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副管冲洗预防继发血肿
陕西省乾县医院 脑外科 713300 李云翔 何金荣关键词:脑出血----术后冲洗----预防继发血肿【摘要】:目的探讨我们基层医院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二次继发脑内出血的预防办法。方法术后采用副管连续点滴冲洗和持续引流。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常规术后CT复查,在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6例因脑疝死亡,5例复发二次出血,出血量均在18ml以下,通过注射尿激酶溶解引流干净,无一例二次手术。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用副管冲洗对预防二次出血效果显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血肿清除术后继发二次出血,是我们基层医院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我们自2005年---2007年6月采用血肿清除术后副管点滴冲洗的方法,对预防继发性血肿的出现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男80例,女24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5岁,高血压病史3---5年者66例,5---10年者38例。发病后嗜睡55例,昏迷49例(形成脑疝者8例),术后死亡者6例。CT扫描:左侧基底节区出血58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46例(破入脑室者8例)。血肿量在42---70ml者80例,75---100ml者24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者70例,小骨窗清除血肿者34例。术后复发血肿5例,血肿量均在18ml以下,通过注射尿激酶溶解引流干净。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不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或去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术,均需在血肿腔内置止血带胶管一枚和直径2mm的硅胶管一枚,一并放入血肿腔内。周围用明胶海绵适当围绕固定,一起从头皮次口引出,予以缝合固定。止血带胶管外接引流袋,硅胶管接输液管连接冲洗的生理盐水瓶。在缝合头皮切口时开始点滴冲洗,此时可见冲洗液从引流管内流出。引流管为止血带胶管,管腔较粗,两管紧贴,所以不易造成堵塞和冲洗液积聚,我们将冲洗管称为副管。讨论1.高血压脑出血,不论小骨窗或去骨瓣血肿清除,尽管我们术中止血很严密,手术后均留下一定的血肿腔和创面,血肿腔和创面越大,渗血的机会就越多,加之术后血压不稳定,或血压突然增高,往往就在术后24---48小时内出现继发性出血,出血量多者形成血肿。继发性血肿量有时远远超过原发性血肿的出血量。如果继发少量出血,我们可通过保守治疗,方可治愈,如果出血量教大者,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就必须立即手术,二次开颅进行血肿清除。但是,二次血肿清除死亡率高,在基层医院很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我们基层脑外科医生很棘手的问题,我们在两年来通过采用副管持续点滴冲洗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继发二次出血的时间大多在24----48小时内,72小时后次之,3天后基本稳定,在此时间内,我们持续用生理盐水通过副管进行点滴冲洗引流,使血肿腔内的渗血通过生理盐水的稀释从引流管引出,从而使血液不能凝集成块。通过反复冲洗,不但保持了引流管的通畅,而且也达到了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止血的目的。3.由于继发性血肿大多在术后24---48小时内,病人处于麻醉,昏迷或嗜睡之中,大多数病人不会清醒。此时间内的点滴冲洗,未发现一例抽搐患者,副管冲洗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40----60滴左右,总之,引流管内的血色越浓,冲洗稍放快,血色越淡,冲速减慢。冲洗时一定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越清亮,冲洗效果越好。72小时后,复查CT,如果无继发性血肿,均在3天后,两管一同拔除,本组病例通过CT复查无一例出现继发血肿和脑内积液。4.副管还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血肿清除术后,腔内留有残余血肿,此时,我们通过副管注入尿激酶,进行夹管溶解,反复冲洗引流,清除了残余血肿。此方法安全可靠,效果很好,不妨一试。参考文献[1]段国升,朱诚主编,神经外科手术学全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5高血压脑出血310页[2]房文峰,蔡学建,陈峥立,等。慢性硬膜下血肿。江苏医药,1998,24(11):849[3]于强张焱慢性硬膜下血肿37例临床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