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高危对象: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Ø 筛查建议:1.符合1-5的“一般人群”筛查:(1)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2)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3)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2.符合“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筛查:(1)1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1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测,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3.符合7的“遗传性大肠癌”家族成员筛查:对FAP和HNPCC患者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检测。(1)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20岁以后,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2)基因突变检测阴性者,按照一般人群进行筛查。4.关于筛查方法推荐:(1)FOBT检测+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分;(2)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为昂贵;(3)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Ø 预防建议: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3.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Ø 高危对象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2.被动吸烟;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Ø 筛查建议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医院相关科室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肺癌人群筛查的方法。Ø 预防建议1.建议戒烟;2.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居全球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死亡率的第二位。胃癌的预后差,死亡率高,胃癌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然而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仍普遍偏低,并且患者由于缺乏对胃癌的认识,或者认知程度不够,就诊时即已至进展期。我国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9%,虽然近些年,我国胃癌诊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韩国(68.9%)和日本(60.3%)仍存在较大差距。当患者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或者出现早期症状或体征时,他们能自觉避免一些危险因素,同时能意识及时寻求诊治的重要性,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这些措施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从而降低胃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那么胃癌是怎样发生的呢,有哪些情况我们需要注意的呢?胃癌的癌前状态: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一)癌前疾病1、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息肉炎性息肉约占80%直径多在2cm以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较高,特别是直径>2cm的广基息肉。3、胃溃疡癌变多从渍殇边缘发生,多因渍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型增生所致。4、残胃炎癌变常在毕氏Ⅱ式胃切除术术后10-15年发生。(二)癌前病变1、肠型化生肠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两种。大肠型化生又称不完全肠化,其肠化细胞不含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香酶,被吸收的致癌物质易于在细胞内积聚,导致细胞异型增生而发生癌变。2、异型增生胃粘膜线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因此,对上述癌前病变应注意密切随访。
肿瘤营养治疗与抗肿瘤治疗是一个紧密结合的过程,贯穿肿瘤综合治疗疗程,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可分为场内和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制剂按氮源分为三大类—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同时又可分为平衡型和疾病适用型,其特点及适用患者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