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及病因先天性睑内翻是指睑缘向内卷曲,中内侧的部分或下睑全部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的反常状态。先天性睑内翻好发于亚洲儿童,约超过20%的1岁以下的儿童会出现此表现,主要是由于患儿五官发育尚未完善,鼻梁低平、内眦赘皮的牵拉、睑缘部的眼轮匝肌过度发育、睑板发育不良引起。另外,下睑缩肌张力过强将下眼睑过度下拉也会造成下睑内翻,这种患儿通常外观上看表现出下眼白露的较多。临床表现先天性睑内翻多为双侧发病,患儿多表现为流泪、畏光、经常眨眼揉眼、异物感、眼睑痉挛、分泌物增多等。严重者伴随结膜炎症、角膜炎症,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征:患眼的睑缘位置向内卷曲,睫毛垂直生长倒向眼球,与角膜相接触,裂隙灯下可观察到相对应的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荧光色染色着色,严重者引起角膜混浊、角膜炎、角膜溃疡。长期可见新生血管长入角膜,影响视力。易发人群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体质肥胖,鼻梁发育欠饱满。治疗保守治疗:轻度睑内翻倒睫有自愈趋向,不宜急于手术。在1-2岁时的孩子由于睫毛较软,对角膜的刺激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鼻梁发育后,部分患儿睑内翻的状态会自愈,对于这部分患儿,如果没有经常眨眼揉眼、流泪、眼红的不适表现,家长可以在医生的协助下随诊观察。随着孩子的成长,睫毛会变得又粗又硬,对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如果不及时手术,轻者会造成患儿眼部异物感、流泪、眼红、分泌物增大等表现,严重者会造成角膜上皮混浊、脱落、感染,甚至影响视力,这种情况再观察就不是明智之举了。需尽快行手术治疗,以免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手术治疗:通常有眼睑缝线法、单纯眼睑切开法、下睑内翻矫正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下睑缩肌部分切除术等。• 眼睑缝线法:利用较粗的线穿透全层眼睑,使下睑形成轻度外翻的状态,并保持一周左右后拆线,利用外翻线道形成内部瘢痕来抵抗内翻的力量,拆线后不留瘢痕。适用于没有过多内眦赘皮或肌肉肥厚的轻度睑内翻,缺点是作用力较弱,容易复发。• 单纯眼睑切开法:于下睑皮肤做平行于睑缘的切口,去除多度发育的眼轮匝肌,再用缝线间断缝合皮肤。适用于下睑轮匝肌过度发育的患儿,术中可以适当修整下睑的皮肤。缺点是术后有瘢痕形成,由于患儿修复能力较强,且术后给予抗瘢痕药物治疗,通常在数年后瘢痕相对不明显。只要不是不适瘢痕体质,皮肤的自我修复均可以达到理想的外观。• 单纯切开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本方法是单纯切开法的基础上,适量去除内眦赘皮的方法。由于存在内眦赘皮的患儿,内眼角的垂直牵拉力量使下睑内侧内卷严重,术中根据情况适量去除内眦赘皮,降低垂直牵拉,不但使内眦部的弧度更流畅,更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缺点是形成下睑及内眦部皮肤瘢痕,同样通过术后的抗瘢痕药物及患儿自身修复能力,可达到理想外观。• 下睑缩肌部分切除术:于结膜面行切口,将下睑缩肌部分切除,从而解除其过度下拉造成的睑内翻状态。此手术切口隐蔽,不留皮肤瘢痕,仅适应于下睑缩肌张力过强的患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就是说,眼睛不单单知识一个感觉器官,更是一个人灵气和活力的展现。但世界有时候不是公平的,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眼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创伤,对他们来说,安装义眼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否需要安装义眼台、如何安装、术后会出现问题、注意事项等,以下笔者将给大家一一解答。1.什么是义眼台?义眼台是一种眼科常用的植入性假体,是由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临床上常用的为羟基磷灰石和MEDPOR(聚乙烯),这两种材料微观下为多孔材料,为植入后建立血运提供了有利的结构基础。义眼台一般为球形,常规直径在18mm-24mm范围内。义眼台主要应用于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后,一般是联合进行,也可以炎症稳定后二期行义眼台植入手术。义眼台的临床价值是改善眼部外观,并不具有视觉功能,义眼台植入术后会使患眼的眼窝饱满,避免因为失去眼球而出现的眼窝凹陷等不良外观。术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眶容积大小,选择合适直径的义眼台植入肌椎内,然后将自体或异体的巩膜覆盖在义眼台前表面,此前离断过眼外肌会将四条直肌止端对位缝合于自体或异体巩膜前表面,最后间断或连续缝合筋膜层及结膜层。由此可见,义眼台是植入在眼眶软组织内的,外观上除了我们能够看到眼窝饱满之外,是不能看到义眼台本身的,而且义眼台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假体,不具备血运,也不能运动,但眼眶内的血管组织会逐渐长入,建立正常的血运。当血运不良的情况下,结膜切口可能愈合不良,导致义眼台暴露,甚至感染,严重者不得不将义眼台取出,也就是“义眼台排斥”。义眼台的运动主要是依靠眼外肌的运动,取决于眼外肌的功能状态,特别是四条直肌。虽然义眼台使眼窝变得饱满,但外观上只能看到粉红色的结膜囊,并没有角膜、虹膜、巩膜、眼表血管等形态,因此在义眼台植入术后,依旧需要配置义眼片来改善外观。2.义眼台有必要安装吗?对于失去眼睛的患者,不仅是生理上的缺失,也会对外貌上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对心里上也造成很大影响,有的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不自信。义眼台没有实际的视觉功能,但是填补眼窝的凹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义眼片能在外观上极度逼近真眼,解决患者的困扰,让患者重新找回自信。3.义眼台植入术后应该怎么护理?义眼台植入术后需要遵医嘱用局部抗炎、促进结膜上皮生长药物治疗,在术后一段时间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感染的可能,保持眼周清洁等。定期到专业医院复查,病情有变化随诊。4.义眼台暴露怎么办?首先要明确病因。早期的义眼台暴露,可能是因为结膜切口处缝合张力过大,眶内软组织局部血运欠佳等原因,在未发生感染时,小面积的暴露考虑用药,促进结膜上皮的生长,必要时行修复缝合,如果周围组织暴露面积过大,不足以覆盖在暴露的区域,可利用异体巩膜进行修补,减张缝合。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将其修补,甚至产生义眼台的感染,则需取出义眼台,待局部炎症稳定后,择日行二期义眼台植入术。术后远期发生义眼台暴露,最大可能是局部感染所致。因为一眼片与义眼台的机械摩擦导致覆盖在义眼台表面的软组织变薄受损,局部血运欠佳导致不能及时修补,最后出现义眼台暴露感染。若病情无法控制,则需将义眼台取出,待局部炎症稳定后,择日行二期义眼台植入术。因此,进行义眼台植入手术应到专业的医院进行,选择合适的义眼台型号和义眼片。减少因为不良佩戴引起的机械摩擦损伤,降低义眼台的暴露风险,并定期随访,必要时调整或更换义眼片。
概述泪腺炎是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慢性泪腺炎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肉芽肿性病变致泪腺慢性炎症和缓慢增大。病因1.原发性感染可能由结膜囊经泪腺腺管入侵或血源性。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多累及睑部泪腺和眶部泪腺,可单独或同时发病。2.继发性有来自局部或全身者。(1)局部来源穿通伤、烧伤,常引起局部化脓或坏死;睑板腺或结膜的葡萄球菌感染、睑腺炎、眶蜂窝织炎等均可直接扩散至泪腺。(2)病灶转移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而来,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肾盂肾炎等。(3)全身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疖肿,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多为化脓性,一侧泪腺受累。哪些人容易得泪腺炎?1.儿童、青少年:这个年龄群的人行动多无自控力,好奇心使得双手接触到细菌的机会增加,双手揉眼就可增加被感染的风险;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组织机能老化,眼睑组织松弛,增加了泪腺暴露的机会,同时老年人的免疫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的逐渐降低,受到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3.患有面部炎症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人群:主要是容易患有急性疾病,炎症容易波及到原本正常的泪腺组织;4.患有结节病、结核病、白血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主要是容易转归成慢性病程。全身疾病造成恢复时间正常,且会增加复发的风险。临床表现1.急性睑部泪腺炎上睑外侧红肿伴疼痛,伴流泪,上睑缘呈“S”形下垂,肿胀可扩展到颞、颊部,可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睑内可扪及实性包块、压痛,与眶壁及睑缘无粘连。颞上方球结膜充血水肿,泪腺区充血隆起有黏液样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2.急性眶部泪腺炎局部症状类似睑部泪腺炎,疼痛剧烈而结膜水肿较轻。可在外上侧眶骨缘下扪及包块。眼球向内下方突出,向外、上运动受限并伴有复视。亚急性患者消退时间较长,少数化脓脓液从上睑外侧皮肤流出,可形成瘘管。3.慢性泪腺炎泪腺局部可触及结节状物,疼痛并不明显,活动度可。可伴眼睑皮肤红肿,脓肿形成后可以有波动感,泪腺增大明显时可出现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受限。检查 1.血常规检查急性期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的性质及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全身应用抗炎药物治疗。 2.病理学检查可行泪腺组织活检,根据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确定泪腺的炎症类型。 3.B超检查表现为泪腺窝内杏核状异常回声,边界清楚,眼球和肿大的泪腺之间可见透声裂隙,压缩性不明显,显示泪腺增大呈花瓣状结构,边界不整齐,内回声不均。同时可显示眼球筋膜囊水肿,A超显示病变内中高反射。 4.CT检查水平位和冠状位CT显示泪腺扁平形肿大突出眶缘,邻近眼外肌增厚。有时可合并眼环增厚,双侧发病临床并不少见,部分合并鼻窦炎症。5.MRI检查MRI显示眼球外侧泪腺肿大并包绕眼球,T1WI和T2WI均呈中信号,增强明显。由于病变邻近眼睑皮肤,增强MRI可显示周围软组织信号增强。治疗 1.治疗原发病。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2.对泪腺肉样瘤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为避免其复发,可做放射治疗。3.合并干眼症者同时使用人工泪液等。4.对药物治疗不敏感的急性化脓患者,以及实质肿块形成的慢性患者,可行手术治疗。5.脓肿形成时,必要时行切开引流,睑部泪腺炎从上睑外侧皮肤切口;眶部者则从上穹隆侧结膜切口。治疗周期本病多为短期治疗。需要手术的患者大约1~2周。治疗后效果如何?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眼睑肿胀等症状消失,不能触及肿块,眼眶CT检查,泪腺大小及密度恢复正常。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规范:症状无明显改善。复发的风险增加,治愈后眼睑再次红肿,又触及肿块。多长时间复诊?根据病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除了观察眼部恢复情况,要定期监测眼压变化和B超级眶CT的检查。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自我监测:眼睑是否有肿胀,肿胀是否有增加表现。是否有胀痛或者压痛。眼部是否有流泪,分泌脓性分泌物的情况出现。自身是否有畏寒发热的全身情况出现。定期医院门诊随诊监测。日常应该注意事项?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熬夜,避免长时间用眼,有充足的休息,注意做好眼部的保护,避免患处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如烈日、强风等。戒烟戒酒,避免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核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过敏性眼睑皮肤炎最常见的,它是一种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或鳞屑的皮肤炎症反应,可为全身或面部湿疹的一部分,也可单独眼睑发病。一般慢性者自觉症状较轻微,易反复发作。湿疹长期不愈,皮肤粗糙变厚,呈鳞屑样外观。发病原因内部因素: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神经精神因素、遗产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与个体的易感性及耐受性有关。外部因素:食物、吸入物、生活环境、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所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病机制与各种外因、内因相互作用有关,有些患者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介导。治疗方法本病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皮肤病。治疗上,首先要去除病因,初起可湿敷,渗出较多时可外涂5%炉甘石洗剂,口服抗过敏药物。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治疗。1.去除病因:首先应去除病因。除去刺激源并加以适当治疗。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待炎症消退后应尽早手术治疗。2.收敛剂:渗液较多者应用3%硼酸液湿敷,一般湿疹可用炉甘石洗剂,病变静止已干燥者可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3.抗过敏药及维生素类药物:补充维生素C,同时口服一些抗过敏药。4.抗生素: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抗感染治疗,特别有继发感染者更应引起重视。重者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5.物理疗法:渗出明显者可用超短波、氦氖激光、红外线灯灯物理疗法,改善血循环,除去渗出,使创面干燥,有利于痂皮形成,缩短愈合时间。饮食保健饮食上多食有补益脾胃、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增强抵抗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预防护理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动眼神经麻痹主要病因为脑干病变、动脉瘤、糖尿病神经病变、脑干脑炎及炎症环境等,本病无传染性,好发于糖尿病病史患者及存在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者,外伤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本病发生。眼外肌示意图主要病因脑干病变由于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临近中线;另外脑桥侧视中枢发出纤维经内侧纵束至动眼神经核,故中脑和桥脑损害均可发生动眼神经麻痹。若供应神经干或神经核的血管发生梗死;受临近硬化或扩张的血管压迫或脑干内出血或兼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均会发生动眼神经麻痹。由中脑梗死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常伴其它神经症状,如偏瘫、共济失调等,因脑干有许多走行方向不同的神经传导束通过,因此即便很小的病变也会有许多复杂独特的表现。动脉瘤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原理为因囊性动脉瘤扩张,直接压迫或牵拉神经或因动脉瘤出血引起神经推移或因淤血而致神经水肿,或因蛛网膜粘连等。而动脉瘤穿透动眼神经引起动眼神经麻痹非常少见,但已有文献报道。动眼神经麻痹易识别,常首先表现为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其次为眼睑下垂,最后出现眼外肌(涉及内、上、下直肌和下斜肌)麻痹,影响眼球各向运动。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于糖代谢紊乱,使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受损。其并发颅神经损害的可能机制为神经营养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内壁有脂肪和多糖类沉积,导致管腔狭窄;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易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损伤和坏死。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常以复视为主诉,多于动眼神经麻痹前数日出现额、颞、顶、眶部较弥散的不同程度头痛甚或仅为不适感,以单纯眼外肌受累占多数。炎症环境如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神经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埃可病毒感染等均可能会引起动眼神经感染,从而引起神经的损伤和坏死,造成麻痹。流行病学动眼神经麻痹好发于50岁及以上人群,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8岁,患者多存在血管性危险因素,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程之初的2~4周病情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同侧头部及眼眶疼痛,发生率约61%,亦可出现瞳孔散大,瞳孔散大一般不超过1~2mm且对光反射存在,这种改变于发病后1~2周最为显著。好发人群糖尿病病史患者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神经受损,并可并发微血管病变,可能会造成动眼神经麻痹。存在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者存在心脑血管性危险因素常会导致血管急性或慢性缺血,可能会发生动眼神经麻痹。诱发因素眼外伤和脑外伤均可导致动眼神经支配的眼肌麻痹。眶尖骨折表现为眶尖综合征,颅底骨折可因床突、颞骨岩尖部骨折致海绵窦瘘,出现动眼、外展神经麻痹所致的眼球固定以及搏动性突眼等。典型症状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由于提上睑肌是由动眼神经支配,动眼神经麻痹后常会出现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动眼神经支配数条眼外肌和眼内肌,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病变同侧眼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中一条或数条麻痹,不同的眼肌功能异常会引起眼位改变。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动眼神经累及瞳孔。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眼内肌未受累,表现为瞳孔大小及反应正常,眼外肌不完全受累,出现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如不完全上睑下垂,患眼部分性内、上、下方位运动不能,不完全性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减弱等。并发症动眼神经麻痹由于长期上睑下垂造成视觉发育异常,形成弱视。就医当患者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眼球转动受限、复视及瞳孔散大等表现时要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眼科神经学检查、CT或MRI及脑脊液检查、结合眼位异常和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可对本病进行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相鉴别。就医指征一旦出现以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眼球转动受限、复视及瞳孔散大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检查眼科神经学检查包括眼睑下垂、眼位外斜、瞳孔扩张、两眼协调性不佳等相关检查项目,视网膜、视乳头检查也是检查的重点。CT或MRI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和眶内占位性和炎性疾病,有助于通过该检查观察各条眼外肌状况。脑脊液检查及超声检查应到内科相关科室进行检查。通过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造成动眼神经麻痹的占位和炎性疾病。有助于诊断炎症或肿瘤性脑膜炎。超声有助于检查脑血管狭窄和闭塞、判定病变范围和程度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以及胰岛细胞抗体等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查等,有助于病因确定,如有助于判断是否由糖尿病引起。诊断标准目前无确定描述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麻痹出现的眼位异常和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进行判断,根据其他辅助检查判断动眼神经麻痹的位置并排除眼肌病变。鉴别诊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多表现为双侧的眼外肌麻痹,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复视或斜视。症状呈晨轻暮重,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可呈阳性,肌电图可见重复低频刺激递减。胸腺CT可见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上睑下垂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最常见。可累及单侧或双侧,多不对称并且有波动。而动眼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位外斜、瞳孔扩张、两眼协调性等。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阴性,CT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和眶内占位性和炎性疾病,并且观察各条眼外肌状况。故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CT等检查可将两者进行区分。颅内动脉瘤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引起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可伴动眼神经麻痹症状。CT血管造影和脑血管磁共振成像有助于鉴别。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重点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者通常选择手术治疗,如眼位矫正或上睑下垂的矫正术等。也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眼位矫正多采用麻痹眼的外直肌后徙和内直肌截除术,合并垂直斜视者以减弱高位眼直肌为主,可分次手术或应用眼肌显微血管分离技术1次矫正。上睑下垂的矫正术多采用额肌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或Blascovics上睑下垂手术。中医治疗:单纯针刺治疗、针灸治疗、针灸结合中药康复治疗包括低频电疗、针刺治疗、功能康复训练等,对改善局部肌肉痉挛和紧张,促进神经兴奋的传导,改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神经有利。预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通常可以在几个月内自行恢复正常,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建议治疗2~4周后行眼科神经学检查判断神经恢复情况。能否治愈经3~6个月相对稳定期后,约70%以上可自愈,部分病例存在复发的可能。复诊建议2~4周行眼科神经学检查(包括眼睑下垂、眼位外斜、瞳孔扩张、两眼协调性不佳等相关检查项目)判断神经恢复情况。饮食调理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护理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应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过分紧张,避免过度用眼,同时应注意眼部外形及视力的监测,糖尿病患者密切关注患者血糖情况,若出现焦虑、紧张时,家属应耐心陪伴,及时就医。日常护理用药情况注意营养神经药物硫辛酸及腺苷钴胺的用法、用量及适应症,同时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造成维生素中毒,糖尿病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应注意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即用量,若有不适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刺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等。患者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降低血脂、体脂。避免用眼过度,避免强光刺激,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病情监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平时应注意眼部外形及视力的监测,糖尿病患者密切关注患者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特殊注意事项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可因感觉减退或肢体瘫痪出现焦虑、紧张,此时家属应耐心陪伴,向其解释症状原因,消除顾虑。术后注意保护眼睛,一个月应到医院复查。预防有糖尿病、动脉瘤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尽早筛查有无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合理膳食,及日常注意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性疾病等可降低动眼神经麻痹的风险。早期筛查有糖尿病、动脉瘤的患者应尽早行眼科神经学检查及CT等检查筛查有无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预防措施有糖尿病、动脉瘤等原发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日常应注意避免外伤可能导致的颅脑损伤,预防感染性疾病等,以降低动眼神经麻痹的风险。
睑缘俗称眼边,那么睑缘老是红痒是怎么回事呢?你很可能中招睑缘炎了。下面我们来大概了解一下睑缘炎。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慢性炎症。睑缘部位富于腺体组织和脂肪性分泌物,易沾染尘垢和病菌致感染。临床上分三型:鳞屑性、溃疡性、眦部睑缘炎。鳞屑性者为睑缘湿疹皮炎,由腺体分泌过多继发感染引起,溃疡性者是睫毛毛囊和睑缘皮肤受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眦部睑缘炎为摩一阿(MorAx-Axenfeld)氏双杆菌所致。此外,螨虫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因素,也与核黄素缺乏、慢性全身疾病有关。睑缘炎一般病程较长,坚持用药疗效尚好。睑缘炎的发病诱因为理化因素、屈光不正、不良卫生习惯等。故睑缘炎治疗很重要 病原治疗。(去除病因)2.保持局部清洁。3.局部抗生素治疗。4.对症支持治疗请到专业眼科就诊,给你做正确的治疗指导。为你的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