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口臭多是胃食管反流所致。因为进入胃内的食物会胃酸混合并被一定程度消化,同时味道变得发臭。婴儿胃部开口处食道下端括约肌和贲门放松,当腹压增高时,已进入胃内的食物会从胃经食道返回口腔。呕吐是严重胃食道反流。常见情况是少许胃内物质反流后又被婴儿咽回胃内,但口腔内存留异味。所以有时可以观察到婴儿在无喂养状态下有吞咽动作。1岁内的婴儿常见,多属发育中现象,无需治疗。若口臭明显,应考虑胃肠道消化问题,可能与进食不当有关。另外,咽喉部感染或者结石期间,也可能会产生口臭。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于2016年12月发布了《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对
婴幼儿期的喘息症状主要为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夜间憋醒、语言不连续及喂养困难,诱因多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运动、大哭、大笑和情绪波动。呼吸道病毒感染、环境中过敏原的暴露、伴有过敏性鼻炎、胃食道返流也可以引起哮喘。在变应原诊断方面,除病毒感染外常见的是室尘螨,其次是霉菌、蟑螂、蚕丝等吸入过敏原。年龄<3岁的婴幼儿,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是:(1)喘息发作≥3次;(2)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婴幼儿湿疹、变应性鼻炎等;(4)一级亲属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5)排除其它婴幼儿时期的喘息疾病。凡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若喘息仅2次,又具有第(2)、(5)条时,先诊断为可疑哮喘。若同时具备第(3)或第(4)条时,可进行哮喘治疗性诊断,阳性者诊断为哮喘。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溶液或气雾剂吸入;(2)以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ml/次)。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分钟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