变应性咽炎常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喉部炎症、新生物通常伴有声音嘶哑。 体征: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黏涕。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多表现为黏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部分患者口咽部黏膜可见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黏脓性分泌物。慢性鼻窦炎影像学表现为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出现液平面等。 治疗:依据导致UACS/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 (1)非变应性鼻炎;(2)普通感冒。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 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丙酸倍氯米松(50μg/次/鼻孔)或等同剂量的其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莫米松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细菌性鼻窦炎多为混合性感染,抗感染是重要治疗措施。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必要时可经鼻内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