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1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示中国大于3亿人存在失眠问题, 而近年来国内一项六城市的市场调研显示,成年人年失眠患病率高达57%。失眠会导致精力缺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长期失眠会削弱身体抵抗力、诱发各类心身疾病。罹患失眠症的人都深知失眠的痛苦滋味。那么,如何拥有一个好睡眠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失眠的原因,做到对因处理1、急性应激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过性兴奋、压力过大、近期居丧、身体不适、环境改变、时差反应等,及时自我调整、注意睡眠卫生,假以时日便能恢复正常。 2、药物性失眠包括咖啡因、茶碱、甲状腺素、可卡因等,减量或停用后,睡眠可以得以恢复。 3 、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如躁狂症患者睡眠需求减少、焦虑症患者常伴入睡困难、抑郁症患者常伴早醒,此类患者失眠需要改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失眠也会迎刃而解。 4、心理性失眠是由于过度的睡眠防御性思维所致,具体表现为过度关注入睡困难,对睡眠存有忧虑心理,过分担心失眠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睡前就开始担心“今晚会不会又睡不好”,总想着“万一睡不好怎么办”,试图入睡时就忧虑重重,从而影响入睡。此类失眠占失眠总数的30%以上,占慢性失眠的主体,也是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主要群体。此类患者需要睡眠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帮助纠正上述不合理的认知。 解除病因后要想获得优质睡眠,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必不可少。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一个花时较长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要克服很多坏毛病(如睡前一直机不离手、一直要追剧)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彰显自律、清心寡欲的过程。 如果您真的下决心要睡好,请坚持数日如一日做到以下几点: 前期准备工作房间窗帘拉实,灯光调暗;温度适中,20-25度;床垫软硬适中,被子厚薄适中;睡前6小时以上减少避免咖啡因的摄入;避免晚餐吃得过饱,或饿着肚子;半小时的热水泡脚或淋浴或泡澡;少许热牛奶助眠,控制饮水量;保持白日适当的沐浴阳光(最好在早上6点到8点半),可促进血清素的生成,有助于转化为褪黑素,促进睡眠。 1、定时定点早睡、早起-形成个人生物钟建议晚上10点30上床,早上5点半到6点半起。形成生物钟的好处是你到睡觉的点了就会困极了,倒床就睡,到起床的点了,就自然醒来。 2、上床前1小时避免将手机放在身边也避免使用电脑和看兴奋刺激性质的电视(蓝光会使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干扰睡眠)。 3、平静下来睡前可先将光线调暗,做些放松而平静的事情,如看书、听音乐、冥想,静静地、静静地放空自己、感受当下,让身体慢慢地、慢慢地放松。 4、关闭“心门”为一整天的忙碌画上句号(将任何念想或牵挂或顾虑或或不满或宏伟计划关在心门以外,你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辛苦了一天了,现在的任务就是纯粹的休息,休息是为了身体机能恢复、为了明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然后,静静地、慢慢地、顺其自然地入睡。 5、白天生活充实,适当锻炼白天保持忙碌的状态,坚持锻炼(半小时到1小时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保持适当的劳累度、减轻肌肉的紧张度、消耗过量的压力激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睡眠)。 6、平时保持平静稳定的情绪保持情绪平稳,有压力及时释放(经常焦虑的人会释放较多的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会让你处于应激状态,心跳过速、呼吸增快、保持清醒、思维敏捷,目的是为了应付挑战及战斗,但压力激素持续较高,则会在睡前依然使你处于兴奋清醒状态,从而影响入睡)。 7、坚持放松训练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的放松训练(如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身体扫描、正念、冥想等等),目的是让你全身心地平静放松下来,而放松的身心是优质睡眠必备。 几个注意点:1、周末也要坚持一样的作息(这点就很难坚持哦,需要较强的意志力)。 2、早上听到闹钟响,立马起床,哪怕再困再起不来,也要立马起床。 3、白日建议最好不要午觉,实在困乏可午睡15分钟到30分钟。 4、如果一直无法入睡,不要干瞪眼,硬逼着自己入睡,可以起床走走,拾掇拾掇,或看看书,听听音乐,直到有困意再上床,旨在建立困意与床的条件反射。 胜利即将到来了!一般情况下,上述做到且能坚持3周-4周,你就能获得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睡眠! 建议就诊在建立良好卫生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如果您仍然入睡困难、早醒、梦多、睡眠时间不足,次日精力缺乏、疲惫不堪,建议就诊于失眠或心理门诊,您需要医生帮你一起分析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继而可能要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作者:CharlesNemeroff博士(迈阿密大学精神与行为科学系主任) 关于抑郁症 与其他疾病一样,抑郁症是一组综合征,或者说是一组症状的集合。抑郁症非常常见,大约11%的男性和21%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会罹患抑郁症。 根据DSM-5,诊断抑郁症需要满足九个标准中的至少五个,比如睡眠紊乱,表现为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早醒等,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一些患者的食欲会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大部分患者体重下降,但也有少数患者体重增加。其他症状包括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思考、难以做决定等。 很显然,我们最担心的抑郁症状是自杀。自杀是全美排名第十位的死因;关键在于,前十位中只有自杀呈上升趋势,其他诸如卒中、癌症、心脏病等都在下降。然而,自杀只是抑郁的其中一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很糟糕的综合征,它的关键在于无法体验到快乐。你可以想想你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比如失去挚爱、失业、关系破裂等;如果罹患抑郁症,你成天都会有那种感觉,而且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抑郁症患者常会有这种无助感和无望感,自杀观念也会随之而来。 单纯振作远远不够 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抑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影响整个身体。罹患抑郁犹如硬币的两面,抑郁是其中一面,另一面是你同时非常容易罹患其他躯体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特定种类的癌症、卒中等。抑郁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不仅仅是通过自杀,还会通过疾病的生物学进程杀死你,缩短你的预期寿命。 总之,抑郁相关的生物学改变不仅发生在大脑,也发生在整个身体内。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完全是脑子出了问题,「振作」一下就好了。退一万步讲,就算抑郁症只发生在脑子里,你也不能单纯靠振作战胜它。一般情况下,我们总不能跟一名癫痫患者说:「你知道吧,你要做的就是别再犯癫痫了。」这可能吗? 有人会对重度抑郁患者说:「你需要锻炼。」事实上,如果你已经抑郁到一定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35分,成天睡不着觉,无法集中注意力,感觉什么都不对劲,你还打算出去跑步抗抑郁吗?通过自身努力战胜抑郁症,这只在一定限度内成立,否则毫无意义。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 如上所述,抑郁可通过多种方式升高患者的死亡风险;但至少在精神科,我们所关注的主要还是自杀,其他问题讨论得很少。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为什么抑郁患者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心肌梗死及卒中,并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与美国心脏协会(AHA)斡旋,才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在官方网站上将抑郁列为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我真希望把当时的谈话记录下来。当时的AHA主席(我就不说是谁了)跟我说:「跟你讲,我们之所以不把抑郁列为危险因素,是因为你还没能证明,如果你有效治疗抑郁,你就可以真的降低心脏病风险。」我跟他说:「你等等吧,你的网站上把遗传高危因素都列进去了,关键是也没有证据显示你能改变这些遗传因素,然后降低风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好,在我卸任美国精神科医师协会主席很久之后,我们终于成功地让他们把抑郁列进去了。然而,精神科疾病也是生物性的疾病,影响大脑外加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家对于这个观念的认识仍然有所偏差。 事实上,抑郁患者的大脑和身体内无疑发生着某些异常的进程。很多年前,在你(指主持人)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发表了一项研究:没有用药的抑郁患者存在易凝血体质,血小板凝集级联反应有很基础的问题,累及其中很多步骤,不仅是血小板初始激活阶段,也包括最终的血栓形成。相比于非抑郁患者,抑郁患者形成血栓的风险要高得多。 抑郁症与炎症 凝血只是一方面,抑郁患者的氧化应激也有大概五六种异常。目前大家关注的一个事实是,抑郁患者相当一部分炎性因子的水平显著升高,而炎症反应也参与了上述所有疾病的进程,包括糖尿病、卒中和心脏病。 很多meta分析都发现了这一点,不是所有的炎性因子水平都升高,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显著升高的。AHA给CRP设置了一个临界值,高于这个值即为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而很多抑郁患者都达到甚至高于这个水平。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抗炎食物」或「抗炎食谱」之类。事实上,从进化角度出发,炎症反应是非常重要的适应手段,可以有效对抗细菌及病毒入侵者,甚至对抗某些癌症。然而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种炎性疾病,如肉芽肿、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狼疮等,这些疾病的实质都是炎症反应。此外,阿尔茨海默病(AD)、卒中、心脏病、某些种类的癌症也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升高。 你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这次只看过你这一个大夫。考虑到这些患者面临着较高的心脏病及卒中风险,你其实应该去查一下他/她的炎性因子。就我个人而言,我会给所有的患者查CRP。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会很惊讶地发现,有多少患者已经处于风险中,而你却浑然不知。 就治疗而言,在精神科,我们一般认为单药治疗是值得提倡的。然而STAR*D的结果一出,我们发现只有28%的抑郁患者能从西酞普兰单药治疗中获得治愈,这个比例着实不高。如果你去肿瘤科看看,你就会发现没人用的是单药治疗,大家都在用三药联合的化疗、放疗之类。大脑是如此复杂的一个器官,而抑郁可以影响大脑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脑区、神经回路、递质系统等等,一种抗抑郁药真的够用吗? 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去常规评估抑郁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而某种抗炎治疗也可能进入抗抑郁治疗方案。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心理治疗能否影响炎症进程。事实上,认知行为治疗(CBT)降低炎性标记物水平或许并非天方夜谭。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去探讨。 信源:David Carreo,Jessica A.Gold.Depression:A Killing Disease.Psychiatric Times.Apr 30,2018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7s6oMAk-P4PAVobkqwFvw
中国5400万人得抑郁症,“正能量”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转化医学平台 2019-07-06 本文转自壹心理 01 “看心理咨询,太作了.....” 前几天,我喜欢的一个B站搞笑健身博主“杨老师”,火了。 因为他谈恋爱了。 然而,恋爱过程中,他有心理障碍。 在某些情况下,他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做出回应。 于是,他求助心理咨询师。 有人觉得: “你这种人还要看心理医生?”、“你每天都在讲免费笑话,怎么可能有心理问题?” 现实却是,很多搞笑UP主、喜剧演员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都是有心理问题的。 电影《守望者》里,面具守望者罗夏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去看心理医生,说他很沮丧,感觉人生很无情,很残酷,很孤独。 医生说:“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来了,去看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让你振作起来的。” 然后,男人突然大哭:“但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啊。” 类似的误解还有: “好丢人好弱啊, 这种事情也要说出来”; “你有什么可抑郁的,矫情”; “你是在装酷吗?” 最重要的,是那句心理问题者最害怕听到的三连:加油,坚持,挺一挺。 这就像: 如果你跑一百米,然后腿断了。 加油,坚持,挺一挺。 你发烧拉肚子患上肺炎。 加油,坚持,挺一挺。 你要是说他,他会说,我也是出于好心啊。 问题是,腿断了,生病了,为什么要加油坚持挺一挺? 你以为在做平板支撑吗?应该直接去看医生啊! 当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因为这些话而退缩,没有及时进行心理治疗,有一天心理崩溃了。 可能你们都是帮凶。 我有一个得抑郁症的朋友说,那段时间的确有非常深的感受。 那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断了腿的人,想要找一根拐杖。 可是周围的人却不停地鼓励她:乐观点,坚强点,跟我们一样跑起来啊! 可就好像在问她:你为什么要生病?你为什么找借口? 在我们的社会里,产生心理问题,是一件极度羞耻的事情。 一个癌症病人坚持化疗,熬过一次次痛苦,人们会表扬他很坚强。 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坚持活下去,每天和各种心理挣扎作斗争,人们会说他很脆弱。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从来无法真正理解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 02 这个社会 容不下一个患了感冒的人 与其说,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心里有问题,倒不如说,我们从来没有正视过“情绪”的存在。 所有表达脆弱,表达需要帮助的行为,都是羞耻的。 这,从最近几年流行的鸡汤里就能看出来: “高情商的人都戒掉情绪”, “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没有人同情弱者”...... 每个人都在教你怎样把情绪当作敌人一样对付,却从来没有人说过: 没关系,撑不住也是可以的。 看过一个短视频,他们请来几个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的人,读一些微博: “爱了一个少年1574天,其中闹了27天,等了825天,现在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 “没吃晚饭,加班到一点,到家整个人都是晕的,好希望有个人可以看穿我的内心,明白我的感受,不离不弃的陪伴我。” “我戴上面具,然后再也摘不下来了。这就是我初中的磕磕绊绊。” “我经常连哭几个小时,哭到手脚发麻,又有时候像没事人一样,我真的好累我不想上课不想见室友,我害怕学校,我好想休学。” 一个男生读完后,笑了起来,说很尴尬。 其他人读完微博内容后,也全都笑了。 “哇塞,现在的人都好早熟啊” “一看就是单身狗写的。” “太年轻,一看就没有经历过生活。” “我也不想工作。” “既然这么痛苦,那就分了算了。” 然而,当摄影组让他们读纸条的反面,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个笑着说太年轻的男生,笑容僵住了: “当你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我已经走了,我熬过了1584天,终于在今天凌晨结束了……” “我以为时间会让我好些,但这几年就算出来了,还是摆脱不了这个想法,抱歉。我不期望有人能原谅我。再见。” 那个评价说太早熟的女孩,读到的是: “我知道我会这样做,是因为我无法忍受和面对未来还要与这些痛苦和剧痛相处。” 那个说“分了算了”的女孩,读到了: “请理解我的挣扎和无奈,原谅我的自私和懦弱,再见”。 他们读到的微博,都是抑郁症患者在这世界上留下的最后求救信号。 悲哀的是,这些求救信号,在别人眼里是“矫情”“脆弱”,甚至伴随着嘲笑。 可我想问,“脆弱”的反义词,难道就是坚强吗? 难道真的是加油,坚持,挺一挺,就能过去吗? 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人们还会对他们如此苛刻? 曾奇峰说过,一个人心里有什么,他就对别人身上有什么敏感。 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尊重负性情绪,觉得表达脆弱是一件很没面子,没有担当的事情。 所以他们会尽力嘲笑那些不够坚强的人,要求每个人都抹掉情绪,做个面目模糊,永远微笑的人。 可是,脆弱本来就是人身上的一部分,但我们对它严防死守到,会敏感地“攻击”任何一个脆弱的的人。 其次,是因为人们对心理问题本身有恐惧。 《社会心理手册》中所提到,痛苦的事件随时会发生的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强大而无力应对的焦虑。 谁知道自己会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所以,有些人会给心理疾病安上一个“脆弱”的标签,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你自己不脆弱,那没有东西可以打倒你。 否认心理问题的合理性,正是他们的防御手段。 另外,很多人的印象中,看心理咨询=心里有病=脑子有病=随时攻击别人。 这种对心理问题的无知,恰恰成为了压垮心理问题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你的理解,是最大的支持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丈夫得了抑郁症》。 妻子小晴是一名毫不卖座的漫画家,为人懒散,喜欢宅在家里画漫画和睡觉,靠丈夫一个人赚钱养家。 丈夫高野干夫内向老实,事事追求完美和极致,出门前都要用尺子量直裤腿,工作也一丝不苟。 不知从哪天开始,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对劲,看什么都特别消极,扔垃圾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垃圾。 那种无法抑制的孤独和悲伤绑架了他,就像社会和家人遗弃一样痛苦。 他常常头痛、腰痛,身体各个部位都会不舒服。没有食欲,浑身无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一度爬到单位最顶层打算自杀。 表面上看,他原本的生活一切正常,但其实他早就“生病了”。 可是对心理疾病的羞耻感,让他觉得自己必须撑住。 因为,上司跟他说,现在谁还没点压力,你怎么就抑郁了呢? 岳母也说他,你必须坚强、乐观,担当起你的责任,好像一切都是他的错。 养家、工作、社会竞争的压力都堆到他身上,他不敢选择不努力。 但是,小晴没有责备他。 她以离婚为要挟,让丈夫立刻辞职休息看医生,自己开始找工作赚钱养家。 抑郁症确诊后,高野开始完全否定自己,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激发消极情绪:我是坏掉的人,是没用的、没有存在价值的。 妻子让他睡个午觉,丈夫却觉得大白天睡觉,好对不起社会。 他无法容忍自己放松下来。 小晴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丈夫。 她不急着要丈夫马上康复,而是告诉他: 做自己想做的事,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如果痛苦的话,不努力也是可以的。 非常触动我的一个画面是,小晴教丈夫睡午觉,四肢要慵懒地散开,但丈夫还是四肢僵硬地趴着。 小晴在旁边滚来滚去,然后爬到他的身上,两个人舒舒服服地漫无边际地聊天。 他们会紧紧地拥抱着对方,聊天花板上的污渍,养的宠物蜥蜴igu。 丈夫问:它会不会寂寞? 妻子答:不会的,它是爬虫类是冷血动物,没有复杂的情感。 丈夫感叹道:我也想成为爬虫类。 妻子坐起来,抓住丈夫的手贴近自己的胸膛,温柔地说:变成爬虫类,就没有那么温暖了哦。 妻子的陪伴让他知道,自己从不是孤身一人。 在最困难的时候,身边最亲近的人,从未想过放弃你,就是最大的心理支持。 可一个抑郁症患者说,这部片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高野身边围绕着那么多善良温柔的人,自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同时,也非常非常羡慕。 因为事实却是,那些鼓起勇气表露自我,寻求帮助的人,很容易遭到父母,亲友,甚至陌生网友的否定。 小晴那种积极的爱和关注是从何而来的? 我想,是因为深深的理解。 因为理解,才不会轻易对他们说,你们只是不坚强,忍一忍就好了。 04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不可耻 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们会对心理问题有如此深的污名化?” 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Helen Verdeli 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那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更容易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她发现,中国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认为人必须要承受痛苦,吃得住苦。 所以,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困难或情绪留在心里。 因为有心理问题,就等于脆弱,就等于人生的失败,这是社会不允许的,也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但就算我们再怎么否认,心理问题依旧存在。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人。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表示: 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而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 仅为10.3%。 心理问题如此常见,可我们却仍然在用偏见“谋杀”那些想活下去的人。 Nikki Webber 是一名黑人女性。 她从小也被教育,千万不能对别人展露脆弱。 所以,在她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她一度不承认这个事实,觉得自己脆弱,情绪低落,扛不住压力,是件十分羞耻的事。 直到有一天,妈妈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她22岁的侄子自杀了。 那一刻她才知道, 原来侄子得抑郁症很多年了。可是两个人关系那么好,他却一次都没有提过这件事。 Nikki有点自责,如果她当时敢表露自己也患了抑郁症,如果她当时多问问侄子...... 所以,她决定站出来,告诉大家: 你们都被“坚强”害惨了。 总以为一个正常的人,必须驾驭情绪,所以一旦负性情绪出现,下意识就会逃避,否认,自责。 甚至,来自家人,朋友的嘲笑和不解,朋友圈里清一色的“戒掉情绪”,会让你觉得真的是自己做错了。 但Nikki说,不是的。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性都否定了,那就会成为空心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填满内心的空白。 撑不下去的时候,寻求帮助,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同样饱受心理疾病和病耻感困扰的桑谷·德尔说,我们必须意识到: 心理上的挣扎, 并不会减损我们的力量; 心理创伤,也不会腐蚀我们的人生。 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会使我们变得脆弱,或者失去理智。 相反,这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接受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我有病,是因为我想直面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不想再逃避与否认过去的经历,我想真正地成为我自己。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告诉你TA在看心理咨询,TA有心理疾病,请不要轻易问“你怎么可能得病”。 也不要轻易评判: “你不要心情那么丧” “你要积极一点” “你就是一天想太多了” “你怎么那么矫情”...... 你的一句话,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双倍的痛苦。 而如果你面对着情绪的困扰,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如果你面对心理疾病,抑郁症,精神障碍的困扰: 我希望你知道,勇敢地寻求帮助,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该羞耻的不是你,是那些不了解你却肆意评判你的人。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裂痕上追逐光芒的人,不应该被嘲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各家的奶奶们可能都有这个习性:一块布不愿意丢,一颗螺丝钉东收西藏,说是将来肯定会有用,结果真到用时自己找不到…… 不乱丢东西,给人带来的节省和方便,有时它也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纪念和回忆,如同老照片、旅游纪念物一样。可是,这个行为的发展就成了囤积,突然间,囤积竟然在精神病上榜上有名!——2013年DSM-5将之列为“强迫症”之一的疾病。 有什么界限或断标准能把疾病式的囤积症和一般节俭区分开来? 囤积是因为生活中缺少什么吗? 怎样才能把生命即将被埋葬的囤积者从垃圾堆里拯救出来? 请听心理专家张医生如是说... ——程以克 访谈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查看) https://v.qq.com/x/page/x0856zewky5.html 以克:为了做这个题目,我上网一查,竟然吓了一跳。是这样的,一个人死了,他家里人联系不到他,十天之后家人报警说他失踪了。奇怪的是,这个人失踪四十多天都没有找着,到他家也没找着。警犬的嗅觉是动物界里最好的,也没有找到。结果呢,等到这个人的尸体发臭到不能闻,警犬才找到。原来这个人是被自己囤积的“垃圾”给埋葬的。电视剧里有句话说“把生命埋葬的囤积。”说的就是这样一回事。 BBC 有个真人秀:British Biggest Hoarding 英国最大的囤积。一个多小时的节目展现了脏乱差的惊人局面。据说20%的英国人有囤积症。 为什么一个爱孩子爱家庭、心地善良的男人,会变得如此囤积成瘾呢? 一个人收集这么多垃圾,究竟是什么心理呢? 张道龙:第一我们得说一下什么叫精神障碍,一般说障碍是它要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如果没有达到障碍的标准,一般这些行为都是人类有的。比如说家里很贫穷,咱们就多攒点东西备用。 为什么这个病算作强迫症的一类呢?是因为有两个特点,第一强迫思维“我认为这东西不能扔。”为什么呢?因为在“我”认为这个东西未来可能有用。第二,就是强迫行为,去收集这些东西。 以克:对对对,尽管我认为没有用,但你认为有用。 张道龙:对,扔了这个东西像割自己的肉。我认为屋里还有空间,你看我是怎么进来的,平时是怎么睡的。我只留一张床,那些其他的空间平时也不是没有人嘛。他平时就这样安慰自己,认为这不是困扰,或者说这个困扰要小于你把东西给我扔掉。 这个强迫思维就认为,这个东西哪天有用, 这个东西不能扔,这个东西没有困扰我。我知道房间被占了,但万一要有用,我不随手就找着了嘛?听清楚这都是有假设的。这种强迫思维,这种潜在的不能扔,他的行为呢就是去收集这些东西,你扔了他的东西就像是割肉。你看这两点就不跟强迫症一样么,只是内容不一样。 强迫思维能带来焦虑,强迫行为能降低焦虑。 囤积症评估 以克:张医生您能跟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囤积症的评估是根据哪几条啊? 张道龙:一般是这样的,第一,一天你得有一小时左右琢磨这个事情。第二,你得把我们正常生活的空间严重压缩,它(囤积物)干扰你正常的生活,它干扰了你正常的空间,干扰你的社交。因为他(囤积症患者)坚持这些,就损失了其它的他需要的东西。 刚才开玩笑的,你攒了这些东西跟它们过。跟它们过性生活怎么办呢?跟它们过生小孩怎么办呢?跟它们过养小孩怎么办呢?或者父母来过年过节怎么办?所以慢慢大家都会发现引起的种种问题。 发病跟其它强迫症一样,青春期就发病。不是你到三四十岁,突然发现你有这个毛病,而是你在青春期的时候妈妈就发现了你有这个毛病。 以克:我们看很多年纪大的人又这些毛病啊?而且年纪越大越有这些毛病。 张道龙:它有的时候是因为延续。年轻的时候不重,或者说你根本没有钱买任何东西。那个时候你想去囤积,你家里除了纸盒啥都没有,你想去囤积什么啊?所以当你有一定的条件就能展现出来。很少说这个人六十岁第一次得囤积障碍,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呢?你在其他方面消耗了你的精力比如读个医学院,学钢琴。其他方面你的强迫已经升华了,在这方面(囤积)就弱了。这也是为什么是退休以后才发现这些人有这样的毛病呢?(以克笑声) 以克:因为她退休以后就没有了上班的要求了,没有同事老板的督促了。照您这么说,年轻时候不严重的囤积者,到老了,一下子连续跳两级都是有可能。 张道龙:对的。 以克:在这个人没有达到囤积障碍程度的时候,我是否能看出这个人有囤积潜质呢? 张道龙:这很简单,就是你这东西我能不能扔,看着占地方,反正你一直都没用,而你就像是割肉一样的,跳脚。这就是有问题的。 我们下意识里都有类似这样的,比如担心门关没关,手洗没洗干净,这个东西不删担心哪天有用。但是我们很快就能被合理的东西替代,它(囤积)就是不合理的的东西一直持续在这里。 它(强迫障碍)是脑内的扣带回,不断地循环放电,比如你洗手洗个九十多次,就把这个给循环放电给停下来,它不是只靠调整认知能解决的。因为我们有核磁共振,能看出来他脑子哪个部位不正常,跟平常人不一样。 囤积症与强迫症的关系 以克:是不是所有有强迫症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囤积倾向?还是说有囤积症状的人都有 强迫症?还有没有一种情况,他囤积,他并没有强迫症呢? 张道龙:强迫症的人不一定有囤积障碍,有囤积障碍的人不一定有强迫症。 以克:这我就弄不清楚了?您说它(囤积)是强迫症的一种,为什么...? 张道龙:不是,它是强迫及相关障碍这章的一种。强迫症和囤积症是两个病,但是呢,它们是在一章里的病,它就容易共病,它们都属于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但它具体的内容不一样,但它们有的时候会共病。毕竟一章的病会类似嘛! 囤积障碍 DSM-5诊断标准 A.持续地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它们的实际价值如何。 B.这种困难是由于感觉到积攒物品的需要及与丢弃它们有关的痛苦。 C.难以丢弃物品导致了物品的堆积,导致使用中的生活区域的拥挤和杂乱,且显著地影响了其用途。如果生活区域不杂乱,则只是因为第三方的干预(例如,家庭成员、清洁工、权威人士)。 D.这种囤积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包括为自己和他人保持一个安全的环境)。 E.这种囤积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例如,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肌张力减退-智力减退-性功能减退与肥胖综合征(Prader-Willi)) F.这种囤积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重性抑郁障碍中的能量减少,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妄想,重度神经认知障碍中的认知缺陷,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兴趣受限)来更好地解释。 文章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lMt8muHNVYn2PuZs6llNQ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是真的真的“不知道”,不是假的假的“不知道”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情绪高高低低,易发怒,易伤害自己,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精神疾病。此案例中的患者虽然面对很多的问题回答的是“不知道”,却是真的真的“不知道”,是一种智能水平较低的表现,并非是假的假的“不知道”,所以容易误导医生理解为现实感差的表现。 生物治疗:一方面,加强运动;另一方面,服用维思通或是奥氮平,试用3-4周。 心理治疗:采用DBT治疗,通过训练学习如何控制情绪,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有了情绪之后做伤害自己的事情是不正常。 社会干预:可以选择暂时休学,但是尽量不要选择辍学,通过努力保持勉强可以毕业的状态。 访谈中,患者的问答均是基于现实性,鉴别排除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伤意图为让自己更舒服,缓解自己的焦虑,也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点,而并非由于妄想而自伤或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后果。 面对各位医生所提出的不同质疑点,道龙医生一一给与清晰而有力有据的回应与解释,师生之间的对答更像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原创: 医脉通编译 医脉通精神科 2018-10-16 医脉通导读 大约20%的双相障碍(BD)患者同时满足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诊断标准。共病BPD可增加BD患者心境事件发作的次数,并导致BD治疗反应不佳。 心境不稳及冲动均难以准确鉴别BD和BPD。BD最强的预测因素是躁狂发作/症状,以及BD家族史阳性;自伤行为、人际关系不稳、竭力避免被抛弃、长期空虚感、性虐待史、共病物质滥用是BPD的重要预测因素。 BD的一线治疗为药物治疗,而BPD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 病例 患者女,35岁,25岁时首次来我院就诊。既往信息来自患者本人及其家人的报告。 患者母亲在妊娠及分娩期间未出现显著并发症。患者母亲表示,患者从小就「很不好带」,不好好睡觉,一不高兴就大发脾气,用头撞地面,大哭大叫,直到撞得青紫。三到五岁期间,患者遭遇了来自家人的一名女性密友的性虐待,当时未被家人发现。除此之外,患者在学校还卷入了霸凌事件。 患者的童年还被焦虑所笼罩,尤其是社交焦虑,以及害怕被抛弃;但事实上,患者从未面临真正的被抛弃的威胁。患者提到,自己害怕孤单一人,没人帮助她。自青春期早期开始,患者还存在低自尊的现象,如感觉自己很丑,不如其他女孩那么优秀,也没人爱。 11岁时,患者出现悲伤、社交隔离、失眠,以及食欲、精力及注意力的下降,持续超过2周,提示首次抑郁发作。患者(及其母亲)均报告称,患者在接近18岁时出现心境高涨、精力增加、易激惹、性欲亢进、挥霍无度、睡眠需求减少的症状,提示首次躁狂发作。患者还报告称,当时感觉自己与上帝之间有某种特殊的连结,还有阅读他人心思的能力,提示精神病性症状的存在。尽管患者辍学,其家人仍未带其至精神科就诊,此后上述症状自行缓解。然而在8个月后,患者又出现了一次新的抑郁发作。 23岁整整一年,患者饱受反复出现、不可预料的惊恐发作的困扰,深感痛苦,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当时,患者还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即便接受了专科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仍持续存在。此外,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样反复发作,首次至精神科就诊,被诊断为惊恐障碍及抑郁发作,并接受了氯米帕明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易激惹/恶劣心境及主观思维进程过快。 23岁至25岁期间,患者无数次至精神科就诊;除惊恐障碍外,患者还被诊断为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最终被诊断为双相障碍(BD)。为治疗BD,患者首次使用锂盐,此后联用了利培酮,治疗反应欠佳;换用双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出现严重副作用。最终,患者使用奥卡西平300mg/d。就在这一年,患者被作为难治性BD转诊至我处。 患者的精神障碍家族史丰富:其父亲及一名兄弟被诊断为单相抑郁;一名姨妈罹患严重抑郁,多次自杀未遂;祖父及一名叔叔为酒精滥用者。并且,其母亲的曾祖父及高祖(great-great-grandfather)也曾因精神疾病被收入院,但具体诊断不详。 详尽回顾病史后,患者被确诊为BD,奥卡西平加量至1800mg/d,联用喹硫平400mg/d,并沿用至今。奥卡西平总体耐受性良好,低剂量时即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易激惹及思维进程过快,并在加量过程中持续带来之阿里哦获益;喹硫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抑郁心境及失眠,也在患者整体病情的持续好转中发挥了作用。 然而,患者仍继续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不稳,面对任何应激事件时,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激烈的反应,且并非躁狂、抑郁及混合发作时的典型特征。复诊期间,我们意识到患者的情绪不稳与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关系更为密切,而非BD。虽然心境正常,患者却从25岁起开始出现自伤行为,28岁前已过量服药自杀未遂四次。患者在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包括与朋友、亲属及男友,且总是害怕被抛弃。有很多次,患者相当确信别人正在审视或议论她,但持续时间很短,且仅发生于应激期间。 此时,患者的症状已不满足BD诊断标准,而符合BPD诊断标准。在患者首次来诊的3年后(28岁),我们基于SCID‐II给出了BPD的共病诊断,与患者就这一诊断展开了讨论,开展了心理教育,并提供了恰当的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为期12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以及患者正在接受的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个体认知行为治疗。很多BPD症状较前改善,且未再次发作BD。有两次,针对继发于应激事件的严重情绪不稳,患者被给予奥氮平治疗,最高量10mg/d,但均很快停用。我们发现,患者并非所谓的「难治性」BD患者,而是存在诊断及治疗不全面的情况。 目前,患者已经结婚,成为一名自由职业的按摩治疗师。尽管程度较前减轻,但患者仍存在人际关系的不稳定,遵守劳动合同及完成本科学业仍有困难,而空虚感则是患者目前最突出的残留症状。患者仍在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并规律锻炼,并接受精神科随访。 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下图(横屏查看): 讨论 本例患者23岁时被诊断为BD,5年后被诊断为共病BPD。当躁狂、抑郁、混合心境发作无法继续解释心境不稳,而其他BPD症状在心境正常的背景下也愈发明显时,BPD诊断也终于浮出水面。事实上,在最终诊断BPD前,我们还考虑过快速循环、混合状态、环性心境等诸多可能性,在此不展开讨论。 在我们看来,该患者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包括: 1. BD和BPD均可表现为心境症状;当BD患者存在心境症状时,诊断BPD相当困难。 2. BD患者在亚临床状态下可出现心境不稳,但BD完全缓解期出现的心境不稳可能提示,患者需要其他治疗。 现有文献中,BD与BPD的鉴别诊断存在争议。循证学证据不断涌现,人们的认识不断得到更新,但仍未达成共识。目前知道的是,大约20%的BD患者共病BPD,每5名BD患者中就有一人满足BPD诊断标准。 鉴于BD与BPD在临床表现上存在显著的重叠,精神科医师需多加小心。心境不稳与冲动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帮助有限,精神病性症状及睡眠紊乱同样如此。相比而言,某些特定的临床症状、病程、家族史及治疗反应可能更有助于两者的鉴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因素均需要以纵向及发展的视角看待。 就症状而言,BD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为躁狂发作或躁狂症状,尤其是心境高涨,目标导向行为增加,以及心境症状的周期性。另一方面,BPD患者则更多地表现为反复自伤,人际关系严重不稳定,自我意象不稳(包括针对自身的严重负性认知及情绪性评价),竭力避免被抛弃,以及长期存在的空虚感。 与BD不同,BPD患者的性虐待史及物质使用障碍情况更为突出。BPD患者也常出现自杀威胁及自杀未遂,但这些在BD患者中也很常见,因此难以用于鉴别。相比于BPD患者,BD患者存在BD家族史的比例更高。 治疗方面,BD对药物治疗反应更佳,应作为一线治疗。心境稳定剂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均可有效治疗BD。与之相反,BPD的一线治疗为心理治疗,对药物治疗反应有限。 总而言之,本病例提示,正确诊断BD共病BPD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治疗,更好地管理心境不稳及情绪反应。并且,同时有效处理BD及BPD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大程度的自我掌控感——被问及状况如何时,患者的回答是: 「双相障碍这边,已经得到控制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这边,我一直在控制它。」 文献索引:Beraldi GH, Almeida KM, Lafer B. Chronic mood instability: Bipolar, borderline, or both? Bipolar Disord. 2018;00:1–3. https://doi.org/10.1111/bdi.12696
人类平均每天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实证显示,好的睡眠对于调整心情,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以及维持身材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可惜的是,不计其数的现代人正在受到各类睡眠问题的折磨。举例来讲,美国国家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在1999-2004年间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揭示了有超过四千万的美国人正在遭受超过七十种不同睡眠障碍的困扰,调查中60%的美国成年人承认自己有长期的睡眠问题,而这些人大部分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有超过40%的成年人认为白天的困倦正影响他们的工作或学习。 睡多少才正确 每个人的最佳睡眠时间都不同,大致上,健康成年人的平均睡眠时间是8小时。不过,有很多人在仅仅睡了五六个小时的情况下精力依然充沛,也有很多人睡了十个小时仍然觉得疲倦。所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十分必要的,确定睡眠时间可以自己完成——美利华馒头心理之前的“拯救你的睡眠”系列就有建立睡眠日历的详细指导。这个过程也可以和心理医生共同完成,心理医生或许还会通过仪器和其他的方法完成测试。 睡眠问题的成因 心理学家和其他医疗专家发现以下的系统(功能)的异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睡眠问题: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代谢功能 免疫系统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某些特定的疾病也会导致睡眠异常,例如: 精神障碍(例如双相,抑郁和焦虑) 高血压 肥胖和糖尿病 酒精或者药物的滥用 缺少睡眠的后果 缺少睡眠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在某些情况下,缺觉甚至会危害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根据2002年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处的报告,大多数的高速公路事故都直接或间接地由缺少睡眠导致。在美国,睡眠不足或者由睡眠不足引起的相关问题会造成约1600万美金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约500到1000亿美金的间接经济损失。除了造成交通事故,睡眠问题还使青少年学习能力大幅下降,在美国,约有60%的中小学生承认上课时会犯瞌睡。 拯救睡眠,心理医生会怎样帮助你 很多情况下,睡眠问题可能会随着压力减小,事情解决而自动消失,有的时候,你也可以学习一些自我调整的小技巧,将自己从偏离的轨道中修正过来,但是,当睡眠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的时候,你就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在临床治疗中,药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但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可能无法长期大量服用,而心理治疗则是最好的替代治疗方案之一。实证显示,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有高达70%-80%的有效率,有超过三分之一接受CBT治疗的人彻底恢复了健康的睡眠,而有50%的人额外延长了约60分钟的睡眠时间,而对于那些由于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睡眠问题,心理辅导更是有绝佳的疗效! 心理医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行为科学专家,他们会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个人状况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在和心理医生的第一次会面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状况,生活环境,社会支持情况等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原因对症干预。如果患者因为抑郁问题无法入眠,心理医生会与患者及其家人联手解决抑郁问题,如果患者因为睡眠环境差无法入眠,医生也会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大部分人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显著的提升了自己对于睡眠的控制能力,并能够熟练的掌握至少一种放松技巧。 睡眠小贴士 美利华馒头心理之前的“拯救你的睡眠”系列是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睡眠帮助计划,该计划系统的介绍了和人类睡眠有关的基本常识,还精挑细选了几种效率最高的方法 我们强烈建议您阅读“拯救你的睡眠”系列文章,但如果您没有时间阅读完整的内容,在这里还有一些快速的小贴士: 创造轻松睡眠环境:请保持你的卧室黑暗,凉爽,安静。同时不要让电视,电脑屏幕,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你睡觉的时候发光,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这类光线会扰乱人体荷尔蒙的分泌,让你无法正常入睡。 别在睡前焦虑紧张:在睡前讨论那些让你紧张担心的事情会显著的增加一个人的心率,并会让你兴奋。在睡前尽量避免那些激烈刺激的讨论,也别去为自己能否睡着而发愁。 规律睡眠:让自己的睡眠保持规律,尽力让自己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不用上班的周末,也不要赖床睡懒觉。要让身体记住自己睡眠的时间段,形成特定规律。 限制午睡:中午睡太多会让你晚上难以入睡,同样的,也不要在每天五点后“午睡”。 规律锻炼:实证显示,锻炼可以显著的增加一个人睡眠时间,还能够增大慢波睡眠(对人体最为有益的高效睡眠)的比例。但请牢记,不要在临睡前两小时内做剧烈的健身运动,这会让你更加兴奋。 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尽量不要吃夜宵,胃里的食物会让你的入睡更加困难,也不要在睡前抽烟,喝酒或者喝咖啡。 文章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NJgLJnTQAFVTJ8JkpG4HQ
出差通知。从本周四(3月15日)---到下周二(3月20日)外出出差学习!下周四开始回来上班。请大家注意复诊时间。或者提前到本周二三来。或者到下周三以后来。尤其是本周四和下周二来复诊或者门诊的请注意时间!切记!!!给各位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你好。请记住我的工作时间。周一全天在办公室看病。周二全天专家门诊。周三周四周五上午在办公室上班,可以接诊。下午可能会有其他的事情。法定节假日休息。特殊情况会有提示公告。这是咨询通道。尽量咨询和病情有关的事宜。而且,请把咨询的问题详细准备好。以便我统一回复。(这不是微信聊天)。根据系统的要求,前三次回复是免费的。后面的回复要酌情收费。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谢谢理解和配合!请您在我的工作日来复诊。同时也请您注意你的复诊时间,不要延误了复诊时间,以免影响的治疗效果!谢谢!
一、精神分裂症开始治疗后,面对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阳性症状:主要包括幻觉,妄想,冲动行为等; 2.阴性症状:主要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 3.情感受损:表情发呆,与家人没有亲情等; 4.自知力受损:不知道自己的异常表现是病态,拒绝就医和用药; 5.认知损害: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简单理解为决策能力)、言语流畅性等; 6.社会功能受损:轻则原来学习及工作能力受损,重则生活自理能力(如主动进食、洗漱、换衣等能力)丧失; 二、不同临床表现消除需要的时间不同 1.阳性症状:在刚发病的半年及一年时间内,在对药物敏感的情况下,一般会在药物加到治疗量后的半个月及两个月内逐渐消失。 相关预测因素有:1)急性起病;2)病程短暂;3)既往无精神疾病史;4)具有活跃的情感症状;5)发病年龄较大;6)病前个性良好;7)社会适应良好;8)社会交往关系融洽;9)工作成绩优良但发病时间。 具有下列因素阳性症状很可能不能消除,甚至残留,包括:1)徐缓发病;2)病程冗长;3)有精神疾病史;4)情感淡漠;5)发病年龄较轻;6)病前个性反常;7)社会适应不良;8)倾向社会性隔绝;9)工作成绩欠佳。 再次复发的患者,60%左右的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不像第一次那样敏感。首次发病用较小剂量副反应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一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疗效,再次复发的患者再用很大剂量的第一次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没有效果。 即使有效,再次复发治疗显效的时间会明显长于第一次治疗,可能为两个月,半年,一年,甚至两年逐渐显效。 2.阴性症状:阴性症状分为原发性阴性症状和继发性阴性症状。原发性阴性症状目前的抗精神病药整体疗效不好,用药很长时间后一般也只能好转60%左右,整体上原发性阴性症状不可能痊愈。 阴性症状继发于阳性症状,会在阳性症状消失后的3个月到半年内逐渐消失;阴性症状继发于继发于药物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震颤,发僵等),可在药物副反应消失后的1个月内缓解。 3.情感受损:情感受损其实属于阴性症状,恢复时间可参考阴性症状。但之所以单独列出,是因为许多家长对情感的恢复着急且没有耐心。 4.自知力受损:自知力的真正恢复需要3个月至半年,有的患者甚至需要1年到半年。 5.认知损害:会有30%左右的患者一般会在阳性症状消失后的6个月内逐渐恢复,这也是学生得病后要恢复到上学水平一般至少需要半年的原因,家长着急也没有用处;70%左右的患者认知功能一直不能恢复到病前水平。目前尚没有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西药,这也是我们课题组开展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原因。 6.社会功能受损:由于社会功能的恢复于认知功能的恢复有密切关系,而只有30%左右的患者的认知功能一般会在阳性症状消失后的6个月内逐渐恢复。 因此,只有30%左右的患者能恢复到完成复杂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水平,也即只有30%左右的患者经治疗后能在社会上有竞争力。70%左右的患者中50%能恢复到完成简单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水平,另外50%不能恢复到完成简单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水平,甚至包括简单的生活自理。 7.药物治疗不可避免出现的副反应: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或多或少副反应,既希望治病又希望没有副反应对大多数人在目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大多数药物副反应逐渐耐受消失。 家长切莫因噎废食,不给孩子用药,或用够药量,或对药物像女同志挑衣服那样挑三拣四,不断换药,病情稍好即解药或停药,致使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病情复发发作变成慢性化,难治性。 常见及药物副反应及消失的时间大致如下: 1.困倦,嗜睡:一般用药后的3个月到半年逐渐耐受消失,有的人需要1年到3年; 2.锥体外系反应:震颤,发僵一般用药后的3个月到半年逐渐耐受消失,有的人需要1年;但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后若不换药会是不可逆的; 3.体重增加:一般在用药前半年,一般增加5斤到30斤左右(与药物种类有关),不会无限制增加下去,在用药1年内达到高峰,用药3年后会有所减轻; 4.闭经:用对月经影响大的药(如利培酮)前半年70%左右的女性会出现,若不换药,闭经越来越重,但多数是可逆,随着病情稳定药物剂量减少,月经可逐步恢复; 5.头痛,头晕:用药后的3个月逐渐耐受消失; 6.药物所致发呆的表情:用药后的3个月到半年逐渐耐受消失,有的人需要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