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报告单是检查所得出的客观数据记录。检验项目很多,这里只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概略地作一介绍。定性检验,是看送检的标本中有没有“待检物”(即想要查的东西)。一般来说,有待检物存在,报告为“阳性”,反之报告“阴性”。正常时不应有的待检物出现了,称为“阳性”,即为不正常。定量检验表示检验标本中待检物含量的多少。不同地区不同方法测出的检验参考值略有差异,参考值不等于正常值,只是一个正常范围。 (1)三大常规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①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②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应、蛋白定性和糖定性。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尿中有蛋白见于肾炎、心衰、发热性疾病和泌尿道感染等;有糖则多见于糖尿病。 微镜检查主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及结晶等。正常尿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盐类结晶。如果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则有肾脏损害,如肾炎、泌尿系感染等。碱性尿常见磷酸盐结昌,服用磺胺药可见磺胺结晶。 ③大便常规包括肉眼检查及镜检,肉眼主要观察颜色、性状和硬度。显微镜检查主要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虫卵等。 (2)肾功能有关的检验 尿素氮(BUN):正常值为(3.2-7.1mmol/L)。尿素氮增高时,见于各种严重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还可见于心力衰竭及休克、消化道出血后、严重烧伤等情况。在严重肝病时,尿素氮可降低。 肌酐(Cr):正常全血为88.4-177umol/L,血清为53.0-141umol/L。肌酐测定对尿毒症的预后判断很有价值,肌酐越高,说明肾功能损伤越严重,预后不良。 尿酸(UA):正常男性149-416umol/L,女性89-357umol/L,尿酸增高常见于早期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结缔组织病等。 (3)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一项主要指标。正常参考值为3.9-6.1mmol/L,高于此范围多为糖尿病,低于此范围,可见于肝脏病、饥饿所致的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或甲状腺素不足等。 (4)血脂 血中脂类的总称,它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血脂与年龄、性别、饮食成分和生理情况有关系。诊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都需要检查血脂。我国正常人空腹时,血脂各项的参考值波动在:胆固醇(Ch)成人2.8-6.0mmol/L;甘油三脂(TG)0.23-1.35mmol/L;磷脂(PL)1.94-3.55mmol/L;游离脂肪酸(FFA)176-586umol/L。 (5)微生物检查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一、疾病介绍1、颅内动静脉畸形为先天性血管异常,主要表现为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直接沟通。临床多以癫痫、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如有血肿形成可出现偏瘫、失语及颅内压增高等表现。2、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部分,主要与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感染和外伤有关。3、动脉瘤发病急骤,常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多有脑膜刺激征。4、DSA可明确颅内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的部位、性质。5、手术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的根本治疗方法。二、心理指导1、避免情绪激动,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可诱发脑出血。2、保持良好的心境,可听听轻音乐、学会深呼吸等放松术。3、病人好转出院时,应向病人和家属交代清楚,出院不等于完全康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功能,康复工作应贯穿始终。4、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行走训练时,病人不可过于自信,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不要自行起立和移动身体,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5、康复训练应定期进行评估,以了解病人康复进展情况,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告诉病人不要因某些重复检查而烦躁,应尽力配合。三、饮食指导1、宜选用清淡、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低脂饮食 。2、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3、戒烟酒,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饮料。4、术前禁食8~10小时,禁饮6~8小时。5、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方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软食。四、术前指导1、术前一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2、术前应积极训练咳嗽和排痰。3、请于术前3日起开始练习卧床排尿,每日至少两次。4、请将指(趾)甲剪短,注意保持身体清洁。5、术前请保证充足的睡眠,如失眠,请告知医护人员,可口服药物催眠。五、术后指导1、麻醉清醒6小时后方可进食。2、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3、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排痰。4、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六、出院指导1、合理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以防止便秘。2、血压高的病人,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3、康复治疗:(1)偏瘫:①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利于组织修复的药物,配合高压氧、理疗、针灸治疗,以促使脑功能的恢复。②定时按摩瘫痪肢体6~10次/日,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③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④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用“L”字夹板固定踝关节,防止足下垂。(2)失语者的发音指导:①从发单音开始逐渐过度到教病人说日常用语,以训练运动语言功能。②用听收音机、广播的形式,让病人听过去熟悉的歌曲、喜爱的节目,以训练病人的听觉语言功能。③从教病人认读自己的姓名、简单的文字符号开始,训练病人的视觉语言功能。(3)继发性癫痫:不能单独外出,不宜攀高、骑车、游泳等,随身携带疾病证明单,坚持服抗癫痫药3~5年。摘自上海六院科普教育
一、疾病介绍1、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50—60岁的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引发。出血部位以内囊区为多。2、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缓慢、血压升高,继之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出现昏迷及完全性瘫痪等。3、常以手术方法切除病变血管或清除血肿。4、CT和MRI可明确出血的部位和性质。二、心理指导避免情绪激动,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可诱发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三、饮食指导1、饮食宜清淡,进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防止便秘2、进食速度不宜太快,防呛咳。3、戒烟酒,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饮料。4、全麻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饮6-8小时,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四、术前指导1、应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增进食欲、恢复体力、增强机体抵抗力。2、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3、有癫痫发作史的病人服药不可中断,以免诱发癫痫大发作。4、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因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尿潴留。5、不单独外出,卧床休息为主,有脑内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躁动不安的病人宜约束四肢,必要时镇静。6、保持大小便通畅。不用力大小便;习惯性便秘病人,用轻泻剂或低压灌肠。7、血压高的病人,坚持药物治疗。不可随意漏服或停用降压药,因血压升高时,可导致病变的血管破裂。8、皮肤准备:头部剃光头后用肥皂和热水洗净,以免术后伤口或颅内感染;天冷时,备皮后戴帽,防感冒。五、术后指导1、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方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软食。2、术后24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鼻饲流质饮食。鼻饲饮食的温度38~40,鼻饲时抬高床头15~30度,喂食后半小时勿改变病人体位,防止食物返流。3、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4、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以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5、保持血压平稳:术后血压应控制在病人基础血压水平,不可随意自行调快或调慢降压药速度。血压过高,可造成手术部位血管破裂出血;血压过低,可造成脑缺血、脑梗塞。六、出院指导1、合理营养,保持大便通畅。2、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3、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位置,恢复体质。4、康复指导:(1)偏瘫:①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利于组织修复的药物,配合高压氧、理疗、针灸治疗,以促使脑功能的恢复。②定时按摩瘫痪肢体6~10次/日,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③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④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用“L”字夹板固定踝关节,防止足下垂。(2)失语者的发音指导:①从发单音开始逐渐过度到教病人说日常用语,以训练运动语言功能。②用听收音机、广播的形式,让病人听过去熟悉的歌曲、喜爱的节目,以训练病人的听觉语言功能。③从教病人认读自己的姓名、简单的文字符号开始,训练病人的视觉语言功能。(3)继发性癫痫:不能单独外出,不宜攀高、骑车、游泳等,随身携带疾病证明单,坚持服抗癫痫药3~5年。摘自上海六院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