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参加第二十次湖北省整形外科暨第十三次湖北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会议,遇到很多熟知的同道之人,一起分享和讨论经验、智慧、科研成果,为中国美容学术事业的发展再尽绵薄之力。 ? ???
患者提问:时间:一个月左右。症状:额头、脸颊两侧、脖子长了红红的痘痘驱除脸上的痘痘和痘印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肖建桥回复:痘痘可以内服中药调理,如果你的火气较大,可以内服金花消痤丸或金菊消痤片;如果月经前较重,可以选择丹参酮胶囊;如果经常有口腔溃疡可以服用甘草锌颗粒。痘印可以外用积雪苷霜软膏或氢醌乳膏。不过为了你的健康,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患者:肖教授你好,我在医院查出HPV高危型感染,后来医生让我做tct,昨天刚拿到单子,结果如下:细胞量>40%,颈管细胞:有,化生细胞:无。滴虫、霉菌、疱疹、HPV都是无。诊断结果:良性反应性改变。诊断分析:轻度炎症。我现在就是做HPV检测有感染,做TCT查不出来,这种情况需要治疗么,请问应该怎么治啊,希望您帮我解答一下困扰,好担心呢,看了资料说这个感染跟癌变有关的,吓到了~~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肖建桥: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贡献就是发现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直接相关。一旦感染此病毒,就以三种方式与人体共存:临床状态、亚临床状态及潜伏状态。如果有皮疹,就属于临床状态;如果可疑皮疹或外观正常皮肤醋酸白试验阳性就属于亚临床状态;如果没有皮疹,但宫颈拭子或宫颈刷片,或尿道拭子HPV检查阳性就属于潜伏状态。目前治疗本病的原则是抗病毒及提高人体免疫力,中医中药对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有一定的帮助。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复发作者还要注意有没有其他炎症,配偶或性伴侣是否同时诊治等因素。只要在正规医院系统治疗,该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自血疗法就是抽取患者自身的静脉血(一般3-5毫升),然后再注射到适当的穴位中去。一般十次为一疗程,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用现代医学的观点解释,有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的作用。属于自然疗法,没有毒副作用。适用于与内分泌、免疫相关的疾病。如痤疮、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
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肖建桥: 一般而言神经性皮炎容易治疗,但容易复发。要想根治,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不饮酒,不熬夜,淡泊名利,心情舒畅,再配合中西医药内服外治。如果皮损比较厚,可以外用复方氟米松、皮炎宁酊等;如果皮损比较薄,可以外用卤米松、尤卓尔等;病情控制后可以外用非激素类药物,如艾迪特、蜈黛软膏、青鹏软膏等巩固治疗。如果皮损广泛,可以采取综合疗法,内服中西药,或穴位注射等。欢迎患友来我院就医!
患者:1999年我得了非淋,到2007年复发过几次,2007年底我两次复查均是阴性,之后,我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2009年11月份,想要小孩,我不放心,在去复查一次,结果是:解脲支原体:阳性>=10e4,人型支原体:阳性还有争议,大多数专家倾向没有症状就不用理会。频繁手淫一方面会使前列腺反复充血,加重前列腺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也会伤元气,对身体不利。
患者:我脸部擦伤有8天了 现在脸部还未脱痂 我现在非常关心脱痂后擦那种维生素E好一点 只要是维生素E的药品就行吗?非常急切医生给与的答复 谢谢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肖建桥:如果没有感染,可以外用积雪苷霜,即可防治疤痕,又能消除色素沉着。
脂溢性脱发 又称男性型秃发、雄激素源性脱发。好发于青年男性,中老年女性也可发病,是一种渐进性脱发。属中医的“蛀发癣”、“发蛀脱发”类。本病病因未明,但与遗传和内分泌有关,早秃患者往往有家族史,雄激素过多或对雄激素敏感性升高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认为情志抑郁化火,耗伤阴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巅顶,毛发失养而脱落;或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清窍失养,发脱不生;或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致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精不化血,血不养发,毛根空虚而发落。 本病多见于20-30岁男性。脱发常从前额两侧开始渐向头顶部延伸,秃发主要发生在头顶部,最终头顶部头发可全部脱落,枕后及头部两侧毛发则基本保持正常。秃发区皮肤光滑或仅留有少量毳毛。呈一片均匀、稀疏、细软的头发。脱发进程一般很慢,脱落速度、范围、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无自觉症状,或可有轻痒。可伴有皮脂溢出或脂溢性皮炎。本病仅头发脱落,胡须及其它毛发不发生脱落。口服西药予以营养毛囊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E、谷维素、胱氨酸等;抗雄激素治疗,女性可予以安体舒通、甲氧咪胍、环丙氯地孕酮等,男性予以非那雄胺;外用西药予以黄体酮酊、安体舒通乳膏、米诺地尔酊、全反式维甲酸酊、环孢菌素A油等;必要时可以做毛发移植。中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除脂生发丸、七宝美髯丹、八珍丸、养血生发胶囊、六味地黄丸、当归苦参丸、活力苏口服液等,外用生发酊、补骨酯外用,梅花针敲打或针灸治疗。 多食蛋白质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蛋类、瘦肉、鱼、豆制品、海产类、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油性分泌多者多食一些组纤维食品与杂粮,平素常食山楂、草莓之类,对控制头发的油腻感颇多裨益。应限制脂肪饮食的摄入,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并须少吃糖类食物,勿进浓茶,不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斑秃 本病为一种头部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头发为斑片状脱落,其特点为脱发处皮肤无炎症,亦无任何自觉症状。其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神经因素等有关,也可能与局部存在微循环障碍有关。中医认为情志抑郁化火,耗伤阴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巅顶,毛发失养而脱落;或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清窍失养,发脱不生;或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致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精不化血,血不养发,毛根空虚而发落。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人为多。头发突然成片迅速脱落,脱发区皮肤光亮,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如指甲,大如钱币或更大,数目不等,境界清楚,可相互连接成片。脱发区无任何自觉症状。多在无意中发现,经过徐缓,有时可长期静止,有自愈倾向,亦可迅速进行,病损扩大增多,头发全部脱光成为全秃,甚或全身毛发脱落而成普秃,约30%的斑秃患者有指甲的改变。 口服西药予以镇静剂如安定;营养毛囊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E、谷维素、胱氨酸等;全秃或普秃病人可给与强的松每日15-30mg,数周后减量;促进毛发生长如敏乐啶、环孢菌素A等。外用西药包括致敏剂如蒽林软膏、盐酸氮芥、二硝基氯苯、二苯环丙烯酮鲨、烯酸丁二酯等,糖皮质激素如中强效激素软膏、局部激素封闭,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软膏、米诺地尔酊剂等,改善微循环如皮下或皮内注射阿托品、654-2等。物理治疗如长波紫外线联合8-甲氧补骨酯酊或霜、窄波UVB照射、准分子激光、冷冻等。中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斑秃丸、七宝美髯丹、八珍丸、养血生发胶囊、六味地黄丸、活力苏口服液等,外用生发酊、补骨酯外用,梅花针敲打或针灸治疗。 生活作息应有大致的规律性,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忌焦躁、忧虑;同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忌疲劳过度。斑秃患者头皮最忌碱强性洗发剂,所以洗头时尽量少用含有强碱性的洗发水。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实验表明,洗发水中的强碱性物质对毛囊有极大的损害作用,可加速毛囊的萎缩。斑秃后宜尽早治疗,错失治疗的时机,不仅会增加以后治愈的难度,还会增加反复发作的概率。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脂溢部位的慢性、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头、面部,可向下蔓延至其他脂溢部位。其特点是皮肤油腻、瘙痒,起白屑。成年人和新生儿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属“面游风”、“白屑风”。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家族中常有同患此病者;还可能与性激素平衡失调,尤其是雄性激素增高,致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在此基础上,可能使存在于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如马拉瑟菌、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侵犯皮肤或使一些微生物如痤疮棒状杆菌,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所致。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及嗜酒等也对本病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中医认为本病因过食肥甘、辛辣、酒类,脾胃运化失常,致内蕴湿热,再复感风邪,湿热蕴阻肌肤,湿热上蒸而成本病;或平素湿盛之体,复感风热外袭,湿热上蒸而成本病;或热郁日久,致血虚阴伤,则生风化燥所成肤燥脱皮之证。 好发部位主要在皮脂溢出较多、多毛、多汗的部位,往往限局或开始于头皮,症状加重时向面部、耳后及全身发展。头部表现为散在性、大小不等、颜色鲜红或黄红色的鳞屑斑,重者为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可伴有渗出和厚痂,瘙痒剧烈,更甚者全头部覆有油腻性厚痂,并有臭味。可蔓延至前额、耳后及鼻唇沟和鼻翼部位。 口服西药予以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6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止痒类如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止痒剂,抗生素类如炎症较重或继发感染时予以大环内酯或四环素类抗生素,抗真菌类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外用西药如维生素B6霜、二流化硒洗剂、煤焦油洗剂5%硫磺霜、抗生素制剂、雷锁辛制剂、鱼石脂、激素制剂等。中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枇杷清肺饮、参苓白术散、当归饮子、二妙丸、龙胆泻肝丸、栀子金花丸、当归苦参丸等,外用中药予以透骨草6g、龙葵30g煎水外洗。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时服药。勤洗头一般3-5天洗一次,宜用硫磺软皂,禁烫洗和搔抓。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可适量番泻叶泡水代茶饮。急性期要避免风吹日晒不要用强刺激性药物。头皮银屑病 银屑病发生头皮损害非常多见,表现为头皮屑增多,瘙痒明显,典型损害为头皮覆盖厚屑,头发成束状,红斑损害可扩展至发际外,有时伴有瘙痒,严重影响患者形象,同时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就业、社交、恋爱及婚姻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头部银屑病是身心疾病,是当前皮肤科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其病因病理至今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代谢、内分泌精神等因素有关,急性发作和病情加重往往与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激发有关,目前认为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某些超抗原成分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物的食品,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火化热,复受风热毒邪而发病。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头皮症状常为首发,表现为头皮红色炎性丘疹、斑丘疹及大小不等的斑片,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有点状出血(Auspitz征),头发成束状,红斑损害可扩展至发际外,自觉瘙痒。 口服西药根据病情给予阿维A胶囊、雷公藤多甙片等免疫调节剂,外用卡泊三醇擦剂、煤焦油洗剂、哈西奈德液等。口服中成药给予消银片、克银丸、复方青黛胶囊等,外用普连膏、黄连膏、冰黄肤乐膏等。 平时注意避免饮酒,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抽烟;去除诱发因素,必要时使用抗菌素;仃用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心得宁)、钙通道剂(如心痛定)及腺苷环化酶抑制剂(碳酸锂);避免化学刺激物(如染发剂),避免外伤;减轻精神压力,调整病人心理状态。头皮屑 头皮屑又叫头皮糠疹,头皮糠疹是轻型脂溢性皮炎,在儿童相对较少见且症状轻微,而年龄在50岁以后的人较少发生。成人发病多见,发病率为80%左右。马拉色菌、皮脂分泌、个体易感性对头皮糠疹的发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上述3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头皮糠疹。 本病常表现为头皮上大量白色或灰白色鳞屑,顶部最重,其次为前头和侧头。可局限几处,但常常是全头弥漫发生。新出现的头屑常和头皮粘连,摩擦和搔抓及大量脱落。青春期前鳞屑干燥,进入青春期后略带油腻性。洗头后可暂时好转,但在1-2日后头皮屑又大量出现,头皮无明显炎症。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日久头发干燥,重者失去光泽,往往出现脱发而致头发稀疏。青春期前也可发病,但症状较轻,长不引起注意。青春期后发病率增高,但此病最严重年龄是20-30岁,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 口服西药予以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6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瘙痒明显时可予以口服止剂和抗真菌药物,外用药物可予以酮康唑洗剂、二流化硒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口服中药可予以当归苦参丸、湿毒清胶囊等,外用皮肤康洗剂、土槿皮酊等。 避免吃煎炸、油腻、辣、酒精及咖啡因等食物,因会刺激增加头油及头皮的形成,应戒掉。戒食过甜食品。因为头发属碱性,甜品属酸性,会影响体内的酸碱平衡,加速头皮的产生。可食用一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糙米,蚝,羊,牛,猪,红米,鸡,意大利粉,奶,蛋等。染发性皮炎 本病是由染发剂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本病属于接触性皮炎的一种。中医本病属 “漆疮”范畴。 病因为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对苯二胺是一种氨基染料,它在氧化剂和偶联剂的作用下聚合成大分子的黑色染料而将头发染黑,对苯二胺是致敏作用较强的半抗原性化学物,能激发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除染发剂外,某些乌发剂、焗油及化工染料也含有对苯二胺。中医认为本病总由禀赋不耐,皮毛腠理不密,感受不耐之辛热毒气,蕴搏肌肤所致。 发病前有染发史,发病有一定潜伏期。皮损主要累及头皮、发际、面部、耳廓及颈部。由于冲洗或污染的双手,将染发剂带到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类似皮疹。皮疹轻者仅为红斑或斑丘疹、丘疹及丘疱疹,重则红肿、水疱、糜烂、渗液明显,尤以又眼睑红肿为著,且多伴球结膜充血。自觉剧烈瘙痒或烧灼、胀痛感,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严重时可伴发热、恶寒、恶心等全身症状。 病情较重或严重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50~200mg/d,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d,口服强的松30~40mg/d,待急性炎症控制后,激素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全疗程约两周左右。瘙痒时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氯雷他啶、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外用药如皮损红肿、水疱、糜烂渗液多时,用硼酸溶液、依沙吖定溶液、生理盐水湿敷,每次30~40分种,每日2~4次;皮损糜烂、渗出减少后,选择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如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地益康唑等外用;皮损如有继发感染,可以达维邦、百多邦等外用。 对已发生染发性皮炎者,应避免再次接触染发剂,并应注意慎用与对苯二胺有交叉反应的化合物,如普鲁卡因、磺胺等。欲染发者,事先应做染发剂斑贴试验。头皮如有伤口或皮疹时,暂不宜染发;染发时,尽量避史染发剂沾染头皮及面部等处。可选用碱性洗发香波或肥皂,彻底洗去染发后残留的游离染发剂。若职业原因须常接触染发剂者,应加强个人防护,坚持戴手套工作。头皮毛囊炎 头皮毛囊炎是头部毛囊发生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炎症的皮肤病,炎症发生在毛囊口或稍下部位而形成毛囊口处红色小丘疹、脓疱,称为表浅性毛囊炎,如毛囊性脓疱疮。整个毛囊发生炎症可由小脓疱发展成较大的脓肿,称为深部毛囊炎,如单纯性毛囊炎、秃发性毛囊炎和项部疤痕疙瘩性毛囊炎。毛囊的炎症侵犯到毛囊周围组织则形成疖、痈,甚至蜂窝织炎。急性发作者称急性毛囊炎,慢性反复发作者称为慢性毛囊炎。 本病主要是由于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其他细菌也可致病。卫生状况差,搔抓及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可为诱因。中医认为本病是因湿热内蕴、复感风、毒之邪,风热上壅或风湿热相互搏结而发病。素体虚弱,正不胜邪者,则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初发皮疹为毛囊性红色小丘疹,很快形成小脓疱,继而干燥结痂,1周后痊愈,一般不留瘢痕。皮损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痒痛。本病倾向复发,病程常为数周至数年。毛囊炎导致形成小片瘢痕,毛发不再生长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发于项部和枕部,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瘢痕硬结和硬块者称为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西药可口服四环素类,如盐酸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等。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0.3%环丙沙星软膏,2.5%碘酊等。中药可口服丹参酮胶囊、裸花紫珠片、清热解毒胶囊、连翘败毒丸等。外用龙珠软膏、芙蓉膏、化毒散膏等。外用软膏时,最好剪去毛发。 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少食甜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古汉本草防脱去屑洗剂【主要功效】中药育发,生发去屑。【主要成分】何首乌、黄芪、侧柏叶、蜂胶、ZPT。【简要说明】配方中含有多种名贵中药,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活血、祛风祛湿功效。现代药理证实这些中药促进头皮微循环,改善毛囊营养,促进头发生长,减少皮脂分泌,抑制头皮微生物,减少头皮屑,缓解瘙痒症状等功效。配方中ZPT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去屑止痒去屑因子,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可,具有抑制表皮细胞增殖过速、角质促成、角质分离和抗过度角化作用,并能抑制糠秕孢子菌等表皮真菌与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生长、调节皮脂分泌、缓解与鳞屑性皮肤病有关的瘙痒等作用。因此配方中的主要成分中西合璧,对各型脱发、头皮屑和头皮瘙痒有预防作用。【适应症状】脂溢性脱发、斑秃、脂溢性皮炎、头部银屑病、头皮毛囊炎、头皮屑等。
患者:主要是额头及其发根附近,以前小的时候就有,现在越来越多了。做过很多次治疗,在陆军总医院做过抗病毒治疗,感觉没有好转,反而越发越多了。主要是看的是西医治疗,感觉效果不明显,也结合食疗,用薏米熬稀饭吃过一段时间,但是效果都不明显,现在脸上越来越多了每次去看病,医生都说这只是小病,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了,极大的影响了我的生活,能找到一条可靠的治疗方法吗?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王玉英:扁平疣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是比较麻烦,抗病毒治疗加上增强免疫力,说是这样,治疗效果确实一般,激光治疗常常会有色素沉着,中药治疗的效果不稳定,有的人有效,有的没有效。看你自己愿不愿尝试一下综合这几种方法治疗。扁平疣治疗比较麻烦,目前没有特效的方法。
患者: 反复犯了多次了,还伴随着过敏性鼻炎,鼻塞症状明显。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王玉英: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机体发育不全,会有很多方面过敏的情况,主要是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增强也会有好转。不要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