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长大了为什么不排卵? 2016-01-12 高芹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这里给大家说一说一个貌似排卵正常的疾病----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 在使用“试孕”“备孕”等名词准备怀孕的女性中,有很大一部分女性正在与排卵在作斗争。有人在斗争中胜利,有人在斗争中败下阵来,并且敗的糊里糊涂。 医生,我用排卵试纸检测,每月都有排卵,为什么不怀孕? 医生,我每月B超检测排卵,都长成囊肿了,为什么不排? 医生,我测基础体温,有双相曲线,是不是说明我排卵正常? 医生,是不是黄体期抽血查孕酮判断有无排卵最准? 医生,我月经正常,是不是排卵就正常? 怀孕与否,还真不是一个排卵就能决定了的。但卵巢有规律的排卵确实是生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碍约占20%--30%。在诸多的影响排卵的因素中,不能不提一下一个貌似排卵正常的疾病----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 “这是一种什么病?”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一种卵泡能发育成熟,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在正常女性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可出现于10%的自然月经周期中,也可以出现在促排卵周期中。在不孕女性中,这一比例明显增高。也可以说,这也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可能有的女性说,我月经周期正常啊。这一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就酷似正常的有排卵周期的月经,但它是一种无排卵性月经的特殊类型。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貌似排卵正常的疾病?” 将LUFS的临床表现列队检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与“正常情况”有多么相似! 1.具有规律的月经周期 2.基础体温可以呈典型双相 3.月经规律,黄体期血孕酮水平升高 4.宫颈黏液或子宫内膜活检,有正常的分泌期变化,与正常排卵周期相似。 看到这些表现你是不是对文章开头的哪些疑问就释然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LUF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一般认为与以下情况有关: 1.与中枢性及卵巢局部的分泌紊乱有关; 2.与盆腔的炎症,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上述因素造成的卵巢周围的粘连、结蹄组织增生包绕卵巢,就像是给卵巢穿上一件铁布衫,阻碍卵泡破裂与卵子排出。 3.与心理因素有关。不孕妇女的紧张焦虑往往影响内分泌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导致LUFS。经常听到病人说,刚开始测排卵,都正常,越測越不排卵了。 4.另外,某些促排卵药物,也可导致卵泡长大不排卵的情况。这与药物的某些作用机理有关。 “怎样知道我是不是得了这病?” 这事还真不那么简单容易。就像证明“我妈就是我妈”一样需费些周折。 目前主要通过B超动态观察卵泡发育,结合人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检查给与诊断。也就是说,当体内出现LH峰后2d或注射外源性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6-48h后,B超检查卵泡未排出、并仍继续生长即可诊断。这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LH峰”不容易找到,第二B超能检测卵泡破裂,却不能肯定卵细胞一定排除。因此在诊断上做不到100%准确。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如在预测排卵日后4-7天,在腹腔镜下检查卵巢表面,如未发现排卵孔,同时检查腹腔液中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即可诊断。但仍做不到100%,且有一定的创伤性。 如此看来,要证明“我妈就是我妈”(我长得就是这个病)有多艰难。 疾病的诊断不像法官断案,非得水落石出(大部分疾病的诊断也做不到这一点)。好在,本病在作出疑似诊断后并不影响治疗。 “怎样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LUFS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的致病因素,我给有这种情况的女性朋友提出以下建议 1.处在“试孕”或“备孕”中的女性朋友,应避免过于紧张。是否需要监测排卵,促排卵最好进行一下咨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最忌讳的是上月刚刚不避孕,这月立马就要怀孕;一旦没有怀孕,下月立马做B超,看排卵。然后拿着B超单子夫妻研究。究竟哪天该同房?!如此折腾,月经都有可能出现异常,还会正常排卵吗? 2.如果患者多年不孕,不要单纯纠结是否排卵,首先应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孕,如输卵管功能异常。 3.对于B超声引导下行卵泡穿刺术及腹腔镜手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4.如经过针对性治疗仍不孕,建议考虑试管婴儿。试管婴儿因为需要经阴道穿刺将卵子取出,在体外受精培养,是对有卵排不出的LFUS的有效治疗方法。
每周一课】女性性早熟的诊治策略 2015-12-10 中国妇产科网 女性性早熟的诊治策略 本期主讲: 吴洁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种妇科内分泌疾病(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早熟等)、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 课程视频: 友情提示:视频208M,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课程摘要: 性早熟对于儿童发育有很大危害,首先因为受到体内性激素影响,儿童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提前融合,致使最终成人的身高低于按正常青春期发育的同龄正常儿童身高,另外,性早熟儿童虽然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也会导致未成熟孩子心理障碍。这使得妇产科医生在临床上需对可疑性早熟患者引起重视,今天由吴洁教授带领大家学习女性性早熟的诊治策略。 一、概述 1.定义 女性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指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第二性征指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性早熟的发生率约为1/5000,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2.正常青春期发育特点 女性发育顺序为先有乳房出现,随后阴毛、外生殖器发育,最后月经来潮;男性发育顺序为先有睾丸增大,随后外生殖器发育、变声,最终呈现成年男性体征。共同特点为,第二性征出现时,儿童身高体重增长加速。 3.Tanner分级 4.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成及调节 二、女性性早熟的分类及病因 1.性早熟的分类 根据是否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 1)中枢性性早熟(CP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真性性早熟):与正常青春发育类似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 2)外周性性早熟(PPP,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假性性早熟):源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根据发育性征与本身性别是否一致分为同性性早熟和异性性早熟。 2.中枢性性早熟病因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等; 2)由外周性早熟转化而来; 3)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ICPP); 4)部分性性早熟,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但性征发育呈自限性,如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等。 女孩以ICPP为多,占CPP的80-90%以上,而男孩则80%以上是器质性病变,所以男孩CPP一定要做MRI检查。 3.外周性性早熟病因 1)同性性早熟(女性第二性征) A.遗传性卵巢功能异常,如McCune-Albright综合征以皮肤咖啡斑、性早熟、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为特点,具有典型三联征或两种征象者易于诊断,而大多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部分患儿早期可仅出现性早熟征象,该类患儿的性早熟特点为:女孩5岁前出现乳腺发育,不规则或间歇出现阴道流血,血雌激素水平升高而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GnRH刺激试验LH反应低下,呈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 B.卵巢良性占位病变如卵巢囊肿; C.分泌雌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 D.异位分泌HCG的肿瘤; E.外源性雌激素摄入。 2)异性性早熟(男性第二性征) A.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B.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 C.外源性雄激素摄入。 三、女性性早熟的诊断 女性性早熟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病因学诊断。 1.临床表现 1)中枢性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并按照正常发育程序进展,即乳房发育,随后阴毛发育,一般在乳房发育2年后初潮呈现;促性腺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性腺发育依据为B超检查卵巢体积≥1ml;发育过程中呈现身高增长速度突增;可有骨龄提前,但无诊断特异性。 2)外周性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性征发育不按正常发育程序进展;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B超常看不到卵巢。 2.辅助检查 1)基础生殖激素测定:基础黄体生成素LH有筛查意义:LH3.0-5.0IU/L可诊断已有中枢性发动; 2)βHCG和AFP是诊断分泌HCG的生殖细胞瘤的重要线索; 3)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A.方法:以GnRH2.5-3.0μg/kg(最大剂量100μg)皮下或静脉注射,与注射的0,30,60,90min分别测定血清LH和FSH水平; B.诊断标准(化学发光法):LH>3.3-5.0IU/L是判断真性发育界点;LH/FSH比值>0.6时可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目前认为以激发后30-60min单词的激发值,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如激发峰值以FSH升高为主,LH/FSH比值低下,结合临床可能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或中枢性性早熟早期,后者需定期随访,必要时重复检查。 5)B超检查:不建议选用经腹超声,可选择经直肠或会阴超声;单侧卵巢容积(长×宽×厚×0.5233)≥1-3ml,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可认为卵巢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 6)骨龄:骨龄超过年龄1年或1年以上;骨龄是预测成年身高的重要依据,对鉴别中枢和外周性无特异性。 3.病因学诊断 1)中枢性性早熟(CPP)需做头颅CT或MRI检查,尤其是以下情况:确诊为CPP的所有男孩;6岁以下发病的女孩;性成熟过程迅速或有其他中枢病变表现,如晕厥等。 2)外周性性早熟(PPP):内分泌生殖激素检查;按需做性腺、肾上腺等相关器官影像学检查;如有明确的外源性甾体激素摄入史者可酌情免行复杂的检查。 四、女性性早熟的治疗 1.强调病因治疗 2.GnRHa治疗 1)目的:一致或延缓性发育,阻止女性月经来潮;抑制骨骼成熟,改善成人最终身高;回复相应年龄应有的心理行为。 2)药物:曲普瑞林,亮丙瑞林。 3)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的应用指征:骨龄大于年龄2岁或以上,但骨龄≤11.5岁;预测成年身高:女孩
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国指南解读2015-05-22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微信号yxj-fck功能介绍欢迎关注医学界妇产科频道,我们将为您带来最新、最热的学科资讯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 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国指南第一场区域解读会于2015年4月30日在广州顺利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姚书忠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方小玲教授等来自广州、深圳、长沙、南宁的十几位专家对新指南进行了接近4小时的热烈讨论,以下是针对其中的热点和讨论问答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1、临床医生的角度看,指南的几个变化和临床诊治理念 a)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b)复发和未控是内异症治疗的临床问题。 无论手术还是药物都不能根除疾病; 药物控制症状, 手术控制病灶; 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重复性手术。 c)腹腔镜是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 尤其是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手术视野更好,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以及子宫切除术”来替代原来的”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因为内异症尽管有高复发性,但毕竟不是肿瘤; 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已经日益受到重视,需要精确手术操作和充分医患沟通。 d)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更强调个体化治疗。 术后或者药物治疗后的半年是黄金生育期; 合并不孕的复发内异症患者: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以辅助生殖(ART)为主, 如痛经严重,囊肿逐渐增大,穿刺无效,ART失败的建议手术治疗。 e)囊肿患者的治疗:初发的有手术指征的以手术为主, 复发患者有生育需求以助孕为主。2、GnRHa的使用时间”3-6个月或更长”,什么样的患者推荐使用6个月? a)术后用药可以预防内异症的复发,所以以预防复发为目的的术后GnRHa用药建议使用较长时间,为6个月。 b)如患者有生育需求,建议使用3个月短期治疗,指导生育或者进行辅助生殖治疗。 c)特殊的内异症患者如子宫腺肌症患者, 如GnRHa治疗持续有效(子宫持续缩小且症状缓解)可以持续使用至子宫正常,再用曼月乐或者口服避孕药长期维持。 d)GnRHa使用超过3个月以上,建议联合反向添加。 e)个别患者每年使用9个月GnRHa来控制症状。3、内异症囊肿(巧囊)如何长期管理? a)根据目前接受的长期管理的内异症治疗理念, 推荐腹腔镜手术+GnRHa 6个月治疗+后续药物治疗。 b)后续治疗中,曼月乐是否可以作为长期维持治疗来预防囊肿的复发,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经验总结和临床试验来验证。 这些新指南中的热点在广州解读会上得到与会专家的热烈积极参与,充分沟通分享,并对GnRHa的治疗价值达成共识, 为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2015-04-22松堂关怀■ 奄奄一息的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不停地灌药。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 家属们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于是噩梦开始了。■ 医患双方都是“过度医疗”的受害者。少数医生用“有治疗,就有进账”的思路去做他们能做的事。而更多医生们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 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而不是伴随着心肺复苏术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痛苦结果,甚至更可怕的惨不忍睹的折磨。面对癌症,大多数患者走着这样一条路:先手术,花掉数万元;然后化疗,花掉数十万元;不行再放疗,再花掉数十万元;接着转战中医治疗,花掉数万元,最终人财两空。亲人离去后,很多人发现,我们对癌症并不了解,对治疗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没来得及让逝者享受最后的亲情。美国是癌症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当美国医生自己面对癌症侵袭、生命临终时,他们又是如何面对和选择的呢?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Ken Murray的这篇文章,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在实践中极为复杂,但作为一种态度、观念,或许给我们一些启发。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负责查理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他正巧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胰腺癌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3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较低下)。查理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再没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与家人相处,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没有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手术。他的保险商也省了一大笔钱。有些医生重病后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绝症、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选择被治疗。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选,尽管他们通常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也想活着,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职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不会被施予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也可能会致肋骨断裂)。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不停地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可达到1万美元/天。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答应我,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几个字纹在了身上。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医生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 于是噩梦开始了。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合理”;因为医生在抢救时,他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不难看出,知识的不足、错误的期待是导致糟糕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当然病人只是原因之一。少数医生用“有治疗,就有进账”的思路去做他们能做的事,更多医生只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而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 医生们也是因素之一。问题在于,即使医生本人并不想进行“无效治疗”,却因为有制度和法律在约束,他也必须得找到一种能无愧于病人和家属的方法。假设一下:急诊室里站满了面露悲痛,甚或歇斯底里的家属们——他们并不懂医学。在这种时候,想要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信心是非常微妙且难以把握的。如果医生建议不采取积极的治疗,那家属们很有可能会认为他是出于省事、省时间、省钱等原因才提出的这个建议。有些医生能说会道,有些医生坚定不屈,但无论如何,他们面对的压力都一样大。当需要处理涉及到“临终治疗选择”一类的事宜时,我会尽早把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一一列出(任何情况下均是如此)。一旦病人或家属提出不合理要求,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该要求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一解释清楚。但在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都只不过是这个推广“过度医疗”的庞大系统中的受害者而已。在一些不幸的例子中,少数医生用“有治疗,就有进账”的思路去做他们能做的事,为了钱而不择手段。而在更多的例子中,医生们只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而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医生们仍旧不对自己过度治疗,研究发现,生活在临终护理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不过,医生们仍旧不对自己过度治疗。因为这种治疗的结局他们见得太多,几乎所有人都能呆在家里宁静地离去,伴随的疼痛也可以被更好地缓解。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医学的进步,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临终关怀和过度医疗相比,更注重为病人提供舒适和尊严感,让他们能安然度过最后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生活在临终护理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很多年前,我的表哥生了一场病,事后查出是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我带着他去了各种专家门诊,最后明白了:像他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积极治疗的话,需要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而即使这样他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最终,表哥决定拒绝任何治疗,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回家休养。我们在之后的8个月里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做了许多小时候爱做的事。我们去了迪士尼公园,这是他的第一次。我们有时也宅在家。最后他昏睡了三天,安静地走了。表哥不是医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至于我,已经清楚地向我的医生说明了我的意愿。放弃抢救——当死亡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可以不被奋力抢救,而是安详地睡去,就像我的导师查理,我的表哥一样。来源:健康时报转载鸣谢: 医学信使微信订阅号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经产妇。常合并内异症和子宫肌瘤。 治疗:无根治性药物,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方案与患者年龄症状是否有生育要求有关一 、 药物治疗适应症 症状轻微 年轻 近绝经期患者常用药物 孕三烯酮达那唑GnRH—a。药物副作用应注意 停药后症状复现 GnRH_a有骨质疏松风险。可以反向添加治疗及钙剂补充。二、病灶挖除术 适用于 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 有复发风险三、 子宫全切 症状严重 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 是否保留卵巢影响因素 卵巢有无病变 患者年龄
任何人均可感染HPV.hpv感染主要与年龄和性行为习惯有关。性活跃妇女的hpv感染率最高。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8~28岁。 30岁以前一般不需要检查高危型HPV.大部分妇女的hpv感染期比较短,在2~3年。一般在8-10个月便可自行消失。大约只有10-15%35岁以上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这种持续感染hpv的妇女,将有更高的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妇女一生中,可反复感染Hpv。也可以同时感染不同型别的hpv。
一般建议放弃本次助孕。有许多急于怀孕的患者,在促排卵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应用促排卵药物后,一次促排卵,导致多个卵泡发育,一般建议放弃本周期怀孕。因为,(一)有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对机体危害很大,严重者,危及生命。(二)若坚持强行助孕,需要穿刺减灭多余卵泡,存在感染,出血,而且有损伤其他卵泡(希望保留的卵泡)的风险。从而,助孕失败。(三)即使助孕成功,若为多胎妊娠,也要穿刺减胎(一般要减为2个最多3个)风险同前相似。因此,利弊权衡后,医生一般建议放弃本次助孕机会。
宫颈物理治疗(冷冻激光红外线利普刀等)注意事项:1.治疗前,必须常规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如tct检查。2.治疗应在月经干净3~7天进行。3.排除急性生殖道炎症如白带常规正常4.物理治疗后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可有大量水样排液。5.阴道少于出血:术后1~2周脱痂时出现。6.术后8周内禁止:(1)盆浴(2)性生活(3)阴道冲洗(4)阴道放药(5)双合诊7.术后4~8周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8.观察术后月经情况,警惕子宫颈管狭窄。9.物理治疗并发症风险有:(1)出血(2)子宫颈狭窄(3)感染(4)不孕
阴道镜检查是将充分暴露的阴道和宫颈光学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可以发现与癌变有关的异型上皮,异型血管。对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以提高宫颈疾病诊断率。也可用于外阴皮肤的相应病变观察。观察不到宫颈管。
以下情况需要阴道镜检查1.宫颈细胞学检查LISL及以上,ASCUS伴高危型hpvDNA阳性。2.hpv-DNA.检测16或18阳性。3.妇科检查怀疑宫颈病变4.宫颈锥切前确定切除范围5.可疑外阴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6.阴道腺病,7.阴道恶性肿瘤8.外阴阴道宫颈病变治疗后复查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