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鲜姜30—50g(约一市两),捣烂取汁为一份,再取四份蜂蜜,即为成人一日量(小儿酌减),按比例混匀于碗中,再置锅内隔水蒸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两天。用于治疗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发痒,或咳嗽夜甚。
对绝经后妇女尿路感染的治疗,在抗生素使用的同时,辅以小剂量的雌激素(己烯雌酚0.125mg,每日一次,连用10天,停3个月后重复一次)疗效明显提高,尤其是频发的尿路感染,疗效更为显著,其发生率亦明显降低。小剂量雌激素具有使阴道菌丛从革兰阴性杆菌转为乳酸杆菌的作用,从而减少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时的剂量。
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1 睾丸异常 (1)隐睾 (2)胎儿期因不利因素损伤了胚胎基 (3)早期睾丸损伤2 染色体异常3 睾丸后天损伤4 生殖器官感染5 重力影响:男子在过度负重的情况下,可使睾丸内生精减少而致不育。6 性功能障碍7 局部供血障碍8 毒药和药物影响9 环境影响10 鞘膜积液11 免疫性不育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大致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历代医家对胃痛的辨治阐述较多,经验颇丰。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大、小承气汤,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黄芪建中汤等皆为后世用治胃痛的常用有效方;李东垣《兰室秘藏》论其病理,则谓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而致,其用药之法,益脾胃之气多用人参、黄芪、炙甘草,温中多用益智仁、吴茱萸、白豆蔻,理气多用木香、青皮、陈皮、厚朴、荜澄茄,和胃多用麦芽曲、法半夏、陈皮,和血多用当归、桃仁、红花,汪涵镦《笔花医镜》则多以寒热虚实辨治,用药用补泻温凉,各有“主将”、“次将”,如其补胃猛将为白术、黄芪、大枣,次将为扁豆、山药、炙甘草桂圆肉,温胃猛将为干姜、良将、益智仁、肉豆蔻、草果、丁香、木香、胡椒,次将为霍香、砂仁、白豆蔻、半夏、煨姜、厚朴、川椒;顾靖远《顾氏医镜》对肝胃不和者,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气滞者用四磨汤,血瘀者用失笑散,食滞者用保和丸,热症用黄芩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唐容川《血症轮》对瘀血滞于中焦,胀满刺痛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高鼓峰《医宗己任篇》对胃脘痛属阴虚、烦热口渴者,用逍遥散加生地、丹皮、山栀子等等,不胜枚举。胃痛的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其病因多为情志失和,饮食不节,精神紧张及疲劳等;久则气郁化火,寒热挟杂,或气病及血,渐至脾胃阳虚或肝胃阴虚,挟痰、挟瘀、挟滞。脾胃纳化功能障碍,气血运行受阻是其基本病机,即所谓“不通则痛”。本病以胃脘疼痛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结或溏等脾胃症状及神疲乏力、面黄肌瘦、浮肿等全身症状,但临床上需与心痛、“真心痛”、腹痛相鉴别。心痛病位在胸中,以绞痛如割,痛彻胸背,伴有心悸、憋闷,有频死感,甚者有“真心痛”,每每“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甚至危殆立待,腹痛则包括胁腹、大腹、少腹等部位的疼痛。治疗多采用通法,使气血调畅,纳化复常,“通则不痛”。但因辨识缓急、寒热、虚实、气血分别施治。具体为: 寒凝气滞症状:胃痛暴作,疼痛剧,畏寒喜暖,得热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舌苔白,脉弦紧或弦迟。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加味饮食积滞症状: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肝郁气滞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每因烦恼郁怒而痛作,苔多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瘀血阻络症状:胃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失笑散加味脾胃虚寒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断,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时吐清水,纳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舌质淡,脉细弱。治法:温阳益气建中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脾胃阴虚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养胃益胃 方药:益胃汤合竹叶石膏汤 在临床上,胃痛虽表现为不同证候,但各证之间常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甚至互为因果,因此应当注意观察分析,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治疗,始能收到良效。胃痛的发生,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在预防上特别应重视这两方面的调摄,调情志,慎饮食,防患于未然,既病之后,又应及早治疗,防止病情加剧或恶化,本病如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预后一般均较好。
《内经》五郁治则临证验案举隅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是最早系统地提出五郁治则。五郁既指风热湿燥寒五气的郁发,又反映人体五脏之气郁滞后的病理变化,即所谓“天地有五运之郁,人身有五藏之应”。此经文所述五郁治法言简义深,笔者在深入研读《内经》原文的同时,运用五郁治则,结合辨证论治,受益匪浅,今就本人对五郁治则的临证所悟举验案分述如下。1 . 木郁达之案马某,女,26岁,2010年6月11日初诊。自诉痛经6年,经前经期下腹胀痛,月经量少,色暗夹血块,块下痛减,结婚9月未孕,常无故情绪不舒,舌淡有淤斑,脉弦。证属肝郁血虚,气滞血淤,治宜养血和肝,行气化淤。药用:炒柴胡10g,元胡15g,当归10g,白芍15g,制香附10g,乌药10g,益母草15g,五灵脂10g,茯苓10g,川牛膝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调治1月后患者7月13日行经无腹痛,遂在上方基础上稍事增减,于经前4天至经期服药,巩固3个月,痛经未再复发,并于当年11月怀孕。按 本案为痛经,属肝郁血淤之证,治以疏肝理气、化淤止痛而收效,方用逍遥散加活血化瘀止痛之品。“木郁达之”,笔者认为“木郁”指肝之气血阴阳运行不畅,郁结不通而产生的多种病证;“达之”,不仅是条达、畅达,疏理肝气之谓,它还包涵能使“木郁”解除的多种治疗方法,即张景岳 “但使气得通行,皆谓之达”之义也。2 . 火郁发之案 陈某,男,63岁, 2010年10月15日就诊。主诉难以入睡4年余。4年前因受精神刺激出现入夜心烦,难以入睡,甚或彻夜不寐,曾服各种镇静西药,也曾服安神补心丸、心神宁、五味子片及酸枣仁汤等,均效果不佳。现症:入夜难眠,阵发性燥热感,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小溲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心神不宁,药用:姜黄、柴胡、茯神各15g、黄芩、远志、僵蚕、法半夏、生大黄(后下)各10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蝉衣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服7剂后诸症均减,入夜可睡5小时,效不更方再进7剂诸症皆瘥,随访4月未再失眠。按 此案为顽固性失眠,用升降散合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施治,全方具有畅气机、调升降、通腑实、宣郁火、镇心神之功,一升一降、一宣一通,使郁火从上下而清,心神回归安宁,方证默合,故效如桴鼔。“火郁发之”,“火郁”是指邪热伏于体内,火气郁闭所致诸证;笔者认为“发”是因势利导、发泄、发散火邪,不限于王冰所述“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之意,还应囊括消除火郁证的升、散、清、降之法,张景岳“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更合临床实践。 3 . 土郁夺之案武某,男,39岁,2009年6月8日初诊。诉间断胃脘部灼热疼痛2月余,5天前饮酒后加重,饮食日减,泛酸嘈杂,口干苦喜饮,肢倦身重,小便黄赤,大便不畅,夜寐不宁,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胃镜检查诊断为急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为湿热郁阻中焦,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用清中汤加减:黄连10g,陈皮10g,茯苓10g,栀子、半夏、草豆蔻各12g,瓦楞子15g、连翘15g,竹茹10g,甘草6g,生姜2片。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嘱忌酒及辛辣食物,连服6剂,诸症均平,继服6剂而痊愈,1月后复查胃镜胃粘摸恢复正常。按 本案属湿热中阻之郁火胃痛,用清中汤加减调治而安。清中汤升降相因、辛开苦泻、燥润兼行,实为清胃热而不损胃阴、散郁结而不伤胃气之良方。“土郁夺之”,笔者认为“土郁”不仅指中焦脾胃为湿热之邪郁阻,还应指食滞胃肠、肝气犯胃、寒湿困脾、瘀血停滞等多种病因所致的脾胃郁滞之实证;“夺”者,消也,直取壅滞之义,使积聚停留于中焦肠胃之实邪(燥屎、冷积、宿食、实热、水饮、瘀血等)从二便而解,即祛除脾胃郁滞之因的各种疗法,所谓“但使土气不致壅阻,皆治土郁之法也”。4 . 金郁泄之案雷某,男,14 岁,2011年 8 月16 日就诊。主诉:发热、咳嗽4天,伴气喘1天,腹胀纳差,大便三日未解。曾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三天,无显效。查体:体温38.2℃,咽微红,两肺闻及痰鸣音,心率108次/分,腹部叩诊呈鼓音,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数。查血象:WBC12.3×109 /L,余正常;拍胸片示支气管肺炎。中医证属痰热闭肺,肺失宣肃;治以清热化痰,泻肺通腑;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定喘汤加减:炙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20g,白果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黄芩10g,浙贝10g,桔梗10g,鱼腥草20g,葶苈子10g,生大黄(后下)6g,生甘草6g。3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泄出臭秽且夹杂粪结的稀溏便,热降,咳嗽气喘大减;减大黄为3g继进3 剂,发热退,气喘平,纳食增,仅微咳,改用化痰止咳中成药再调治3天病瘳。按 此案属痰热郁肺证,施以清热化痰、泻肺通腑之治,既宣又降,其病获愈。“金郁泄之”,“金郁”实指燥湿痰热瘀浊郁阻肺络之病证;“泄”,宣泄、渗泄肺郁之气,笔者认为绝不止于王冰所说的“解表,利小便”,它应包涵宣肺解表、降泄肺气、清泻肺热、利水逐痰、通腑泄肺之法,此等疗法可使肺气清升浊降,壅阻于肺的燥湿痰热瘀浊等邪可上下分解而除。5 . 水郁折之案癿某,男,47岁,2009年4月17日初诊,诉腰部困痛伴背寒肢冷、两足跗肿2月,后半夜腰痛尤甚。查舌体略胖大,苔白滑腻,脉沉紧,双肾区扣痛明显,B超提示双侧肾积水,尿检正常。西医诊为肾积水,中医辨为水寒闭郁之腰痛证,治以温肾通阳、祛寒利水,方用济生肾气汤加味:熟地、山茱萸、茯苓、牛膝、丹皮、肉桂、附片各10g,泽泻、山药各15g、益母草20g、车前子(包煎)30g。取6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时腰困痛大减,背寒肢冷也明显好转,后夜腰痛消失,原方加猪苓、冬瓜皮各15g,继进10剂后临床诸症均缓解,嘱其续服济生肾气丸以巩固疗效,1月后B超示双侧肾积水消失。 按 本例肾积水属“腰痛”、“肾积”、“水郁”等范畴。多因外感寒湿之邪致阳失温化,肾络水寒之邪郁闭、聚积而成,治以补肾温阳,祛寒利水,“气行则水行”,故顽症痼疾得除。“水郁折之”,水郁证是指水气泛滥停滞、阻遏阳气导致的多种病证,并非只指肾脏,也可涉及其它脏腑。“折之”,笔者观点应理解为宣痹通阳、散寒行水,这种认识似乎更与《内经》原文和中医临床实践相吻合,诸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白术附子汤及本案济生肾气汤等均为“水郁折之”代表方。《内经》所立五郁治则,历经千年成为五脏郁证的治疗大法。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既要深刻领会五郁治则的精髓,而又不能泥古照搬,关键在于审证求因,辨证正确,因人因证而异,五郁治则方可灵活变通、更加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因此,通过熟读经典可以启迪和拓宽我们治疗疾病的思路,真正做到读古籍、筑根基、做临床、提疗效。
自1998年笔者偶闻民间“腌咸菜”能治“瘊子”以来,就试用本地腌韭菜外治疣瘊近百例,确有佳效,兹介绍于下,敬请同仁验证。腌韭菜制法选取晚秋霜降后韭菜(量视自家食用多少而定),摘拣杂质洗净阴干,切成约0.5厘米长节片,韭菜与盐按重量3:1比例混合,再用双手搓揉充分拌匀,然后储藏于腌坛中,半月后即可食用。药用腌韭菜储存时间越长疗效越好,且韭菜愈老疗效愈佳。用量与用法取本地家中自制腌韭菜适量,盛放于小碗中备用;先温水洗净病变部位,轻擦至微热或微痛;再用汤勺取适量腌韭菜带汁,均匀涂于疣瘊上保留10分钟;然后用右手搓捏腌韭菜,使韭菜汁滴涂于疣瘊表面,边滴边用左手轻揉病灶,约10分钟后洗去药汁;最后再轻按摩患处约3分钟。若病变面积大、数目多时可用一次性面膜纸或纱布放于腌韭菜汁中做成湿巾,湿敷于皮疹处20分钟。每天3~5次,一般7~14天内疣消病愈。适应症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等皮肤病,病灶局部无皮肤溃疡及糜烂者。病案一丁某,女,20岁,2003年2月20日就诊。一年前患者面部开始出现米粒大小的褐色丘疹,偶有瘙痒,近一月来逐渐增多。查:面部两颊有多个扁平褐色丘疹,部分有抓痕,诊为扁平疣。即以腌韭菜汁外治,方法同前,并嘱其每晚用腌韭菜带汁做成湿巾,湿敷双侧面颊丘疹部位20分钟,5天后部分疣体脱落,又连用5天疣皆除而获痊愈。该患者后因月经病来诊治,并诉其多位亲戚朋友患扁平疣亦用上法治愈。病案二张某,男,5岁,2006年4月27日就诊。半月来患儿右手背皮肤陆续出现5个米粒大小、顶部凹陷的半球状小丘疹,呈珍珠色,表面显出蜡样光泽,起初2个,逐渐增多至5个,其母亲诉丘疹质地先坚韧后变为柔软,无痛无痒,还能挤出乳酪状物质,并诉半月前孩子手背不慎被树枝划破过。在我院皮肤科诊为传染性软疣,告知需行钳除法拔除疣体,因孩子怕痛而转求中药外洗治疗。即用腌韭菜外治法,并告知此病可能是手背划伤后感染病毒引起,经自体接种传染所致。上法治疗半月后患儿母亲来诉“瘊子”已除,仅在患处皮肤留有色素沉着。体会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等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较常见,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属中医“疣瘊”、“水猴子”等范畴。《本草纲目》中有“……漆疮作痒,疣瘊为患,韭叶杵敷”及“八月开花成叢(丛),收取腌藏供馔”和“食盐……杀虫,去皮肤风毒”的记载。韭菜性辛温,味酸涩,具有温阳、杀虫、燥湿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韭菜叶含硫化物、苷类和苦味质,根、叶捣汁外用有消炎止痛、消肿散结作用。腌韭菜带汁通过疣瘊表面外涂、轻微搓擦按摩刺激,使药汁直达病灶,并可能激发局部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达到控制病毒复制、治疗疾病的目的,故用治皮肤疣瘊取效满意;而腌韭菜是我国北方城乡居民家中常备的一种膳食佐料和调味品,腌制简单,药源广泛,更具简、便、廉、验之特点。此文发表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笔者用滋水清肝冲剂治疗因抗痨及抗癫痫出现药物性肝功能异常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54岁;结核病27例,癫痫3例。在治疗原发病前检查肝功能均属正常范围(包括6例慢性乙肝患者)。观察病例分别接受抗痨(各组药物均包含3种或以上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痨药物)或抗癫痫治疗(3例均含有2种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癫痫药物)。肝功能出现异常最短时间在抗痨治疗1.5月,最长4月,3例抗癫痫患者均在半年以后出现肝损害症状。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不同程度升高(最高3334.0nmol·s/L,最低1533.6nmol·s/L),伴有或不伴有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胁痛16例,疲乏18例,纳差13例,眩晕4例,腹胀10例,恶心8例,呕吐2例,口干苦21例,手足心热16例,舌边尖红10例,苔腻8例,脉细数或弦滑,无明显症状者4例。2 治疗方法 用滋水清肝冲剂治疗。基本方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各40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30g,柴胡、酸枣仁、栀子、白芍、当归各50g。上药混匀研末为1料,餐后温水冲服,每次10g(约1大汤匙),每天3次。加减:胁痛加延胡索、青皮、香附、郁金;纳差加佛手、焦三仙;眩晕加菊花、石决明、生牡蛎;腹胀加木香、枳壳、陈皮;手足心热加龟板、别甲、紫河车;恶心、呕吐、口干苦加黄连、吴茱萸、竹茹、川楝子、龙胆草;ALT较高者加五味子、茵陈、山楂、赤小豆等。加减药物用量视病情、症状轻重而定。所有患者中仅单项ALT轻度升高(1533.6~1800.4nmol·s/L)者,须2周后复查ALT,未下降者才给予中药治疗,共30例,其中6例乙肝患者(均患结核病)发现肝功能异常后即给予中药散剂加大用量,每次15g,冲服。服完1料为1疗程(约2周),最多治3疗程。 所有患者开始抗痨或抗癫痫治疗同时,即常规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维生素B6辅助治疗。治疗期间根据病情1~2周检查肝功能1次,复诊时注意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停药后继续观察2月。3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24例均在1月内(服完2料)肝功能恢复正常,6例(5例乙肝患者)在2月内恢复正常(服完4料),临床症状随肝功能恢复正常而消除,观察期内未见反复。4 体会 滋水清肝饮首载于《医宗己任编》,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酸枣仁、栀子、白芍、当归组成。此方乃六味地黄汤和丹栀逍遥散化裁组成,具有滋养肝肾,育阴清热,疏肝安神功效。痨病、癫痫乃久病痼疾,多缠绵难愈,服抗痨或抗癫痫药治疗病程长,显效慢,患者易见肝肾阴血亏虚,虚热上扰心神之证,因久病忧思郁结,暗耗阴血,致心神失养。根据中医审证求因,用此方治疗药物性肝损害诸症,方证切合,随症加减而收良效。本人改汤剂为散剂冲服,具有服用方便、药价低廉等优点,且疗效不会因剂型改变而降低,更不影响抗痨或抗癫痫药物的疗效。笔者同时用此方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仅加大剂量(每次15~20g),降酶保肝效果明显,对早期肝硬化亦有防治作用。此文发表于《新中医》2003年第8期
笔者在1998—2006年,以焦树德老师所创挹神汤加龟甲、鳖甲、牡蛎,自拟名为三甲挹神汤,随证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患者85例,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5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小45岁,最大58岁;绝经者38例,未绝经者47例;病程≤6 个月者28例,6个月<1年者33例,≥1 年,<3 年者19例,3 年以上者5例.以上病例均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甲状腺疾病及妇科、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1.2 临床症状 阵阵烘热、面赤、手足心热,自汗盗汗,心悸胸闷,气短眩晕,失眠头痛,情绪不稳,易躁易怒,易悲易泣,关节痛或腰酸背痛,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未绝经者月经紊乱,皮肤感觉异常,大便干结,口干舌质红,苔薄而干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各症状出现例数:潮热者52例,占61.2%;心悸者48例,占56.5%;失眠者72例,占84.7%;胸闷胸痛者42例,占49.4%;情绪不稳定者68例,占80.0%;月经紊乱者57例,占67.1%;皮肤感觉异常者37例,占43.5%;出汗者54例,占63.5%;气短眩晕者44例,占51.8%;头痛者36例,占42.4%;记忆力减退64例,占75.3%;关节腰背痛38例,占44.7%;性欲减退者21例,占24.7%;大便干结者28例,占32.9%.由此可以看出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常见。2 治疗方法 三甲挹神汤方药组成:龟甲10~15g,鳖甲10~15g,生牡蛎30~50g,生石决明15~45g,生赭石15~45g(前5药先煎0.5h),生地黄10g,生白芍10g,香附10g,黄芩10g,白蒺藜10g,菊花10g,远志10g,夜交藤15~30g.1剂/d,水煎早晚分服,15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对症及激素治疗.气虚明显者加炙黄芪、党参;血虚加当归、阿胶;汉出多者加地骨皮、知母、浮小麦;头晕头痛重者加川芎、钩藤;月经紊乱、性欲减退者加淫羊藿、紫河车粉;胸闷烦躁加枳壳、全瓜蒌;失眠重加五味子、酸枣仁、灯心草;大便干者加肉苁蓉、柏子仁;粪结甚加生大黄。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服完2个疗程药后,阵阵烘热、出汗、失眠等上述情志异常诸症消除,1年内无复发.好转:服完2个疗程药后大部分症状消失,但在1年内偶有发作.未愈:服完2个疗程后诸症无变化或诸症减轻,但停药后诸症时轻时重,或变生他病。3.2 治疗结果 85例中治愈58例,好转23例,未愈4例,其中1例因受刺激而发精神分裂症转精神病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 典型病例马某,女,50岁,中学教师,2002年4月2日初诊。自诉阵发性面部潮热、出汗、心悸、失眠7月余,伴烦躁易怒,记忆力锐减,腰酸背痛,偶有头痛、胸闷不适等,自服谷维素、刺五加片及安定等药疗效不好,近半月来上述症状渐加重.该患者因疑有重病而行全身体检,已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甲状腺疾病等.查患者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追问月经史已停经8个月。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症。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阴不敛阳。治以滋养肝肾阴血,重镇潜阳安神。方以三甲挹神汤加减:龟甲10g,鳖甲10g,生牡蛎30g,生石决明20g,生赭石20g(前5药先煎0.5h),生地黄10g,熟地黄10g,生白芍10g,香附10g,远志10g,夜交藤20g,五味子15g,酸枣仁30g,地骨皮15g,浮小麦20g,大枣6枚。水煎,1剂/d,早晚分服。服药7剂后阵发性面部潮热、出汗、心悸失眠明显改善,腰酸背痛及口干减轻,二便顺畅,但仍情绪不稳,易烦易躁,记忆力差,并补诉近半年来性欲减退、全身皮肤似有蚁行感。前方去生赭石(恐碍胃)、香附,加女贞子10g、淫羊藿15g、紫河车粉(冲服)10g,继服7剂。再诊时患者精神较好,诉未出现阵发性面部潮热、出汗、心悸等症,夜间已能入睡7小时,情绪亦较前大为改善,效不更方,女贞子改量为15g,守方再服7剂,患者来诉诸症均告消退,为防复发患者要求改为散剂服用,遂用三诊时处方1剂,共研细末冲服,3次/d,约10g/次,继续调理一周而愈。5 体会更年期综合症是女性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出现的一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的综合症状。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其中“形坏而无子”一句既阐明了卵巢排卵功能的消失和更年期妇女机体功能的衰退,又反映出此期患病时症状的复杂多样性。更年期妇女经历了胎产和月经的阴血损耗,多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证,此期脑—肾—冲任—胞宫轴对人体阴阳调节失常,此与西医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对机体内分泌的调节功能紊乱是相一致的。目前西医多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此病,疗效是肯定的,但大多患者担心服用激素后易致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而改用中医药治疗。笔者于1998年拜读焦树德老师所著《用药心得十讲》(第2版)后,即用焦老所创挹神汤加入三甲(即龟甲、鳖甲、牡蛎)自拟名为“三甲挹神汤”,辨证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全方滋养肝肾阴血,重镇潜阳安神,方证默合,药到病除,效如桴鼓,综合复杂症状应药而解,笔者体会应用此方时有以下要点:(1)该方中“三甲”及矿物类药必需生用而且用量稍大,更需先煎半小时,方可使滋阴潜阳安神之功成倍增强。(2)配入紫河车粉、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滋阴补肾以生“天癸”其疗效更好。(3)少佐入淫羊藿或肉桂等温阳药物,取其“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之意,以激发性腺轴的调节功能,助增“天癸”物质。(4)给患者解释此病乃自然生理过程,解除患者紧张、恐惧等精神心理因素,保持稳定情绪以提高疗效。此文发表于《甘肃中医》2008年第1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96例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单足或双足跟疼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症。自1995年以来,笔者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96例,取得显著疗效,兹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84例来自1995年12月至2007年6月间我院中医及骨科门诊,12例患者因年高且合并有其他危重疾病在院外确诊。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43-8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4年;单足发病87例,双足发病9例。部分病例经X线摄片检查,有37例示跟骨轻度骨质增生,其余病例未见跟骨异常。1.2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为足跟部疼痛,伴酸麻胀感,疼痛在站立、行走时明显,尤以晨起活动或久站久行后疼痛加剧,偶有牵扯小腿、大腿胀痛,休息后疼痛多能减轻,查体可见跟骨基底结节处软组织轻度肿胀或摸到增厚变硬的滑囊结节状物。1.3诊断标准 (1)足跟部疼痛,晨起活动及行走时加重。(2)跟骨结节处有压痛或无。(3) X线片示:患足正常或足跟结节处有鸟喙样改变。 2 治疗方法 2.1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独活10g、桑寄生30g、怀牛膝10g、当归、山萸肉 、川芎、熟地、白芍15g、山药20g、炙黄芪20g、骨碎补15g、鸡血藤15g、丹参15g、元胡、三七、酒军各10g。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肉桂、制附片、鹿角霜、巴戟天等(高血压患者用量宜小);阴虚加枸杞、龟板、鳖甲、紫河车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温服,7天为1疗程,最多2疗程。 2.2外用熏蒸洗泡按摩法 熏洗方药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皂刺、艾叶各30克,当归、川芎、木瓜、生川鸟、草乌、白芷、五加皮、桑枝、威灵仙、乳香、没药各15克、肉桂、川椒、刘寄奴、红花各10g。上药入铝锅内,加水煎沸20—25分钟离火,在药液中加入一核桃(不打破壳)并加陈醋和白酒各100ML,趁热将足悬于药液上,使药液熏蒸足跟部约10—2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中后再将足浸泡其中,边搓洗足跟部,边用手握核桃沿跟骨内、外侧进行按摩,最后按摩足跟底部,手法由轻到重,若药液变凉可加温后再洗,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每天1剂, 7天为1疗程,连续1—2疗程。 2.3再用点穴加啤酒瓶滚动法 让患者自己点按患肢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等穴位5 分钟;啤酒瓶内装满热水(以不烫脚为宜)封口后踩在双足跟处,前后均匀缓慢滚动,患足可稍加大力量,每晚10分钟,7次为1疗程,最长2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行走自如,1年内无复发。有效:疼痛基本消失,不影响行走活动,或走长路后仅有酸麻胀感,休息即缓解,1年内无加重。无效:疼痛稍有减轻或无改善,仍影响行走活动。3.2治疗结果 96例中,治愈84例,占87.5%;有效8例,占8.3%;无效4 例(其中2例治疗3天后中断治疗,2例治疗1周后转骨科行封闭或手术治疗)占4.2%。总有效率为95.8%。其中有17例跟骨骨质增生者复查X线片无明显变化,余无复查。 4 病案举例 马某,女,68岁,退休工人,2002年10月22日初诊。双足跟疼痛酸麻,右足为甚,时轻时重3年余。近半月来晨起活动时疼痛加剧,行走困难,不能站立。该患被抬入诊室。检查:体型较胖,右足跟尖部压痛明显,微肿,左足无明显异常。X线摄片示:右跟骨后下缘轻度骨质增生,左跟骨无异常。经用上述综合疗法治疗4天,双足跟疼痛酸麻大减,能短距离行走,又巩固治疗1疗程,诸症全消,行走自如,2年后该患因胃溃疡求治,诉跟痛症从未复发。 5体会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的慢性疼痛,多与足跟部的慢性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可伴有或不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一侧或两侧可同时发病,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此病,体型肥胖者更易罹患,此症包括西医跟部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后滑囊炎、跟腱腱鞘炎、跟骨骨刺等疾患。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诸病源侯论》曰: “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 中医学认为足跟部为肾经之所主,"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因此足跟痛与人体肾阴、肾阳的虚损密切相关。本病病机以肾虚为本,瘀滞为标,外邪多为寒湿凝聚,故内服中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具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止痛之功;外用中药药液加酒醋熏蒸、洗泡足跟部,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使足跟部筋脉温煦、气血畅通;再用核桃做理筋手法按摩;最后再作一次点穴加啤酒瓶滚动治疗,具有活血散瘀、活络通经止痛之效,使筋络更加舒通,气血运行和谐,通过内服、熏蒸、浸泡、按摩、点穴、滚动等综合疗法,内外合治,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对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老年跟痛症,针对性很强,方法简单,对足跟部疼痛确有良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此文发表于《甘肃中医》2009年第5期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也是中医学的宝贵经验之一。《内经》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由于老百姓对诊脉的过分迷信及某些文艺、影视作品的过分渲染,这就在医患当中形成“深奥莫测”之感。临床每遇患者,伸臂一展,让大夫“把脉”,余皆不言,询之则周身皆病,认为高明的医生,一“把脉”就能知病之所在,大有现场考核医生水平之势;也有部分医生出现一种偏向,为了表现自己,往往夸大脉诊的作用,诊治患者时,只“把脉”,余皆不闻不问,故弄玄虚,自认为“良医”,能一脉而知百病,给患者及他医造成很大的误解。其实脉诊只是中医四诊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它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素问·疏五过论篇》)。说明善于诊脉的医生,要将一般疾病与异常情况进行比较,揣度揆摸,从而了解病情。而作为医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及变化,而妄作推断,实为医生的过错。《景岳全书·脉神章》曰:“凡诊病之法,固莫妙于脉,然有脉病相符者,有脉病相左者,此中大有玄理,故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详问其病由,兼辨声色,但于本末、先后、中正之以理,斯得其真。若不察此,而但谓一脉可凭,信手乱治,亦岂知脉证最多真假,见有不确,安能无误,且常诊者知之犹易,初诊者决之甚难,此四诊之所以不可忽也。故《难经》以切居四诊之末,其意深矣。陶节菴亦曰,问病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全在活法二字,乃临证切脉之要诀也”。只有全面运用四诊,四诊合参,才能从舍得宜,做出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疾病的正确治疗。中医诊治疾病时,应先询问患者的致病因素,然后根据脉象,相互参合,才能辨别疾病的阴阳虚实。如果诊治不问致病之原由,而只凭脉诊,自以为“脉神”,妄作推断,能知疾病的轻重、顺逆,实为中医大夫的大忌。“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素问·征四失论》)。即便对脉诊有擅长的医生,亦应“审察表里,三焦别分,知邪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脉经》),才能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疾病时还应从整体出发,全面观察病人的形体、色泽、脏腑之盛衰、脉象等各种征象,综合分析,才能正确的诊断、治疗疾病,判断治疗的难易和预后的好坏。“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素问·玉机真藏论》)。“切脉动静,而神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作为中医大夫亦应掌握一定的社会、自然知识,从多方面来探讨诊断疾病的方法,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人居自然之中,自然界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医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知“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了解社会知识,贫贱贵富,性情品类,喜怒哀乐及长幼勇怯,要“从容人事,以明经道”,才能掌握病因病机,熟练运用各种诊疗技术,细心观察病人,了解病情发展过程,深入探求疾病的本源,才能准确无误的诊断疾病。正如《素问·疏五过论篇》所说:“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