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常有病人问我:“为什么我会得白内障”?何医生告诉你:每一个人到了他(她)年老的时候,都有可能得白内障。我们叫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何医生到老了也一样可能患上白内障;不要看我能够跑马拉松,好像很牛的样子。在白内障面前人人平等,就如同人老了头发要白,皮肤要起皱纹;我们的晶体也会老化,由透明逐渐变得混浊。晶体混浊以后,白内障就形成了。当然,除了最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科医生手术做得最多的白内障),还有先天性白内障,其他因素导致的并发性白内障以及外伤性白内障等等。 (二) 白内障有什么表现呢?很简单:就是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我们的晶体混浊以后,遮挡光线进入我们眼内;自然就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单眼的复视;还有的会出现强光下视力下降,在暗处反而视物清楚。这些和晶体混浊的部位不同有关系。 (三) 白内障怎么治疗?何医生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自古华山一条路--手术。手术是唯一能够治疗白内障的方法。目前市售的所有药物,无论眼液还是口服药;没有一种药物有确切的疗效。经常有患者拿着外面药房买的药物,问我能不能治疗白内障?我总是很无奈地回答:没用,回去扔了,浪费金钱。何医生的态度是不是有点豪横。 (四) 那么什么时候选择手术呢?我们就来谈谈手术时机地把握。我们一般掌握两个原则:1.诊断了白内障的患者,裸眼视力低于0.6,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2.视力如果高于0.6,但是患者本人自觉视物模糊非常严重,影响生活;这也可以考虑手术。我遇到过双眼裸眼视力0.7的白内障患者,自诉视物模糊很严重,困扰个人生活;在完成了双眼的白内障手术以后,视力提高到0.9,也就是视力表两排。但是患者术后非常满意,感觉视物清晰远超术前。白内障手术医生最担忧的就是年龄很大的老年人,双眼看不见多年的老白内障来做手术。这种病人,白内障非常成熟,核非常硬,手术难度大。术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手术反应重,恢复时间长。每每遇到这些病人,何医生总是很痛苦:“炭元儿”来了。问他们,怎么白内障“养”这么老才来手术啊。答案都出奇一致:他们说的,白内障要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拜托了,各位婆婆爷爷,那是二十多年前的观点了。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怎么不听医生说啊!总之就是一句话:白内障千万不要等到看不见了才来做,切记切记切记!!! (五) “白内障手术吓不吓人?我好害怕”。这也是何医生最常听见的问题。何医生告诉大家,一点也不要害怕,本来就不可怕。好多术后病人做完几乎都是这样说的:这么轻松啊?害得我昨完觉都睡不着。是滴,就这么轻松!只要你不是复杂的白内障,不是合并有眼部特殊情况的白内障。绝大部分(90%以上)的白内障,何医生都能在10分钟之内完成手术。甚至术前消毒铺巾的准备时间都比手术时间长。给大家科普一下手术流程。手术前,会给手术眼滴两次表面麻醉的眼液;然后患者就仰卧在手术床上。医生完成消毒铺巾以后,会给你上一个开睑器,让你不能眨眼;你就盯着正上方的显微镜灯。剩下的就是何医生的事情了:2mm+的微切口+超声乳化掉混浊的晶体+植入人工晶体。你最多会觉得有点眼胀的感觉,敏感的可能会有轻微疼痛。十分钟以内手术结束。第二天,一个明亮色彩丰富的新世界属于你! (六) “何医生,我不敢做手术,我的邻居婆婆做了手术就瞎了”;“何医生,我不敢做,我的亲家做了两年就看不见了”。这些也是何医生最常听见的问题。拜托各位婆婆爷爷,那不是手术做瞎的。对于一名资深的具有丰富经验的白内障手术医生来说,白内障手术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非常少见和罕见),术后才有可能视力很差。那些所谓做完手术就看不见的,手术前大多视力很差,而且往往伴有其他的眼病,比如合并黄斑病变,合并视神经萎缩等等。而这些疾病在严重的白内障的时候不容易检查出来。所以,这又印证了我前面说的:白内障早点做,千万不要看不见了才来做!至于术后若干年,又看不见的,那也是有原因的。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后发性白内障。这种处理非常简单:只需要做一个门诊的YAG激光治疗,几分钟解决问题,而且永不再发。还有一些情况,有可能是患者又出现了其他的眼病导致视力下降,和白内障手术没有关系。
原因有多种:①角膜或晶状体中央部混浊而周边部仍然透明的一些眼病,如核性白内障、先天性绕核性白内障或前、后极白内障、角膜中央部小自斑等。②病理性瞳孔散大时,因白昼强光下畏光,视力差。③一些疾患如先天性全色育、黄斑变性、轴性视神经炎后的视神经萎缩等,黄斑部中心凹或与中心凹处的锥体细胞相联系的传导途径上的任何病变,可引起自天视力差,而夜间光线暗视力好。(天津眼科医院)
白内障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眼睛晶状体混浊,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类疾病。在所有的致盲性疾病中,白内障占首位。年龄、遗传、紫外线、全身疾患等多种因素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根据病因可以分为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和并发性等十余类,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多见于5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可先后发病。症状主要是无痛性视力缓慢下降,看东西象隔着雾,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近视度数变化,视物有双影甚至多个影像。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宣称可以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和理疗仪器,但疗效并不确切。手术是目前已经证实的治疗白内障的最有效的方法,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因此,目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白内障治疗水平的一个指标就是白内障手术率(即每年每百万人口的白内障手术例数)。按国际标准,每百万人口需要达到4000例手术,中国目前约为1000例,差距是很大的。20多年前曾流传着一种说法,白内障要等到完全成熟了才能手术。这是一种过时的观点。因为当时的白内障手术是采用冷冻方式将整个晶状体摘除(即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不植入人工晶体,绝大多数病人术后出现高度远视,裸眼视力极差,如果白内障未成熟就手术,术后视力常常低于术前视力;另一方面,白内障完全成熟后,固定晶状体的悬韧带脆弱易断,才能相对安全地完整摘除白内障。近20年来,随着手术仪器设备、显微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开展和快速提高,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白内障最先进、最可靠的方法,可以极大改善患者的视力,安全性也明显提高。超乳手术要求保留完整的囊袋和牢固的悬韧带以便植入人工晶体,如果等到白内障“熟透”才手术,由于晶状体核坚硬,囊膜和悬韧带脆弱,作超乳手术反而难度增加,危险加大,并发症增多,甚至少数病人无法植入人工晶体或需要再次手术。而且,在作相关检查以便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时,成熟的白内障会使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检查,计算出来的人工晶体度数的误差会比较大,也会影响视力恢复。此外,有一些白内障不会完全成熟,一些白内障在成熟的过程中还可能诱发青光眼。所以,由于手术方式的变化,在白内障“半生不熟”的时候手术才更安全、效果更好,还可以早日提高生活质量。一般视力低于0.3就应当手术,特殊职业或病人希望早日改善视觉质量,视力低于0.5~0.6甚至0.8也可考虑手术。
何医生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类病患群体,他(她)们总是抱怨:在阳光比较强烈的户外或者看白色的墙壁,纸张时;会看到蜘蛛网,飞虫类似的东西在眼前飘来飘去;挥之不去。并因此来就诊。这一类症状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飞蚊症。 飞蚊症何医生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大多数的情况,称之为“生理性飞蚊症”。另一类存在病理性的因素,我们称之为“病理性飞蚊症”。 “生理性飞蚊症”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眼球内的玻璃体(充填眼球的类似凝胶一样的成分)逐渐老化,并慢慢产生混浊;这些混浊的物质投影到视网膜上,就是我们看到的蜘蛛网,飞虫类似的东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还会和视网膜发生分离,我们称之为“玻璃体后脱离”,这个时候还可以伴随有“闪光感”,这是由于玻璃体在发生后脱离的过程中,牵拉视网膜导致的。这种一般来说也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先到眼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可以观察),观察就可以了。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病理性飞蚊症”了。“病理性飞蚊症”最常见的是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如果患者发生视网膜出血,出血可以进入玻璃体腔,从而导致飞蚊症。视网膜出血可以见于各种眼底疾病,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等。另一类就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在后脱离过程中,与视网膜发生分离的时候,会对视网膜造成牵拉;如果视网膜不健康,有变性区或者薄弱的地方(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就会造成视网膜撕开形成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就会形成视网膜脱离。而视网膜脱离是一个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在视网膜撕裂形成裂孔的过程中,可以造成出血和色素释放进入玻璃体,从而形成飞蚊症。出现以下情况的飞蚊症要特别引起重视:1.突然大量增多的飞蚊;2.飞蚊症伴视力明显下降;3.出现明显的视物遮挡,视野中固定的阴影。 对于“生理性飞蚊症”,我们无需紧张,更不用治疗。只需要观察即可。随着大脑的逐渐适应,完全可以慢慢“看不见”,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而对于“病理性飞蚊症”,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到眼科就诊,寻求专业的帮助;从根本上找到飞蚊症的原因,进行相关的治疗。
何医生经常在门诊遇到患有严重白内障的糖尿病人;白内障非常成熟,晶体核又大又硬;实在是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才来就诊。问他(她)们为什么现在才来做手术?回答都差不多:人家说的,糖尿病人不能做白内障手术,做了眼睛就瞎了。这是哪里流传出来的谎言+谣言图片图片。何医生今天就给大家谈一谈白内障遇上糖尿病那些事儿。 现在糖尿病是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这个“富贵病”自然就多起来了。何医生的白内障手术病人中,糖尿病人几乎占到三分之一。那么,糖尿病人是不是就不能做白内障手术呢?答案肯定是:能。只要把握好手术的时机,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术后积极的进行相关检查治疗;糖尿病人也能做白内障手术,很多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出现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除外)。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高,或者血糖波动;白内障发展得更早更快,也更为严重。而且糖尿病可以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也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所以糖尿病人需要定期到眼科复查;检查白内障是否发生和发展,视网膜有没有出现相关的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人,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低于0.6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行白内障手术。或者白内障发展到影响眼科医生检查眼底视网膜的时候,就要积极考虑行白内障手术了。这个时候行白内障手术,晶体核不硬,相对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视力也能够恢复到比较好的水平。如果这时不手术,任其发展;白内障就会越来越重,直至遮挡眼底。眼科医生由于白内障,不能检查到眼底的情况;如果眼底出现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比如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甚至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等;这个时候再去做白内障手术,术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才会出现真正的做完白内障手术眼睛就瞎了的情况。其实并不是白内障手术本身导致的失明,而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从而丧失了最好的手术时机,而且严重影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和治疗! 糖尿病人术后反应比一般人重,术后感染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几倍,所以做好术前准备非常重要。糖尿病人要做好哪些术前准备呢?首先,必须控制好血糖。何医生一般要求患者的空腹血糖要低于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要低于11mmol/L,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这是手术的最低要求。另外糖化血红蛋白的值,最好能在6-7%之间,这个指标也很重要。何医生有时也会了解一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术前观察的指标之一。其次,要有完善的术前检查,了解有无视神经,视网膜,黄斑的病变;对于我们判断预后,视力恢复程度等非常重要。如果伴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等;在白内障的程度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一般还是先治疗眼底病变以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糖尿病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所以术后一定要点好眼药水。除了常规的激素和抗生素眼药水以及散瞳药以外,还可以使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来减少术后发生黄斑囊样水肿的几率。术后要坚持点药,不要擅自减量或者停药;一定要积极地遵医嘱复查。另外,不要以为手术成功了就可以不控制血糖了!在围手术期,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血糖的波动,对于手术眼的恢复都是不利的。有研究表明,术后血糖控制不佳,后发障的几率会明显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更容易进展。 糖尿病人在做完白内障手术以后,要坚持定期复查眼底。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眼底;了解有无视网膜病变,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住白内障术后的胜利果实。 总之,糖尿病人的白内障是完全可以手术的。选对手术时机,控制好血糖,术后坚持复查眼底情况;选择手术技术好的医生;糖尿病人的白内障术后也是一片光明!
激光近视手术的原理就是通过准分子激光或者飞秒激光等手段,切削角膜的基质层,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正近视,目前术后主要分为角膜表层手术和角膜基质手术两种。一、表层手术:PRK, Lasek, Epi-lasik,trans-PRK是比较早的术式。利用机械、化学或者激光的方式去掉角膜上皮(可再生)后,利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前弹力层以及基质进行切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由于手术切削了前弹力层,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较其他手术大,同时高度近视该手术存在出现角膜混浊的风险。术中去除了角膜上皮,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较其他手术更明显,恢复更慢。二、基质手术:LASIK,FS-LASIK, SMILE1、LASIK/FS-LASIK:利用角膜板层刀或者飞秒激光先做一个角膜瓣,然后把瓣掀起来,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进行切削,最后把角膜瓣对合回去。手术中同时用到两种激光,所以叫「半飞秒」。实际上也可以称为“瓣飞秒”,由于术中角膜瓣切口较大,约20毫米,损伤的上皮神经较多,干眼发生率相较全飞要高一些。飞秒激光制瓣较传统机械刀制瓣并发症更少,但仍然存在角膜瓣移位的风险。2、全飞秒手术SMILE:全飞秒是用飞秒激光透过角膜的表层,在内层切割出一个凸透镜的形状,然后在角膜的上方开一个2毫米的小切口,通过这个小切口,将激光雕刻好的角膜透镜片取出,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该手术不用制作角膜瓣,不存在发生位移的可能性,切口也只有2毫米。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较少,损伤也比较少,术后干眼相对少见,且症状轻。
伴随2021年征兵季工作的帷幕拉开,近视手术也进入了高峰期。依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的数据显示,近期咨询近视手术的市民成倍增加,手术预约同样是大幅提升。对此,提醒各位,近视手术有着严格的适应症,需要选择先判断是否具备手术条件,再行选择适宜方式。此外,对于想要入伍的青年来说,手术应提前至少半年计划,以备充足的恢复时间达到相关标准。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以做近视问题是摆在不少有志青年面前的一道“槛”,因此每每伴随征兵季的开启,近视手术量就会出现明显的提升。咨询及手术者主要以中青年为主,除了入伍意愿者,还有不少人是因为“飞行梦”。“虽然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还是应该遵守理性为先的原则。”近视手术虽然已经是成熟的治疗方式,但是却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如果强行手术,不仅不能改善视力,更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得不偿失。”因此,在矫正前,必须经过严谨的检查来排除手术禁忌症。在确定可以手术后还需要选择适宜的方式,以确保健康和安全。近视手术的分类近视手术方式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改变屈光力以矫正近视,包含全飞秒、飞秒Lasik、全激光三种手术方式;“晶体植入手术”则是通过在晶体前面放置一副“隐形眼镜”来矫正近视,适合度数高和角膜偏薄的人群,但是部分地区征兵要求是不允许行晶体植入术,应根据各地要求和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手术方式应该依据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各种近视矫正术式的适用范围、效果特征和术后优势都有区别。例如,“全飞秒”角膜激光手术不用制作角膜瓣,只是制作两层切口取出微透镜即可,切口仅约为2mm,术后恢复快、不影响术后从事剧烈运动,是参加征兵者的优先选择。不过,虽然这样的激光手术矫正视力得到了官方明确认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近视度数过高、角膜厚度不够的人,就不建议选择角膜激光手术。因此,还是建议有近视矫正需求的市民,能够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术式筛选。近视手术的术前准备对于近视手术,还想特别提醒的就是术前的准备。“很多人认为这是成熟的技术,感觉来了就可以做,但其实这个想法是一个误区。”比如很多来的市民都有隐形眼镜佩戴史,这类人群就需要提前停止佩戴隐形眼镜,直至屈光状态和角膜屈光率达到稳定状态才可以手术。一般来说,软镜(普通隐形眼镜)应停戴一周以上,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停戴一个月,角膜塑形镜停戴三个月以上。此外,对于想要入伍的群体来说,近视手术的计划应该至少在报名前半年完成。因为按照《应征公民体检标准》规定标准,入伍者应为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手术后半年以上且无并发症。
说起近视,我国大概没有什么比「假性近视」这一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了。 我总能从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口中听到类似的问题:「假性近视」能治好吗?「假性近视」会变成「真性近视」吗?「真性近视」是真的治不好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疑问都有个前提,那就是许多人已经默认「近视有真假性之分」。然而,这其实是已在国内流传半个世纪之久的「假性近视」谬论。 近视,没有真假之分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青少年群体会先有一个「假性近视」的阶段,此时近视度数一般较低,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治疗手段恢复视力。如果没有正确地干预治疗,就会发展成为「真性近视」,再无回头之路。因此,真近视之前的假近视治疗就显得非常关键。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风靡一时的「网红眼药水」来自日本一样(注意:不推荐非医生指导下使用),「假性近视」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提出,此后日本学者受其影响展开研究。 日本历史上确实有近视率下降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学生近视率由 1937 年 32% 下降到 1944 年 17%,但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学习时间减少,用眼强度降低。 上个世纪 60 年代,日本学者发表多篇「假性近视治疗」相关论文,虽然这些治疗方法后来被证明无效,但「假性近视」一说就此进入我国。 然而,无论是目前我国采用的《疾病分类与代码GB/T 14396-2016》,还是国内新农合 ICD-10 标准编码、国际 ICD-11 疾病编码,都没有「假性近视」名称。 医学上定义的近视就是近视,与其他疾病诊断一样,无需且也从不强调「真性」。 《疾病分类与代码GB/T 14396-2016》 「假性近视」一词存在歧义,严谨的表述应为「调节性近视」,指用眼过度后睫状肌出现调节痉挛。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眼睛疲劳的状态」,它不仅存在于近视眼,远视眼、正视眼和正常眼中也都有可能存在,通过适度休息就可以缓解。 「假性近视」贩卖的是焦虑 为何「假性近视」一说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我想这和大众的焦虑心理、商家应运而生的牟利宣传有关。 首先,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对近视的焦虑感,近视患者在婚恋、求职、升学、特殊岗位等仍有可能受到制约甚至隐性歧视。 人总会本能地抗拒「得病」的概念,希望那些疾病、困苦离自己都能远一点、再远一点。如果能有一个从假到真的演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间能存在好转的可能,人们从心理上则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假性近视」的说法,恰恰扮演了那一道心理缓冲的角色。 另一方面,我国近视诊疗的研究与科普领域仍存在空白。 据估计,2020 年我国近视总人数将达到 7 亿,2050 年全球近视将增至 47 亿以上,占世界人口近一半。当前已近视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但关于近视诊疗的研究却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大众的疾病焦虑与专业研究的不足,为「假性近视」之说留出了市场。 部分商家通过模糊近视的概念,推出五花八门的假性近视治疗仪和训练机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主打口号就是「假性近视可以治疗」。 患者交钱后接受「治疗」,以为视力真的恢复了,近视也被治好了,其实只是通过适度休息,把痉挛、疲劳给消除了。 不难看出,「假性近视疗法」其实贩卖的是焦虑,治的是人心。 号称能够矫正「假性近视」的治疗仪 近视防治千万条,科学防治第一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专业知识较不了解的普通大众,有小部分临床医生也对「假性近视」之说深信不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过一些「研究」,发明出如 6542、地巴吐、丹参、新斯的明、维生素 K3、麦得林、后马托品、烟酸、新福林、异可利定、樟柳碱等等各类疗法。 然而,虽然这部分「假性近视」奉行者热情很高,但仅凭满腔热忱是行不通的。这些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措施、器械、药物,大多数疗效并不确切,甚至连基本科学性都没有做到。 对于医生而言,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让每个人都摆脱近视的困扰。但科学道路千万条,没有一条是捷径。犹记得去年哈佛心脏专家「成果」受质疑,其「革命性」的心肌再生理论崩塌引出全世界范围「雪崩」。(详情可回顾丁香园往期文章:哈佛大牛被疯狂撤稿 31 篇,心肌干细胞领域要凉?) 对于患者而言,近视防治千万条,科学防治第一条。如果就诊发现存在近视,那么听从医嘱,进行生活方式、配镜、药物等干预,才是最正确、最省钱、最防骗的选择。(责任编辑:陈以寒、刘昱) 本文作者周行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视光学与斜弱视学科主任,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组委员和视光学组委员 致谢:本文经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美视美景眼科中心业务院长,上海眼视光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梅颖 副主任医师交叉审核
【是时候该配新眼镜了!】 当你出现镜框损坏和镜片磨损、戴眼镜不舒服容易视觉疲劳、眼镜框变形导致其瞳距改变、眼睛近视/远视/散光度数的改变、有眩晕感压迫感这些情况的时候,说明你该配新眼镜了。配镜前建议进行医学验光,检测眼睛屈光状态、眼位、调节力、视功能等。
快坐好,不要驼背,眼睛离书面远一点。” “看电视的时候离电视机远一点。” “不要总是盯着电脑和手机,远一点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说过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依旧不听话,玩手机的是恨不得把眼睛贴上去,就近视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弱视,斜视。 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斜弱视或近视问题呢? 近视自检自查 看不清,也许是近视 看电视、电脑、书的距离会不自主地靠得很近。 经常眯着眼睛看,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 看东西总是歪着一侧头去看。 有揉眼睛和皱眉的习惯。 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 孩子经常头疼也是眼部疾病的信号之一。因为视觉中枢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如果人们出现散光、用眼过度,很可能出现头疼症状。 如果孩子符合以上选项中的一项或多项 则可能患有 近视 斜视自检自查 看不清,也许是斜视 发现经常过度地揉眼睛。 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动头。 眨眼次数多,脚下常常被小东西绊倒。 看东西时靠得物体很近,不能看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 总抱怨自己看不清东西、看东西有重影(复视),看近的东西时想吐。 如果孩子符合以上选项中的一项或多项 则可能患有 斜视 弱视自检自查 看不清,也许是弱视 孩子通常怕光,见光就烦躁。 眼睛出现不正常的跳动,造成视力不良。 单只眼睛偶尔或经常向内或向外偏转。 用眼姿势不良:每次需要用眼时,头会偏转、倾斜,或下巴压低、抬高。 眼手协调能力较差,且易碰撞或跌倒。 阅读时用眼过近,常看错行,或看书写字时会有相反、倒置或重影现象。 如果孩子符合以上选项中的一项或几项 则可能患有 弱视 斜弱视、双眼视功能障碍和近视是儿童青少年的常见多发眼病,此类眼病病因复杂、发展变化快对视觉健康影响深远,家长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视力情况。一旦发现斜视、弱视、近视等,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治疗。家长更要养成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眼部健康检查的习惯,并在生活中多加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