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咳嗽,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小小的咳嗽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信号,提醒我们身体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直接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咳嗽,多数程度较重,常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得到及时的治疗;咳痰程度不是很重,甚至部分发作后可以自行缓解,时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多数抱着“忍忍就过去了”的想法,继而耽误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这种容易忽视的咳嗽就是我们本次的主角“慢性咳嗽”。治疗慢性咳嗽是否通过单纯的“经验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引起慢性咳嗽的根本原因。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许多疾病都与慢性咳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关系程度较为密切的包括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反流咳嗽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接下来我们就为您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咳嗽既可以是间断的,亦可以是持续的。咳嗽多发生在白天,入睡后多不明显,对睡眠影响程度较低。由于上气道涉及鼻、鼻窦、咽、喉等多个部位,因此主要症状除咳嗽外,伴随症状和体征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以鼻炎、鼻窦炎为基础疾病的人群可变现为伴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的清嗓、感觉咽后部有黏液附着及鼻腔分泌物倒流的症状。若与季节变化或接触某种特定的东西相关,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水样鼻涕、眼痒等,多考虑变异性鼻炎。鼻-鼻窦炎常有鼻塞和脓涕等症状,也可伴有面部疼痛/肿胀感和嗅觉异常等。想要缓解上气道综合征引起的咳嗽,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症状以及医生的查体,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基础疾病。当找到根源所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咳嗽可以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大众对于哮喘的普遍认识还停留在突发的喘息,并且可以自行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特殊类型,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约占慢性咳嗽原因的三分之一之多。咳嗽可以是它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多为干咳,并不伴随明显的喘息、气促。与支气管哮喘相似的是咳嗽多在感冒、冷空气或接触油烟灰尘后发作或加重,经过抗哮喘治疗有效。相比较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而言,变异性哮喘的咳嗽在夜间及凌晨多发。那么既然咳嗽是唯一或主要的表现,是否就可以抱着侥幸心理的任其发展呢?事实证明,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会发展为典型哮喘的,积极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存在类似症状,想要明确自己的慢性咳嗽是否是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引起,还需要经过肺功能等进一步检查才能够可确定诊断,进行具体治疗。胃食道反流咳嗽消化道的疾病引起咳嗽?是的,这不是天方夜谭。部分已经明确患有反流性疾病的患者,在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为什么?胃食道反流是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这种“强烈”刺激引起机体咳嗽,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必然多伴随着消化系的症状,例如: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及嗳气等典型反流症状,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但也有不少患者以咳嗽为唯一的表现。此类慢性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以及体位变换时,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治疗时除了针对于咳嗽,也应兼顾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在引起慢性咳嗽病因中,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所占的比例在13%~22%。此种慢性咳嗽中约三分之一合并有变应性鼻炎。在表现上部分症状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类似,如刺激性咳嗽。即在接触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后诱发,易反复,咳嗽多为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不同的是,咳嗽多发生在白天,少数伴有夜间咳嗽,且无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慢性咳嗽的依据除了结合以上症状和病史,还需要一系列专门的检查以鉴别诊断,从而明确病因达到“治本”的目的。除了以上提及的四种疾病,还有许多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元凶”,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向大家介绍,本次不再赘述。疾病的发生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临床表现却复杂多样,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继而耽误了就诊。若您有咳嗽并且伴有以上类似的症状,希望能在阅读后给您提个醒。对疾病给予重视,积极就诊治疗,健康才能与您常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慢性咳嗽门诊自开诊以来,为大量患者解除了慢性咳嗽的困扰,也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病患。北京中医药大学呼吸科医师出诊时间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上午王成祥主任医师吴建军副主任医师吴建军副主任医师下午(崔红生主任医师暂停诊)普通门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上午吴建军毕伟博吴建军靳锐锋于会勇吴建军毕伟博李 凛李 凛靳锐锋下午吴建军于会勇李 凛吴建军毕伟博吴建军靳锐锋吴建军于会勇毕伟博于会勇本文系吴建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什么是流感?1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2常见病原体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3流行病学流感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全球每年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生流感,大部分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也可出现肺炎、脑炎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据估计,全球每年有300万~500万例重症流感,导致25万~50万患者死亡。2009年全球爆发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部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2.7%~11.0%。近年来,我国还先后出现了H5N1及H7N9禽流感疫情。同时有散发H10N8、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报道,且多为重症。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与其他人群相比,学龄儿童的流感感染率最高。经估算,北京市2015-2016流行季5-14岁人群的流感感染率为18.7%(95%CI:12.9-24.5%),明显高于青壮年和老年人群。流感的传播1我们是如何被感染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有人因为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食具、茶杯等),又接触自己的嘴或鼻子,而感染病毒。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2哪些人有传染性,传染性能持续多久?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在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h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h内达到高峰。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患者感染不同毒株的排毒时间也会有差异。3哪些人容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4我是不是得了流感?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追踪到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者(如患者发病前7d内曾到有流感暴发的单位或社区、与流感可疑病例共同生活或有密切接触、从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归来等)需要考虑流感。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要考虑是否为流感:(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4)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5)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5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6流感VS普通感冒7出现症状怎么办(1)戴上口罩,避免传染其他人;(2)及时就医;(3)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4)在家休息,做好自我隔离。关于口罩:①普通纸口罩:阻挡较大微粒时有用,少于直径5微米的病毒,轻易通过,隔菌功能有限。②防尘口罩:主要防尘,防菌功能一般。③防霾口罩:主要以隔离pm2.5的防霾功能为主的口罩,兼备防尘等功能。④外科手术口罩:用三层“不织布”制造,手术室环境适合使用;可阻隔直径约4微米以上微粒。⑤活性碳医用口罩:加入的活性碳用料,最主要作用是隔味,不是防菌病毒,而且呼吸阻力会加大,隔菌功能98%。⑥工业防尘口罩:工业防尘口罩选择时须针对不同的作业需求和工作条件,应根据粉尘的浓度和毒性选择,所有工业防尘口罩都适合有害物浓度不超过10倍的职业接触限值的环境,否则就应使用全面罩或防护等级更高的呼吸器。8如何预防流感(1)四避免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随意用手接触鼻子、嘴巴和眼睛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避免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2)五做到做到睡眠充足,室内勤通风做到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做到坚持合理锻炼身体做到勤洗手做到远离流感样症状者核心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3)饮食注意事项宜清淡饮食,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注意多饮水,以白开水为主。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4)预防用药为了减少抗病毒药物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不推荐大范围或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不鼓励由于社区、学校、度假营或其他场合的潜在暴露而对健康儿童或成人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关于疫苗要不要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2018年9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如何接种疫苗: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周;2017-2018年度或以前接种过一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一剂。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