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手术,是不是要上麻醉,那上了麻醉会不会变笨呢? 上了麻醉会不会影响发育呢?" 家长们常常怀着各种担忧和揣测,孩子用了麻醉药会变笨、变傻,影响学习和发育,而导致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被延误,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小儿麻醉没有那么可怕。 宝宝被护士阿姨抱入手术室,这种分离让家长们紧张焦虑,甚至感觉心如刀割的心情都能理解 其实,护士阿姨抱着宝宝在说:“阿姨带你去找新玩具,好不好”“我们去叫妈妈来陪你好不好,我们现在和妈妈做游戏,从1数到10,妈妈就来了哦”,“1,2,3,4,5……” 还么到10,宝宝就睡着了… 但实际上是…被麻醉了。 这比睡着复杂多了,没有意识,没有记忆,不会感到疼痛。 那么,先介绍一下,择期手术小儿麻醉常见的种类: 1、静脉全身麻醉:适合手术时间较短的小手术,例如清创缝合,脓肿切开,小肿块切除,舌系带切开等。 2、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适合时间长、或病情较重、或特殊部位的手术,例如心脏手术、骨折手术、扁桃体腺样体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3、椎管内麻醉:有腰麻、骶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适合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例如疝气手术、包皮手术、腿部手术等。 4、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适合手部手术,例如多指畸形、手臂外伤或骨折等。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1、麻醉前的访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外科相关的疾病、出生状况、过敏史、其他疾病麻醉手术史、住院史、近期是否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化验单是否正常等),对患者情况作出评估并确定合适的麻醉方式。 2、麻醉前安全检查:核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部位和方式,禁食禁饮时间。 3、麻醉诱导前准备:核查麻醉机、监护仪、吸引设备、保暖设备、麻醉及抢救药品的准备。 家长们等外手术室门口,焦急盼望,手术时间怎么这么长时间还不出来啊? 手术是这个过程的核心步骤,但是为了保证这个过程的生命安全和手术顺利,进入了手术室,手术前需要进行麻醉、消毒、铺无菌单等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结束后需要麻醉复苏,在确认麻醉药物作用消除后才能送出手术室,并且由麻醉医生亲自护送,以确保宝宝安全的回到父母身边! 在实施麻醉前,麻醉医生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和预防措施,以保障患儿的麻醉手术过程的生命安全,手术和麻醉虽有风险,但是没有想象中可怕,所以,不用担心全身麻醉会对宝宝产生智力和发育的影响而耽误了及时的治疗。 一切为了儿童健康,做为一名麻醉医生,我只想说:你见与不见,我都在这里;你懂与不懂,我也在这里;你关不关心,我还在这里。选择当医生,我们就要记住当初入医学院的那句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常州市儿童医院麻醉科 匡荣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心疼孩子,会偷偷的在手术前给孩子吃点东西,喝点水,或者喝点牛奶,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在麻醉状态下,患儿的保护性咳嗽及吞咽反射功能受到抑制,加上小儿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胃排空时间较长,容易引起呕吐,甚至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呼吸道阻塞,引起缺氧,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术前禁食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患儿胃内容物及胃酸的含量,降低麻醉诱导期及围术期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因此,术前要求患儿禁食禁饮。 其实,每个孩子在手术前和手术中都会给予输液,补充葡萄糖,葡萄糖就是能量,虽然胃里会有饥饿感,但孩子并不会因为禁食进而导致身体虚弱。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请一定遵守禁食禁饮的时间! 然而,若进食时间过长,不但患儿会感觉口渴和饥饿,引起不必要的哭闹,烦躁,严重时更可能出现低血糖或体液丢失而导致脱水。对于接台手术或进食时间较长的患儿,术前可以输注一定量的液体,以便禁食后仍能尽量保持血管内的容积,防止脱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血糖浓度,特别是新生儿及小婴儿。所以小儿术前禁食禁饮设立了统一的标准。
有时在小儿手术前会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带着小朋友住院准备手术,术前一天麻醉医生访视病人,发现小朋友有鼻塞、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的等症状,麻醉医生叫停手术,建议等身体状况正常后再行手术和麻醉,家长却不理解,认为我们的孩子只是有轻微的咳嗽和鼻涕,小小感冒就不能手术了?有些家长还提出好不容易在单位请到假,不手术就麻烦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能手术么? 回答是否定的。在医学界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手术治病,麻醉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在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呼吸道由于炎症反应容易激惹,气道反应增加,在麻醉期间和麻醉苏醒后一段时间,患儿都容易出现憋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合并症状,严重情况还会导致窒息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十分危险,并威胁生命,因此麻醉医生会建议在感冒康复后1~2周再手术。 发生"上感"的孩子发生合并症的风险是正常孩子的2~11倍,其实暂停手术是为了小孩的安全,为了更安全的手术! 如果是择期手术的孩子出现了流鼻涕、咳嗽等"上感"的症状,则是建议感冒症状好了一到两周之后再来手术。而如果是急症手术的话,应将病情如实告知医生,在权衡利弊下,已经威胁生命的病情必须手术抢救的情况,由医生会诊评估决定最佳手术时机,并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尽全力保障患儿手术麻醉的安全。 感冒时全身免疫和防御功能都是降低的,作为家长,疫苗接种的道理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就需要接种疫苗,如果小孩在出现有感冒咳嗽等身体不适的情况,是不适合接种疫苗的,免疫力下降,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入侵。 安全平稳的实施麻醉和手术,保障患儿围术期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儿童术后的恢复。一切为了儿童健康!
围术期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国内外研究,一部分家长可以在麻醉诱导和术后复苏室陪伴着他们的孩子,研究结果中那些心理比较紧张的家长,这样的陪伴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家长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减少其孩子的焦虑感,对孩子有利。 医护人员的充分解释和理解,还有和家长们之间的良好交流也有助于减轻家长的焦虑水平。 当一名儿童需要接受一项手术治疗时,其中会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家长的焦虑程度,即使是一个比较小的手术。在围术期期间主要有三个时间段的配合。 第一个时间段是手术前一天,当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决定好麻醉和手术方式时,术前会到病房与家长和孩子沟通,如果在实施小手术前告知家长所有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反而很有可能增加其焦虑程度,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和家长共同讨论手术和麻醉的危险性以实现家长们的知情权和得到他们的理解。医生向家长们解释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这就是知情同意权。医生向家长告知并讨论麻醉和手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甚至包括死亡,这些讨论应该在避开儿童的情况下进行。 医生在讨论危险因素时应给家长腾出时间来质疑和阐述他们关于孩子及其对实施的麻醉和手术的看法。 有些家长担心患儿哭闹,希望进入手术室陪伴,但是家长们进入手术室有可能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常规运作造成影响,使手术室更拥挤,甚至有些家长会有不良行为的发生。有的家长对孩子批评责怪、过分的许诺和安慰、严厉的命令会造成患儿的焦虑显著增加。诸多因素反而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因此,手术前医师与患儿之间建立真诚、热情、友善、相互理解及彼此合作的关注能减轻家长焦虑情绪。而家长也应和孩子之间做好思想工作,鼓励孩子进行配合。 第二个时间段是在孩子进入手术室时,这是家长和孩子暂时分开的时刻,虽然这种分离让家长们紧张焦虑,甚至心如刀割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术前思想工作做好后,一般家长和孩子进入手术室时不会过度紧张和焦虑,而且家长们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和理解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 其实,护士阿姨抱着孩子进入手术室时在说:"阿姨带你去找新玩具,好不好""我们去叫妈妈来陪你好不好,我们现在和妈妈做游戏,从1数到10,妈妈就来了哦","1,2,3,4,5……"还没到10,宝宝就睡着了,但实际上是…被麻醉了。 第三个时间段是在孩子清醒后,孩子在手术后并不能马上醒来,而是在麻醉后复苏室中继续睡觉,直到自然醒来时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回到家长们的身边,术后孩子的情绪焦虑主要来源于疼痛和家长,家长的平和的安抚给予的安全感,可以减轻孩子紧张的不良情绪和反抗行为,而且紧张的情绪会增加疼痛的敏感度。 在三个时间段做好情绪工作也有助于儿童的性格发展,乐观的对待疾病,有助于身心的发展和健康。而这些都有赖于家长、医生和孩子三方面的配合。 (常州市儿童医院 麻醉科 匡荣)
择期手术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实施手术,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实施的手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如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多指畸形的矫正、包皮过长、扁桃体肥大、矫正先天性舌系带短缩等手术。 在麻醉和手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目的在于使患儿在身体状况最佳的时间,选择最佳的麻醉和手术方案,提高患儿在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以减少麻醉和手术风险,并促进术后恢复。 由于儿童有不配合的特殊性,儿童麻醉多选择全身麻醉, 那么,儿童择期手术全身麻醉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 (一)入院 儿童择期手术前患儿应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则清淡饮食,遵从医嘱完善住院的各项检查。 (二)术前 1、手术前一天,病房护士会根据医嘱通知家属禁食禁水的时间,这是为了防止手术过程出现呕吐误吸等麻醉意外。 2、手术前一天须由患儿法定监护人配合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并签署谈话同意书。 3、手术前换好手术衣,排空小便,摘下挂件等金属和贵重物品。 (三)术中 1、在手术室门口,患儿在手术室护士陪伴下进入手术室。家长可在手术室家属等候区耐心等待,通过电视屏幕上的提示了解患儿当前的状态,是在术中或者是复苏阶段。 2、手术结束后,全身麻醉的作用并没有完全结束,患儿将在麻醉后复苏室继续观察,至患儿苏醒后方可送回病房。 (四)术后 1、尽量平卧或侧卧4~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时发生呛咳和误吸。4~6小时以后可以半坐/卧位。 2、注意宝宝的唇色,如果红润,请不要担心,宝宝呼吸很好。如果突然出现唇色青紫,请立即呼叫医务人员。 3、进食:术后4~6小时后可少量饮水,观察片刻,孩子不吐不呛,无不适症状,可少量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 4、术后第二天精神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及早下床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5、少数患儿出现咽部不适,需注意避免用力哭闹和咳嗽,以免损伤咽部黏膜。 在身体状况最佳的时间进行麻醉和手术,可以减少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并有利于术后恢复。一切为了儿童健康!也愿所有手术的宝宝们身体健康,手术顺利,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