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腹直肌分离需要治疗吗?
成为一位母亲的喜悦,也难以掩盖分娩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很多妈妈分娩后面临着腹部形态改变,腰背酸痛,继而发展驼背等躯体问题。追究回问题的核心还是腹直肌分离,腹部核心薄弱引起躯体力线发生改变导致的躯体问题。今天我们来讲讲腹直肌分离。一、腹直肌有什么作用?腹部可比喻为“箱体”,“箱体”前壁主要支撑为腹直肌,后壁的主要支撑为骶棘肌,膈肌为顶,盆底肌则构成基底。腹直肌与腹横机、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及盆底肌等协同工作保持“箱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咳嗽等各种生理功能,维持脊柱及盆腔的稳定性与活动度。二、什么是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DRA)是指双侧腹直肌在腹中线位置的距离增大,正常情况下产后腹壁情况是会逐步恢复的,产后6-8周腹直肌仍不能恢复到两指或以内(2cm)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三、腹直肌分离的高危因素有哪些?1、妊娠期生理结构、激素改变,2、产后肥胖,3、分娩相关(年龄>35岁的高龄产妇发生中重度腹直肌分离的概率明显升高,年龄越大,发生几率越大),4、多胎、胎次、分娩方式,巨大胎儿(大于8斤),多胎妊娠、剖宫产都是导致腹直肌分离的高危因素,剖宫产可直接损伤前腹壁肌群和腱膜的健全组织结构;手术中过度牵拉可造成腹直肌的机械性损伤;术后局部疤痕组织缺乏弹性和修复功能,使自然修复更为困难;5、糖尿病6、产褥期持续负重:产后12周内,肌肉和韧带强度尚未完全恢复,结缔组织仍处在松弛素的作用下,持续负重极易引起腹壁肌的疲劳和劳损,导致或加重腹直肌分离。7、衣着和运动:孕期宽松的衣着对胎儿增大没有任何承托作用,孕妇怀孕后缺乏锻炼,而发生腹部肌群废用性萎缩,加速肌力弱化。8、基础疾病等可能是DRA的风险因素。 四、腹直肌分离有什么表现?1、腹部外形明显改变,形成明显的腹性肥胖,影响形体美观。2、严重DRA可并发腹壁疝,腹腔内脏膨出引起腹胀、前腹不适等。3、伴发盆底肌功能障碍、下腰背疼痛、骨盆带疼痛等不适4、加重不良姿态,代偿性重心前倾、腰椎前凸、骨盆前倾。五、腹直肌分离自测法静息状态检测: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弯曲约90°,静息下呼吸,检查者检测手指的方向与腹白线平行,分别由脐部向上及向下检测分离宽度。收缩状态检测:患者在呼气的同时将头部和肩部慢慢抬离床面(腹壁肌肉收缩),检查医师用手指轻轻下压插入,判断腹直肌分离程度。大于2指即为腹直肌分离。部分轻度腹直肌分离的产后妈妈们(<3cm)在产后1年内有自行恢复的趋势,借助核心运动训练可以纠正;对于分离3cm以上的腹直肌分离,或伴发明显腰背痛等其他影响生活症状的妈妈们,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