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先生,38岁,正值壮年,所谓是上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没长大的一双儿女。然而在7年前,他的视力逐渐出现了下降,具体表现为左眼视物不清,不能识人面容,2年前右眼又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在这几年间,他辗转到多家医院都被认定为“青光眼”,为此治疗,却不见好转,这无疑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同时也背负了债务。然而在一个月前,他感觉到视物模糊较前加重,不能识人面孔,不能识别手机文字和书本等再次就诊。被医生安排做了头颅核磁共振(MRI),病因终于在这7年的折磨中找出来了,Z先生无疑是开心的。但面对颅内手术,他的内心却又是诚惶诚恐,他经过多方打听,来到我院神经外科。接诊医生通过仔细询问病史,阅读MRI片后,以“鞍结节脑膜瘤”收入我科,并告诉患者视力障碍是因为肿瘤压迫了视神经,需要切除肿瘤才能挽救视力,并耐心详尽地说明了手术方式和我院神经外科的技术力量,让患者放下了心理包袱,最终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医生小心翼翼分离肿瘤,并保护好颈内动脉、视神经和垂体柄等重要结构,最后肿瘤被全部切除。术后4天,在医护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从原来双眼视力为0.05,逐渐好转,现右眼视力已恢复到0.8,左眼也正在恢复中。科普:在这里我们注意青光眼与鞍区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视力障碍区别。青光眼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中后期可能表现为眼压升高,导致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然而今天的主人公除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外,了解到患者有多尿的症状,且一直按“青光眼”治疗无效,所以才让患者去做了头颅MRI,证实了是颅内的病灶在作祟。术后6天,Z先生带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医院,挥手道别时脸上留下的灿烂笑容和离去的背影,深深印在医护人员的脑海里,这给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神经外科闵锐)
7月8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一台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手术。这类手术是神经外科领域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加之患者84岁高龄,手术风险性更大。在此区域手术稍有不慎,患者将呼吸心跳骤停,非死及残,这需要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神经外科解剖知识,娴熟的手术技巧及丰富的手术经验。MRI显示肿瘤与脑干的相对位置患者,费婆婆,84岁,4个月前感头颈部疼痛,当时未引起重视,1个月前疼痛加重,严重的疼痛影响到正常生活,于7月1日入我院神经外科行头颅MRI检查提示枕骨大孔区肿瘤,考虑脑膜瘤。需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但患者高龄,肿瘤位于脑干附近,手术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经与费婆婆沟通,全科讨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并请心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会诊评估术前全身情况。术前医患沟通,患方表示:手术做好了是医生的技术高,如果预后不好是我自己命该如此,不怪医生。患方的信任给了主刀医生刘丛主任很大的勇气,手术全力以赴,尽善尽美,术后患者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管理治疗,恢复情况良好。手术切口、术中切除的肿瘤及肿瘤切除后保护完好的周围结构肿瘤位置深,与脑干延髓和椎动脉紧贴,操作困难,稍有不慎将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或血管损伤大出血。手术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注意保护脑干、脊神经、椎动脉,分块切除肿瘤。经过5小时的手术,将肿瘤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缓解,且无任何神经功能障碍。能顺利完成这样一台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离不开术前充分的检查评估,精湛的手术技术,各科室相互合作,高超的麻醉技术保障,术后精心的NICU管理,当然患者的信任也极其可贵。
前不久,刘叔叔感觉自己心里闷闷的,胸部有一种捆绑感。女儿听说父亲身体不适,担心其患了心脏病,第二天便带着父亲到医院找心内科医生看病,经过一系列血液以及心电图检查,显示刘叔叔心脏情况正常,医生建议刘叔叔回家多休息,告诉他这或许就是劳累造成的。刘叔叔听医生这么一说心里很开心,他按照医生的叮嘱注意多休息。但几个月后,刘叔叔觉着胸口闷闷的感觉在加重,就像有东西压在胸口上,而且双腿无力,走路有些不稳。经过多方咨询,来到我院神经外科门诊。医生听了刘叔叔对疾病的描述后,立马让他去做了胸椎的核磁共振检查。终于找到了这个罪魁祸首,原来是胸椎椎管内长了肿瘤。科普:椎管肿瘤是所有发生于脊髓本身,以及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组织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椎管内肿瘤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按椎管节段的位置分类,可将它分为颈椎、胸椎、腰椎不同节段的肿瘤;另一种按肿瘤在椎管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硬脊膜外肿瘤。肿瘤的病理类型包括:神经鞘膜瘤、脊膜瘤、室管膜瘤等。大多数的椎管肿瘤都是良性肿瘤,由于局部神经受到刺激和压迫,会引起神经支配区域功能出现异常,可表现为神经根痛、胸部束缚感、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走路不稳,进一步加重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等,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肿瘤。听到医生对疾病的介绍后,刘叔叔当即决定行手术治疗。从入院到出院大约10天时间,刘叔叔的胸部束缚感明显减轻,双腿走路也灵活了,他很庆幸,听说以前像这种手术是要去省级医院才能完成,而现在他不出内江就解决了,手术效果还挺好。其实这类手术在我院神经外科已经开展了10年,每年都会接诊很多像刘叔叔这样的病患,为患者减少了舟车劳顿和异地就医的不便,这就是以技术造福患者。(神经外科闵锐)
55岁的邢大姐是个开朗、热爱生活的人。2年前,邢大姐发现自己的脸不咋个对头,脸时不时地就会抽抽抽,不受自己控制。刚开始的时候,邢大姐只是右眼皮抽动,她没有放在心上,心想这应该就是眼皮跳吧,抽一阵自己就应该停止。但时间过了几个月,邢大姐的面部抽动并没有缓解,甚至还加重了,波及到了右侧口角,和别人说话时,右侧面部都一直在抽。这让邢大姐开始有点担心了,一方面这确实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不自主抽动自己感觉很难受。于是, 邢大姐开始按照自己的症状上网去查,疑似“面肌抽搐”,而且要做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但邢大姐有些惧怕手术,她先尝试接受中医针灸等治疗,症状无改善。最近邢大姐来到了我们神经外科就诊,下决心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医生告知邢大姐我们这个手术已经开展了4年多,手术经验丰富,让邢大姐不必过多担心手术风险。手术如期进行,术后邢大姐面部抽搐即刻停止,效果非常满意。五天后,邢大姐开心出院。 科普知识: 1.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不随意的阵发性抽搐,一般先由眼轮匝肌开始,逐步扩散影响面部表情肌和口轮匝肌。2.表现有哪些? 一侧面部阵发性、快速、不规律性地抽搐,轻重程度不等。一般开始发病时仅持续数秒,以后达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间的间歇期变短,发作频率更快,严重者可呈面肌强直性抽搐,不能睁眼,口角歪向同侧,导致说话困难。3.面肌痉挛的原因有哪些? 面肌痉挛主要是因为面神经出脑干区域存在血管袢压迫神经引起的。早期症状多为一侧眼见不自主抽搐,后逐渐向同侧面部及口角发展,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4.怎样治疗?到目前为止,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最有效治疗的治疗方法。该手术方式是目前唯一可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手术切口在耳后发际内长约5cm,术中使用显微镜,通过垫片或血管固定的方式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进行分离处理,完全治愈率在90%-95%左右。 (作者:神经外科 陈洪萍)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94岁高龄患者行经皮穿刺右侧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老人重获健康。94岁的钟大爷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老人,3年前开始右侧面部疼痛,家人想到钟大爷年纪太大了,就选择的是药物保守治疗,结果病情非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还更加严重了。最近的这三个月以来,因为面部疼痛剧烈,钟大爷只能喝点稀饭,也不愿说话,痛苦不堪。终于,钟大爷再也无法忍受疼痛的折磨,他坚决要求家人送他进一步医治,这便专门联系到了我们的神经外科。7月6日,钟大爷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综合评估钟大爷的病情,并经过科室的充分讨论,医生考虑到他年龄也有这么大了,合并症也比较多,最后决定给他行经皮穿刺右侧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7月9日,手术如期进行。08:30,钟大爷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在手术间各司其职,麻醉、插管、调试机器、准备器械,术前准备就绪。麻醉是关系到钟大爷这次手术能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你想嘛,对94岁的高龄病人实行全身麻醉肯定是个不小的挑战。手术全程,我们的麻醉医师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动态监控钟大爷心率和血压变化,精确定位、精细操作、精准治疗,确保他的安全。09:20,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团队密切配合,在C臂机引导下,穿刺针穿刺到位、置入球囊导管、推注造影剂,球囊逐渐成为一个完美的梨形;计时3分钟,撤出球囊导管。09:50,手术结束,整个过程只用了30分钟,非常顺利。术后,钟大爷的疼痛也立刻得到了缓解,术后第二天就已经出院回家了。想到前两天钟大爷来院时候满脸焦愁的样子,现在终于露出了的笑容,走的时候还给我们的医护团队竖了两个大拇指。科普知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发作的面颊部疼痛,疼痛表现为电击样或刀割样剧烈疼痛。特别是在吃饭、洗脸、刷牙和说话的时候,都会瞬间诱发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面,常见的就是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但是,开颅手术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接受,当然,也并不是任何身体状况都能承受的。部分害怕开颅手术的,或者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病人,选择像钟大爷一样的微创手术——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是他们治疗的最佳手段,具有微创、安全、无痛苦、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
老王是一名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今年6月他来到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找到刘丛主任,要求刘主任为他做手术。乍一看,老王精神饱满,四肢活动自如,不像有病啊。一询问才得知,原来他患“面肌痉挛”已经十几年了,表现为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情绪紧张时更加明显,严重影响自身形象。期间老王曾接受过针灸、注射肉毒素等治疗,但面部抽动仍然不停。这次到市一院来治疗,是因为一位曾经找他就诊过的面肌抽搐病人,在市一院神经外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后治愈了,这使得老王下定决心前来手术。科普知识:面肌痉挛为一侧面部肌肉不随意的阵发性抽搐,一般先由眼轮匝肌开始,逐步扩散影响面部表情肌和口轮匝肌。表现有:一侧面部阵发性、快速、不规律性抽搐,轻重程度不等。一般开始发病时仅持续数秒,以后达数分钟或更长时间,间歇期变短,严重者可呈面肌强直性抽搐,不能睁眼,口角歪向同侧,导致说话困难。这个疾病会严重影响人的外观,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入院后刘丛主任很快给老王实施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面部抽搐即刻停止,老王很满意,连连称赞刘主任,手术做得好,效果立竿见影,一下就解决了他10多年的困扰。这项技术在我院神经外科开展3年多,治愈率高,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想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也有同样的烦恼,请前往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神经外科或关注“内江一院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咨询,我们会及时为您答疑解惑。(神经外科 闵锐)
何叔叔是一个乐观的老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退休后过着愉快的晚年生活。可最近看见何叔叔,他总是愁眉苦脸的,一问才知道,原来何叔叔患上了面部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天下第一痛,以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每次发作仅数秒钟,但每天可发作数十次至数百次不等,且对止痛药物无效,会让患者痛不欲生。正是这讨厌的三叉神经痛,导致何叔叔每天都闷闷不乐,吃饭、洗脸、刷牙都会诱发疼痛。只有喝稀饭、不洗脸、不刷牙来减少疼痛的发作。家里人看着着急,也到处打听哪儿有治疗三叉神经痛。原本想去成都大医院做手术,但省级医院排队等待入院时间长,且家人照顾很不方便。无意中他的女儿问到了我,因为我和他女儿是朋友,我告诉她,我们神经外科就可以做。当时正处于5.1节前夕,他女儿想在5.1节前手术,好利用5.1假期来照顾何叔叔。我给主刀医生刘丛主任转达了家属的意愿。刘主任说,先做术前检查,准备就绪就可以安排手术。于是何叔叔和他的家人来到了我们科室,进行了术前的各项检查。入院第二天何叔叔接受了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手术很顺利。术后何叔叔的面部疼痛立即消失,吃饭、洗脸、刷牙都没问题了,住院十天后何叔叔顺利的出院回家啦。何叔叔出院时一个劲的说,非常感谢刘主任解除了我这么多年的痛苦,现在不痛了,手术效果真是立竿见影。何叔叔出院已经四个月了,我电话回访他,何叔叔说:“我现在恢复得很好,再也不痛了,非常感谢你们”。听到这样的话,我内心也很高兴。我院神经外科是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江市卫健委神经外科质控分中心。科主任刘丛是内江首批学科带头人、四川省首届临床技能名师、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开展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已成为科室的特色技术,不断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现在的何叔叔,又回到了从前,开心的过着晚年的美好生活。我为何叔叔高兴,也祝何叔叔和他的家人幸福快乐,健康如意。(神经外科 陈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