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宝宝斜颈?斜颈俗称“歪脖子”,是小宝宝颇为常见的外科疾病。此症通常发生在幼儿,有四个症状:(1)头倾向一侧,下巴朝对侧肩膀;(2)颈部出现硬块;(3)脸部左右大小不对称;(4)颈部活动受限制。这些症状可能一出生就有,也可能在后来才慢慢出现,有些症状也可能不经治疗而自己消失。2、斜颈的原因?造成斜颈的原因很多,像肌肉、骨胳、神经等的异常都会使颈部歪到一侧。不过,在儿童最常见的斜颈原因颈部最大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所致。“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的两侧,当一侧的肌肉发生纤维化,这一侧的肌肉即变硬、变短,会使头部往该侧歪斜,而下巴则斜向另一侧。例如左侧的斜颈,即表示其左侧的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此时可在其左侧的脖子,摸到坚硬如骨头的肌肉硬块,将其头部会倾向左侧,而下巴则斜向右侧。这一种肌肉纤维化的现象,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发生了。由于妈妈有相当高的比例,有胎位不正,甚或臀位生产的情形,使得有些父母误会以为是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妇产科医师用力不当,把婴儿的脖子扭伤所致。其实归罪妇产科的医师是不公平的,因为根据病理切片检查,纤维化的肌肉都是一些成熟的纤维细胞,并没有受伤出血的现象。其它造成斜颈的原因也是有的,但在幼儿比较少见,包括:(1)颈部组织发炎,例如急性淋巴腺发炎,因为肿痛的关系,也会使头歪到一边去;(2)运动伤害、睡姿不良等也可能引起一侧颈部肌肉痉挛,使颈部活动不对称;(3)视力不对称也会造成头歪歪的;(4)神经方面疾病如脑性麻痹,也可能有颈部肌肉收缩异常情形出现。这些原因使颈部活动受限,症状与斜颈相似,但都不是本文要谈的斜颈。3、什么是“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众多肌肉中最大最粗的一条肌肉,负责头颈各方向的运动。此肌肉左右各一条,从耳朵后面凸凸的骨头(称为乳突)开始到前颈部的胸骨及锁骨处,所以称为胸锁乳突肌。如果我们用力把头转到一侧,就可以看到或摸到那条肌肉了。假如我们要向右看,左边的胸锁乳突肌就会被拉紧,而变得硬硬的。当我们不用力时,这些肌肉都是软的。4、颈部肌肉为何会纤维化?身体的组织变成纤维组织叫“纤维化”。纤维组织通常是身体在修补受伤部位用的,例如结疤就是纤维组织。如果正常的组织变成纤维化就会出问题,因为失去了正常的功能。纤维组织比较硬,所以颈部肌肉纤维化后会出现硬块。尽管很多人在研究,但目前引起颈部肌肉的纤维化原因尚不明,有人推测可能是肌肉生长时血管栓塞或感染病毒引起的。奇怪的是,斜颈症只有胸锁乳突肌会纤维化,其它颈部肌肉则不会。5、如何判断宝宝可能有斜颈?斜颈的症状就是头歪歪的。在平躺时,小宝宝倾向睡同一侧;在坐姿时,头固定转向一边。父母可尝试吸引宝宝左右看,会发现宝宝头颈部转动有困难。有些小朋友因在子宫内就斜颈,所以出生后脸部发育就不大对称了。出生后仔细检查,颈部常会有硬块(66%),大小约1~3公分,好象颈部长了一个瘤!如未痊愈,年龄较大的儿童颈部硬块会变为一条很紧的筋。6、医师如何诊断斜颈症?通常医师会观察宝宝的头部及脸部发育,用手触诊颈部。如颈部有明显硬块或肌肉纤维化的现象,诊断就可以确定了,通常不必使用其它诊断工具。比较困扰的是有斜颈症状但颈部肌肉检查却正常的小朋友,这时可能需要安排一些检查去寻找其它原因,例如X光、超音波检查等。7、斜颈与生产有关吗?斜颈症的小朋友,很多是在母亲子宫中就头歪歪的了,造成胎位不正或生产困难,产科医生可能必须费九牛二虎之力、动用到各种产钳才能把宝宝娩出,有时甚至要剖腹才能生产。如果生出来的小宝宝有斜颈,父母也许会误会是产科医生在生产时把宝宝弄伤了,其实是把因果颠倒了!8、斜颈症有何影响?纤维化的肌肉不能正常收缩放松,除了失去功能以外,还限制了颈部的运动,使两侧肌肉发育不对称。另外,因为一直睡同一边,头、脸会被压成左右不对称。因婴幼儿的头骨仍在成长中,在6个月大之前的不对称仍有机会恢复,6个月以后就定型了!9、治疗的最佳时机?脸部及头部的对称性是很重要的指针,越不对称表示斜颈的影响越大,越需要积极、及早的治疗。6个月是治疗的关键时刻,因为6个月后头脸的不对称就不容易恢复,足以影响一辈子的外观,不可不慎!10、斜颈的治疗方法?小儿斜颈应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①先天性肌性斜颈。婴儿早期发现颈部肿块,很难预料肿块是否能自行消散,可指导父母用手法牵伸锁乳突肌,使颈部向对侧倾斜(即推拿)。也可以去医院康复科做理疗。还有些学者主张在局部肿块内注射激素。小儿1~4岁适合手术松解,5岁以上手术松解效果差,并且面部的不对称不容易纠正。②颈椎引起斜颈。除了松解胸锁乳突肌外,应作颈椎畸形正术。③第一、二颈椎之间半脱位或齿状突骨折。一般只做伸展位头部牵引使椎体稳定2~4周,绝大多数患儿均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如果合并有炎症者应加用抗菌素。少数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考虑手术方法。④眼科疾病,及时纠正斜视。⑤习惯性斜颈。排除以上各种原因后,应纠正不端正的姿势,时间久后能自动纠正。11、婴儿斜颈家庭矫治法①用玩具吸引婴儿将头部转向与畸形相反的方向。②睡觉、喂奶时,采用与畸形相反的体位。③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斜颈部位,每天30分钟。④每天给婴儿做与畸形方向相反的颈部活动5次,每次维持2秒钟,重复10~20遍。⑤捏揉局部肿块。让婴儿侧卧,患侧在上,背朝施术者,施术者用拇指与中指、食指捏住局部肿块,顺着胸锁乳突肌的走向,由上向下,然后由下向上反复捏揉20~30次,并逐渐加大指力,捏揉约10分钟,手法及指力适当时肿块会变软,再捏住包块,向其垂直方向左右拨动,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1周岁内治疗斜颈效果较好。此外,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仍无效、1岁以后仍有明显硬化的颈部肌肉,也应手术。手术通常是把硬化的肌肉切开,使它不再妨害运动。手术后颈部大多能恢复正常运动,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太晚开刀,除了头脸变形外,术后还要再配合一些复健才有较好的效果。手术后再复发的机会在5?以下。12、手术危险吗?手术本身相当简单,只是将纤维化的肌肉切开或部份切除,小病人只需住一个晚上,隔天即可出院。基本上,一岁以内的心病人手术后之恢复相当快速,头部马上就可以转来转去,而且不再需要特别的治疗,几个月内即不再有头部歪斜的现象,脸部及头部的变形也会完全回复正常。如果拖得很晚才开刀治疗的话,则手术之后,头部仍会有习惯性的歪斜,此时还需要物理治疗,以及四到五个月颈圈的矫正,头才会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然而头部及脸颊的变形,有时还是无法回复到正常,因此父母们千万不要轻忽,以免太慢的治疗而遗憾终生。斜颈症是儿童颇为常见的疾病,通常诊断及治疗并不困难。最重要是必须了解此症对头脸发育的影响,采取何种治疗方法、何时治疗都与头脸的发育有关。处理太晚或方法不对,会有不可恢复的影响。
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可以对慢性肾病的发生起到警示作用,便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效遏制病情恶化。通常,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尿中见血色、夜尿增多、双下肢或双眼浮肿,即尿常规检查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则可能为慢性肾病早期发生的预警信号。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一旦病人感觉自身有明显疲劳、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慢性肾病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诊断确立,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术后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手术死亡率降至1%以下。 ? (一)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手术适应证? 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治疗前应使用超声心动图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诊断明确后,有临床症状或有明显的右心室容量负荷过度者,均应进行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 (二)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手术禁忌证? 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肺循环阻力>8WoodU;或休息时Qp/Qs为1.5,运动时降为0.85,并有体循环血氧饱和度下降;或临床出现明显发绀,均属手术禁忌证。? (三)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手术要点和注意点? 1.房间隔缺损治疗常规在中度低温和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进行直视修补。也可在常温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 2.绝大部分缺损可直接缝合,巨大房间隔缺损需用人造补片或自体心包片修补。? 3.低位缺损要防止将下腔静脉开口缝向左心房及防止下腔静脉开口狭窄;高位缺损也应防止上腔静脉开口狭窄。注意防止损伤房室结。? 4.合并存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者,应同时纠正。术中尚需经房缺探查房室瓣。注意同期纠正瓣膜畸形。? 5.心脏复跳前,应特别注意左心房排气,防止脑气栓。 ?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确定诊断后更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首先修补二尖瓣裂。然后以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房缺自愈的可能性有多大 房缺口直径≤1.0cm、中央型房缺、右室正常及年龄1.0cm、腔静脉窦型ASD、右室增大及6岁以上的房缺自然愈合机会很小。? 大多数房缺的儿童一般无症状,亦不影响活动,在婴儿可出现心力衰竭,但非常少见。如果未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将在成人的20或30岁左右发生。无论是否手术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或房颤)可在成人时出现。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约为先心病总数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缺损在0.1-3cm 间,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 Roger氏病。缺损若
甲状腺结节传统治疗为手术切除或腔镜下切除。影像引导经皮热消融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肿瘤治疗新方法,该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或微波消融针穿刺入病灶内,通过高温加热作用引起病灶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后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从而达到超微创局部灭活病灶的目的。。2005年是中国射频和微波消融治疗技术进入甲状腺领域的开端。国内在甲状腺疾病热消融治疗领域最早进行技术探索,建立临床治疗规范,且技术操作熟练,流程完善的当属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章建全教授率领的团队。经过长达9年的8000余例患者随访证实所有结节均发生完全凝固坏死,有效率100%,存留于体内的消融坏死结节没有给患者造成负面影响,最终病灶吸收率在84.11±14.93%,无严重并发症。显示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或微波消融甲状腺结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2、技术特点该手术本质是在超声导航和监测下,通过微波或射频针将热能导入瘤体及结节内,温度达到50℃以上时,目标组织凝固坏死,手术中实时评价消融效果,术后3~12个月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术后未见任何创口,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最大优点是最大程度保留了甲状腺功能,避免手术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担忧,其精确度高,并发症少。患者不需要开放手术的全身麻醉,在局麻下一般30分钟可完成手术。住院时间短。3、对于小的良性结节,有的医生认为不需要处理。我们现在推广甲状腺消融,是否降低了恶性变可能性?甲状腺里面有个小结节,不管它是什么性质,我把它给处理了,肯定是降低了它潜在恶变的可能了嘛,这是显而易见的。研究报告甲状腺结节有10%为恶性。当超声结节呈低回声、结节血供丰富、不规则边缘、结节内微小钙化、晕圈缺如或结节高度超过宽度等,还需进一步检查和处理。4、为什么有的病人在一周后他的FT4会升高,第二周恢复正常,但是TSH仍然偏低?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病人术后康复?甲状腺激素有T4、T3,他们怎么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两个T1,变T2。两个T2,变T4。T4减去一个碘离子,变T3。T3和T4有两种存在形式:TT3、TT4和FT3、FT4。T和F最大区别是一个是有蛋白结合的,一个是没有的,就是甲状腺球蛋白的结合蛋白。这个结合蛋白在不同人体里他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是可以有波动的。T就是Total,是全部的意思;F就是Free,游离的意思,形象地讲F+结合蛋白=T,T-结合蛋白=F。可想而知,蛋白结合多了,F就会少。真正发挥功能的是FT3。TT4可以转变为TT3和FT4。TT3和FT4转变为FT3。最后发挥功能的主要是FT3,几乎占到了80%,而FT4占到了20%。这个百分比是什么概念,是讲激素功能的80%和20%。但是从含量上看,正好是倒过来的。是占80%的FT4发挥了20%的功能,占20%的FT3发挥了80%的功能。这个机理内分泌科医生很熟悉,但超声科医生、外科医生不见得就熟悉。TSH是干什么的?它是处于甲状腺上游的管理机构脑垂体中。TSH就是促甲状腺激素,它由脑垂体分泌后入血,作用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促进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T4、T3。血液里的T3、T4反过来调控TSH分泌的多与少,T3、T4高了就要让TSH少一点,TSH少了,T3T4就少了,这样就能够保持T3、T4的动态平衡,这叫负反馈调节。那么消融后T4为什么会变化?T3、T4是存在于甲状腺滤泡腔里的,通过静脉入血。在我们穿刺过程中,无论是微波针还是活检针,都有可能把血管穿破。穿破了以后滤泡腔的T3、T4就有可能沿着破裂口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的T3、T4升高,那么T3升高持续时间长,幅度比较大,TSH就会下降。这时不了解这个过程的人一看到甲功检验报告单,就会仅凭数字诊断甲亢,就要让患者用药了。实际上当血液里T3、T4消耗差不多了,TSH也逐步恢复了。所以不能只是僵化地、机械地看报告单上的数字,可以不用理会它。就对患者说你这是穿刺后造成的短暂的T3、T4升高和TSH降低表现,经过一段时间就平复了。短暂的激素波动都不会对患者产生什么临床后果。那么病人总是不理解,我本来T3是不高的,由于穿刺T3变高了,TSH低了。有什么办法让他不高?这个办法你想出来后就可以告诉我,那你就了不起了。T3是通过穿刺弄破的静脉进入血管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不弄破静脉呢?能做到么,不可能。那么多的血管怎么做到不穿破呢。5、激光、射频、微波消融,那个更好?激光、射频、微波各有各的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激光的前向传播能力极强,能量密度极高,容易使得组织发生气化,激光的使用功率通常在5w左右比较安全,大了穿孔、气化的风险就大了,这在甲状腺区域是不合适的。但是功率低,消融范围就会小。这就是为什么不积极主张甲状腺结节使用激光消融,而更主张激光消融用在乳腺肿瘤方面。曾经做了很多体外实验,发现激光有前向穿孔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消融区的前缘向外还会有一个纤细的,长约3~5mm的穿孔。如果是横向进针,这个穿孔就有可能发生在颈部血管、气管或者食管,那后果会非常可怕。超声上对这个微小穿孔是看不到的。对于甲状腺结节,射频和微波更好,优于激光。工作效率快,止血可靠,治疗大病灶更有优势了。如果结节里面有囊性的胶体成分,微波和射频就好多了,尤其是微波。如果遇到囊性的胶体的,射频靠离子导电形成电流,胶体里面粘滞度很强,离子运动非常困难,电流不大容易通过。而微波恰恰不存在这个问题。微波只要有水分子就可以产热。而射频热效率比较低,消融的范围肯定是相对于微波要小一些。小病灶2cm以下,射频没问题。但是5cm的结节,让我用射频治疗,我肯定不干。因为它要花将近30-40分钟。而微波可能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效率相差好几倍。射频优势是单纯的金属材料针,可以做得很锋利,很细,进针比较容易,而微波针一般是要在发射的情况下进针比较容易些。 6、甲状腺消融后是个硬块,多长时间能代谢?这个过程不称代谢,叫吞噬。基本上是消融后一周,吞噬过程开始了。并不是今天消融完马上开始吞噬了。刚消融完去检查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水分少了,脱水了嘛。但一周以后免疫攻击开始发动,通过血液循环一些巨噬细胞和溶酶体首先来到消融区周边,有外向内不断吞噬消融区组织。由于病灶大小本身不同,使用的热剂量不同,它吸收起来自然而然不一样。按照一定的大小进行分段,比如1-2cm,2-3cm,3-4cm,我们用多少功率,多少时间。我们得出个经验值,大概要多长时间消失掉。通常一般是在6-8个月会见到明显的消失,一年后基本上就没有了。但是也有三年四年存在的,这种情况下和什么有关系呢?人与人免疫状体是不一样的。还有病人和会问,消融完后周围还有血流,是不是消融不彻底?消融区周边的血流和内部的血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融区内部的血流是一定要没有的,而消融区周边存在血流这是个好事。因为我们的吞噬细胞是通过周边血液进来的,周边血流越丰富,吞噬得越快。7、是消融之前做活检还是消融完了做活检?严格意义上讲,是先做活检再消融。先做活检有什么好处?我让病人先知道他的病情性质,尤其是对恶性的结节,这样在消融治疗前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利。他可以选择外科开刀也可以选择热消融。但是先活检最大的风险是出血。如果有办法严格控制好出血,那就先活检。活检有2种方式,一个细针,一个粗针。粗针引起出血的风险非常大。先活检时建议能用细针达到目的就尽量用细针。细针做的好可以达到90%以上不出血,安全性上说,细针更好。在消融过程中我把血流阻断,当场进行活检,也就是消融术中活检。热消融对病理的解读没有大的影响。刚刚消融完,组织发生脱水和凝固。热本身就是一种固定的方法。在病理学里面,有时用硬化剂来固定比如福尔马林,热是种快速的固定方式。这时还没有发生免疫吞噬,细胞结构是完整的,只不过是凝固了,还远没有变性。不影响病理解读。只要是甲状腺治疗,就必须做活检,没有活检结果是不符合规范的。8、甲状腺的功能保护甲状腺功能很重要。如果孕妇甲状腺不好,小孩可能身体发育不好,智力也发育不好,。甲状腺激素对人体发育智力都很重要。外科切除现在也强调能保留就保留。哪怕保留一点点,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消融也一样,把病灶去除掉,尽可能多保留正常组织,保护甲状腺功能才是消融治疗的主要目标,绝对不应该是美容问题。9、一般术后多少天复查,判断消融结果?四个时间节点,消融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复查的内容包括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指标,必要时的时候还有细胞学穿刺检查和相关的细胞因子检测。10、消融适应症甲状腺良性结节: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胶质潴留性囊肿甲状腺恶性结节: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要求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微波、射频消融-----甲状腺肿瘤微创治疗新时代。特点:以针代刀、安全性高、保存功能、微痕美观。适应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早期分化性甲状腺癌等。近期将请甲状腺肿瘤微波、射频治疗技术中国“第一人”,该项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创始人,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消融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百强名医,军中医学精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章建全教授亲临我院诊治。章建全教授从即日起接受来我院诊治预约,每期名额有限,按序诊治。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常有的症状是: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成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全身不适、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可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成直肠内指诊可摸到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脓汁。若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疼痛缓解或消失,体温下降,全身情况好转。但流脓的伤口却不易愈合或暂时愈合后又复发流脓,经久不愈,就成为肛瘘。由于脓肿发生的位置不同,症状也不同。诊断依据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B超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治疗措施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一)单纯性脓肿的治疗 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二)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 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医。临床研究表明,静脉曲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此外,下肢静脉曲张属于血管外科诊疗范围 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内的静脉增加充血。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妊娠期四肢浅静脉的张力降低,使其易于扩张,这种情况在产后可恢复。 症状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 皮肤有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 3.有腹水.肝脾肿大。呕血.黑便。双下肢广泛水肿患肢疼痛,运动时加剧,有时静止时疼痛,夜间加重 4.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5.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6.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 7.坏疽和溃疡产生。
正 人类一般仅有一对乳腺。但有的中年妇女一侧或双侧腋下局部鼓起,可触及较软的肿块,随月经周期可有胀痛。这就是副乳腺,也称为多乳房症。 副乳腺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当胎儿体长1厘米时,腹部两旁自腋前线向下,通过正常位置的乳头至腹股沟的连线上(乳腺发生线),由外胚层的上皮发生许多对乳头状组织,为乳腺始基。在正常情况下,仅有胸前的一对乳腺始基继续发育,其余的始基在出生前退化、消失。如果不退化,或退化不完全,则在出生后形成多余的乳腺,这就是副乳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 主要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乳腺癌细胞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囊肿:是乳房之良性病变,病变总合的乳腺上皮细胞有明显的顶浆分泌而且潴留于导管组织产生囊肿。乳腺囊肿多位于乳房中央、乳头周围,特别好发于乳头上方处,多见于中年妇女。 患者常有乳房炎症及乳房外伤史,致使大导管口阻塞。多为孤立性肿块,黄豆大和乒乓球大。直径可达5厘米以上,球形、外表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活动,质软,有弹性感。有的乳腺囊肿可与乳房其它疾病并存。乳房囊肿应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如有的混有血性液体,多次治疗不消失,均应手术切除,少数病人于绝经后期可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