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最常见的两大症状是肠胀气和腹泻。典型的宝宝往往在吃奶以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就会出现一次腹泻,大便往往表现为次数多,水分多,泡沫多,而且有奶瓣和酸臭味。而宝宝肠胀气可以表现为肚子胀,哭闹,夜间睡眠不安等。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一吃奶就拉,放屁会带出大便,大便当中泡沫多,肠胀气等表现,就要考虑乳糖不耐受的可能性。这些孩子可以做一些乳糖不耐受的筛查,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1种是测大便当中的pH值和还原糖,第2种是查小便当中的半乳糖,如果孩子大便中pH值偏低,还原糖阳性,或者小便中半乳糖阴性,则更加支持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就是宝宝对母乳,奶粉等奶制品中的乳糖消化能力下降的一种的状态。因为奶制品中的乳糖是需要经过小肠中的乳糖酶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当宝宝的乳糖酶的量出现不足或者活性下降时,孩子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孩子出现粘液血便时,家长和医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细菌性肠炎,往往会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使用抗生素后,孩子的血便仍然迁延不愈。那么,孩子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儿科门诊来了一位焦虑的妈妈,她的宝宝2个多月,解粘液血丝大便已经1周。之前曾在其他医院化验大便常规,提示有白细胞和红细胞,潜血阳性,加上孩子大便有黏液,当地医生诊断细菌性肠炎,就开始口服抗生素治疗,但是抗生素已经服用1周了,大便中白细胞和潜血仍然存在,当地医生建议住院输液治疗。家长非常焦虑,就转来我院门诊。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查体后发现,孩子目前除了大便带粘液血丝外,最近吐奶也较前增多,夜间偶有阵发性哭闹,颜面部及肛周可见湿疹,纯母乳喂养,妈妈饮食也比较清淡,为了补充营养,每天1杯牛奶,2个鸡蛋,宝宝的生长发育与正常同龄儿相符,检查也没有发现肛裂。给孩子查了血常规,发现炎症指标均正常,但是嗜酸性粒细胞高达10.9%。结合孩子的表现,医师诊断孩子不是细菌性肠炎,而是食物过敏,并且是在婴儿中常见的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 FPIP)。可是宝宝才2个月,是纯母乳喂养,没有喝奶粉,还没开始添加辅食,怎么就过敏了呢?1.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PIP)该病是由一种或多种食物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牛奶、鸡蛋和大豆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主要作用于远端结肠,导致炎症,出现大便带血、有黏液,是健康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孩子)大便带血最常见的原因。因为患儿的粪便中可以检测出白细胞,易误诊为感染性肠炎而给予抗菌药治疗。使用抗生素反而容易破坏孩子肠道的正常菌群,从而加重过敏反应。长期粘液血便的患儿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患病率尚不明确,但目前认为该病可能被大大的低估了,有研究对健康的新生儿进行随访,发现大约5-17%的孩子会出现这个问题。为什么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也会过敏呢?因为母亲进食牛奶和鸡蛋、大豆等食物后,蛋白小分子进入乳汁,再被孩子摄入,从而导致过敏症状。治疗的核心就是停止摄入过敏的蛋白。母乳喂养的妈妈要忌口牛奶、鸡蛋和大豆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建议改成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喂养。大部分孩子在停止使用过敏物质后1-2周,大便带血就会减少或消失。告知这位宝妈,孩子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更不需要住院输液治疗,妈妈非常开心,在遵医嘱忌口2周后,宝宝大便中的血丝就彻底消失了。但是,食物的脱敏需要至少回避过敏食物6个月以上,不然又会导致症状的反复。所以,妈妈需要继续忌口,宝宝的后期辅食的添加也要比较谨慎。2.儿童食物过敏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过敏性疾病列为18岁以下儿童第3大常见疾病。据统计,大约30%的家长认为孩子进食某种食品后,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其中食物过敏大约能占到所有儿童3%-10%,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过敏的风险更大。食物过敏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将某种正常食物,认为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释放出免疫介质,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过敏反应。古罗马哲学家和诗人卡勒斯曾说过:“一些人的美食,却是其他人的毒药”。食物过敏的发生具有遗传性。父母一方患过敏性疾病,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为20%-40%,若父母双方均有过敏性疾病,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达50%-70%。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特应性皮炎(湿疹)儿童1/3同时患有食物过敏。3. 容易导致孩子过敏的食品有哪些呢?目前,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以下八类: 奶及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羊奶,骆驼奶,奶粉等,以及含奶的糕点、饼干; 蛋类,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各种蛋类; 大豆; 小麦; 贝类,比如虾、螃蟹、牡蛎、蛤蜊等; 鱼类; 花生; 坚果,比如杏仁、腰果、核桃等;4.食物过敏的表现是什么?大多数食物过敏儿童可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症状,以胃肠道和皮肤为主。1) 胃肠道(50%~60%)经常呕吐、拒食、肠绞痛(哭闹不止)、腹泻(伴/不伴便血)、便秘(伴/不伴肛周皮疹)、胃食管反流(食物反流回口腔)、吞咽困难2) 皮肤(50%~60%)湿疹、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嘴唇或眼睑浮肿)3) 呼吸道(20%~30%)喘息或呼吸困难、流鼻涕、慢性咳嗽4) 全身症状疲乏、倦怠、烦躁不安、睡眠差、速发型过敏性反应(严重时发生,一种引起肿胀、瘙痒皮疹的快速反应)、严重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5.怎么预防食物过敏?1) 孩子生后母乳喂养至少到6月龄:母乳最安全,抗原性最低,且含有大量的IgA,可以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率。2) 适时引入辅食:推荐引入辅食时间不要早于生后4月龄,在5-6月龄时添加是最合适的。太早或太晚添加辅食都有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3) 多接触大自然,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当的接触到自然界的病菌,免疫系统会向抗感染的方向发展,过敏疾病就减少了。4) 少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促进并保护好肠道菌群的建立,从而降低过敏。5) 少用消毒剂、杀菌剂:给宝宝建立一个有菌的环境,能减少过敏疾病的发生。6.食物过敏的宝宝怎么治疗?1) 速发型过敏反应:如果孩子吃了过敏的食物,立刻出现荨麻疹,皮肤痒,嘴唇或眼睑红肿,大部分情况下能自己恢复,如果皮疹越来越多,可以口服一些抗组胺的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能有效改善皮肤的过敏症状。2) 严重过敏反应,孩子出现呼吸或循环系统的表现时,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是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3) 回避饮食:回避过敏食物是目前推荐的治疗食物过敏的最好方式。但不是终生忌口,因为食物过敏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耐受的可能。如牛奶过敏,在严格回避牛奶蛋白后6个月,可以尝试再次引入牛奶。60%的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在1岁时出现耐受,90%在5岁时耐受。但是确实也有一些食物,如海鲜,可能会存在终生过敏的情况。如果您家宝宝有各种消化道症状,如吐奶、腹泻、便秘、便血等,或者有顽固性的皮肤湿疹,有可能是食物过敏,建议来医院进行咨询。
首先,我们要知道,绝大部分儿童过敏性鼻炎长大以后是不能自愈的,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的过敏物质会越来越多,发生过敏性鼻炎的几率反而容易增加,所以说,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的。过敏性鼻炎如果控制不佳可以引起哮喘,慢性咳嗽,腺样体肥大,鼻窦炎,中耳炎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所以,有些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体质好了,过敏性鼻炎也就好了,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过敏性鼻炎的孩子肯定是需要积极治疗的。
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发作,是本身存在过敏体质以及环境当中有过敏物质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过敏体质是与生俱来不能改变的,所以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一样,目前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但是,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适当的环境防护来达到控制症状,减少发作的目的。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完全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
感冒早期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非常类似,孩子都可以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症状,所以,很难进行区分,但是仍然有一些鉴别要点,具体如下:1.症状持续时间:普通感冒往往是病毒感染诱发,病程有自限性,症状持续一般在7~10天左右,鼻涕症状往往一开始为清水鼻涕,后期会慢慢变成白粘涕,部分会变成黄脓涕。而过敏性鼻炎往往鼻子症状会持续大于两周,一直以清水鼻涕为主。2.全身不适症状:普通感冒除了鼻子症状之外,可能还伴随着咽痛,咽痒,咳嗽有痰,全身不舒服,胃口下降等伴随症状,但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往往除了鼻子症状或者伴随有少许咳嗽之外,全身症状不明显。3.鼻痒和打喷嚏症状:过敏性鼻炎比普通感冒鼻子痒和打喷嚏的症状会更明显。4.家族史: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往往婴幼儿时期有湿疹史,爸爸妈妈或兄弟姐妹会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家族史。
1.什么是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皮疹,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俗称“奶藓”。婴儿湿疹通常在出生后第2~3个月开始发生,皮损主要发生在颜面部,也可发展至躯干、四肢,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渗出型(湿性湿疹)及干燥型(干性湿疹)。2.婴儿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简单的说是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时,在内、外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皮肤慢性炎症改变。具有遗传体质的孩子(如爸妈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更容易出现湿疹。外在因素如干燥寒冷的环境、过度洗涤、搔抓、摩擦以及接触致敏物质等;内在因素如胃肠道功能紊乱、皮肤屏障破坏、免疫失衡等。婴儿湿疹出现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久,孩子后期发生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婴儿湿疹需要积极治疗。若孩子湿疹反复,应咨询医生进行合理治疗
推荐方法1: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泡30ml在孩子空腹时试喂,如果孩子能接受就直接过渡,如果不接受则按下面方法2过渡。方法2:如果无法直接过渡到水解蛋白配方粉,可以把一次喝的奶粉量分成5份,4份是原来的普通配方粉,1份是水解蛋白配方粉。当孩子接受之后,再变成3份普通配方粉加2份水解蛋白配方粉,然后是2份普通配方粉加3份水解蛋白配方粉,1份普通配方粉加4份水解蛋白配方粉,最后才全部换成水解蛋白配方粉。适度水解奶粉 如:雀巢超级能恩、美赞臣亲舒、雅培亲护(无乳糖)等。深度水解奶粉 如:纽太特(无乳糖)、蔼儿舒(无乳糖)、肽敏舒、安敏健(无乳糖)、爱他美舒敏(低乳糖)等。完全水解奶粉 如:纽康特(无乳糖)、安敏速(无乳糖)、恩敏舒(无乳糖)等。(纽康特1+)(氨基酸配方粉)备注:喝深度水解奶粉,宝宝排便多是墨绿色,甚至黑色。每日大便次数可能会改变。喝完全水解奶粉,宝宝排便多是深绿色到绿色。喝部分水解奶粉,宝宝排便多是浅绿色。换奶后建议每周测量体重并记录,如亲宝宝APP。换奶2周后要注意宝宝的过敏症状是否减轻,体重是否正常增加。
1. 室内使用高性能吸湿机和空调机,将湿度控制在50%以下。2. 枕头不用荞麦、稻壳类,枕芯需定期更换,被子尽量不使用羽毛类天然材质,改用化学纤维材质,可使用特殊的防螨材料包裹床垫、被子和枕头。3. 每2周清洗一次床单、被套、枕头套,清洗前用高于55℃的热水浸泡10分钟以上。枕头、被子、床垫等晾晒3个小时能有效地起到杀毒除味的作用。4. 家中尽量不铺地毯。窗(布)帘或遮光帘可换为百叶窗,家庭装饰织物应换为乙烯树脂或皮革垫,家具可用木制家具。5. 尽量避免接触绒毛玩具,不能热水浸泡的软玩具和小件物品(如枕头和特殊衣物),可在-17℃至-20℃冰箱冷冻至少24小时后再清洗。6. 空调第一次开机前务必先清洗滤网并隔离患儿,使用过程中建议每月对空调过滤网用流水清洗一次。尘螨控制是过敏性疾病整体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特应性皮炎患者,如果对尘螨过敏,通过一般治疗或吸入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可来院咨询脱敏治疗相关事宜。
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可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症状,以胃肠道和皮肤为主。1.胃肠道(50%~60%)经常呕吐、拒食、肠绞痛(哭闹不止)、腹泻(伴/不伴便血)、便秘(伴/不伴肛周皮疹)、胃食管反流(食物反流回口腔)、吞咽困难2.皮肤(50%~60%)湿疹、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嘴唇或眼睑浮肿)3.呼吸道(20%~30%)喘息或呼吸困难、流鼻涕、慢性咳嗽4.全身症状疲乏、倦怠、烦躁不安、睡眠差、速发型过敏性反应(严重时发生,一种引起肿胀、瘙痒皮疹的快速反应) 、严重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若怀疑孩子是牛奶蛋白过敏,应咨询医生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