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过敏体质与毛细血管脆性及渗出性增高往往具有很高的关联性,少儿及青年人皮肤瘙痒与鼻衄经常并发,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炎性介质渗出是重要环节,中医从疏风清热、养血柔肝角度遣方用药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女,43岁,首诊以鼻衄,脖子出汗,上唇发热感1个月来诊,既往:反复流鼻血20余年。查体:面色暗红,情绪烦躁,口唇周围可见芝麻大小红斑,舌红苔少,脉浮弦数。辩证为肝火犯头,肺胃热盛,给予疏肝祛风清热,养血柔肝滋阴治疗,服药7天患者鼻衄、脖子出汗等症状基本消失,二诊诉手臂骚痒,梦多,守前方基础上加强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安神,再服7付药,上述症状均消失。
49岁,女性,诉四肢冷伴腰膝酸软、烦躁、口眼干等2年余来诊,既往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月经先后无定期,痔疮等。查体:焦虑貌,脉沉弦,舌暗略发青,边有齿痕,苔黄。辩证为:脾肾阳虚,肝郁气滞化火证。此证乃是在脾肾阳虚基础上,肝气失于条达,郁久化火伤阴,导致上热下寒所致,宜温肾健脾,理气解郁,引火归元。经过三次17付药的调理,患者诉症状减轻大半,后因家庭事物繁忙,未来复诊。
男,33岁,因口腔溃疡伴吞咽困难疼痛半个月来诊。既往有甲亢病史。查体:形体略瘦,无突眼及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无压痛,舌红,苔薄黄,脉洪数。辨证为:心肝火旺证,予清热滋阴,导热下行执法,7付药收到全效。溃疡愈合、咽喉吞咽顺畅、胃口大开!体会:1.中医治病讲求阳阳互求,相生相克,不能一味地泄实或者补虚 2.要化疾病于无形,上引下导,顺势而为,以柔克刚。
慢性头痛指表现为每天或几乎每天均存在的头痛。目前慢性头痛治疗预防效果不佳, 目前预防用药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均被证实在改善头痛有一定的效果。一些慢性头痛患者,用肉毒素美容后,发现头痛明显好转,后经国外多年研究,证实,肉毒素对慢性头痛患者有治疗预防效果。因此2010年7月,肉毒素在英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头痛,以预防这些患者慢性偏头痛的发作,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可运用肉毒素注射剂的国家。接着美国也批准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痛。另外,国外曾有专家运用肉毒素治疗紧张型头痛(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通过注射于颅周肌肉,在18个月中,每三月一次, 结果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都明显下降,颅周肌肉触痛减轻,无痛期增加。当然该研究仅仅是少量人群得出的结论,还需要继续研究观察。
男,78岁,因心悸、耳鸣、盗汗、失眠、眼睛干涩、大便干结等3年余来诊。既往:阵发性早搏,双耳听力减退(粗测在50-60db)。查体:声音洪亮、体格健壮,面色红黑,舌红,苔少,花剥,脉弦结。辨证为:心肝肾阴虚阳亢证,给予平肝潜阳,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治疗,经过六次一个月半月调理,患者上述症状减轻大半,唯留轻度间歇性耳鸣,继续巩固治疗中。体会:对于症状复杂,合并症多样的患者,需要提纲挈领,抓住核心病机,把握虚实真假,釜底抽薪,阴阳互求,方能收效。
如果头痛患者初次就诊,患者可能做的检查: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头CT、头MRI、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免疫学检查、血小板等。目的是排除其他特殊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等。如果偏头痛已经确诊,理论上,不需要做检查了。因为目前医学水平,常规检查,偏头痛患者还不能查出有意义的异常
55岁,女,因反复咳嗽一年,自觉燥热,咽干不适,无痰,多发医治无效来诊。既往:新冠肺炎、甲状腺肿大病史。查体:舌红,苔黄厚略干,脉濡数。辨证为:心肝火旺犯肺证,给予泄热滋阴、止咳降气治疗,治疗不到一周症状完全消失,欣然来复诊致谢。体会: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证“辨准了 ,药选对了,病种仅作参考而已。
*定义: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历史:偏头痛来源于古代对于一种头痛的描述,具体来说是指偏侧头痛,搏动样,伴有视觉症状或恶心呕吐等。目前普通偏头痛的描述:反复发作性头痛头痛持续时间4-72 h头痛的典型特征是局限于一侧搏动性性质,中或重度程度日常体力活动可加重伴有恶心和/或畏光和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