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央视播音员罗京因患淋巴瘤在我院治疗,罗京用它坚强的意志对抗着治疗带来的痛苦。但是病魔无情,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昨天下午正在手术台上的我接到医院通知,让我随时待命给罗京做气管切开手术,我及时赶到罗京住的12楼病房先了解了病情,当时罗京已在用无创呼吸机面罩通气维持,经过会诊讨论决定暂不做气管切开,为了能在抢救时及时赶到,我住在病房里。今晨6.35我接到医务部杨助理电话,赶紧跑上12楼,罗京已经没有呼吸、心跳,大家正在轮流给他做人工心脏按摩。由于放、化疗的作用,他的头部皮肤发黑,从口鼻流出血水,我开始想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进镜后发现咽后壁长满肿瘤,舌根肿胀黑紫,从气管里不断有乏氧的血水流出,纤支镜的微细孔道根本无法吸净从气管流出的大量血液,声门难于显露,赶紧换用直接喉镜,在直视下插管成功。但是,由于已到了肿瘤晚期,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住罗京的生命。于7.05送走了罗京,看着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生命在这一刻时如此地脆弱,那怕再多挽留他几分钟也可给更多人一点安慰,愿他在天堂长眠。
肺癌的症状:(1)咳嗽: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样黏痰。(2)咯血: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色泽鲜,痰血不相混,偶见大咯血。(3)发热:中、低度发热。(4)胸痛:持续性尖锐而剧烈的疼痛。(5)胸闷气急:或突然出现,数日后渐轻;或缓慢出现渐趋加重等。(6)肿瘤比较大可以出现压迫症状,比如说气粗、喘气比较急,头面浮肿、静脉努张,气比较急就说明积液侵犯胸膜了,静脉努张就压迫血管了,那你静脉都努张了,不努张就怪了。得过肺部疾病(如结核、气管炎、过去有咳喘病史)的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的下降,气血能量的不足,刚刚讲的这五条中你有这么一两条就要小心、就要注意了。
手汗症的并发症如下: 1.代偿性出汗:手汗没了,但从身体其它部位流出。 2.气胸。 3.血胸。 4.皮下气肿:皮下组织有气体积聚。 5.复发。 6.疼痛。 7.颜面出汗受阻(Hornor’sSyndrome)。
部分肺癌首发症状是骨关节疼痛、颈部肿胀、头痛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黄乃祥《健康时报》 ( 2006-10-12 第16版 )出诊专家:黄乃祥,解放军307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 擅长治疗:胸部疑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并以部分非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及胸部疑难手术见长。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众所周知,久治不愈的咳嗽是肺癌的典型症状。但在肺癌早期,咳嗽症状并不明显,有的患者甚至根本不咳嗽。部分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常见骨关节疼痛、颈部肿胀、上腹隐痛、食欲不振、头痛等。这类患者往往就诊于骨伤科、理疗科、传染科等,错过了肺癌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是有吸烟史的病人,如出现难以解释的骨关节疼痛、头痛时,即使没有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也应想到肺癌的可能。另外,男性乳腺增大也可能是肺癌症状,因为肺癌异常的症状很可能是性腺激素所致,一般肿瘤切除后,乳房发育症状消失。因此,成年男性如出现乳房发育,注意肿瘤的可能性,尽早进行胸部检查。 1%的肺癌患者还可能出现静脉炎,3%~3.5%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伴有癌症,其中1/3的患者确诊肺癌前,同样没有咳嗽等症状。因此,原因不明或游走性静脉炎,特别是在抗凝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有的肺癌患者还会在皮肤上出现异常,如大腿有明显触痛,伴有水肿性淡紫红色斑片。特别是40岁以上发现皮肌炎时,约有半数患者伴有癌症,以肺癌常见。因此,中年以上突然发生皮肌炎、硬皮病或黑色棘皮病时,应仔细检查有无隐匿肺癌存在。 所以不要等到咳嗽剧烈时才想到肺癌的可能,才到医院进行检查。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如果临床表现酷似肺癌而胸部X线片检查正常患者,应再进行CT检查,因为CT发现肺癌比胸片更敏感。同时还要参考痰脱落细胞检查的结果,以便明确诊断。
复兴医院胸外科简介胸外科是复兴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之一,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成为特色鲜明、技术全面的临床科室。 在黄乃祥主任的领导下除可以开展全部胸外科常规手术(肺、食管及纵膈手术)以外,还开展了各类高难度手术。包括肺癌的袖式切除、肺动脉成型、隆突成型、肺上沟瘤切除、三切口食道癌切除术、食管-气管联合切除术、巨大胸腺瘤切除术等。 胸腔镜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成为胸外科常规手术方式,是胸外科发展趋势。目前可开展肺大疱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胸交感神经切除、胸腺瘤切除、后纵隔肿瘤切除及成人漏斗胸Nuss手术等各种手术。 针对晚期肺癌,我们积极开展射频消融术及放射粒子植入术等微创治疗。射频消融是利用高频交流电产生的热能对肿瘤局部加热,从而杀灭癌细胞。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局部放疗,其粒子源大小约0.8 mm×4.5 mm,半衰期59.43 d,组织穿透距离1.7 cm,可经超声、CT或术中直视下等方式植入肿瘤内部,与传统放疗相比,能对肿瘤产生持续的杀灭作用,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很小。我科创新性的将射频消融术与放射粒子相结合,使肿瘤经射频消融的快速杀灭后,再接受放射粒子的持续照射,巩固了效果。 此外,针对气管及食管晚期恶性肿瘤,积极开展腔内治疗,如气管内恶性肿物的冷冻治疗、放射粒子治疗;食管及气管恶性肿瘤支架置入术等。 目前,以胸部恶性肿瘤肿瘤为诊治中心,以微创、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复兴医院胸外科,在现任科室主任黄乃祥教授的带领下,愿以满腔的热情竭诚为您服务。
陈溯 黄乃祥 秦海峰 盛冬生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胸外科 100071 【摘要】 目的 临床观察多种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62例,分别采取经皮CT、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及小切口开胸等微创手段实现。术前均根据患者的CT行治疗计划,最小的周边剂量为140Gy-160Gy,上限不超过160Gy。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控制率82.3%。术后1例病人出现咯血,气胸发生率为46%,但需要处理的气胸病人有3例。胸痛胸闷缓解率80%(45/56),咯血缓解率91%(16/18),阻塞性肺炎缓解率87%(15/17),上腔静脉综合征好转率96%(5/6)。结论 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微创 125I 组织间植入 非小细胞肺癌
手汗症是一种由外分泌腺引起多汗的疾病,原因不明,虽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但由于手掌、足底及腋下多汗,有时头颈、躯干、腹股沟或会阴也易多汗。汗浸往往淋漓不止,会给生活和工作或社交带来难堪与妨碍。 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抗胆碱能药物、催眠疗法、心理疗法、电子透入疗法、针灸等,除抗胆碱能药物外均无明确疗效,但因其副作用而限制其应用。 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是目前治疗手汗症的唯一有效且持久的方法。 近年来手术不断的改进,现在采用双侧胸第三交感神经干切断术代替传统的胸第二交感神经切断(除)术治疗手术症,效果确切满意,明显降低了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可能。
肺癌在人类癌症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位居第一,80%左右的患者确诊时已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单纯化疗效果并不十分乐观[1] 。射频消融毁损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肿瘤的新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04 年4 月至2007 年8 月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3 例,取得满意效果,对其疗效及生存率总结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畅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的病例均获得病理学诊断,并确诊为肺癌;(2)按UICC 国际NSCLC 分期标准属于ⅢB 期或Ⅳ期者;(3)所有病例均已经失去开放手术切除机会;(4)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出血倾向;(5)具有可测量的客观病灶指标;(6)KPS 功能状态评分>60 分。2畅一般资料:自2004 年4 月至2007 年8 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的肺癌患者373 例。其中男209 例,女164 例;年龄45 ~87 岁,中位年龄(69畅2 ±18畅2)岁;中央型肺癌142 例,周围型肺癌204 例;另有双侧中央与周围混合病灶者27 例;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病理组织分型:腺癌191 例,鳞癌163 例,腺鳞癌7 例,大细胞癌12 例;肺转移癌51 例;临床分期:ⅢB期228 例,Ⅳ期145 例;肿瘤直径2畅5 ~12畅0 cm;病灶在4畅0 cm 以下82 例,4畅1 ~7畅5 cm 247 例,7畅6 ~10畅0 cm 40 例,10 cm 以上4 例;病灶距离肺门>1 cm的282例, <1 cm或与肺门相连的91 例;KPS 评分70 分(60 ~90 分)。19 例采用C 型臂X 线透视引导;12 例使用超声定位引导;42 例经胸腔镜或开胸直视下进行,其中9 例为常规手术开胸后发现胸膜转移或其他原因不能切除而转为射频消融治疗,31 例因肿瘤部位有肩胛骨遮挡或位于纵隔侧经皮穿刺难于接近而选用经胸腔镜直视下射频消融。其余300 例均在CT 引导下完成。3畅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治疗采用美国RITA1500射频发射器,发射频率作者单位: 100071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通讯作者: 黄乃祥,Email:huangnx@sohu.com· 19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 年2 月第2 卷第2 期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February 15,2008,Vol.2,No.2460 kHz,最大功率250 W,RITA StarBurst XL 电极针,由九根微电极组成,其中五根电极利用电偶原理实时显示消融点温度,微电极展开后最大直径2畅5 ~5畅0 cm(可调)。利用RITA专用软件可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功率、阻抗以及五个消融点的实时温度。患者术前4 h 禁食,适当使用镇静剂,CT 床上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体位,放置定位光栅于胸壁近肿瘤部,低剂量扫描确定肿瘤穿刺层面并选择穿刺点、进针方向,测量进针深度,避开肋骨,尽量选择垂直进针。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并加用少量基础麻醉,将射频治疗针经皮穿刺插入肿瘤内设定位置,确认无误后,将电极从2畅5 cm、3畅5 cm、5 cm 分次从针鞘退出,呈伞状张开分布于肿瘤内,按2畅5 cm,70 ℃ 10 min;3畅5 cm,80 ℃ 5 min;5 cm,90 ℃ 5 min 给予射频序贯治疗,初始功率30 W,以后如果实际功率大于设定功率时将设定功率增加10 W,最大至90 W;对于直径>4 cm者,需根据肿瘤的立体构象行多点治疗,尽量使消融范围超过肿瘤1 cm。术后平卧24 h,一周内做增强CT 扫描,复查肿瘤标志物。4畅疗效评价标准:(1)近期疗效评价采用WHO 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分别于手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行CT 检查观察瘤体改变情况。(2)随诊观察患者生存期确定从第一次射频治疗或化疗开始计算,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结束。观察指标:中位生存时间、1 年生存率、2 年生存率。有37 例失访,均按死亡计数。二、结果1畅近期疗效:可评价病例336 例,共384 个病灶。有37 例患者资料不全或失访,其中ⅢB 期16 例,Ⅳ期21 例。消融后早期病灶水肿影像检查肿瘤体积增大,一般于3 个月后开始缩小,消融后一年检查结果见表1。表1 336 例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肿瘤大小CRⅢB ⅣPRⅢB ⅣNCⅢB ⅣPDⅢB Ⅳ合计≤4畅0 cm 16 2 26 32 1 0 0 0 77 4畅1 ~7畅5 cm 1 3 130 40 30 18 4 3 229 7畅6 ~10 cm 0 0 0 0 12 4 2 10 28 >10 cm 0 0 0 0 0 0 0 2 2 合计17 5 156 72 43 22 6 15 336 全部病例中CR 22 例,PR 228 例,NC 65 例,PD 21 例。癌胚抗原(CEA)不同程度下降312 例,占83畅65%(312/373),有效率(CR +PR +NC/CR +PR +NC +PD)为84畅45%(315/373)。2畅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从2004 年5 月到2007 年8 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畅1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 年2 月第2 卷第2 期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February 15,2008,Vol.2,No.2 · 193·个月;1 年生存者172 例,1 年生存率60畅00%[177/(282 +13)],2 年生存者65例,2 年生存率43畅75%[70/(148 +12)];3 年生存者17 例,3 年生存率15畅48%[13/(72 +12)]。3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出血、皮肤烧伤、滞针及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等。在本组373 例患者中,有22 例出现不同程度气胸,4 例经穿刺抽气处理,17 例未进行处理自愈。1 例经闭式引流后治愈;穿刺过程中出现肺出血1 例,经处理后好转;滞针1 例,少量滴入盐水后顺利将针拔出,Ⅰ度皮肤烫伤1例,胸膜渗出18 例,2 例胸穿好转,全部病例未出现术后死亡者。该组病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3 ~7 d),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三、讨论对于ⅢB 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排除手术可能的情况下,目前多采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尽管第三代铂类药方案已成为目前治疗NSCLC 的标准方案,但化疗的疗效似乎已达到平台期[2] 。目前ⅢB 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13畅6 个月,单纯化疗时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34周;Fisher 等[3] 在2003 年发表了同期对ⅢB 期肺癌进行放化疗的研究结果,该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6 个月。但是,如果加上Ⅳ期的患者,结果就远没有如此乐观。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新疗法,近年来才用于肺癌的治疗,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为通过电极发出的高频震荡电流使电极周围组织离子随电流变化的方向产生振动,相邻分子互相撞击和摩擦产生热能;加热到45 ℃ ~50 ℃时,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并发生凝固性坏死,DNA 解聚;肿瘤细胞死亡[4] 。子电极的局部温度能达到90 ℃,两子电极间的中间部分温度可达到60 ℃,从而保证一次毁损范围可达5畅0 cm ×5畅0 cm ×5畅0 cm,确保局部肿瘤细胞的灭活;本组的治疗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为93畅75%,1、2、3 年的生存率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说明射频消融治疗有提高近期疗效的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靠近血管的病变组织,由于血液的快速流动将射频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了对局部组织的消融灭活作用。此外,布针位置与计划针道的偏移造成肿瘤组织的遗漏也是降低疗效的主要原因。对于射频消融早期疗效的评价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我们在术后一周内做增强CT 扫描作为初步疗效判断,射频消融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无血供,增强扫描时无强化表现,临床上更多见的表现是由手术前的明显增强变为增强不均;另外肿瘤标志物的下降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观测指标,本组患者中,83畅64%的患者在射频消融后CEA 明显降低;患者的自觉症状好转,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感到术前的不良症状好转或消失,分析可能因为肿瘤凝固坏死后肿瘤细胞本身的分泌· 194·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 年2 月第2 卷第2 期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February 15,2008,Vol.2,No.2物减少,从而使患者的全身表现得到改善。如肿瘤靠近血管或瘤体侵及肺门,会造成消融不完全;由于血流的散热作用使靠近血管的电极局部升温困难,达不到灭活的温度;靠近肺门的部分不能彻底消融,具有活性的瘤细胞残留。因此Pennathur等[5] 强调选择患者应远离肺门和距离大血管1 cm 以上。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并不多见,多数气胸可在3 ~7 d 内自行吸收,减少气胸发生的最好方法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进针次数;发生肺内出血者多是贯穿了肺部血管、气管造成了血管气管瘘,此时应果断升温凝血,并及时做好呼吸道清理;皮肤烧伤主要是因为消融时间过长,或者是负极板粘贴太松,只要多加注意即可避免;滞针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原因是快速升温使子针周围的组织碳化,撤针时呈楔状夹于众子针中间,使子针不能回收到母针中。一旦发生滞针,不必惊慌,可由侧孔注入少量盐水使针前结痂溶解松动,即可将针拔出,切忌强行暴力拔出。肺癌射频消融的治疗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穿刺布针的准确性,这也是此项工作开展的难点之一;快速准确的进针也可以极大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单点消融的定位我们采用活检针与消融针顺序进针;多点消融时采用两针以上的多针消融法,从而保证进针的准确,使穿刺次数减到最少。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远期效果方面,国内外至今还少见报道。我们通过对随访资料的分析发现:实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例,其中位生存时间、1 年生存率、2 年生存率、3 年生存率令人满意;因随访时间较短,5 年生存率尚未得到统计,更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如何使射频治疗和化疗及局部放疗相结合以提高疗效的问题,我们认为对肿瘤的综合治疗也应采取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晚期NSCLC,尤其是周围型肺癌,先采取局部治疗利用射频消融大面积灭活肿块内癌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再进行全身药物化疗,杀灭残存的转移癌细胞;对有肺门﹑纵隔淋巴结或其他转移病灶的患者可结合放疗及其他治疗。在肿瘤得到局部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全身疗效,在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肿瘤的现代治疗观念中,改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射频消融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由于具有微创﹑疗程短﹑安全可靠﹑效果明显的特点,并且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可望给晚期肺癌患者开辟一条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新途径。由于本组治疗在胸外科进行,所以缺乏与化疗方法的同期比较。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 年2 月第2 卷第2 期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February 15,2008,Vol.2,No.2 · 195·参 考 文 献[1] 彭德清,傅木昌,王志刚,等.经皮射频毁损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初步报告.中国肺癌杂志,2002,5(3):219 -220.[2] 李勇,张湘茹,孙燕.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进展.癌症进展,2006,4(4):333 -341.[3] Fisher MD,D′Orazio A.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consolidation docetaxel in stage ⅢB non small唱cell lung cancer (SWOG9504).Clin Lung Cancer,2000,2(1):25 -26.[4] 王秀利,王远东,王建,等.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损毁治疗与化疗的临床比较.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8(6):405 -407.[5] Pennathur A, Luketich JD, Abbas G, 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 non唱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high唱riskpatients.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7,134(4):857 -864.(收稿日期:2007唱09唱24)(本文编辑: 姜 峰)本文文献标引格式:黄乃祥,秦海峰,陈溯,等.射频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2):192 -196.· 196·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 年2 月第2 卷第2 期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February 15,2008,Vol.2,No.2
最近,天津患者刘林因患肺癌做了肺叶切除肺动脉血管形成术,不过和别的病人不同,他手术中所用的400毫升血全是术前从自己身上抽取的。专家介绍,自体库血回输既省钱又能防止疾病交叉感染,目前307医院就已经进行了1000多例。 307医院胸外科主任黄乃祥介绍,自1999年医院开展自体库存血回输以来,先后为1000多例手术病人回输了自体血,年平均每例手术用异体血量降至50毫升以下,大大减少了异体用血量,杜绝了因手术输血造成的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目前,血源供应比较紧张。医院对身体状况比较好、年龄在70岁以下、没有贫血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手术大小和出血情况,一般在术前5天,分两次采集200毫升或400毫升自体血储存备用。如病人手术时出血过多需要用血,就将术前的自体血输入到病人体内,如出血较少不需输血,术后也回输给病人。自体库血回输不仅补充临床医疗用血不足,而且能杜绝交叉感染避免经输血导致的疾病传播,还能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一例自体采血的手续费才几元,输400毫升异体血,无献血证的病人要花2000元左右。同时,自体采血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利于手术后恢复。
肺癌康复期最怕得感冒 每天喝黄芪水提高免疫力(防病在先)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黄乃祥 《健康时报》 ( 2006-08-17 第16版 ) 专家简介:黄乃祥,解放军307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 擅长治疗:胸部疑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以部分非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和胸部疑难手术见长。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处于康复期的肺癌患者,除注意生活规律、饮食合理、适当锻炼外,一定要预防感冒。因为,抵抗力较弱的肺癌病人如遇感冒病毒入侵,很快会并发肺炎,加重肺功能损害。因此,康复期的肺癌病人出现发热、咳喘等感冒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小小的感冒很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放疗后,放射区域和外周肺组织会出现纤维化,类似于瘢痕,肺组织就像老化的海绵,失去了换气功能。如果此时感冒,纤维化区域容易并发肺炎,导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致死。 做过单侧全肺切除的病人,平时仅靠一侧肺来满足生活需要,如果单侧的肺功能因感冒受损,病人将出现气喘等症状,即便是平躺着不动,仍然喘气困难。而有“老慢支”、“肺气肿”的病人,原本就容易肺内感染,此时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预防感冒,肺癌患者除通过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外,还可以每天喝点黄芪水。方法是选用上等黄芪50克,与水同煮30分钟,每天分几次喝完。另外,不要在空调屋久待;外出时,病人最好戴口罩,防止感冒。康复期,患感冒的人不要去探望病人,避免传染。 此外,康复期的肺癌患者一定要坚持复查。一年内每个月进行一次,以后三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如果胸闷、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康复期间居家环境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时通风,避免烟雾、油烟等侵害。 康复期的锻炼以恢复肺功能和肺活量练习为主,如深吸气、吹气球等运动。病人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重点做好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防止因长期不活动患肢造成功能障碍。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