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为什么还会复发?痔疮在接受手术后确实是有复发的可能性,并且其复发的几率还很高,这是因为痔是一种血管的病变,而人长期的坐位、站位可能工作会引发痔病。不要以为接受了手术后就彻底治好了,要知道手术只是把原来的痔核摘掉,如果没有好好保养,直肠跟肛管的痔静脉照样会经常瘀血,继而产生新的痔核。从医学角度来说,痔疮手术以后理应不会再复发,但临床上却仍然陆续不断地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手术的患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深究其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总体来说是由于以下的原因。01、隐藏的痔疮一般痔疮形成后也许不只是一个痔疮,很有可能同时有几个痔疮,医生肉眼能看到的大的痔疮可以切除,但还有很多小的,看不到的没有被切除,时间长了如果平时不注意护理,自然又长出来了。比如外痔患者切除了外痔,但是病人原来有比较轻微的内痔,做完外痔手术后病好了,然后患者以后就不再注意饮食生活,从而使得内痔加重,又出现便血、脱出等痔疮症状,此时的“痔疮复发”并不能怪手术复发。02、手术方式选择患者接受传统痔疮手术,比如注射疗法、激光、冷冻等方式,只是将痔核枯萎,并没有彻底切除痔疮,如果以后不注意,这些原本的病灶又充血,就会形成血栓、脱出、便血等痔疮复发的情况。03、久坐久立久坐久立也是痔疮的常见发病因素,上班族可能难以避免,所以有空的时候多做提肛运动或者上下班时别坐电梯,直接走楼梯也能到达相应的锻炼效果。有时间多打打球,舒筋活络,疏通血管。如何防止术后复发?防止痔疮复发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医生要严格把握好手术指征,手术时在确保肛门不会狭窄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痔疮切除干净。术后皮赘如果非常大,可以局麻下切除。对于患者来说,要防止痔疮复发,需要做好以下几点:01、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便秘反复蹲厕会导致肛门水肿,皮赘增生,也会导致保留下来的肛垫发生下移痔疮复发。具体措施:包括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最关键的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术后发生便秘,要尽早找医生开通便药,避免反复蹲厕。02、做好术后肛周护理术后,每次大便后不要用厕纸擦拭,应当用清洁器流水清洗干净,并使用肛部消毒巾消毒。没有自带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可以用水人工冲洗切口。便后用纸擦只会把大便擦到肛门的褶皱和伤口里,越用力想擦干净,大便嵌入越深,细菌越容易繁殖,从而加剧炎症和水肿。术后半个月内仍然会有少量出血(10-20滴的量),这是正常的,要准备透气性好的消毒纸巾或纸尿片贴在内裤上,防止感染。术后坚持坐浴。可以用医生开的中药坐浴,实在没有,清水坐浴也不错。03、加强运动避免久坐,每隔两小时站立几分钟;做体操、打拳、慢跑、球类等全身性的体育运动;加强肛门肌肉锻炼,做提肛运动,站着、坐着、躺着都可以,具体做法:放松、收缩肛门,一收一缩,每次五十下,每日1到2次即可04、多吃蔬菜少吃辛辣多吃新鲜蔬菜,特别一些含纤维素比较多的,如大白菜、黄豆芽、芹菜、黄花菜、香椿、毛豆、茭白、竹笋、绿豆芽、茄子等。蔬菜加工不要太精细,炒的时间要短,否则纤维素会大量被破坏。含粗纤维的水果也要多吃,如:苹果、梨、葡萄、柿、山楂、草莓、菠萝等。少吃虾、羊肉、香菜、韭菜、狗肉等发物;忌辣椒、辣酱、生姜、大葱、蒜头、茴香等辛辣食物,更要戒烟、戒酒。特别提醒广大肛肠疾病患者:放弃隐忍,正视疾病!切勿拖延或听信不实宣传。若有如上症状,务必及时到各地肛肠专科就诊!肛肠专科就诊!
乳腺癌是发病率极高的女性恶性肿瘤。在一些城市中乳腺癌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据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名女性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5%~20%的速度增长。由于乳腺癌具有不易预防、发病隐匿、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乳腺癌患者应对该病进行积极的治疗。然而,目前许多乳腺癌患者对如何治疗该病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对该病的治疗十分不利。那么,人们在乳腺癌的治疗上还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呢? 乳腺癌的6个常见认知误区 一、认为乳腺癌是不治之症 有些女性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后表现得惊恐不安、精神抑郁,甚至认为这是绝症,拒绝接受治疗。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研究认为,乳腺癌患者若能在该病的早期就及时地进行治疗,其10年的生存率在95%以上。该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若再坚持五年,其病情即可进入稳定期,不易再复发,即使在该病的晚期才接受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乳腺癌患者对该病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如果首先在心理上就认输了,对该病的治疗将极为不利。 二、认为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大越好 有些乳腺癌患者认为在切除肿瘤时,切除的范围越大,防癌的效果就越好。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当代医学技术已能够很好地从各个侧面对乳腺肿瘤进行控制。尤其是对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国内外均已采用保乳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即保留乳房,只将肿瘤组织和腋下淋巴结切除。并在实施保乳手术之后,进行放化疗和相应的综合治疗。通过这样的治疗,不仅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切除乳房的效果,并可以保持患者外观的相对完整,减少对其身心的伤害。因此,对乳腺癌患者来说,手术的范围应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决定,不是所有的该病患者都要实施乳房切除术,也不是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大越好。 三、认为化疗的毒性大,进行化疗弊多利少 许多乳腺癌患者都认为化疗的毒性大,副作用也大,因此拒绝进行化疗。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化疗是指应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化疗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在癌症的治疗中,化疗起着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和转移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有较强的毒性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对此癌症患者应有个正确的认识。事实上,目前的化疗药物,正在向低毒高效的方向发展。在临床上,对化疗的副作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及预防的方法。在化疗中,只要合理地使用化疗药物,并能为癌症患者制定一个科学的化疗方案,就可以使化疗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而且现在还可以用化疗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进行介入疗法等。因此,目前医学界认为癌症患者进行化疗还是利多弊少。 四、认为每个癌症患者都要接受放疗 放疗具有扩大杀灭肿瘤细胞范围的作用。放疗与手术、化疗被称为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但并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需要接受放疗。如对Ⅰ期的乳腺癌患者,在临床上就不提倡对其实施根治术后再进行放疗。 五、认为接受内分泌治疗是没有用的 有的乳腺癌患者认为进行内分泌治疗没有用。其实这样的患者至少是缺乏对乳腺癌的认识。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全身性疾病,长期受到激素刺激会增加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机会。内分泌治疗,包括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治疗和服用内分泌药物的治疗。目前,多数该病患者进行的内分泌治疗都是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这样的治疗,可以调整其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达到避免复发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同进行化疗比较,进行内分泌治疗具有疗效明确、操作方便、毒副反应较轻、花费相对较少等特点,其疗效同化疗的效果相似。因此,当该病患者的病情适合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内分泌治疗。 六、认为已广泛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没必要再进行治疗 有些乳腺癌患者由于病情发现得较晚,其癌症已经发生了转移,因此想放弃治疗。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乳腺癌对放化疗等抗癌药物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即使已经发生了广泛转移,其治疗仍可以获得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有些发生了脑转移、骨转移、肺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常常可以获得不错的疗效。所以,已发生了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也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乳腺癌早期治疗方法 1、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之放射治疗放疗 利用高能量射线来消灭癌细胞,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希望能减低正常细胞的伤害,整个放射疗程一般需5-6周时间。皮肤变厚及肤色加深、恶心、呕吐及疲倦。少部分病人可能并发肺炎,应积极治疗。皮肤改变大多可于治疗完成数月后至一年间好转,疲倦则仍会持续数月之久。 2、化疗药物治疗化疗 化疗是利用抗癌药物来破坏癌细胞的发生和分裂以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患者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后,医生可能使用此疗法作为辅助治疗,以减低癌症复发的机会。一般来说,整个疗程为六个月,化疗药物可分为口服及静脉注射两种,化疗每次的疗程有几天,随后是几个星期的休息,让身体从化疗的副作用中逐渐恢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之化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有:疲倦、情绪低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肠不适、包括腹泻、头发脱落、口腔疼痛和溃疡、停经。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下降、血球数目减少,容易受到感染。 3、手术治疗 乳房切除手术的范围,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性质和扩散的程度。手术是在持续硬外麻或全麻下进行的中等程度的手术。术后亦可能会有腋下麻痹或患肢肿胀的感觉,这是因为淋巴回流障碍而引致的,这种水肿会随时间减煺的,术后患肢尽早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可以避免形成肩关节僵硬,更可以加速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水肿发生。这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之一。
1、狂犬病暴露等级如何判定?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2、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狂犬病暴露,如何进行规范处置?一是I级暴露者一般无感染风险,清洗暴露部位即可,无需进行医学处置。二是Ⅱ级暴露者存在轻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三是Ⅲ级暴露者存在重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1、Mirizzi综合征简介Mirizzi综合征又称为肝管狭窄综合征或功能性肝脏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胆囊结石的并发症。1905年,由一个科瑞描述胆囊管结石可以引起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颈部炎症而出现黄疸的情况,这可能是本症的最早报告。到1948年,由阿根廷外科医生Mirizzi详细描述了因胆囊结石相应炎症引起胆总管梗阻性黄疸,他当时称这种疾病为功能性肝脏综合征。当时发现,该病有如下特点: 1)存在胆囊结石,并且在胆囊管或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 2)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的交汇有畸形; 3)结石嵌顿压迫和局部炎症引起胆总管狭窄和梗阻;4)经常表现为复发性胆管炎; 5)胆囊结石压迫导致胆囊及胆囊壁的局灶性缺血坏死,进而形成内瘘。通过以上特点,可对Mirizzi综合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即胆囊胆管或胆囊颈部嵌顿结石或合并炎症引起胆总管狭窄,在临床上病人可以出现急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症候群。2、Mirizzi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胆囊管内结石,使胆囊内的压力增高,胆囊管代偿性扩张。2)胆囊管内结石嵌顿,胆囊管受压出现了局部血运障碍、继发感染。从而在临床B超检查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当中可发现,胆囊管有增粗的表现,而且胆总管会有外压性或者炎症性的累积。在严重的病人,可以出现胆囊致肝总管的内瘘。 3、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Mirizzi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有较为特殊的表现,其临床特点为:发病人群常见于胆囊结石的中老年患者,此类患者,胆囊结石的病程较长且在临床上可反复出现发作性胆绞痛,可合并有发烧、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增深等胆管炎症的表现。另外,在症状发作间期可有右上腹部不适,隐痛或者消化不良等症状。当然,患者合并炎症时,可出现梗阻性黄疸,或者结石压迫导致的肝总管的过度狭窄,在这种情况下,梗阻性黄疸往往不会出现波动。此外,患者在急性症状发作期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较明显的压痛,可伴有肌紧张、肝区出现扣击痛的情况。 4、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型根据Mirizzi综合征的病变及累及范围不同,临床上将其分为Ⅳ级: Ⅰ型,临床上最为常见,即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并且压迫胆总管,造成肝总管部分狭窄; Ⅱ型,因结石嵌顿而使胆总管前壁或后壁侵蚀,造成胆囊胆管瘘,但瘘口小于胆总管周径的1/3; Ⅲ型,胆囊胆管瘘口大于胆总管周径的1/3,但不超过2/3; Ⅳ型,最严重,胆囊胆管瘘环形破坏了整个胆总管壁,这种情况下,患者黄疸往往较为严重而且不易消退。5、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临床发现,胆囊结石病史长,并且有反复发作的绞痛、梗阻性黄疸时,不但要警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形成,而且还要注意是否有Mirizzi综合征,有临床资料表明,Mirizzi综合征在手术前目前还是比较困难。据报道,手术前确诊者不到20%。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且进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当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B超、CT、ERCP及MRCP等。 能够显示胆囊颈部和胆囊管的结石,可以发现胆囊管有无扩张或者萎缩,另外根据是否合并Mirizzi综合征和病变程度的不同,可以发现胆囊是否有扩大或者萎缩,肝总管、肝内胆管是否有扩张。如果发现肝总管、肝内胆管都有扩张,但胆总管直径大小正常时临床上要小心这种情况。有学者认为,如果发现了胆囊胆管、肝总管及门静脉扩张,称之为三管症,应该考虑为本综合征,所以,在临床上对于病史长、反复发作胆绞痛、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要进行反复多次的B型超声的详细检查以避免漏诊。此外,CT、ERCP及MRCP在B超检查证实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确诊Mirizzi综合征提供有益线索。 由于Mirizzi综合征在手术前确诊比较少,因此,要有一种认识,即有可能出现Mirizzi综合征高危人群的概念。在临床实践工作当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当患者有胆石症多年且有反复发作胆绞痛病史,曾经出现过梗阻性黄疸表现的胆石症患者; 2)B超发现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有结石,上段胆总管有增宽的患者; 3)B超提示胆囊萎缩、缩小,而胆囊内的结石较大且位于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的患者.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认识,结合CT、ERCP、MRCP进行鉴别,以避免采取错误的手术治疗方式,导致临床不良的后果。
大便失禁通常是指不能随意控制稀便或成形便,临床常将不能控制排气也归入大便失禁。大便失禁不是单一的疾病,它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的有类似临床表现的一类综合征。成人的大便失禁男女无明显差异。通常患病率在11%~17%,不同性别之间患病率相似,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发病机制影响肛门自制的因素包括完整的肛门括约肌结构、直肠顺应性、有效地排空、粪便性质和排粪量、肠道动力、盆底结构完整性、皮质意识、认知功能、活动能力等。正常排便是一个完整的躯体内脏反应过程,涉及结肠、直肠、肛门间的功能协调。当一种或几种控便机制受损而其他机制失代偿时就会发生大便失禁。(一)括约肌水平以上功能障碍1.粪便性状及胃肠道传输:许多特发性大便失禁的患者存在慢性腹泻,常继发于肠易激综合征,这些患者乙状结肠压力和动力参数多高于正常人。2.直肠顺应性和动力:当直肠顺应性下降,很少量的粪便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引起排便急迫和失禁。3.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如果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受损且括约肌功能减弱,尤其是同时伴有直肠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可能完全不知或不能控制粪便。4.直肠感觉:许多大便失禁患者形态学检查显示括约肌完整,实质是和神经病变导致直肠排空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有关(二)括约肌功能障碍1.内括约肌随着年龄增长,压力由于肌纤维逐渐退化而进行性降低。2.耻骨直肠肌、肛管外括约肌的完整性如果损伤了,导致其不能收缩而使直肠来不及调整容量从而发生急迫性大便失禁。致病因素(一)先天性因素1.肛门直肠畸形2.脊柱裂3.单纯骶骨发育不4.先天性巨结肠(二)中枢神经系统1.脑血管意外2.帕金森病3.多发性硬化4.脊髓损伤(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有下消化道症状包括腹泻和大便失禁,但发病机制不明。(四)老龄:老年人大便失禁大体分为充溢性、存储性和括约肌性失禁三类。老年人的人群大便失禁与多因素相关,如尿失禁、日常自理能力受限、鼻胃管营养、身体活动受限、腹泻、与自主神经功能随年龄退化相关。(五)炎症性肠病: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有排便频率增加(>80%)、急迫感(>80%)、排便不尽感(75%)和里急后重(63%),常见于溃疡活动期,这些症状与近端结肠有无病变无关,与炎症期易激惹的远端结肠和直肠相关。(六)直肠排空障碍:粪便嵌塞是大便失禁重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影响老年人。(七)直肠脱垂:大约2/3直肠脱垂和30%~40%有症状的直肠内套叠患者发生大便失禁。如何检查最为常用的是肛门直肠指诊。当指诊肛管长度和周围组织时若发现有缺损,提示括约肌损伤。当然,无缺损不能排除括约肌损伤。指诊可以评估静息和收缩状态下括约肌的张力,阳性结果为静息或收缩状态下括约肌张力较低,指诊也能评估肛管长度、耻骨直肠环的完整性或肛直角。要求患者做肛门收缩动作以评估盆会阴功能。一些特殊检查可用发现大便失禁发生的潜在机制,包括肛管直肠测压和感觉测试、球囊逼出试验、阴部神经运动潜伏期、阴部神经运动潜伏期、盐水灌注试验等。影像学检查:包括排粪造影、腔内超声和磁共振如何治疗(一)一般治疗:1.药物治疗: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大便失禁。临床治疗方法包括:①填充剂药物;②止泻药物;③通便方案伴去除梗阻。2.通便治疗:便秘患者也可能发生充盈性大便失禁。口服乳果糖加每日甘油塞肛、每周洗肠一次的方法,大便失禁发作次数减少35%,污染衣裤情况减少42%。3.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是通过视、听或其他感觉信息提高患者控便能力,加强括约肌正常的收缩。4.Secca术:应用射频电流刺激引起离子摩擦运动,产生热能,热能传递使胶原立即收缩,使肌肉在重塑过程中变短变紧,张力增加。5.注射疗法:注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硬化剂最初成功治疗尿失禁,可用于内括约肌异常导致的轻度大便失禁。(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选择的标准是难治的、严重的大便失禁;有括约肌损伤或有阴部神经病变,当损伤较广泛,括约肌断裂或既往括约肌成形术失败的患者可进行括约肌替代术1.括约肌成形术2.肛后盆底修复术3.动力性股薄肌成形术4.臀大肌移植5.骶神经刺激6.人工括约肌植入术7.肛管缩窄术
【科普】痔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痔病患者约占受检人群的46.3%。痔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占肛肠病总人数的63.5%,在不同职业中,以久坐、久站、久蹲、活动少的人群为多,嗜辛辣、饮酒等习惯者发病率显著增高。痔的现代概念为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为内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一、痔的病因(一)体位因素:痔的发生与人类的直立体位有明显的关联,因为未发现四肢行走的动物有痔病发生。(二)解剖因素:肛门直肠位于人体下部,其血管网因重力作用,影响了肛门直肠的血液回流,且痔静脉无瓣膜,故易发生曲张。(三)感染因素:痔静脉丛的血管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可导致部分血管壁纤维化,脆性增加,变薄,使局部静脉曲张。(四)排便因素:粪便不易排空,对直肠下段、肛管部产生较大压力,使血管受压;排便次数过多,或时间太长,腹压增加,使肛门直肠静脉回流障碍。(五)饮食因素:过度饮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使直肠下部及肛垫充血水肿,出血。(六)遗传因素:痔的发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父母患有痔,子女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七)职业因素:久蹲、久坐等职业如司机、电焊工等发病率较高(八)妇女妊娠:分娩时腹压增加直接影响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使静脉曲张,是女性痔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综上,内痔的发病在多种病因的作用下,首先肛垫内动静脉血管,支持结构及纤维结缔组织发生曲张、炎症、增生等病理改变,引起肛垫充血、出血、下移而发为内痔;肛缘皮下静脉血管曲张、淤血、血管内血栓形成或因慢性炎症刺激出现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合并炎症出现充血、肿胀而发为外痔二、内痔的分度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4度。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IV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三、外痔的分类:分为结缔组织外痔、炎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为肛门损伤、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门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所形成的皮赘。炎性外痔:当结缔组织外痔发生感染、充血或水肿时可发展成为炎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为排便、久蹲或腹压增高时肛缘皮下静脉扩张、扭曲形成淤血的静脉团,多呈半球形或不规则结节状突起,柔软,无痛,平卧或降低腹压后又可消失。血栓性外痔:当曲张的静脉血管受损或炎症刺激其内可形成血栓,发展成为血栓性外痔四、混合痔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整合而形成,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被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覆盖。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时多形成混合痔。混合痔进一步发展,当脱出内痔及相应外痔在肛门口周围呈梅花状或环状时,称为“环形痔”。脱出的痔若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以致发生水肿、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上称为嵌顿性痔或绞窄性痔。五、痔的临床表现痔病主要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分述如下。(一)内痔:1.便血:其特点是发生在排便过程的无痛性鲜红色血,呈滴血甚至喷射出血,排便末尾有便纸染血。便血可反复发作,有自行缓解倾向,长期慢性出血可发生贫血。出血非血红色或与粪便混合,需注意排除其他下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2.脱出:排便后痔核脱出肛外,初期可以自行回纳,逐渐发展至需手还纳,严重者痔核脱出后难以回纳,在稍加腹压如负重、咳嗽时亦可脱出。脱出可伴有黏液渗出,引起肛门潮湿、坠胀、疼痛和瘙痒等不适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嵌顿及水肿:内痔脱出合并有括约肌痉挛时,痔核受到夹持,痔体的静脉、淋巴回流受阻,痔核迅速增大、水肿、变硬,嵌顿在外无法回纳,出现肛门剧烈疼痛、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急性痔病表现(二)外痔:平时仅有异物感,便后或劳累时体积稍微增大,平卧休息后可以恢复常态。合并炎症或血栓形成时,表现为局部肿胀,剧烈疼痛。(三)混合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六、保守治疗(一)饮食和生活习惯无论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必须进行饮食和生活的调节,有益于防止痔症状的复发。最终的目的是要维持大便的软化,避免排便努挣,包括食用高纤维饮食,每天的摄入量20~35g,除了增加高纤维饮食外,还要增加水的摄入量,以软化粪便,减少便秘的发生。另外,改变如厕的不良习惯,如长时间蹲厕或阅读,减少排便努挣和腹压,对痔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很重要的(二) 药物治疗1.口服药物(1)微循环调节剂: 地奥司明、草木犀流浸液片等。(2)止痛药物: 如洛芬待因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必要时还可予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3)止血药物: 维生素K、肾上腺色腙等,也可辨证使用云南白药、地榆槐角丸等中成药。必要时也可肌注或静脉止血药。(4)通便药物: 常用如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麻仁润肠丸、便通胶囊等(5)中药治疗: 要根据痔的证型的不同,分别立法和选方:地黄汤、五神汤、四物汤、活血散瘀汤、补中益气汤等2.局部用药(1)坐浴法:该法自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肛肠疾病的治疗。其中用于治疗内痔者,根据作用可分为清热利湿类、疏风胜湿、活血止血类、消肿止痛类、收敛固涩类等,常用方剂如活血散瘀汤、金玄痔科熏洗散、五倍子汤、苦参汤、安氏熏洗剂。(2)敷药法:本法是直接将药物敷于患处,多用在坐浴后。主要作用是缓解肿痛和出血。常用如麝香痔疮膏、九华膏、如意金黄膏、生肌玉红膏、角菜酸酯乳膏等。另外也可将具有相同功效的散剂经蜂蜜或麻油调成膏状后外敷。(3)塞药法将药物制成栓剂,纳入肛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用药方法。栓剂的药物功效和坐浴法、敷药法类似,但更适于未嵌顿内痔的治疗。常用如麝香痔疮栓、化痔栓、角菜酸酯栓等。(三)手术治疗1.结扎治疗:结扎治疗是我国治疗内痔的传统方法,目前仍是临床治疗内痔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结扎痔的基底部,机械性阻断痔核的血供,促使其产生缺血坏死,坏死部位脱落后,创面修复愈合,由此而达到治疗目的。适应证:Ⅱ期或Ⅱ期以上内痔。2.套扎治疗:套扎法与结扎法作用机制相同,只是阻断痔核血供的工具由丝线变为胶圈。常用胶圈为特制或由自行车气门芯胶管制成,胶圈套扎是治疗Ⅰ、Ⅱ和Ⅲ度痔的较常用方法:是将胶圈放置于齿线上约1cm以上的痔黏膜,阻断被套扎的多余黏膜的血供,套扎5~7天后,组织坏死脱落,形成一小溃疡,小溃疡愈合后使周围组织固定在内括约肌上。3.注射治疗痔的注射疗法在西方国家沿用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在我国则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注射药物包括三大类:软化剂、硬化剂和坏死剂,根据三类药物对痔组织的不同作用机制,注射疗法可分为收敛化瘀法、硬化萎缩法和坏死枯脱法。软化剂“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痔的方法,该法不仅“收敛萎缩”“收敛固脱”,还强调“化瘀”,可避免其他注射法治疗后遗留硬结和肛肠狭窄的弊端。内痔伴有炎症、血栓形成或溃疡坏死,都不适合作硬化剂注射治疗,外痔、肛裂、肛瘘和肿瘤是硬化注射的禁忌证。约30%的患者在初始注射硬化剂4年后症状复发,大部分患者硬化注射治疗后短期随访是有效的,但远期复发率高,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疗效好。4.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又称铜离子导入法,是将铜针刺入痔核并通电,使局部小血管血液凝固和组织坏死、硬化,以达到萎缩痔核和止血的目的。5.痔切除术痔切除术适用于合并内痔和外痔的混合痔或Ⅲ、Ⅳ度痔患者,尤其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虽然痔切除术成功率很高,但术后疼痛仍是一大障碍。这就需要结合应用镇痛药、NSAID、肌松剂和局部物理治疗(如坐浴和冰袋)可实施无痛化治疗。6.B超引导下经肛门痔动脉结扎术是一种治疗痔病的新方法。将多普勒超声传感器插入肛管后顺时针转动,以确定痔上动脉终末支并结扎。从传感器传出的动脉血流声可定位痔动脉的分支,然后予缝扎。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形成、疼痛等,该技术的优点是术后疼痛轻,操作简便,并发症少。7.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又称肛垫悬吊术。该法是通过特制的吻合器环形切除内痔上方肠壁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并吻合断端黏膜,使脱垂的内痔被向上悬吊、牵拉而不再脱出。理论上痔的动脉同时被切断,术后供血较少,痔核可逐渐萎缩。
夏季如何有效预防肛肠疾病?夏季如何有效预防肛肠疾病? 过了夏至,全国各地逐渐进入了盛夏,人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冷饮,烧烤逐渐走上了人们的餐桌,加作息时间不节制,更容易滋生胃肠疾病那么,我们该怎么有效预防肛肠疾病呢?/夏季肛肠疾病高发原因/贪凉饮冷西瓜、冷饮、冰啤自是人们祛暑解乏的上佳之品,但是贪图一时的爽快,却也最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急性的肠胃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排便不畅。频繁排便、大便次数过多,往往会诱发痔疮、肛裂、肛窦炎、和肛周脓肿等肛周感染性疾病。作息异常因为三伏天夜间凉爽,人们大部分活动都集中在夜晚,造成了入睡晚,休息少,不知不觉中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进一步诱发肛周感染性疾病比如肛周脓肿、肛窦炎、直肠炎。炎热出汗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影响了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如果再穿着较厚不透气的衣裤,就更容易使肛门局部皮肤潮湿滋生细菌,出现肛门瘙痒或者肛周皮炎、毛囊发炎等。/如何预防夏季肛肠疾病/01注意饮食均衡,不可过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排便通畅。02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每日7-8小时的睡眠时间,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和运动量。03便后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清洗1-2次,特别提醒过多清洗或者使用香皂等更易诱发肛门潮湿瘙痒,平时出门在外可以选择使用湿纸巾清洁肛门。尽量穿透气纯棉内裤,勤换衣物。特别提醒广大肛肠疾病患者:放弃隐忍,正视疾病!切勿拖延或听信不实宣传。若有如上症状,务必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
关于肛门痛那点事?【科普】原发性肛门痛临床上,以肛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其中大部分能通过追问病史、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找到明确的病因,如痔、肛裂、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会阴外伤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经过仔细检查后,并没有发现特殊阳性体征,这一类综合征被概括为慢性原发性肛门痛慢性原发性肛门痛分为肌源性盆底疼痛、神经性盆底疼痛以及肛肠神经官能症肌源性盆底疼痛肌源性盆底疼痛是指一组源于盆底支持结构肌肉和韧带的组织形态或大体结构的异常,从而导致的以盆底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类型有1.会阴下降综合征2.盆底失弛缓综合征3.痉挛性肛门直肠痛1.会阴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盆底脱垂性疾病:由于长期过度用力排便,腹压长期过高可使盆底肌薄弱,张力降低,肛直角变大,继续用力,则增高的腹压传导至直肠前壁,使该处黏膜脱垂至肛管上端,产生排便不尽的感觉,使患者再次用力排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盆底更下降并造成继发性阴部神经的损伤。2.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指在排便等活动时,盆底各肌肉之间反常收缩,不能协同完成排便等动作。主要表现归纳为: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排便费时费力,肛门阻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前后肛门及骶尾部坠胀甚至胀痛感、异物感。3.痉挛性肛门痛:本病发病率女多于男,病程通常较长,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表现为:肛门部位突发的剧烈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然后完全消失。发作特点为:无规律的间歇性、爆发痉挛性锐痛,多发生在初睡或初醒等情绪变化的时刻。疼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甚至昏厥,可连续发作,亦可能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有时候即使症状很严重时,也找不到明确的体征和相应的病理改变。肌源性盆底疼痛的治疗1.会阴下降综合征:本病与过度用力排便的关系,早日及时行盆底康复治疗,对于大多数会阴下降综合征的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是治疗的一线选择方案,配合积极的家庭康复训练效果更佳。若直肠黏膜脱垂明显,可行黏膜硬化剂注射、胶圈黏膜套扎治疗;若脱垂较严重,可行直肠黏膜切除术,或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钉合术如PPH、STRAA、TST等,器械手术除能切除多余黏膜外,还可起到固定黏膜的作用,近期效果满意。2.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年轻且无明显盆底肌肥厚的患者可推荐作为一线方案进行治疗。但对于盆底肌明显肥大、肛管长度显著延长、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常可采用耻骨直肠肌松解或部分切断术。另外,近年来兴起的肉毒杆菌毒素耻骨直肠肌注射术、盆底局部肌封闭术,可以短期内实现痉挛肌肉的松弛,也被为认是治疗此病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3.痉挛性肛门痛的治疗原则为:镇痛、解痉、镇静、消炎、营养神经、解除社会心理负担。盆底肌肉压痛通常与慢性盆腔疼痛有关。通过膀胱和肠道再训练;盆底肌肉拉伸、提肛运动等。结合盆底物理治疗可有效地减轻肛门疼痛。神经性盆底疼痛盆底神经源性疼痛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但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的病症,其高发病率与盆底及盆腔脏器的支配神经-骶神经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神经性盆底疼痛的临床症状:(1)盆底痛:包括肛门痛、肛周痛、尾骨痛、一过性直肠痛等,疼痛的范围沿骶分神经分布。各个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表述不一,定位不准,疼痛发作的时间各异,这可能与疼痛中枢骶部脊髓同时支配多个脏器有关。(2)肛门括约功能异常:肛门失禁,漏气、漏便,弄脏内裤。(3)排便困难:排便动作是通过骶神经支配来完成,只要骶神经功能损害,感觉或运动功能异常,则产生排便困难。有时候排便困难会伴随排尿困难。神经性盆底疼痛的治疗 1.盆底康复治疗: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Kegel运动和阴道哑铃等盆底康复手段综合运用能帮助患者改善便秘,慢性盆腔疼痛,术后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性功能。2.改善神经根的微循环、阻断微循环障碍与诱发因素之间存在的恶性循环,加快致痛致炎物质的排除。3.减轻炎症反应:可通过改善炎症局部的微循环,抑制增高的血管通透性和液体渗出,从而产生抗炎作用。4.手术治疗:若能发现盆底触痛点,可以考虑行肛门探查及疼痛结节切除的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证明半数以上的患者术后盆底疼痛会消失。5.认知行为疗法: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有12-33%的女性达到了重度抑郁症的标准。在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加入认知疗法,可以帮助解决因慢性盆腔疼痛导致的情绪心理障碍或焦虑、抑郁等,帮助患者学会调节与放松自己,减轻疼痛,提高应对疼痛的能力。01肛肠神经官能症肛肠神经官能症在肛肠科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疾病,它是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直肠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过慢性、顽固性肛门直肠疾病的经历,因疼痛刺激,而引起恐惧、悲观、疑虑、并过度注意自身的感受,最终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种种幻觉症状。患者主诉多是离奇、主观、幻想的症状,以肛门直肠为中心。较多的有疼痛、坠胀、放射痛,此外还有特殊臭味、怪声异响、小虫爬行、麻木、奇痒等。全身表现为精神萎靡、悲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失眠、头晕、疲倦无等。患者无相应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亦为阴性!02肛肠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本病主要应从心理、精神方面予以治疗。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活动,做身体锻炼,尽量分散对局部的注意力。必要时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Kegel运动等盆底康复手段综合运用能帮助患者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直肠功能失调、便秘,慢性盆腔疼痛等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心理治疗 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检查前、治疗前,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根据病人心理素质的不同向病人或亲属讲清楚,取得配合。定期复诊,与患者交流,耐心安慰患者,让患者放松,解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或者多参加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请精神科会诊。中医治疗 1.汤药内服:本病以气阴不足、心脾两虚为本,肝郁气滞、湿热内蕴为标。治法宜疏肝解郁、养阴清热、补养心脾。选取柴胡、延胡索、金铃子疏肝解郁;地黄、麦冬、当归、牛膝滋阴养液;知母清热;小麦、大枣、甘草补养心脾。2.针灸:可针刺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关等穴,也可使用点针,也有较好的效果。穴位注射法可选择长强、腰俞穴,使用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注射液。药物治疗:精神紧张不安、失眠时,可服用镇静剂,如安定等;腹痛、腹泻时,可用解痉挛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服用维生素B1等。外科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过高,使内括约肌处于一种超敏状态,遇到刺激就会产生痉挛疼痛,可行肛门内括约切断术,或括约肌间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总结:采用针灸、药物及心理多方法综合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特别心理治疗,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治疗中的关键。
肛肠术后愈合时间?肛肠科是外科科室,大部分的病人都是通过手术来治疗疾病的,术后伤口的恢复是疾病恢复的关键之一。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能复原,而有些人伤口愈合格外慢呢?肛肠手术后正常的愈合时间1.痔疮。正常情况下,痔疮手术术后一般需要7到10天的时间患处才会开始长肉,30天左右才能愈合,不同人体质不同亦有所差别。2.肛裂。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视患者体质而定,手术时采取挂线的方式,一般1到2周挂线会自行断裂,接着进行换药以促进伤口愈合,通常一个月左右会感觉症状明显好转。少数人挂线两周都未掉,只能由医生弄掉,这样可能会延长恢复的时间。3.肛瘘。可分为高位肛瘘、低位肛瘘以及复杂性肛瘘,低位肛瘘术后一般需要30天左右痊愈;而高位复杂性肛瘘,一般的修复时间大约需要50天。如果在恢复期间,患者因对某些药物过敏,出现湿疹等症状,创面的愈合则会延迟。4.肛周脓肿。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脓腔的大小,其恢复时间不同,较小的脓肿可能需要一到两周愈合,而大的脓肿则需要二到四周左右时间才能愈合。一般来说肛周脓肿术后伤口一月余未愈合,属于愈合不良。别让术后恢复拖后腿虽然正常的愈合时间,大家都已经清楚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及时恢复健康呢?且看专家指出的如下几种因素,也让我们在术后得到更好的指导。1.年龄:年龄越大,伤口愈合越慢。这和老年人全身综合因素有关。2.营养: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不能为组织再生提供所需的营养,会使伤口愈合延缓。与伤口愈合有关的微量元素有铜和锌,维生素类有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这些物质在正常人体内一般不会缺乏。但是,伤口愈合的需要量大大超过平时,加之病人的食欲不佳,进食较少,也会造成供不应求。术后加强营养支持相当重要。尤其是可以进食的病人,应当进食好消化的高蛋白及高热量饮食。3.感染:伤口感染时,渗出物很多,会使正在愈合的伤口或已缝合的伤口裂开,或者导致感染扩散加重损伤。4.局部血液循环:局部血液循环一方面保证组织再生所需的氧和营养,另一方面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起重要作用。所以术后需要通过适量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5.血糖: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糖较多,同时伴有血管病变,会影响伤口愈合。术前,术后控制血糖情况会直接影响伤口恢复程度。6.吸烟:吸烟者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力,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伤口愈合。7.心理因素:心理压力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伤口愈合减慢。8.术后并发症:血栓、肺炎、腹膜炎、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对伤口愈合都有着直接影响。9.药物: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抗凝剂对伤口有直接的负面影响,会抑制细胞增生,影响组织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