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16层CT知识问答
1985年,CT机扫描采用滑环技术来实现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的馈电及信号传递。1988年,在滑环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螺旋CT机,使数据采集的速度和对比剂的利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一次屏息周期内可进行很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减少了运动伪影,使多平面重建的图像质量得到改善,三维图像重建成为可能。由于采集数据速度加快,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病人检查效率。1992年,推出了双层探测器的CT机。两排探测器被设计成弧形,不论是轴向扫描或螺旋扫描,均可进行一次同时2层图像的数采集,因此其扫描覆盖范围是单层探测器的2倍,同时提高了图像质量。双层探测器CT机是多层探测器CT机的先驱。1998年同时进行4层图像采集的多层CT机问世,其数据采集率是单层探测器CT机的4倍。此外,每秒进行2圈扫描的多层CT机比多数单层螺旋CT机扫描速度快1倍,因此,这类CT机的扫描速度是大多数单层螺旋CT机的8倍。2000年,一次采集8层图像的CT机诞生,与4层采集相比,减少X线管损耗将近一半,同层厚的扫描速度及检测效率可提高1倍,X线剂量可减少一半。已可用于心脏、大血管等动态器官的检查。2001年推出了16层采集的CT机,最薄的采集厚层为0.5mm,实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体素采集,全周扫描采集时间为0.5s,对心脏等动态器官全部可以实现一次屏息采集。目 录1、什么是16层CT?2、16层CT一天可检查多少例患者?3、16层螺旋CT与传统CT的比较有那些优越性?4、16层CT对患者检查有什么好处?5、CT与MRI有什么区别?6、MRI能取代CT吗?7、为什么提倡CT增强检查?8、16层CT有那些一般临床应用?9、16层CT有那些高级临床应用?1、什么是16层CT?16层螺旋CT采用锥形X线束,多排探测器,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它扫描一周0.5秒内可获得16个层面的图像。由于它是快速容积扫描,在短时间内,对身体的较长范围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可获大量的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后处理,不仅可获得薄至0.625mm一层的图像,而且可完成许多种技术的成像。尽管一些技术在单层螺旋CT上已经能够完成,但是多层螺旋CT无疑扫描速度增快,使图像质量更高。如三维重建,没有了阶梯状伪影,图像更接近于立体解剖图像,仿真内窥镜不仅更“真”,而且更细小的病变及粘膜的病变发现率增高。2、16层CT一天可检查多少例患者?16层CT在1秒钟能扫描32层,比普通CT快16倍。普通CT一天只能检查30个病人,而16层CT一天可检查150多个。3、16层螺旋CT与传统CT的比较有那些优越性?(1)、扫描速度依据扫描部位不同,分别可提高几倍到几十倍。原来头颅扫描,每一层的扫描时间是12秒,扫一个头颅10层共需120秒,现在只需4秒。胸部按20层计算,原来需要240秒,现在只需20秒就够了。所以躁动不安的病人可以获得相对清晰的图像。(2)、节省X球管的耗损,1次旋转代替过去16次旋转。(3)、空间分辨力提高,图像质量大大提高。原来的图像7个线对/毫米,现在是24个线对/毫米。(4)、过去是单层扫描,现在是容积扫描。过去X线球管每旋转一周只获得一个层面的图像,若要求薄层,要重新定位扫描,而现在是容积扫描,应用固体自扫描方式产生层厚是用最小层厚的总和。因此,在获得层厚5毫米图像的同时也获得2.5毫米的两层、1.5毫米的四层图像,从而获得大的扫描覆盖范围和薄层扫描的统一。过去我们扫描上腹部,用10毫米层厚,发现胰腺有问题再用2毫米的层厚扫描一遍胰腺,现在就不用了,利用后处理功能,即可获得薄层图像。(5)、过去CT最薄层厚为2毫米,而现在可达0.625毫米,细小的病变可以清晰的显示。(6)、增强检查可用高压快速注射器设定,注射和扫描时间两者配合,达到最理想的增强检查目的。传统CT则很难办到。(7)、患者接受X线剂量减少一半以上,如果用低剂量扫描,X线量可减少90%,可用于肺癌的普查。而传统CT是绝对办不到的。(8)、有许多后处理的软件包,如三维、四维重建,评价心功能,骨密度测量,及仿真内窥镜等。4、16层CT对患者检查有什么好处? 实现了“CT机绿色革命”新概念。(1)、 更安全 降低病人检查时所受X射线剂量,增加病人的安全性是16层螺旋CT机的最大优点与创新。16层螺旋CT机采用先进的智能滤过技术、自动mA调制与设置技术、可变速扫描与期相选择性曝光技术、全自动心电延迟算法技术等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扫描时X射线剂量。 (2)、更快捷 能进行0.5s以下的快速扫描;一次扫描,能同时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数据,明显减少了扫描时间。例如:肺部、腹部检查原来需要屏5次气、120秒,现在屏1次气、10秒即可。(3)、更舒适病人等待、接受检查的时间都大大缩短了,在检查过程中不再需要反复屏气,也不再需要接受多次重复的扫描了,这尤其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和危重病人。(4)、图像质量更好 图像质量好,是准确诊断疾病的首要前提。16层螺旋CT采用了多种最先进的成像技术,最薄检查层厚可达0.625mm。其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都是目前CT领域里最高的。同时,16层螺旋CT采用了连续无间隔的容积扫描技术,大大提高了细小病变的检出率。(5)、图像处理功能更强大 16层螺旋CT具有非常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只要对病人进行一次容积扫描,即使病人离开了,我们仍然可以对图像进行所需要的各种重建。例如:一般CT只有单一的横断图像,而16层螺旋CT可以重建出任意方向的图像。简而言之,以前只能“横”着看的,现在不光可以“竖”起来看,还可以倒过来、甚至转前转后、转上转下看;以前看不到的,如血管、肠管及支气管腔内,现在也可以“钻”进去看清楚。所用特殊检查技术包括:多平面薄层重建技术、仿真内窥镜技术、血管重建技术(CTA)、透明化技术、灌注功能成像技术等多项技术。5、CT与MRI有什么区别? CT与MR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MRI是Magnetic Resnane Iamge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MRI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然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构成各方位的图像。 CT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可形成各种图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等,还有水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弥散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而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信号不同。所以CT与MRI是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6、MRI能取代CT吗? 不能。尽管MRI有许多优点,但它与CT是截然不同的成像方法,所形成的图像截然不同。MRI可多方位成像、对人体无伤害,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有多种的成像方法,不仅图像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还可以提供生理、病理、生化信息,被认为分子水平上的成像等许多优点,但是在氢质子缺乏或含量很少的组织如致密的骨骼、钙化、含气的肺部等,皆无法成像。由于MRI成像时间较长,昏迷、躁动病人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当然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不能进入磁场,此为禁忌症。所以MRI检查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它不能取代CT,当然CT也不能取代MRI,两者应相辅相成,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做了MRI还要做CT,或做了CT还要做MRI的原因。7、为什么提倡CT增强检查? CT平扫对几毫米的小病灶显示不清,如肝癌小结节常漏诊,对结构复杂病变不易鉴别。CT增强通过病变强化形式、程度、血流与周围正常结构的明显不同,可发现平扫漏诊的小病灶,并起到明显的鉴别诊断作用。亦可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结构的血管是否改变,内部是否有瘤栓形成等。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大医院此项检查几近平扫的一半。8、16层CT有那些一般临床应用?适用普通CT、一般螺旋CT常规全身各种疾病检查9、16层CT有那些高级临床应用?(1)、多平面薄层重建技术(二维重建--2DMPR)利用该技术能对全身脏器的各种病变进行重建,病变的细微结构、病变与血管等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更清楚,能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通过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曲面重建多方向、多角度观察全身各脏器,尤其增强后观察更好,如肺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的观察。(2)、容积再现技术: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VR)利用全部体素CT值行深部及表面遮盖技术与旋转结合,加上假彩色编码和透明化技术(transparency)使表面与深部结构同时显示。例如在胸部,使支气管、肺、血管、胸壁的肌骨等结构显影,解剖结构明确而逼真,一目了然。通过切割呈像,可观察病变内部的结构,显示其范围及形态,如轻微肋骨、肋软骨骨折及鼻骨、下颌骨等骨折的观察。(3)、容积分段显示技术:使用专用软件可对三维立体图像进行三维切割、拆分和假色处理,使各组织与结构及其病变显示更加清楚、明确。(4)、实时成像与CT透视16层MSCT可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完成150cm的长距离扫描,可一次完成胸、腹部和盆部的扫描。实时成像有利于运动器官的成像和动态观察,易于得到感兴趣器官或结构的期相CT表现特征,例如对肝脏的动态CT扫描,不难得到肝动脉期等精确的期相图像。1秒或亚秒级采集的容积数据行连续成像(continuous imaging)于1秒内可显示6~8帧图像,达到近于透视的效果,即所谓CT透视(CT fluoroscopy),对开展CT介入技术很有帮助。(5)、心脏检查 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基本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粥样硬化中软斑块较钙化的危险性更大。16层螺旋CT扫描时间可低于100MS,可完成原先无法完成的许多检查:利用重建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显示0.16mm大小粥样软斑块、而且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唯一有效方法。冠状动脉成像术(CTA):显示冠状动脉主干与二级分支已接近DSA,但安全、快捷、无创伤优于DSA。冠状动脉内窥镜技术:能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与软斑块等已显现出令人鼓舞的潜力。心肌CT灌注成像技术:能显示心肌的供血及功能情况。(6)、肺部检查早期肺癌普查:由于扫描速度快、X射线剂量低,在早期肺癌普查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肺功能检查:利用快速扫描获取肺的最大吸气与最大呼气末期图像、可测出肺功能参数,对肺气肿发展过程与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评价意义显著。支气管内窥镜技术:能直接显示支气管腔内的病变;(7)、胃肠道检查透明化和仿真导航内窥镜技术:对空腔脏器内外壁可疑节段结构显示良好,有利于结肠癌的早期筛选。(8)仿真内镜技术计算机的仿真技术与CT相结合而开发的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功能,可模拟内镜的检查过程。由于具有无创、逼真等优点而得到大家的认同。当前几乎在所有管腔都可行仿真内镜显示,如仿真鼻咽及鼻窦镜、喉及下咽镜、气管、支气管镜、胃镜、结肠镜、尿路镜、血管镜和中耳镜等。仿真支气管镜可显示到5~6级的支气管,超过纤维支气管镜可观察的范围,可显露息肉样病变、气道狭窄、闭塞等。仿真胃镜与结肠镜也可检查出小的息肉样病变,可用为筛选检查。仿真血管镜可观察纤维血管镜无法检查到的部位,诊断血管狭窄、粥样斑和血栓,发现直径大于3mm的动脉瘤,观察到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瓣和开口等。(9)血管成像技术(CTA)目前CTA显示血管较过去更为完美,对脑血管、肾动脉与肺动脉显示效果好,但对小血管的显示仍不够理想。与MRA相比,CTA所得信息较多,与DSA相比,CTA无需插管,创伤小。在进一步改善图像分辨力后可成为更加实用显示血管的方法冠状动脉CTA一直是研究内容之一。MSCT可能显示血管狭窄、粥样斑及钙斑等。MSCT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也可发挥作用。(10)、CT灌注-功能成像技术(脑血流灌注成像)CT脑血流灌注成像(brain perfusion imaging)原理与方法如脑CT动态扫描和MRI的灌注成像。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行连续扫描。使用专用软件,得时间密度曲线,再得峰值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等参数对急性或超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局部脑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和脑瘤微循环的观察提供一可行的新途径。灌注CT还应用于心脏、肺、肝、肾等器官的研究,观察正常与异常的毛细血管灌注情况,有助于病变的进一步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