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帕金森。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运动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和非运动症状(如认知障碍、抑郁、睡眠障碍)为特征。其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之“六朵金花”:对于“六朵金花”有时候手足无措,今天我们抛开繁杂的药理过程,科普一些常见小窍门或注意事项。PD发病机理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第一朵花:那朵最重要的花左旋多巴,代表药物美多芭,说的直白点就是直接补充缺失的多巴胺,需要注意最好是餐前1小时或餐后1.5小时服用,避免服用药物之前服用过多高蛋白食物,以免影响其吸收,避免突然停药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缺点: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运动波动(“剂末现象”)或异动症(不自主运动)。第二朵花: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DA神经元突触后的受体起到提高人体对DA刺激的反应,直白的说让脑内部分多巴胺受体对仅存的多巴胺更为敏感,代表药物普拉克索,吡贝地尔等,但是这类药物有个什么特点呢,由于这个多巴胺受体不光在脑内,在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等器官都有分布,所以不难理解它为什么不良反应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其次就是嗜睡,低血压,幻觉,便秘,水肿等。特点: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早期可单用,中晚期与左旋多巴联用。三朵花: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它通过减少内源性和外源性多巴胺的分解,直白的说就是让多巴胺丢失的少点,代表药物雷沙吉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药效维持时间长。注意第一代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不要在16时以后服用,因代谢产物有兴奋作用影响睡眠。适用:轻度症状或联合左旋多巴延长疗效。第四朵花: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主要就是减少外源性左旋多巴在外周组织代谢,直白的说也是减少多巴胺的丢失,它的特点是常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性治疗,代表药物恩他卡朋,特别注意其必须与美多芭或息宁同服,单用无效。适用:与左旋多巴联用,减少“剂末现象”。第五朵金花:抗胆碱能药物,脑内纹状体存在两种神经递质,抑制性递质多巴胺,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二者相互制衡,所以不难理解,帕金森患者多巴胺减少了,为了维持平衡乙酰胆碱也得减少,从而形成新的平衡。代表药物:苯海索,注意该药物主要适合年轻且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一般是二线药物。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禁忌就是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肥大者。适用:以震颤为主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副作用:口干、便秘、认知功能下降(老年人慎用)。六朵金花:金刚烷胺,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对就是复方氨酚烷类感冒药类成分,起初是用来预防流感的,具体机制仍在研究,这个是农村很多帕金森老人的救命稻草,便宜好用。作用:改善运动症状,可能缓解异动症。2.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疗效减退或出现严重运动并发症的患者。症的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机制:通过植入电极刺激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调节异常神经活动。·优势:可显著改善运动症状,减少药物剂量及副作用。适用条件: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但出现运动波动的患者。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应保持与主诊医生的密切沟通,随时调整治疗计划。
今日会诊一呼吸科患者有感而发,写下这篇小科普,家里经常有老人的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哪些疾病可以引起手抖(震颤)。1.特发性震颤:很多人写字做饭,用筷子夹菜,端杯子喝水时抖动的明显,而且越靠近目标抖动的越厉害,但是手放在桌子上或腿上不动的时候就不抖了,有的人还伴有不自主点头或摇头,一般腿不抖,往往家里面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也有手抖的这类问题,有些人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现像就是少量饮酒后手抖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就很可能是特发性震颤。2.帕金森:手抖如果是静止不动的时候明显,如放在桌子上或腿上的时候,而且有时腿也抖,这个抖典型表现是拇指与食指每秒3-4次的对合动作,专业上称为“搓丸”样动作,活动时减轻,除手抖外呢还伴有面部表情少,肢体乏力,僵硬,行动缓慢,肌张力增高,便秘,失眠,以及久坐起身起床时头晕症状等,那很有可能是帕金森病(或综合症)。3.甲状腺功能亢进:拿东西的时候手抖得明显,多在双手伸平/食指分开时明显,同时呢爱生气,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状,可能是甲亢。4.心理因素:很多时候其实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在紧张或焦虑时出现。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该种抖动最显著的特点为一种发作性抖动,尤其多见于在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后,可在情绪平复后自行减轻或停止。(今日会诊患者考虑属于此种情况)5.酒精戒断:长期大量的饮酒史患者,因各种原因突然戒酒,尤其在戒酒初期出现的肢体抖动,而且多为全身性,较粗大的颤抖,且同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精神异常、幻觉等瞻妄表现需要考虑酒精戒断。6.药物性震颤:相信神经科医生均见过很多药物引起的手抖(震颤),如西比灵,胃复安,茶碱等药物,这类药物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副作用,尤其鉴于长期,大量服用的患者中。7.小脑病变:小脑部位病变出现意向性震颤,特点越接近目标物体抖动越明显,常伴有眼球震颤,言语改变,行走不稳等共济失调表现。欢迎大家收藏,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