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为各位已经做了或准备做矫形手术的患者做一期科普,希望大家仔细阅读文章,对自己的康复会有很大帮助,好的治疗效果是医患双方共同合作的结果,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方法,但是总的治疗和康复原则不会变,为了各位患者能对矫形手术术后康复方一定重视和了解,认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一头雾水,不能理解医生的指导建议,导致康复效果不佳,建议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请遵循以下方法坚持锻炼,会有很大收获。俗话说“三分治,七分练”,充分说明了康复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广大患者之所以都觉得下肢矫形手术的效果明显而神奇,是因为矫形手术的原则是“矫正畸形,恢复下肢负重力线,稳定关节,平衡肌力,等长肢体”,总之是让患者具备一个符合生物力学条件的能够满足站立行走的以及符合美学常识的肢体外形。通过手术获得接近正常的肢体外形是痛苦而艰难的,经过手术的患者都有体会,那么怎样在已获得良好的物质基础上把功能发挥到最好,以及保持住好的外形使畸形不再复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简单的道理:弯的不好,直的好;歪的不好,正的好。术后也要长时间保持躯干、髋关节、膝关节伸直,双足和小腿成直角的正确体位也很重要,在仰卧位时可以并用沙袋顶住双足来保持足尖向上,注意避免大腿的外旋,也要保持髌骨向上。也可俯卧,并将双足伸出床沿来保持前双足和小腿成直角。术后常规佩戴的支具矫形器就是起保护和维持矫形手术效果作用的。通常最少要戴2至4个月,有的因为关节不稳定则需要佩戴2至3年。因为一天里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所以睡觉时也不能拆掉支具,甚至最后白天不带支具了,晚上仍需要再戴一段时间才行。患者家属还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进行维持与增进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每天至少活动关节1一2遍,每遍让所有关节至少做3次全范围运动,而且最好是每天能有进步,或是维持最大的活动的范围不退步。患者不要完全依赖家属照顾,如果有能力尽量生活自理并积极进行自主活动,来保证肢体机能不会退化,甚至通过锻炼得到提高。然后就是负重站立行走,锻炼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疼痛:在开展锻炼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就是疼痛问题,因个体的差异及外部条件的影响,有的患者锻炼时稍有疼痛即不愿练习,有的患者却在剧痛时还坚持锻炼,以致造成严重创伤。掌握一个尺度,一般地说若锻炼12小时后疼痛不减轻,即要减少运动量;若第2天疼痛仍未消失或反而加重则应暂停运动,休息1-3天,疼痛缓解后可以继续。二锻炼中阻力的掌握:对加强肌力的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由被动到助力运动,由主动到抗阻力运动的过渡应掌握好。在能达到主动抗阻力锻炼时,阻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肌肉的等长与等张收缩运动,等长收缩时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在关节屈曲方向逐渐增加重量,增加到关节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个最大阻力的重量就是1单位。确定1单位后,将重量稍减去些,患者保持6s;等张收缩时阻力要比大肌力稍小些,肌肉反复收缩和放松。设想肌肉的两点,收缩时两点接近,放松时两点离开。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患者还应注意健侧肢体的锻炼。有条件的患者应处于良好的医学监护下,随时记录哪些不足方面及时给予纠正。当然也可通过和医生进行沟通和询问改进。三身体平衡的重新建立:我们很多人都会骑自行车,其实学的过程就是建立一种平衡能力的过程。矫形手术后,已经建立多年的身体站立行走的平衡被打破了,需要重新适应,学着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年龄越大,新的平衡建立就越困难,就像学游泳,小孩子就学得快,害怕和畏难情绪也是阻碍平衡建立的一方面因素。提醒大家几个要点:1、腿是直的,关节是能活动的。2、负重行走是最符合矫形手术患者的康复方法,没有任何康复锻炼可以替代行走的意义。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康复锻炼也要保持长期,持续的进行,会见到坚持的意义。总之,要想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方法固然重要,战胜病痛的决心和信心才是保证,唯有坚持,风雨后才见彩虹。
1.拆除外固定架后一般会包扎纱布,建议继续口服三天或回当地医院再输两天抗生素。拆除2-3天后可拆除纱布,如针道都保持干燥,则不需消毒换药,如有针道渗出,可用碘伏消毒,每2天换药1次,直到没有渗液。如有脓性渗出,局部红肿,疼痛,说明发生感染,可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同时保持每天换药1-2次,并及时与医生联系。2.负重:现在可以扶拐下地,患肢2天内少负重。敷料无渗血后患肢可以穿支具逐渐增加负重(可负重至少1半体重),每周继续增加负重量,每次走路或足下垂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超过1.5小时,以后随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负重量和时间。不下地时尽可能把患足抬高。3.锻炼:现在开始每天锻炼三次(早中晚)踝关节背伸、屈曲活动练习;4.复查:从外架拆除当天算起6-8周后到门诊复查。一切康复要循序渐进,坐等花开,只要坚持下去,乐在其中。
如果追溯广义的矫形含义,它应该指所有将失去正常形态或功能的东西恢复正常的工作,包含范围非常广泛。而我要提到的矫形外科,却是目前骨科领域中一个非常小众的专业。它所针对的是由于先天因素,外伤,感染,肿瘤及一些神经肌肉性疾病[例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栓系(脊柱裂,脊膜膨出…),脑瘫,运动神经元病等等引起的各种肢体畸形及功能的障碍。相对常见的创伤,炎症来说,就每种疾病来说,它们在临床上都相对少见,但它们的整体发病率其实并不很低。然而当我们走进各大医院时会发现,骨科一栏根本没有矫形外科这个分支。这是由于这类疾病的病情往往比较复杂,互相之间差异很大,不容易形成规范的治疗方式,而且并不像外伤和感染一样需要紧急治疗,因此对这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这类疾病往往成因复杂,长期存在会导致身体代偿性的新畸形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如果接受了不合适的治疗很容易造成肢体的功能进一步减退。所以很少有医生有时间,并愿意花时间对它们的诊疗进行研究。我在学校的时候,教科书中对这类疾病的介绍可谓少之又少。所以,当我们刚从学校进入临床的时,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治是基本没有概念的。而进入临床工作之后,因这类疾病就诊的患者非常少,病情也并不是严重到需要紧急处理,加之日常医疗工作繁重,应付其他工作已经应接不暇,再者对这些疾病没有治疗的经验,所以大多数医生不会选择对这些疾病进行收治。即使收治,也可能很快被复杂的治疗和并不理想的疗效困扰,很难将诊治经验积累下来。我们知道医学是一门依靠经验的学科,没有足够的经验,即使理论知识再丰富,也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所以矫形外科很难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医生。因此大多数患者朋友们遇到的情况会是这样,屡次就诊被告知无法治疗,建议佩戴支具或者截肢,一部分人放弃了治疗,随着时间流逝只能任由自己的病情逐渐加重;一部分人选择了截肢,一直被假肢的高昂费用和不适困扰,还有一部分人开始通过网络和各种渠道搜寻可能的治疗方式,往往找到的都是一些不成熟和实验阶段的治疗手段,花费巨额医药费用后,却不能得到想追求的效果。在此我想告诉大家,如果对人体正常的功能和疾病原理有充分的认识,结合足够的临床经验和特殊的医疗技术,即使不能完全治愈这些疾病,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肢体的畸形,改善肢体的功能情况,使大多数患者可以在一个十分接近正常人的情况下完成正常的生活。我的老师秦泗河教授就是一名在矫形外科投入大量精力的卓越的医师,他在三十多年治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矫形外科原则和骨外固定技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矫形外科技术体系,为超过3万名肢体残障患者朋友带来了崭新的人生。我们在秦泗河老师的指导下,用更加科学严谨的观念和新的理念和技术不断丰富这个体系,并通过各种国际,国内的会议和学习班向外界推广,希望让更多患有这类疾病的朋友获得更好的治疗。过去,当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像现在,大多数家庭并不能负担沉重的治疗费用,许许多多的患者朋友会选择忍耐,这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的品质,但疾病的存在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的负担。现在随着我们普遍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这类疾病的治疗要求明显增加,而且随着骨科技术发展,医生们可以越来越容易的掌握诊疗知识,学习新的技术,可以预见在未来,这类疾病会得到越来越好的治疗。但是,鉴于矫形外科目前的相对创伤,关节,脊柱等专业滞后的发展形势。许多医生对这类疾病并不熟悉,患者朋友们更不知道自己的疾病能够治疗。我会逐渐写出一系列关于这类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和治疗的手段,如何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术后怎样进行锻炼和康复知识的短文,将这类疾病的知识介绍给大家,以免大家盲目求医,延误治疗。鉴于现在喜欢看文字的朋友越来越少,与文章同步,我会在优酷发布一个简短的视频,给大家做一个更直观和生动的讲解,大家直接在优酷搜索我的名字就可以找到。此外,我也会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潘医师肢体重建小讲堂中,定期将这些信息推送给订阅的朋友,有兴趣朋友欢迎关注。最后需要郑重说明的一点是,我发出来的,是基于我本人学习和查阅获得的知识,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患者朋友。但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情况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请大家不要盲目将这些知识照搬在自己身上,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另外,如果有任何对视频和文章的错误更正,改进意见或者有任何希望了解的内容,欢迎大家发送到我的邮箱drpanqi@126.com,与我交流。
俄罗斯(前苏联)骨科医生伊里扎洛夫(GavrilAllizarov)于19世纪40~50年代,研制了多用途环形骨外固定器,创建了治疗骨创伤与骨科疾病的技术体系,其发现的“牵拉成骨技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的生物学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外科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肢体是复合组织,所有参入牵伸的骨骼、神经、肌腱、肌肉、皮肤等,皆出现类似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分裂与组织生成,近年学术界趋向于称牵拉成组织技术(DistractionHistogenesisDH),DH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整形外科、小儿外科、颌面外科等领域,也启发了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的一些领域。一、Ilizarov技术诞生于偏僻的小医院1921年6月,Ilizarov出生在前苏联高加索(现属于白俄罗斯的伯拉维斯城)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是文盲,生育6个孩子。放牧、砍柴、耕种是Ilizarov童年的全部生活,11岁才上小学,接受了8年义务教育后,又到工农速成中学短期学习。1939年,考入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医学院学医,1941年随着苏联卷入二次大战,被迫转到哈萨克斯坦医学院。战争使Ilizarov的学业雪上加霜,必须借助勤工俭学方能继续自己的学习,课余时间经常到火车站担任装卸工。1944年毕业在军事野战外科进行了6个月的训练,具备了一些外科基础后分配到西西伯利亚的库尔干(Kurgan)州一个偏僻的波拉温斯克医院工作(相当于中国的乡镇医院),库尔干距莫斯科2000多公里,在沙俄时期曾是流放者的去处。这个面积相当于欧洲一个小国家的地区,初期他是当地唯一的1名全科医生,所谓医院只是几间木屋,他不得不在简陋的医疗环境下进行门类众多的外科手术。而他所从事的一切诊疗,没有前辈、同行可以询问、指导,也不能通过电话向外界咨询,他仅有的老师就是身边的医学书籍、患者的鼓励和他自己的勇气,并依赖于上天赋予他的天资,这种特殊的环境加上Ilizarov天才,使他具备多视角的分析人体和医学问题的能力。当时正值二战结束后不久,数以百万计的伤残病原被分配到前苏联各个医院,此外,骨结核也是这个时期最常见的病例,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接触一些因战伤、骨结核等而致肢体残缺、畸形或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用石膏固定、骨牵引等传统的骨科技术难以治愈这类病人,由于缺乏抗菌素,钢板内固定手术难以开展,严重的患者只能选择截肢。面对严峻的现实Ilizarov相信,应该有更简捷、有效的医术来解决复杂的肢体伤残,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他从圆形车轮稳定性的动态装置得到启发,发明了用细钢针交叉穿骨张力下固定的环形外固定器(CrircularExternalFixatior),可以牢固的固定与调控骨折断端的复位与生长方向。经过预实验后他将这个新的外固定装置用于临床治疗骨折、骨不连,获得了成功。1950年,Ilizarov调到库尔干市医院任创伤矫形外科医生,为他的发明和临床实践提供了较好的条件。Ilizarov生物学理论的发现来自于一个偶然。他实施一位胫骨截肢残端延长结束后,因外出,没有做与瓦格纳延长法(Wagner)相同的内固定和植骨术,却发现牵开的骨缺损区域被新生骨填充。他还实施一个膝关节用外固定器加压融合,指导患者按骨断端方向旋转螺母加压,结果患者误解,反向旋转外固定器的螺丝,使骨断端进行了牵拉延长。一个月后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出骨折延长端出现丰富的新生骨。意外的现象使Ilizarov认识到,不但加压能促进骨愈合,对骨折断段缓慢牵拉更能促进骨的自然再生,于是他进行狗腿折断后安装上外固定器进行推拉成骨的实验研究,初步证实了牵拉骨断端能诱发局部骨再生的推论,并对牵拉成骨的条件作出了空前的限定和诠释:即微创截骨、牢固固定、缓慢有节律的牵拉延长才能保证组织再生,为实现牵拉组织再生的目的,他独创性的发明了能够根据病情需要,可以组合成600多种构型的环形外固定牵拉器,完善了经皮穿针接骨技术。一个伟大的生物学理论——牵拉组织再生及其全新的微创骨科技术体系,就在前苏联西西伯利亚一个偏远的角落里被一个基层医院的医生发现、发明。从此,人类肢体任何部位的畸形矫正(包括牙齿、颌面畸形的微创牵拉矫正)、伤残修复与功能重建跨入新纪元。二、Ilizarov技术在前苏联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Ilizarov就形成了“应力刺激”成骨的理论并指导临床应用(应力刺激可分张应力、压应力和微动应力刺激)取得了很大成功。1951年他曾赴莫斯科,展示他的治疗理念和外固定架,要申请专利,但被骨科专家和专利局否定。1954年,苏联保健部发给Ilizarov申报的骨折外固定器发明证书,1955年他被任命为“库尔干苏联卫国战争残废军人医院矫形外科主任”,1965年建立创伤与矫形研究实验室,为他创造了深入研究的条件。随着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治愈了许多大医院难以治疗的骨科疑难杂症。但由于他工作在基层医院,且不是共产党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发现的生物学理论、系列发明与技术创新遭到同行权威人士的非议、讽刺甚至压制。“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968年,一个偶然事件使Ilizarov成名,因为他治好了一位曾经在莫斯科实施过20多次手术治疗失败的奥运会跳高冠军——瓦列里·布鲁梅尔(ValeryBrumel)的胫骨下端骨髓炎和骨缺损,第二年布鲁梅尔又跳过了2米多的高度。这个奇迹般的事实彻底使全苏联政府官员和医生折服。由此,Ilizarov的名字及其治疗方法得到当时全苏联的承认,名声大噪。这一年没有读过研究生也不会外语的Ilizarov,宣读的“伊氏骨穿针压缩——牵张接骨实验研究”论文,通过博士答辩,1969年获得博士学位。1970年,国家卫生部在库尔干举行全苏联骨科医生伊氏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官方的支持下对他的技术进行全苏联范围的推广。前苏联政府投巨资在库尔干市于1971年建成以llizarov命名、800张病床、18个科室的“创伤矫形与科学重建中心”,中心附属有不同行业的学者组成的研究所,庞大的动物实验室,生产Ilizarov器械的工厂以及完善的功能训练厅。对Ilizarov发明的器械、微创骨科技术与他发现的牵拉组织再生现象,进行了大样本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一期试验用犬即480只),最终形成了牵拉成骨的“张力——应力法则(定律)”(Lawoftensionstress,LTS):“给活体的组织持续、稳定、缓慢的牵伸,使其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局部组织的增生、再生,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简言之,控制牵拉的张—应力,能刺激骨与软组织再生。1971年,Ilizarov被授予“列宁勋章”(前苏联政府授予科学研究者最高的荣誉)。1972年在库尔干成立Ilizarov创伤与骨科重建科学研究中心(RussianIlizarovScientificCenterforRestorativeOrthopaedicsandTraumatology)及“苏联创伤及矫形外科青年学校”,后升格为Iliarov技术学院。1991年,Ilizarov中心成立20周年纪念日也正是他70岁诞辰,世界各国学习Ilizarov技术的医师云集库尔干祝贺。Ilizarov相继被选为前苏联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92年,在Ilizarov逝世当年,由德国柏林“Spring-Verlag"出版公司,出版了英文版《骨穿针成骨技术——组织生长、再生的理论与临床》(TransosseousOsteosynthesis:thepreticalandclinicalaspectsoftheregenerationandgrowthoftissue)”。全书800余页,插图3100多副,其中照片图656副。本书是Ilizarov及其同道实验研究、创新、发现与心血凝炼的结晶,是骨与肢体重建——现代骨外固定技术为代表的矫形外科学的杰作。Ilizarov长期偏居于西西伯利亚一角,这当然是他的不幸:偏僻,使他的理念和技术无法更早地为全国乃至世界所了解和接受;但另一方面也实属是他的幸运:偏僻,让他远离官方的干扰与正统学术界的影响,可以相对潜心、自由地从事自己的临床医疗和研究。他一生开发了以Ilizarov命名的600多种外固定器构型,创造了2000多种被载入文献的骨与软组织再生的临床治疗技术,其中骨端滑移修复骨缺损、骨延长、肢体与颌面畸形牵拉矫正技术,是20世纪骨科、颌面外科里程碑式的发现与创新。三、Ilizarov技术走向世界的曲折与发展在东西方对抗冷战时期,苏联严格控制专业技术的输出,1976年Ilizarov曾在距美国佛罗里达州不远的古巴表演过手术,但西方国家仍不了解这一全新的骨科治疗体系。是金子总要闪光。1980年,意大利著名新闻记者、探险家马乌里(CarloMauri)因登山发生骨折在意大利实施7次手术后,遗留下小腿短缩和足下垂畸形。在前苏联探险家森克维奇(Senkovich)的推荐下,马乌里经lizarov6个月治疗后痊愈。在他返回意大利后,马乌里写了新闻报道。骨科的维拉(Villa)和康泰尼(Cattaneo)教授看到马乌里在苏联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后非常震惊。1981年6月,邀请Ilizarov参加在意大利伯拉基奧(Bel-lagio)召开的骨外科学学术会议,这是他第一次在西方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他报告了3篇论文。听众们凝神屏息,看着那些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甚至无法治疗的骨科疑难病症,而被Ilizarov技术完全治愈的病例以及魔术般的治疗技术,震惊了意大利骨科学界,意大利的媒体称这-技术为“俄罗斯的第二次革命”,将Ilizarov誉为“矫形外科学中的米开朗基罗”。会后在意大利成立第一个Ilizarov方法学习与推广学会(AssociationforthestudyandapplicationofthemethodofIlizarov,ASAMD),1982年,4名意大利骨外科医生专程去库尔干学习,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医疗器械公司申请了制造Ilizarov器械的专利。1985年法国、比利时、巴西、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南斯拉夫成立A.S.A.M.I,在欧洲和南美推广应用。1986年,在库尔干举行Ilizarov方法国际研讨会,1987年,在悉尼举行的32届世界外科医生会议,Ilizarov获RobertDenis奖金(奖给外科治疗创伤骨折最有成就者)。1988年,前苏联政府批准,在库尔干举办每年一度的Ilizarov技术国际培训班。1996年,在Ilizarov逝世后4年,在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国际协会(A.s.A.M.L.international),先后在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罗马、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本的京都、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召开A.S.A.M.I国际性会议,现任主席为NunoCraveiro教授。2010年10月20~22日,外固定和骨重建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nExternalfixationandBoneReconstrution)与A.S.A.M.I共同组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第三届世界外固定会议(IIWCEF),昭示今后两个学术组织的学术活动趋向于整合。1、在北美、日本的传播1986年,加拿大多伦多的小儿骨科医生DrorPaley去意大利短期研修时惊奇的发现了Iliarov技术,他克服很大困难去俄罗斯库尔干Ilizarov技术中心研修。1987年,美国纽约的Frankel医生、洛杉矶的Green医生和Paley医生,组成“多伦多组合”再次去库尔干研修。1987年11月,美国邀请Ilizarov在纽约举办了第一期Ilizarov技术培训班,在北美成立A.S.A.M.I,每年举办肢体畸形矫正与重建国际培训班,很快使Ilizarov技术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亚洲对Ilizarov技术反应最敏感的是日本,1985年引进了Ilizarov器械和技术,1990年3月,日本举行第二次外固定学会时,邀请Ilizarov做专题演讲,中国留日的骨科医生曲龙博士聆听了Ilizarov的报告,从而走向研究Ilizarov技术的道路。1995年,日本骨科学会会长、东京大学黑川高秀教授牵头成立ASAMIJapan,组成考察团访问俄罗斯库尔干,多次安排骨科医生参加Ilizarov技术培训班。直至2006年,日本、美国每年还派骨科、足踝外科医生赴Ilizarov中心学习。2010年10月,秦泗河教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外固定与骨重建”国际会议时,得知,包括中国在内五大洲有4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A.S.A.M.I,全世界至少有58%的国家在学习应用Ilizarov技术。美国学者对DO技术又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基础研究[6],其中美国阿肯色州儿童医院骨科的Aronson博士复制了犬的骨延长模型,如基因表达、延长成骨过程中微血管再生及血流改变、张应力转变机制、干细胞激活、调节与转运、延长骨的生物力学性能、骨形成质量的检测、如何促进骨的钙化、重建等,进行了实验生物学方面的系统研究与阐述。使临床医生容易理解Ilizarov技术的生物学原理。美国Dror·Paley对下肢畸形矫正进行了规范、量化的提升,提出了已被国际矫形骨科学界广泛接受的“下肢畸形矫正的“成角畸形旋转中心(thecenterofrotationangulationCORA)”概念与截骨术规则,使下肢畸形的矫正由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转化到量化时代。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传到西方国家,Qrthofix,Smith&Nephew等国际大公司相继开发出优良的复合式外固定牵伸治疗器,其中最大的进展,是将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研制成计算机辅助下Taylor多维空间外固定延长矫形器。为了简化器械的结构与穿针安装过程,美国研制了多功能关节铰链。但不论骨外固定器械或用内植物牵拉方式如何变化,肢体的形态与功能重建都必须遵循DH技术的张力——应力法则。2007年10月,秦泗河教授参加在埃及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骨外固定学术大会”,发现Ilizarov技术已经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有较广泛的普及。总的评价是,Ilizarov牵拉成骨的生物学理论传到世界后,所有国际间的医学论坛,研究的主要目的以及在创伤矫形、肢体重建及相关学科的新成就方面,都致力于证实Ilizarov生物学理论的发现及进一步完善其临床应用。2、Ilizarov技术在中国的引进、应用、提高与推广1988年9月,现任台北荣民总医院骨科陈全木教授赴俄罗斯库尔干学习,首先在台湾应用推广。1989年7月,秦泗河教授邀请俄罗斯远东(比洛比詹市)Ilizarov技术中心主任——克里斯尼科夫、瓦西里耶维奇教授来哈尔滨讲学和实施Ilizarov技术的手术示教。1989年北京儿童医院潘少川教授,从美国引进并应用于小儿骨科临床,首先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发文介绍Ilizarov技术与小儿骨科临床应用结果。而这个期间曾留学前苏联的李起鸿教授已完成了系列牵拉成骨的动物实验并应用于临床,成功治愈了多例骨不连和大段骨缺损。1991年5月,Ilizarov应邀来301医院会诊、讲演,但此次契机并未引起国内对该技术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却催生了301医院年轻的骨科医生李刚,前往英国女王大学骨科研究所对“DO技术”进行多年的基础研究,做出了令国际学术界瞩目的成果。秦泗河从俄罗斯Ilizarov技术中心学习后带回的资料、环形外固定器械,在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夏和桃的积极支持与推动下,对器械研制、肢体延长、四肢矫形,全面的引进、开发与临床应用。夏和桃对环形外固定器最大的改进是在牵伸杆上加了弹簧,满足了弹性牵伸的要求,并将髓内钉固定技术在国内首次与Ilizarov技术结合用于肢体延长,得到国际矫形骨科学界的广泛认可。2003年秦泗河主持召开中国首届“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并成立“Ilizarov方法研究与推广学会(ASAMIChina)”秦泗河教授任首届主任委员。李刚教授在英国积极与国际著名矫形骨科学界的专家建立与中国大陆合作交流的桥梁,促成2005年10月,由夏和桃,李刚,秦泗河主持,在北京举办“首届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会议”,俄罗斯及英、美、德国等从事Ilizarov技术研究的著名专家到会演讲。并对以夏和桃、秦泗河为代表的中国骨科医生,在Ilizarov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创新给予高度评价。而后在中国举办了多期Ilizarov技术培训班。2006年6月,夏和桃、李刚、秦泗河赴俄罗斯参加Ilizarov教授85周岁诞辰纪念活动,首次有中国大陆骨科代表团在库尔干Ilizarov中心考察与学术交流。2008年7月,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夏和桃与俄罗斯Ilizarov中心主任Shevtsov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Ilizarov中心于2008年派遣1名资深的骨科医生来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工作了6个月。曲龙对Ilizarov骨搬移(bonetransport)技术,有较深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经验,主编出版了《骨搬移治疗骨缺损与骨不连》专著,上海六院的康庆林大夫于2009年去库尔干Ilizarov中心学习2个月。秦泗河教授将上世纪80年代创立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矫形新体系”与Ilizarov技术、Dror.Paley下肢成角旋转中心矫形原则(CORA)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交融,结合中国病人的实际,初步形成了“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自然重建技术体系”。截止到2009年3月,已经用Ilizarov技术理念治愈2000多例肢体残缺和骨科疑难杂症,其中9例为濒临截肢的病人。在lizarov技术中国化的同时,需要用一个新的理念来反应现代外固定技术的精髓并指导临床治疗。秦泗河,夏和桃受中国“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启示,提出并诠释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医患同位、时空一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顺势而为、自然重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提出与临床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对现代骨科盛行的“替代重建理论体系”的一种补充与纠偏,也为骨科学的基础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截至2010年6月,秦泗河教授可以自豪的向国内骨科同行宣布,我们基本完成了Ilizarov技术、器械中国化的转变,在下肢矫形外科临床上又有新的提升与扩展。四、Ilizarov技术对外固定器的推动与新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碰撞和高能量损伤人数正在上升,外固定器技术是唯一的能够不需要皮肤切口暴露骨折断端就可以使骨折复位与固定,且能够对截骨部位进行后续调整、提供牵引和持续的关节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就手术方法本身来说,外固定是唯一不会干扰骨折或骨痂延长局部的生物学环境、血供的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能达到与内固定器类似的骨折愈合效果,并且能够诱发新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而该过程是其它固定方法都难以达到的。Ilizarov对外固定技术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牵拉组织再生(DH)的理论,临床实现了“骨骼与软组织工程”的实际目的,为外固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此,秦泗河教授将融入Ilizarov生物学理论、技术理念的骨外固定一定为“现代骨外固定技术”,以区别于既往的骨外固定技术。目前,对Ilizarov技术临床研究的焦点是:不同截骨平面下牵拉加速骨形成,缩短治疗周期,将髓内钉技术用于骨干延长与畸形矫正避免经皮固定。通过骨块的牵伸移动,促进血管网再生,治疗肢体与脑组织缺血性疾病,如缺血性脉管炎、糖尿病足、脑卒中后遗症等。缓慢牵拉矫正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并保留脊柱的关节运动。还有一些学者正在研究再生周围神经与关节软骨、改善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与病理进展。总之,凡是传统骨科技术难以处理的肢体畸形、残缺,骨肿瘤节段性截肢后的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都有可能采用Ilizarov技术获得满意疗效,秦泗河等用改良的Ilizarov技术救治了9例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现代外固定技术的推广与未来发展,有赖于综合持续改进器材、深入的研究以及如何将Ilizarov技术与内、外固定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其它先进技术交融,以便优势互补、提高疗效,减少治疗周期与并发症。Ilizarov技术涉及多学科知识,临床应用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只有那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经过严格训练的骨科医生才能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得心应手的境地,并取得更多的创新与发现。发展中的中国对Ilizarov技术有强大的社会需求,我国骨科学界,当务之急是成立“外固定与骨重建学会”,制定标准、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建立外固定技术(Ilizarov)培训中心。Ilizarov的成就超过自己所处的时代几十年,晚年被他的成功所累,从世界各地来的病人在他的办公室门前耐心等待,久久不肯离去,经常接诊要持续到深夜,他的办公室有一扇后门,工作时间太长、病人太多时,他不得不从那里遛出去。1992年7月24日,Ilizarov与世长辞,终年71岁。此时,秦泗河教授恰在俄罗斯远东Ilizarov技术中心(毕洛毕站市)访问,参加了悼念活动,世人告别了这位伟大的创造者与骨科医生。但他的技术与名字永存在骨科学界的圣殿之中,并激励我们为之发扬光大下去。转自:秦泗河 北京泗河中医医院
踝关节扭伤在足踝运动损伤中很常见,我们治疗了很多踝关节陈旧扭伤的病例,大家往往并不重视这种损伤,所以当第一次扭伤时,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固定、休息,然后踝关节持续肿痛,症状可能迁延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期可能导致踝关节反复扭伤,导致踝关节不稳,久而久之踝关节软骨磨损,最终发展成骨性关节炎。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踝关节韧带陈旧损伤的机理有几个:一韧带没有完全愈合,导致踝关节的不稳,产生疼痛和肿胀;二韧带即使愈合其内部的深感受器没有完全恢复,在踝关节受到外力时,韧带受到的外力刺激不能及时传导到大脑,产生“差异性传导”,当踝关节已经处于内翻或外翻姿势,大脑却不能产生保护性反应,于是踝关节很容易再次扭伤;三韧带在愈合过程中由于没有固定,愈合的质量差,导致踝关节力量差;四韧带在受伤时即全部断裂,根本无法愈合。踝关节韧带损伤在踝扭伤里算是比较轻的损伤,相对于无法恢复的距骨软骨损伤,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甚至可以通过韧带重建手术来修复的。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需要专业的康复师来辅导,但这类康复治疗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即使有专业的医师,也没有对应的指导收费项目。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需要专业的康复师来辅导,但这类康复治疗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即使有专业的医师,也没有对应的指导收费项目。因此,本人自己根据多年经验,琢磨了一套训练方法,给几个陈旧踝扭伤的病人试用,效果还不错,介绍给大家。一力量恢复。包括静力下蹲,每次一分钟左右;用大毛巾兜住足趾和踝关节作对抗性牵拉,即手拉毛巾,脚蹬毛巾;二:平衡和深感觉恢复。可以进行水中行走;单足站立在窄木条上进行平衡练习;三:韧带弹性的恢复。极度进行踝关节各方向的牵拉;四:灵活性训练。躺在床上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上述几条是自我进行的练习,同时配合中药外用,超短波等理疗会效果更佳。大家可练习,如果有更好的练习方法,欢迎交流,造福更多的病人。
腓骨肌萎缩症是儿童中最普遍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其常见及显著的表现就是足部畸形,因此腓骨肌萎缩症也就成为了矫形骨科和足踝外科的常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腓骨肌萎缩症,临床表现以腓骨长短肌萎缩为主要特征,因此得名。是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第17号罕见病,于1886年由Charcot、Marie和Tooth首次报道,因此又名Charcot-Marie-Tooth病(CMT)。一、病因CMT,又名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顾名思义,它是一类遗传性疾病,但遗传方式多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遗传。CMT目前认为是单基因病,迄今已发现致病基因80多个,常见有PMP22、MPZ、EGR2等。其发病率约为40/10万。二、临床表现CMT以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病变或轴突变形为病理改变,以足部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婴儿到成年均有可能起病,进展速度不一。1.足部畸形CMT多累及下肢神经,引起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临床上多见高弓足、内翻足、马蹄足等单一畸形或合并畸形,并可伴有爪形趾畸形,平足畸形则较为罕见。2.感觉异常四肢末梢可出现袜套样感觉减退和异常,以下肢较多见。3.反射减退下肢牵张反射如膝反射、踝反射等可有减退。上肢肌肉牵张反射减退则较少。4.步态异常由于下肢肌肉无力、肌肉挛缩、足部畸形,导致患者步态异常,常见步态有跨阈步态。5.下肢疼痛足踝部疼痛多由于畸形、步态异常造成,少见于感觉异常造成的疼痛。膝髋疼痛多是因为步态异常后,膝髋进行功能代偿导致。三、诊断及分型初步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肌肉活检。确诊依靠基因检测。1.体格检查:足部畸形如高弓足、内翻足、马蹄足等,腓骨肌、胫前肌、胫后肌或拇长伸屈肌等肌力减退,可伴有趾端感觉减退或异常,膝、踝反射可减退。2.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周围神经损害表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不变。3.经肌肉活检:肌肉活检提示周围神经源性肌萎缩。神经活检提示脱髓鞘或轴突变性。4.基因检测:检测出CMT致病基因可确诊。活检提示脱髓鞘病变时优先检测PMP22;提示轴突变性时优先检测MFN2;提示脱髓鞘病变伴母方家族史时优先检测GJB1。四、治疗措施针对CMT病因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仅能对症治疗,缓解进展,纠正畸形。对于起病不久、进展缓慢的患者,多数表现为肌力减退或可复性畸形,可以通过佩戴踝足矫形器和功能锻炼、康复训练等延缓畸形进展。对于起病已久、出现僵硬性畸形的患者,则建议进行矫形手术,纠正足部畸形,恢复患者步态。对于骨骼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可行软组织手术以预防严重骨性结构的畸形,待发育完全后再依据骨性畸形程度再行处理。对于骨骼发育完全的患者,可联合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以构建足的正常形态和肌力平衡。依据患者畸形特点、肌力情况、病情进展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矫形手术有多种选择及组合。常见软组织手术有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置、胫后肌前置、腓骨肌加强等,以及骨性截骨手术,软组织与骨性手术相结合可以恢复足部良好功能,最大限度避免畸形复发。尽管现在还无法根治腓骨肌萎缩症,但足部矫形手术可以恢复足部良好的功能和外观,延缓足部关节的退变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1.换药:住院期间换药时间由医生决定。出院后,一般足部针道保持干燥,无红肿、脓性渗出不需消毒,对于大腿针道需每4-5天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缠绕针道覆盖(加压包扎),减少感染概率。具体方法请仔细阅读我发表的文章《外固定架护理方法》。2.拆线:术后三周拆线(可晚几天不可早),部分患者为皮内缝合,不需要拆线,拆线不一定返回我院,可于当地医院就近拆除。3.负重:术后5天开始下地,到术后2周期,术肢可负重十公斤,以后每周增加五公斤。每次走路或足下垂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患者自身感觉决定,以可忍受为度),次数6-12次为宜。不下地时尽可能把患足抬高,要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肢体消肿。可以适当冰敷。4.锻炼:每天锻炼三次(早中晚),方法详见《王执宇医生患者外固定架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在家属帮助下可每天抬高术肢200次,分3-4次完成;局部皮肤按摩;足踝外架还要进行脚趾伸直锻炼,休息时需要用软垫将脚趾在最大伸直位固定在外架上,小腿的外架则需要用软垫将整个脚在最大背屈位固定在外架上,放置足下垂,注意预防压疮。患者术后需每天尽可能多联系俯卧(趴在床面),身体尽可能趴平,外固定架下方可垫垫子或枕头使腿能放平,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可在趴平时做俯卧撑,每组5-10个,每天3-5组,效果更佳。5.用药:出院带药一般有止痛和消肿药,消肿药连续服完,止痛药根据疼痛情况使用。骨延长或骨搬运患者可口服骨化三醇,到拆架为止,每天两次,每次一粒,鼓励每天室外晒太阳1.5小时(最好在上午10时-下午15时,室外裸露四肢即可,避免日光下暴晒)。6.外架调整:一般术后5天开始调节,把每天调节量平均分4-6次,具体调整方法参考患教文章或视频。7.复查:按医嘱每调整7-14天需需复查,并通过好大夫或微信发给我们看一下,最好为电子版,否则需要在观片灯上用手机拍正、拍清楚(拍摄部位:足踝部-踝关节正侧位+足正斜位;小腿-胫腓骨正侧位;大腿-股骨干正侧位)。调节完全后,需面诊复查,计算好复查日期可与我们预约复查时间,避免日期临近一号难求。8.对于下肢畸形严重的患者,截骨矫形手术后一般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时间,往往畸形越严重,年龄越大的患者需要适应的时间越长,需调整心态,不可操之过急。一切康复要循序渐进,坐等花开,只要坚持下去,乐在其中。
矫形外科手术经常需要配合外固定架的使用,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种我科常用的外固定架的使用调节方法,供各位患者参考,避免调节失误。1.六轴空间外固定架的调节:标准的六轴外固定架包含1-6号(旋钮附近有标识卡环,1-6依次为红橙黄绿蓝紫)六根调节杆,这六根杆的调节需要严格按照医生出具的调节处方调整。每一根调节杆上都有长度的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毫米,调节旋钮上有一个箭头,沿箭头方向调整一整圈(360度)读数就增加1毫米,逆着箭头方向调整一圈,读数就减少1毫米。一般建议将每天需要调整的量分成四次调整,比如今天需要将1号杆从145调成147,那么可以三餐前和睡前每次沿箭头方向旋转半圈,睡前需要将六根杆的实际读数和处方进行比对,以保证调整没有出现差错。即使调节不困难,也不建议一次将读数调整完,因为每天分成四次或多次调整更有利于新生骨的生长。调节杆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杆,另一种是快装杆,快装杆有个滑块滑,下滑后可以随意拉长或缩短杆的长度,滑上后可以再次锁死。对于部分关节部位矫形的患者(比如马蹄足或膝关节屈曲挛缩)可能需要定期打开滑块进行关节活动,以防止关节粘连,此时需要使用此滑块。对于截骨患者不需要滑下此滑块,可以用近端的保护旋钮旋转贴近滑块,可以防止滑块意外松动后杆的长度变化。2.伊利扎洛夫(llizarov)环式外架的调节:医生会建议每一个调节旋钮每天的调节速度,一般也是一圈一毫米,每调节6个面为一圈,每天可以分为四到六次调整。注意方向不要调反,自己需要定期评估畸形改善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生,以防调节方向或数量出错,对于进行肢体延长或骨搬运的患者可定期用尺子检查最近端和最远端环之间的距离,避免误差过大,导致肢体变形或骨段偏斜。3.单边外架的调节:用内六角扳手将滑动块的旋钮拧松,然后用扳手调节延长旋钮,通常每次旋转60-90度,每天调节4-6次,需根据医生的调节建议,调整完毕后再将滑动块的旋钮拧紧。自己需要定期用尺子检查最近端和最远端的固定针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延长的顺利进行(偏差1-3毫米属于正常现象)。儿童患者肢体延长过程中,因儿童成骨速度较快,术后5天开始调节外固定架时一般需要加快调节速度,避免截骨处提前愈合,一般每天调节1.5-2圈(9-12面),每延长1cm拍片,发送医生,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接下来的调节速度;年龄偏大患者因成骨较慢,术后一般7-10天开始调节外固定架,每天调节不超过1mm(4-6个面为宜),每延长1cm拍片,发送医生,后根据成骨情况决定调节速度。谢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
外固定架术后经常需要进行针道的护理,术后佩戴外固定架的患者可以仔细阅读下文,了解外固定针道护理的方法,避免针道感染和针道疼痛,影响治疗效果。术后如何针道护理:1.什么是针道护理:骨针从外界进入皮肤的部位即为针道,每根粗针(半针)有一个针道,每根细针(全针)会贯穿皮肤,有两个针道。护理针道的目的在于维持针道周围皮肤的清洁,将针道分泌物顺利引出,减少针道感染及松动的机会,这对于维持外固定架的稳定从而获得正常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2.针道护理的准备工作:术后的第5-6天会有医护人员帮您更换针道周围的纱布和切口的敷料,您需要仔细学习无菌操作的方法,因为外固定架佩戴周期较长,出院后的针道护理需患者自己或家属帮助完成。建议您从住院期间开始尝试自己进行针道护理。每次针道护理需要准备:无菌纱布(最好采用大块,15×10cm或10×10cm大小),无菌棉签,消毒液少许,倒入换药盘(可在药店购买)(如果针道干燥无渗液无红肿,可以单纯用氯已定、碘伏或者酒精(三选一)消毒就可以,如果有红肿渗液或者较多结痂,需要再用一比一的双氧水/盐水混合物清洗干净分泌物后用氯已定、碘伏或酒精再消毒)。3.针道护理的步骤:每次护理前先将针道周围的纱布去除(此过程手指尽量不触及针道及皮肤,大腿的架子在去除纱布和消毒过程中需要有人全程将皮肤和肉往下压实),然后用肥皂彻底洗手,如指甲较长需提前修剪,用纸巾擦干双手。之后用手指轻轻按摩针道周围皮肤,使针道渗液流出,然后取未使用过的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注意只要棉签接触皮肤或骨针就不可以再放回换药盘中蘸取消毒液),轻轻从中间向四周擦拭针道周围皮肤,如果有渗液需充分挤出,如有面包渣样的结痂需轻轻擦除,尽量保持针道皮肤不要有厚的痂皮覆盖。擦完皮肤后再用棉签擦净骨针外露部分(从靠近皮肤部分擦向远离皮肤部分)。之后使用无菌纱布缠绕在针道周围。4.关于洗澡:在带架期间禁止将针道长时间泡在水中洗澡(含氯的泳池除外),但是在切口拆线三天以后就可以每隔1-3天用淋浴洗澡一次。淋浴洗澡是安全且对针道有益的,洗澡期间可以用淋浴将架子(特别是环架的孔内)上的浮尘冲洗干净,洗完后用干净的毛巾或大块的无菌纱布将水擦干(注意!一定擦干!),然后进行上节描述的针道护理过程。5.针道护理的频率:一般术后五天第一次换药,两周内渗出较多时可以一天护理1次,两周后根据针道情况可2-3天护理一次,推荐在淋浴后护理,效果最好。6.关于针道感染:术后早期针道周围浅黄色的透明分泌物是正常的,不用担心,针道渗出黄色的透明分泌物是正常的,不用担心,只要定期进行针道护理即可,随着时间渗出物逐渐减少。如果渗出物突然增多,颜色变得浑浊,并且伴有针道红肿疼痛,需要考虑针道感染可能,此时需要加强针道护理,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渗出量),并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三天,如果还不能控制,需要返院处理。如果顽固的针道感染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针道松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骨髓炎,增加治疗难度和周期。7.固定针的数量:早期外架远近端都会有比较多的固定针,在后期部分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减针。一种情况是部分针道感染或松动,需要提前去除,另一种情况是针道未松动,但需要减少外架刚度,促进成骨。也有部分患者进行了长节段的骨延长,在延长骨具备一定强度后可以保留较少的固定针并更换成简易外固定架,方便了日常生活、康复锻炼和护理,同时可以进一步保护尚不足够坚强的新生骨。
膝内外翻是下肢较常见的畸形之一,各种病因引起的膝关节成角的畸形改变均可导致膝内外翻畸形。患者下肢负重状态和力线改变,行走步态的异常,必然引起膝关节偏侧的负荷增加,进而导致关节软骨的损害,造成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最终会导致关节僵硬和行走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对于膝内外翻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行走功能的维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正常的发育过程中,胎儿及新生儿时期多表现为轻中度的膝内翻,这与胎儿在母体内的姿势有关,这个情况会随生长发育逐渐纠正,至2~4岁时可出现发育性的膝外翻,再经过2年左右持续向相对“成熟”的解剖学力线过渡,6岁左右达到正常状态。年龄大于2岁的患者出现膝内外翻应积极寻找致病因素。膝内外翻治疗前膝内外翻治疗后 可以引起膝内外翻的疾病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内分泌及代谢的疾病,此类疾病以佝偻病为代表。 2.直接引起骨关节破坏的疾病,主要包括下肢的外伤、炎症、肿瘤等,疾病直接造成骨骼的破坏,引起骨骼畸形改变,或破坏骺板,造成骨的生长不对称,导致膝内外翻的发生。 3.影响软骨、结缔组织发育的疾病,如成骨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等,此类疾病多为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导致胶原、软骨等结缔组织形成障碍,影响骨的形成或发育,最终表现为骨骼生长和形态的异常。 4.神经肌肉病变,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瘫后遗症、神经肌肉损伤等,疾病引起内翻肌群的痉挛或外翻肌群的松弛,导致骨骼受力的异常,不平衡的肌力的长期存在,造成骨骼的畸形发育。 5.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损伤为主,逐渐导致关节两侧骨质的损伤与增生,关节间隙也发生改变,最终引起整个下肢立线的改变,导致膝内外翻。同时,膝内外翻的形成也会进一步加快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表现为下肢的外观或行走步态的异常。患者行走时可见下肢呈“O”型或“X”型改变。膝外翻治疗前膝外翻治疗后膝内翻治疗前膝内翻治疗后 由于膝内外翻的病因较多,治疗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建立在对患者年龄,诱发因素,软组织和关节情况及畸形程度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首先应积极纠正原发疾病:尽快纠正活动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改善骨的营养及代谢情况,促进骨骼的生理性发育,增强骨骼强度及对抗外界应力的能力;炎症、肿瘤、骨骺早闭及发育异常以及神经肌肉病变等可持续引起膝关节内翻变化的疾病,则应在矫正膝内外翻前彻底消除,否则矫正治疗后膝内外翻情况必然出现反复,导致治疗的失败。 一般来说,2~4岁儿童,膝内外翻有自行纠正的趋势,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情况。 对于4岁以上但骨骺未闭合的患者,膝内外翻畸形自行矫正的可能性很小,应考虑手术干预,手术的最终目的在于恢复下肢正常的负重力线。选择性半骺阻滞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治疗儿童膝内外翻的安全有效的方案。 对于伴有重度骨性关节炎的膝内外翻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治疗措施。 而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截骨矫形术是恢复患肢力线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的截骨矫形术后往往采取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最大的缺点在于将畸形的矫正寄托于一次手术中,术中很难精确的控制截骨的位置和角度,容易出现畸形的矫正不全及矫枉过正的情况,术后往往造成畸形复发或新畸形的出现。而可调节式外固定器(Ilizarov技术)的使用,良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外固定较内固定的优点在于术后对矫正方向和角度的可调节性,术后通过缓慢、持续的牵拉逐步矫正畸形,并可早期负重促进截骨端的愈合。但在安放外固定器时应注意铰链的中心应对准截骨的位置。伴有骨性关节炎的可通过跨关节的固定牵伸膝关节,以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