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与“痔疮”,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上来说,都有相当大的不同。为什么要将这两者放在一起讨论呢?原因是可能有高达88%的直肠癌病例有可能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大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癌症的第二位,而大肠癌中约60%均为直肠癌。专家提醒,40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不及早诊治,可危及生命。直肠癌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有的是患者的自我误判,有的是医务人员的臆测。之所以有很高的误诊率,主要是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其实只要患者提高警惕,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如能早期发现,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肛肠痔瘘病” (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多发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但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其中以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发病率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情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约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3%,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2%。故有“十人九痔”之说。一般来说,大多数“痔疮”不需要做任何特殊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大影响。 直肠癌经常被误诊为“痔疮”。这是因为直肠癌与“痔疮”这两种病症均有大便带血的症状。“痔疮”包括内痔和外痔,一般不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直肠癌与“痔疮”都会出现大便带血,但“痔疮”患者的大便带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大便不相混合,更没有粘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带有血液、粘液等,并常伴有较明显的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变形等症状。患者不要一发现便血或一摸到肛门口有小肉赘,就大惊失色,当然也不能满不在乎,自认为就是“痔疮”,无关紧要,这样就就有可能让症状相似的“痔疮”掩盖了直肠癌的病情,从而延误治疗时机。而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以检查确诊。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直肠癌病例,在获得确诊和治疗前,很多均曾经不同程度的被误诊误治过,误诊率0%~88%之间,直肠癌的误诊率在最容易误诊的癌症中高居第一位。这是因为直肠癌是一种善于“伪装”的癌症:大便带血(便血)、大便带黏液、腹泻、排便困难,这些症状不仅容易让人想到“痔疮”,还容易误诊为肠炎、细菌性痢疾及肛裂等,很多直肠癌患者均是被当成这些疾病治疗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病情发展到晚期时才获得正确的诊断,但是业已错过了早期治疗、获得理想疗效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可怕与危险的情景啊! 为了能早期发现直肠癌,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与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癌肿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就要认真对待,就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中国人所患的直肠癌70%都位于直肠中下段,这为临床医生作指诊检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故区别直肠癌与“痔疮”在临床上只需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能达到目的,做一次直肠指检只需几元,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不会超出100元。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患者不妨自己主动提出要求做指诊检查与肠镜检查。千万不要由于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这类例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有许多临床专家一再强调:患者发现便血后不要自己总认为是“痔疮”,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就医。患者可主动提出要求做指诊检查与肠镜检查,以早期确诊,或排除患有直肠癌的可能性。 了解更多 阅读 2302 投诉
腹膜后肿瘤,主要包括原发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及由其他部位转移来的继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常说的腹膜后肿瘤,通常情况下仅指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多数属于软组织肿瘤,占后者的15%。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占恶性肿瘤不及1%。腹膜后肿瘤中恶性肿瘤占80%,最常见为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占4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SEER数据库的统计资料计算,我国每年腹膜后肉瘤新发病例应在10000人左右。 发生于腹膜后的软组织肿瘤以脂肪肉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平滑肌肉瘤。腹膜后肿瘤虽发病率低,却涵盖了数十种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各异的肿瘤,加之解剖结构特殊和瘤体巨大,让许多被名牌医院拒绝的病人失去了生命的希望。 腹膜后肿瘤由于位置深在,通常情况下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而当患者感觉腹部胀满或者摸到腹部包块时,肿物往往已经巨大。由于腹膜后肿瘤本身也缺少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少能够早期发现。 而到了后期,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例如压迫肠管导致的消化道梗阻,引起患者的腹胀及恶心、呕吐,亦或肿瘤坏死、出血导致患者的发热,患者无法进食导致的消瘦或恶液质等情况,与其他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并无本质区别。仅少数有功能的肿瘤由于分泌一些激素,可以影响血压或者血糖等。 凭借精确的术前评估,精密的团队合作,精准的手术技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的王权教授团队再次攻克腹膜后肿瘤这一艰巨的手术难题,让许多被名牌医院,大牌教授拒之门外的病人重燃生命的希望。(1)无法“一手掌握”的巨大腹膜后脂肪肉瘤(2)腹膜后肉瘤侵犯右侧髂总动脉,切除后人工血管重建(3)腹膜后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右输尿管,游离重建,完整切除(4)极其罕见的来源于下腔静脉的肉瘤,完整切除肿瘤及下腔静脉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是与中华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平级的二级机构,隶属国家卫计委主管,由吴咸中院士创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其成员涵盖了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最高级别的中西医医院的顶级专家。目前共有委员90名,其中常务委员23名,天津南开医院的王西墨院长任主任委员,吴咸中院士担任名誉主委。9月11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我院孙东辉教授、吉大三院张海山教授作为吉林省代表当选为全国委员。在常务委员选举中,孙东辉教授由于在结直肠肛门疾病以及TEM手术和双镜联合结直肠手术的突出贡献,全票当选为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东辉教授在此之前已经当选亚洲内镜腹腔镜协会终身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委员和中国肛肠网常务编委等,本次当选将将进一步推动省内学术和技术进步,感谢广大患者和同道的支持。孙东辉
“民以食为天”,但对于刚做完胃手术的病人来说,多少会有一些会后吃不下、没胃口、容易反酸、呕吐、腹胀等一系列不适感,吃东西确实是个问题,该如何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呢? 由于切除了大部分胃甚至整个胃,可出现一系列因食物消化不良或营养吸收障碍导致的并发症。胃大部或全胃切除后,既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还必须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视胃容量酌情调整进食量及种类。合理的饮食调理可增强胃癌术后患者的全身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 毕竟刚做完手术,饮食不可能像术前那样继续胡吃海喝,为了尽量减少胃术后的不适感,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逐步过渡恢复到正常或个人适应的饮食习惯上。少食多餐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时间规律,定时定量进餐,坚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为宜。主食与配菜应选软烂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千万不可暴饮暴食。除个别情况外,尽可能定时定量饮用。少吃多餐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增加总热能的摄入,预防体重减轻。如果每二小时进餐一次,可预防发生低血糖综合症,少量多餐是胃手术病人重要的饮食管理。细嚼慢咽 胃癌术后,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所以牙齿的咀嚼功能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患者进食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时,更应细嚼慢咽;如果要进食汤类或饮料,应注意干稀分开,并尽量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进食汤类,以防止食物过快排出影响消化吸收;进食时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进餐后侧卧位休息以延长食物的排空时间,使其完全消化吸收。干稀分食 术后初期应按照水分、清流、流食、半流、软食、普食顺序进食。流质饮食以米汤、蛋汤、菜汤、藕粉为宜,应避免会诱使肠胀气的食物。半流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的食物。术后恢复后期进餐最好不要汤配饭,因流质饮料通过胃肠太快,并容易连同干的食物一块很快带下,应适当延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并缓慢通过小肠,促进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扩大可用食物的范围 待患者恢复后,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调整饮食:谷类250-300克,蔬菜和水果分别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分别100克和50克,油脂类25克左右,以上品种数量及比例,不必按日严格均分,可在一周内调整。进普通饮食后应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胃手术后粪便排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增多,术后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选择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供能应占总能量的15%~20%,或按每千克体重1~2g的标准给予。对于有倾倒综合征的患者,可采用适当增加餐次,减少每餐的量,避免进食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进食30min后饮液体,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点心等措施。预防贫血 胃切除术后常见由于铁缺乏导致的贫血。因此,术后每日膳食中要注意适量增加铁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茄子、黑豆、金针菇、黑木耳、发菜、桑葚、葡萄、桃子、红枣,还有肝脏类、红肉类、海鲜类等。注意两种维生素的补充:维生素B12缺乏常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的吸收依赖于胃内壁细胞的内因子,胃癌术后的患者由于内因子的分泌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障碍。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花生、菠菜、豆类、动物内脏中含叶酸的含量比较高,积极补充可预防恶性贫血。食物禁忌1、忌食生冷、过热、粗硬食物;2、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胡椒、芥末等;3、严禁饮烈性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4、避免过油及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物;5、不宜食用粗杂粮、干豆、硬果、粗纤维含量多的蔬菜(笋、芹菜等)、辛辣刺激以及产气食物(如萝卜、蒜苗、白薯等)。这些食物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吃,只是需要考虑量和个人对这些食物的承受力问题。以上几点是胃癌患者术后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其他方面也不用太过禁忌。患者出院后,正餐可恢复与家人一起进食,进食量一般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若有饱感、腹胀、腹泻、头晕、心悸等症状则应停止进食,以防并发症的发生,待症状消失、好转之后再开始进食,如有严重不适或者体重下降及时就医咨询。注:(易产酸食物: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易产气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生冷食物:如大量冷饮、冷拌菜等;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等;强烈的调味品:如胡椒粉、咖喱粉、芥末、辣椒油等。)
近两年的患者中,年轻人的比重与以往相比明显提高。有三十多岁一米八几魁梧的大小伙子,也有二十几岁没结婚的女孩子,还有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妈妈。来就诊的时候都已经是非常晚的肿瘤了,手术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生存期只有三个月到半年。每次遇到这样的病例,心情都很沉重,为这些年轻的生命惋惜。这些患者几乎都是到了吃不了东西已经出现梗阻才来医院就医,从患病到病情发展到这个程度,绝不是短短几个月形成的,之前一定会有胃部的各种不适,但是他们没有重视起来。也许是觉得自己这么年轻身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是饮食和作息习惯不规律;也许是百度了一下,就给自己诊断了,自己就是有点胃病,饮食上注意点过两天就好了,犯不着兴师动众的去检查,感觉胃镜还是挺恐怖的。先说说为什么现在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胃病,尤其是年轻人。饮食上我们东北人偏爱重口味的食物,喜欢又辣又咸的刺激性食物和油炸高热量的食物。在东北,尤其到了夏天,烧烤是一种文化。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一顿小烧烤,青春献给小酒桌,夜夜澎湃夜夜喝。现在年轻人生活的压力和事业的压力都非常大,工作疲劳,饮食不规律,吃饭都很随性,晚上工作到很晚又会吃的很饱。很多人是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喜欢熬夜,临睡觉之前还得加一顿夜宵,不然睡觉的时候就会觉得胃里好寂寞,加班的时候咖啡当水喝,根本没时间运动。 其实这些习惯都是很伤胃的,一段时间密集的饮食生活不规律,就会出现胃部不适。很多朋友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经常会胃不舒服,没按时吃饭就胃疼,吃快了吃的不舒服了就会胃胀或者有烧心的感觉,偶尔还会有反流的症状,睡觉前也会不舒服。这些症状你有没有躺着也中枪呢。很多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直到开始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有血,才去就医。之后就会担心自己的胃炎,胃溃疡,胃出血或者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会恶化成癌症。那么老胃病会不会变成胃癌呢?我们常说的胃息肉,还有一些慢性的萎缩性胃炎等,确实是我们说的癌前病变,另外还有一些病人由于溃疡病做过胃的部分切除,这一部分病人也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我们都要时刻保持警惕。 胃癌没有十分特异的表现。疼痛和体重减轻主要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症状,由于胃炎也有可能造成腹痛,所以无法通过疼痛程度来衡量哪些是胃炎,哪些是胃癌,且早期胃癌大多数病人没有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有恶心、呕吐,或者类似溃疡病的症状,上腹部的不适,进食后的饱胀这些消化道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疼痛的加重,食欲下降等等。另外,肿瘤位置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食管、胃结合部的,原来我们叫贲门胃底癌,现在术语叫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这个部位的肿瘤有可能引起胸骨后的疼痛,可能会有进行性的吞咽困难。再比如幽门附近,胃出口附近的肿瘤,有可能会引起幽门梗阻,那么这样的病人更多的会表现为呕吐、腹胀。因此,患了胃病的人要注意疼痛的规律和时间的变化,要定期检查,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胃部切除后残胃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要及时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相比欧美人,中国人的胃受伤几率更高,更易被胃癌盯上。但胃癌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可达90%。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在《生命时报》上指出了有关胃癌的9个问题,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对胃癌存在认识误区或者根本不了解的地方,以下是文章全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1.胃癌是否有人种、地域、年龄等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胃癌病例为40.5万人,占世界新增病例的42.5%。事实上,胃癌的人种、地域差异较明显。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中国、日本、韩国3个国家的胃癌总人数约占全球的70%左右。这与该地区的人种遗传性,饮食中烧烤、腌制类食物吃得较多,吸烟率高等因素有关。具体到大陆地区,胃癌也更“青睐”偏好高盐饮食的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或相对贫困地区的人群,如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甘肃、内蒙、东北三省等地。从年龄上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五十八九岁,但患者从几岁到90多岁都有。我碰到的最小患者年仅9岁,具体病因不详。近10年,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处于总体平稳、略有上升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发病率增速较快,高于全国水平,且绝大多数属于弥漫型胃癌,治疗难度相对较大。2.胃癌有癌前病变吗?主要症状有哪些?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是患胃癌的高危因素。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少数可能会有黑便或呕血。而一旦症状较明显,往往说明胃癌已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逐渐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可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有呕血及黑便等。3.哪些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如何早期发现?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二是有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三是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4.如果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就会得胃癌吗?有些胃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视,但有胃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胃溃疡与胃癌明确相关,会加大患癌风险。长期、严重的慢性胃炎,如出现萎缩性改变、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人,必须严密观察。生活中,及时告别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高盐食物等。此外,每年定期要看消化专科医生,他们将视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做胃镜、用药等具体建议。5.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有多大?幽门螺旋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它与某种类型的胃癌有一定相关性。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是阳性,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将来患上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清除。不仅本人应清除,家人也应及时检查,同时清除。6.做胃镜很痛苦,没有其他更好的检查方法吗?检查胃镜如果不采取无痛措施,的确会比较痛苦。但目前来看,要想查出早期胃癌,只能通过做胃镜;用其他方式能查出的胃癌,已不是早期,而胃癌的期别,直接影响着治愈率。胃镜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医生能直视胃部,将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可能跟我们手上长了一个小斑块一样,只是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CT、造影等技术,能扫描出一定直径的胃部病变,但无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因此,该做胃镜的人千万别犹豫。7.胃癌诊断有“金标准”吗?治疗胃癌的方法有哪些?胃镜加病理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这是定性诊断,随后还要进行分期诊断。手术、放疗、化疗、支持治疗等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其中手术是治愈早期胃癌的主要方法,而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胃癌最先进的治疗模式。它是基于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等综合判定,由相关的多科专家,共同为患者制定一套诊疗方案,这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来说,非常有必要。如果患者的分期、诊断等非常明确,则按照胃癌的相关规范治疗即可。8.如果得了胃癌,该如何科学就医呢?每次出门诊,我都会遇到一些没得到规范治疗的患者,约占门诊量的1/4,有些不该做手术的做了,不该化疗的化了,胃镜查了一遍又一遍。每当看到这种情况都让我很揪心。要知道,不正规的治疗可能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加大后续治疗的难度。第一次诊疗对胃癌患者最关键。如果得了胃癌,大家一定要明确两点:第一步,务必找消化肿瘤专科就诊;第二步,要等医生做好充分的检查和评估后,再做治疗决定。很多患者十分心急,恨不得今天确诊,明天就手术切除。排队检查?等不及!排队等床位?不愿意!于是,不少患者往往为了尽快治疗,去非消化肿瘤专科或不正规、不专业的医院,接受不正规治疗。胃癌被我们发现时,其实已经长了很长时间了,并不着急这三五天,除非出现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须立即手术。事实上,有些等待是为了更好地治疗,一定要给医生充分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分析肿瘤的时间,这样才能为你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胃癌的治疗水平差异较大,患者也可以通过医生是否充分了解你的身体状况、耐受力、病情分期等情况,评判他是否专业。9.1/3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这种说法对吗?很显然,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了。在我30年的从医经历中,我只遇到过一个因恐惧过度而离世的患者。她每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年念叨:“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我们跟她的任何沟通都无效。12天后,她离开了人世。事实上,癌症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恐怖,很多人带癌生存,仍活得很精彩。患癌后,一定要调整心态,多与乐观的病友交流。对于康复期的胃癌患者,家人和同事也不必将他们当成“瓷娃娃”一样保护着,什么都不让他们干,反而容易让患者觉得人生没有价值。写在最后的话:在我国,胃癌的治愈率平均为30%,在癌症的治愈率中这并不算低。经常听到有人说,某个朋友得了胃癌已经十多年了还挺健康,医生的手术做得好;而有的朋友确诊了半年就过世了,医生的水平不行。其实,具体到个人,治愈率的高低与胃癌分期直接相关。拿早期癌症和晚期癌症的生存率比,显然没有可比性。与日本60%的胃癌整体治愈率相比,我国胃癌治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日本规定50岁以后要开始做首次胃镜检查,其早期患者占60%以上;而在我国,大多数人没有做过胃镜检查,只有10%左右的是早期胃癌患者。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对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为82岁女性 升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 ,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接受了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右半结肠切除手术(切除部分胃、胆囊、胆道、胰腺、十二指肠及右侧结肠),手术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患者经历了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几个关口,在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完全康出院。患者高龄、手术创伤大、手术难度大,在胃肠外科、麻醉科、ICU科等科室的密切协作下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图为患者回家后与家人就餐
患者提问: 疾病:直肠癌病情描述:2012年检查出直肠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手术。术后恢复较好,复查一切正常!于2013年9月复查,一切良好!回家后一段时间出现大便干燥一粒一粒的!希望提供的帮助:吃米饭对解大便有影响吗?大便干燥是否对病情的恢复有影响!怎么解决大便干燥问题!所就诊医院科室:河南省肿瘤医院 普外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赵平伟回复:直肠癌手术本身并不会造成粪便干结,但由于直肠癌手术时会切除部分甚至全部直肠壶腹部,早期会由于失去储存粪便的部位及吻合口周围的炎症水肿引起排便次数增加。同时手术会对直肠周围的感受器造成破坏,会引起直肠肛管对粪便的感知能力降低,排便刺激阈值增高,粪便在直肠内储存时间过久,水分吸收过多就会引起粪便干结,直肠肛管长期大量干便蓄积,会进一步降低排便感,进一步加重便秘。所以,您目前需要从饮食和排便两方面进行调控。饮食方面要多吃粗纤维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亦可以适当食用香蕉、蜂蜜等,吃得好,才有条件拉得好。要保持好的排便习惯,每日一至两次或两日一次均可,间隔不可过长。排便前如果比较困难的话,可以使用开塞露通便。便秘本身并不会导致直肠癌复发或转移,但会加重肛管直肠负担,引起周围的炎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月22日,孙东辉,张扬等人为一名超低直肠癌做了保肛门手术,这个患者已经在很多家医院被告知无法保肛门,主要原因是:肿瘤下缘到了肛门口,而且肿瘤巨大,孙东辉教授团队经过术前会诊认为本患者依然适合保肛门手术,尤其是患者保肛门欲望过于强烈,值得为其满足愿望。保肛门关键因素并非是距离肛门远近问题,而是肿瘤侵犯深度问题,更不是肿瘤大小问题,而是肿瘤分期问题。那么这个患者的肿瘤仅仅是距离肛门最远端有局部恶变,其他部分是良性息肉,所以采取孙东辉教授独创的两步翻出法可以将肿瘤翻出肛门外从上图可见虽然肿瘤巨大但可以用两步翻出轻松翻出到肛门外直视下切除,整个过程肿瘤并没有受太大挤压,标本完好无损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到,因为近肛门附近的肿瘤都是良性的,且均为粘膜病变,所以局部做粘膜切除后切断直肠,保留一部分远侧直肠残端和结肠吻合,保肛门成功。完成腹部无辅助切口直肠癌保肛门NOSES
患者:去年12月做的直肠癌手术,术后恢复很好,术后接连做5个月化疗,停了2月后,腹腔内有大量集液,经查是癌转移到盆腔囊肿,肿瘤是16.8/9.5囊实性血流团块,后做化疗集液减少,患者要求再次做手术术后半年很成功,后癌转移她这手术能不能做,风险大不大,如果是恶性的做手术后,是不是就会加快死亡。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赵平伟:直肠癌术后早期复发可能是由于肿瘤本身恶性度高,或者第一次手术时已经有周围组织及淋巴结浸润,虽然手术力争做到根治性切除,但肉眼见不到的癌细胞是无法根除的,化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可以尽可能再次杀灭癌细胞,但也做不到绝对。如果目前已经有腹腔积液,可以进行腹腔穿刺并进行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如果发现肿瘤细胞存在,手术就失去价值了。即使没有发现肿瘤细胞,目前情况手术意义其实也不大,复发后再次手术很难做到根治性切除。但由于消化道是人体必须的器官,它的功能是其他器官无法替代的,如果肿瘤在局部复发引起肠道梗阻或不全梗阻的话,将导致无法进食和排便,可能就迫不得已也要手术了,但这次手术不是为了根治肿瘤,仅仅为了解决排便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结肠或小肠造瘘术。您可以复查肠镜了解是否有肠道复发,如果没有可以暂时不进行手术。身体状况允许的话,可以进行化疗或生物治疗。手术本身不会加速死亡,但毕竟是一次比较大的打击,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话,就是得不偿失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患者:谢谢赵大夫,患者当初直肠距肛门10cm患癌,所以做的是保肛手术,而且患者术后生活跟健康人一样,她只是腹腔有积水,盆腔靠左卵巢有囊实性血流团块。现在跟肠癌是两会事,如果是癌转移,能不能做切除术,风险大不大?谢谢赵大夫,我想救我老婆 患者:赵大夫:我老婆去年是在上海杨思医院做的手术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赵平伟:您的心情我理解,但目前的医疗手段尚无法根治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的和复发的。直肠癌是可以转移到子宫附件的,我仍然建议您请妇科医生会诊及进行腹水诊断性穿刺,如果考虑转移可能大的话,目前没有肠道梗阻,除非认定转移非常局限,我不建议手术治疗。如果像您说的,现在跟肠癌是两回事的话,就是妇科的良性肿瘤,这样一般是不会有腹水的。再说,以您老婆目前的身体状况,良性肿瘤也不用急于马上就手术解决吧?还要重复我刚才说过的,手术本身不会加速死亡,但毕竟是一次比较大的打击,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话,就是得不偿失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患者:谢谢赵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