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如何防治大肠癌
首先让我们认识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起自回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六部分。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什么是大肠癌?大肠癌又叫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5位。遗憾的是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这与我们对于大肠癌的防治缺乏认知和对于体检不重视或体检不全面有关。大肠癌的病因是什么?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过多脂肪蛋白质的摄入、缺乏进食膳食纤维、结直肠癌家族史、年龄、肥胖、吸烟等;所以大肠癌的防治就要从以上高危因素着手。一普通人群建议40-74岁的普通人群每3-5年结肠镜检查1次。70%的大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耗时10-15年,甚至个别病例半年就发生癌变,所以要早期行结肠镜检查去除腺瘤性息肉,避免其癌变。二高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建议自30岁开始每3-5年结肠镜检查1次;其中对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患者以及Lynch综合征家系中携带致病突变者,建议自20岁开始接受结肠镜检查,每2年1次,直到40岁,然后每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有下列一项或以上者为高危人群:1.直系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2.有癌症(任何恶性肿瘤)病史3.有肠道息肉史4.有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造成较大不良精神创伤或痛苦史、慢性阑尾炎或烂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中两项及以上者三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用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少食烧烤以及腌制食品,经常食用含有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这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四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以及排便习惯,防止便秘、腹泻、积极锻炼身体、避免肥胖、避免不良事件刺激、保持心情愉悦、戒烟戒酒。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肠道炎症性疾病,防止慢性肠道炎症刺激,尽早发现并切除大肠息肉,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当发生大肠癌时有哪些症状呢?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有下列“警戒信号”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大便带血、脓液或黏液。2.腹痛:腹部位置不确切的隐痛,或仅仅腹胀腹部不适,或腹痛加重或阵发性绞痛。3.腹部肿块4.肠梗阻表现:腹胀、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等。 5.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甚至晚期症状:腹水、黄疸、肝大、全身淋巴结肿大、恶病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