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舌系带短是由遗传或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影响而导致的常见口腔先天性畸形。有些新生儿舌系带短是暂时性的,即有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恢复,可观察到1至2周岁,此时为理想的手术时机,不过即使接受手术的年龄偏大也通常能通过语音训练恢复正常发音。2.舌系带短容易被发现,家长可以观察孩子伸舌头时舌尖的形态,如发现舌尖为W型可初步判断为舌系带短,并且到口腔科就诊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口腔溃疡、喂养困难、发音不清晰为家长日常需要观察的指标,如不存在以上现象则可以继续观察,暂时不做处理。发现上述任一情况时需要留意是否存在舌系带短的问题。舌系带短会影响部分患者的发音准确性,但不影响学说话的年龄,说话晚和舌系带短无关。如孩子迟迟不肯说话一方面需要家长多引导和鼓励,另一方面应该去耳鼻喉科检测听力、去儿童精神科或儿科生长发育门诊排查孤独症,此时不是做舌系带手术就能解决问题。3.舌系带短对孩子生长发育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舌系带短可以导致婴儿吸吮吃力而吃奶困难;舌系带短患儿下颌中切牙与舌系带摩擦可以导致创伤性口腔溃疡,且溃疡反复在固定位置发作;口齿不清会影响患儿的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易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4.宝宝做完手术后1周必须进食流食,如米糊、牛奶、菜汁等一些比较细软容易下咽的食物;还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吃完东西需喝水,对口腔进行清洁,术后尽量少说话,减少舌的活动,因为舌体活动太多可导致缝线过早的脱落,影响伤口的愈合。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时代,人们想寻找相关的知识变得非常容易,对于一些基础的问题在网上搜索就能得到答案,再也不需要去图书馆里面翻阅各种文献资料。现在网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医学科普文章,我相信这些文章初衷是好的,是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一些知识、增加一些常识,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保健。遗憾的是,一些科普文章并没有做到不辱使命。有一些文章打着科普的旗号,其实内容错误百出。最可恶之处,是部分科普文章平台的编辑借着医生名义去传播谬误百出的“知识”。比如说夏医生自己也曾经在某一个平台上投稿,当编辑把我投稿的文章发布出来的时候,我就发现里面错误百出。例如,三岁儿童是不能使用三氧化二砷作为失活剂的,文章却提到应该使用。牙齿有根尖周炎不一定拔牙,文中却要求拔掉。牙髓坏死如果没有引起其他的疾病,则不能波及到别的牙齿,而文中说牙髓坏死能累及其他牙。这些都是有明显错误的表述,并且夏医生自己提交的稿子当中完全没有这些表述,无疑是后来网站编辑擅作主张,在没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更改知识性的内容。倘若真有人信了这错误科普,贻害无穷!这一次,是夏医生在查看自己投稿时发现了问题,但是,焉知有没有更多被篡改的文章在大行其道,误导患者?所以,与其去盲目相信网上的各种科普,不如在咨询平台亲口问问医生。在阅读科普文章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选择医生署名所写的科普,而不是一些不知来源的科普文。此外网上的各种文章内容多样,不一定都是和自己的情况一致,有的时候自己对于情况进行了错误的判断,那么也不利于病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