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脊髓损伤——脊髓的任何部分或椎管末端神经(马尾)的损伤,通常会导致损伤部位以下的运动、感觉和其他身体功能的永久性变化。如果您最近遭遇脊髓损伤,似乎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情感和社交上都受到了影响。许多科学家乐观地认为,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有朝一日将使脊髓损伤修复成为可能。世界各地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治疗和康复使许多脊髓损伤患者能够过上积极健康的独立生活。症状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取决于两个因素:损伤发生在脊髓的位置和损伤的严重程度。脊髓的最低未受损部分,称为损伤的神经水平。损伤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以下类别:•完全性。如果脊髓损伤神经水平下方的所有感觉和运动功能都丧失了,您的损伤称为完全损伤。•不完全性。如果您在受影响区域下方有一些运动或感觉功能,您的损伤称为不完全。不完全损伤还可以按照严重程度继续划分级别。此外,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可称为:•四肢瘫。这意味着您的手臂、手、躯干、腿和骨盆器官都受到脊髓损伤的影响。•截瘫。这种麻痹会影响全部或部分躯干、腿部和盆腔器官。您的医疗团队将进行一系列测试,以确定您受伤的神经系统水平和完整性。脊髓损伤可引起以下一种或多种体征和症状:•运动丧失•感觉丧失或改变,包括感觉热、冷和触摸的能力•肠道或膀胱失控•夸张的反射活动或痉挛•性功能、性敏感性和生育能力的变化•脊髓神经纤维损伤引起的疼痛或强烈的刺痛感•呼吸困难、咳嗽和清除肺部分泌物能力急性体征症和症状事故后脊髓损伤的急性体征和症状包括:•颈部、头部或背部极度疼痛或压迫感•身体任何部位无力、不协调或瘫痪•手掌、手指、脚或脚趾麻木、刺痛或失去知觉•膀胱或肠道失控•平衡和行走困难•受伤后呼吸受损•颈部或背部位置奇怪或扭曲什么时候去看医生任何头部或颈部有严重创伤的人都需要立即对脊柱损伤进行医学评估。事实上,最安全的做法是高度怀疑或假设患者有脊髓损伤发生,直到通过专业的医疗检查排除脊髓损伤诊断,因为:•脊髓损伤的表现并不总是非常明确。如果忽视可能后续会发生更严重的伤害。•麻木或瘫痪可以是立即发生的,也可以是逐渐发生的。•损伤和治疗之间的时间对于确定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期恢复的程度至关重要。如果您怀疑某人背部或颈部受伤•不要移动受伤的人-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拨打120或您当地的紧急医疗援助号码•将厚毛巾放在颈部两侧或握住头部和颈部以防止它们移动,直到紧急护理到达•提供基本的急救,例如止血和安慰,而无需移动头部或颈部神经损伤的原因脊髓损伤可能是由于脊柱的椎骨、韧带或椎间盘或脊髓本身受损造成。创伤性脊髓损伤可能源于对脊柱的突然创伤性打击,导致骨折、脱臼、挤压或压迫一块或多块椎骨。它也可能是由穿透并切断脊髓的枪伤或刀伤引起的。继发性损伤通常会在几天或几周内发生,因为出血、肿胀、炎症和脊髓内和周围的液体积聚引起。非创伤性脊髓损伤可由癌症、炎症、感染或脊柱椎间盘退化引起。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脊髓由软组织组成,周围环绕着骨骼(椎骨)。它从大脑底部向下延伸,包含神经细胞和称为束的神经群,它们进入身体的不同部位。脊髓在上腰部称为脊髓圆锥。在这个区域下面是一组称为马尾的神经根。脊髓中的神经束在您的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之间传递信息。运动束携带来自大脑的信号来控制肌肉运动。感觉束将来自身体部位的信号传递到大脑,这些信号与热、冷、压力、疼痛和四肢位置有关。神经纤维损伤无论病因是创伤性还是非创伤性,损伤都会影响穿过受伤区域的神经纤维,并可能损害损伤部位下方的部分或全部肌肉和神经。胸部或腰部损伤会影响您的躯干、腿部、肠道和膀胱控制以及性功能。颈部损伤除了影响上述区域,还会影响手臂感觉、运动,并可能影响您的呼吸能力。脊髓损伤的常见原因在我国,脊髓损伤的最常见原因是:•机动车事故。汽车和摩托车事故是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几乎占每年新发脊髓损伤的一半。•摔倒。65岁以后的脊髓损伤通常是由跌倒引起的。•暴力行为。大约12%的脊髓损伤是由暴力接触引起的,通常来自枪伤、刀砍伤。•运动和娱乐损伤。体育活动,如冲击运动和浅水潜水,导致约10%的脊髓损伤。•疾病。癌症、脊髓炎症、骨质疏松、退变椎间盘压迫也会导致脊髓损伤。风险因素虽然脊髓损伤通常是事故的结果,并且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某些因素会使您患脊髓损伤的风险更高,包括:•男性。脊髓损伤更多发生于男性。事实上,女性仅占创伤性脊髓损伤的20%左右。•年龄在16至30岁之间。超过一半的脊髓损伤发生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65岁及以上。脊髓损伤的另一个高峰发生在65岁。跌倒会导致老年人的大多数伤害。•饮酒。酒精使用涉及约25%的创伤性脊髓损伤。•从事危险行为。潜入太浅的水域或在没有佩戴适当安全装备或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运动会导致脊髓损伤。机动车碰撞是65岁以下人群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患有某些疾病。如果您患有影响关节或骨骼的其他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相对较轻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脊髓损伤。并发症起初,身体功能的变化是主要的。但是,康复团队可以帮助您使用工具来解决脊髓损伤引起的变化,此外还会推荐其他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性,常见的方案包括:•膀胱控制。您的膀胱将继续储存来自肾脏的尿液。然而,你的大脑可能无法控制你的膀胱,因为神经指令通道(脊髓)已经受伤。膀胱控制的变化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这些变化还可能导致肾脏感染和肾结石或膀胱结石。在康复过程中,您需要学习帮助排空膀胱的方法。•肠道控制。虽然胃肠道工作方式与受伤前没有太大变化,但对排便的控制通常会改变。高纤维饮食可能有助于调节肠道,您需要学习在康复期间帮助控制肠道的方法。•压力性损伤。在受伤的神经系统水平以下,您可能已经失去了部分或全部皮肤感觉。因此,当您的皮肤受到某些伤害时(例如长时间卧床),无法向大脑发送信息。这会使您更容易患压疮,但经常改变姿势可以帮助预防这些皮肤损伤。您将在康复过程中学习适当的皮肤护理,这可以帮助您避免这些问题。•循环控制。脊髓损伤会导致循环系统问题,包括直立性低血压、四肢肿胀等。这些循环变化也会增加您形成血栓的风险,例如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循环控制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危及生命的血压升高(自主神经反射障碍)。如果这些问题影响到您,建议您的康复医师将教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呼吸系统。如果您的腹部和胸部肌肉受到影响,您的受伤可能会使呼吸和咳嗽更加困难。您的神经损伤程度将决定您患有哪种呼吸问题。如果您有颈椎和胸椎脊髓损伤,您可能会增加患肺炎或其他肺部问题的风险。药物和治疗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这些问题。•骨密度。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增加,骨密度低于损伤水平。您可以咨询骨科或内分泌科医师有关改善骨密度的治疗方案。•肌肉张力。一些脊髓损伤患者有两种类型的肌肉张力问题之一:不受控制的肌肉收紧或运动(痉挛)或缺乏肌肉张力的柔软和跛行的肌肉(松弛)。康复医师使用电磁刺激或其他方案能帮助您改善肌肉张力状态。•健身和体重。脊髓损伤后不久体重减轻和肌肉萎缩很常见。之后长期行动不便会导致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使您面临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您可以学习如何进行营养丰富的饮食以维持足够的体重。康复医师也可以帮助您制定健身和锻炼计划。•性健康。男性可能会注意到勃起和射精的变化;女性可能会注意到脊髓损伤后阴道润滑的变化。专门从事泌尿科或生育的医生可以提供性功能和生育能力的选择。•疼痛。有些人因过度使用特定肌肉群而感到疼痛,例如肌肉或关节疼痛。脊髓损伤后可能发生神经疼痛,尤其是不完全损伤的人。您可以咨询康复医师制定疼痛控制方案,切忌随意使用止痛药或者强效止痛镇定剂。•抑郁症。应对脊髓损伤带来的变化和忍受疼痛会导致一些人抑郁。您可以联系心理医生,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您也可以主动加强社交活动,有许多关心帮助脊髓损伤患者的志愿者和社团能改善您的身心状态。预防遵循此建议可能会降低脊髓损伤的风险:•安全驾驶。车祸是脊髓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每次在行驶中的车辆中时都要系好安全带。确保您的孩子系好安全带或使用适合年龄和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为了保护他们免受安全气囊伤害,12岁以下的儿童应始终坐在后座上。•潜水前检查水深。除非水池深4米或以上,否则不要潜入水池。如果您不知道水有多深,请不要潜入水中。•防止跌倒。使用带扶手的踏脚凳到达高处的物体。沿楼梯添加扶手。将防滑垫放在瓷砖地板上以及浴缸或淋浴中。对于年幼的孩子,使用安全门挡住楼梯,并考虑安装窗户防护装置。•运动时要注意预防措施。始终佩戴推荐的安全装备。避免在运动中用头撞击。例如,在足球比赛中避免头被铲球损伤,在体操训练中要求教练或观察员进行保护,在练舞蹈时,避免不安全的“下腰”动作。•不要酒后驾车。不要在醉酒或药物影响下开车。不要与喝酒的司机一起乘车。
一、心理康复指导 我们认为应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其主观能动地参与机能康复的训练。本组病例患者均饱受疾病的折磨,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且希望“刀到病除”,故手术前后较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并随意活动;二是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故手术前后应注意详细了解患者的心态反应,一方面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急于求成者指导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过于谨慎者则设法消除其疑虑,鼓励并帮助其进行锻炼,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二、术前康复训练 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1 体位指导 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应采取正确的体位。可平卧或半卧位,但患髋屈曲<45°,不侧卧,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外展架或厚枕,必要时准备合适的防旋鞋,将患者安排至有床上拉手的病床。 2 训练引体向上运动 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停顿5~10 s后放下。 3 训练床上排便 目的是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注意放置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给女患者使用特制的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使用便盆,增加髋部运动。 4 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等张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 cm、空中停顿5~10 s后放松。 5 关节活动训练 指导其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患肢屈膝屈髋时,髋关节屈曲度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一、关节症状表现: 1、晨僵:晨僵往往是类风湿关节炎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时活动不便,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晨僵早晨明显,中午减轻。 2、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犯及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炎症加剧时,关节积液及肿胀明显,终日疼痛。经过一段时间,其他关节也出现对称性疼痛、肿胀及晨僵。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疼痛发作程度也是不同的。 3、疲劳:是类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严重时甚至会使患者无法完成日常活动。疲劳在炎性及非炎性疾病都会出现,如RA及纤维肌痛综合征等。此病一般发生在女性患者身上。 二、关节外症状表现: 1、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2、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等。 3、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4、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较常见,肺小血管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 5、肾脏损害:该病可并发慢性肾损害,或合并肾脏免疫性损害。 6、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角膜炎。 7、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导致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乏,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 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因: 1、类风湿关节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暖,尤其是在三月份到四月份期间气温逐渐回升,这段期间也是气温为变换无偿的时间,一些人就脱掉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春装,这段时间就因为关节受凉,日积月累导致了类风湿关节炎。 2、关节在过度疲劳和膳食不平衡会导致酸性体质,软骨浸泡在酸性体液中就会降解,滑液的润滑效果也会变差。由此引起的发炎会限制关节的运动。从而引起了类风湿关节炎。 3、长时间的情绪受刺激或长期心理受压抑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而且已患病者受精神刺激后容易发作,均说明本病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形成的原因之一。 4、遗传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家系以及同卵双生子和非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支持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有哪些?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如下: 1.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炎多以游走性显示,且多累及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热、肿、痛。红肿消退后,不留永久病变,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这是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2.发热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如高热、中等度发热或低热,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常伴有多汗症状。 3.肌肉疼痛 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风湿,肌源性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等。 4.皮肤损害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环形红斑的表现,多见于躯干或四肢近端,呈不规则圆圈状,周围红,中央淡,在1—2天内消失,可反复出现。皮下小结见于关节附近的长骨隆起处,分布对称,在皮下隆起,活动不粘连,数量不等。 5.心脏炎 部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心肌炎,且症状的轻重是不一样的,同时还可诱发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包炎可有心前区疼痛,并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患有风湿疼痛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疼痛时间 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十几二十个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 二、对称性疼痛 这种风湿的症状是因为关节炎的病变可同时侵及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也是风湿的症状。 三、游走性疼痛 游走性疼痛跟对称性不太相同,指的是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 四、关节异常 风湿的症状可为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拒按。是风湿的症状之一。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 该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②人体对链球菌产生抗体反应。 ③A组溶血性链球菌持续存在。 ④感染部位在上呼吸道。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病人常先有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3周后出现风湿热。反复发作可累及关节,形成风湿性关 节炎。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主要由于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气乘虚而入,以致气血不和、经络阻滞而成。该病的发生与个体的营养状 况、免疫功能、居住条件、气候环境及流行菌株的毒性等因素有关。本病的发病还有强烈的家族倾向,同一家族中常有多个成员患病。
引起膝盖疼痛有异响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膝盖疼,尤其上下楼梯或做起蹲动作时更容易出现膝盖疼情况。此时首先要辨别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膝关节疼痛。最常见骨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情况。大多数都表现为起蹲、上下楼梯时关节疼痛会比较明显。一般都因为关节逐渐退化而导致,所以首先要尽量减少膝关节负重,体型偏胖人群,可能需要减肥。尽量避免膝关节损伤动作,包括上下楼梯、登山,尤其下楼梯,可能对膝关节损伤比较大,所以这类动作要尽量避免,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暖。 可能引起膝盖咔咔响的原因 1、关节软骨磨损 关节软骨的作用是减少骨头的磨损、让关节活动更灵活,以及在例如跳跃这种大动作时,缓冲对关节的冲击力。关节软骨若磨损严重,其作用就越小,膝关节就容易损伤。 2、关节里气体溢出 因为关节里有关节液,而关节液是充满着气体的,当关节挤压的时候由于气压的作用,气体就会被迅速地挤出,所以有了响声。 3、运动不当或者运动过度 有些运动比如爬山、爬楼梯、跪着擦地板等,这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是正常体重的3-8倍,这样的话对膝关节的磨损会更加严重。 4、长期缺乏锻炼 不怎么活动,导致关节内滑液减少,关节活动的时候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大。 5、受过外伤 外伤可能会让半月板、十字韧带损伤,轻者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关节会出现响声。 6、长期处在寒冷潮湿环境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可能因局部血管收缩而使膝盖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削弱软骨的免疫防御能力,使关节软骨面发生缺血,甚至坏死而导致关节炎。 7、体重过高 膝关节承受了人体上半身的全部重量,体重越高,对膝关节的压力越大,越容易损伤。
在临床上有许多门诊患者主诉头晕,有时候还伴有恶心、呕吐,于是想来脊柱外科检查颈椎。 “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患者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 “你的头晕和颈椎并没有直接关系,建议你先去看看神经内科或者血管外科。”这也是绝大多数脊柱外科医生给患者的答案。 诚然,目前没有直接研究证据表明颈椎病变能引起头晕;但是大部分患者转去神经内科后也查不出什么原因,吃了一段时间营养神经的药、止痛药、改善微循环及活血中成药后仍不见好转,还是觉得头晕是颈椎引起的,因为大家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是先颈椎不舒服,后来就头晕犯了。” 那么颈椎不好到底会不会引起头晕呢?这里先得解释一下什么可以被称为“颈椎不好”。老百姓认为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头部转动的时候颈椎里“咯噔咯噔”作响就是“颈椎不好”;其实不然,从医学上讲,颈椎不好是颈椎退行性改变(简称颈椎退变)的一系列表现,由轻到重可以包括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者反曲、颈椎肌肉紧张、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增厚等等。这一系列表现通过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例如X线、CT和磁共振MRI)能够马上明确,而且影像学改变反映在患者身体上也具有各自特征,对于那些严重影响四肢感觉、运动功能的颈椎改变在医学上称为“颈椎病”,主要包括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等,脊柱外科医生可以熟练判断颈椎病的类型和阶段。但是对于单纯颈椎不适、颈椎肌肉僵硬的患者,目前既没有诊断标准,也没有治疗办法。 早期颈椎退变的典型表现是颈椎曲度变直或反曲,这是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者是其他不良生活姿势引起的,比如长时间看电脑或者看手机。所以颈椎退变的发病年龄也在迅速的年轻化。颈椎与颈椎后方肌肉群呈现一种“弓弦关系”。颈椎曲度变直或反曲引起的结果是颈椎后方肌肉紧张、牵拉,肌肉附着点应力增高,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慢性炎症、劳损。 图1. 颈椎疼痛高发菱形区域也是斜方肌分布区 这类患者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 疼痛分布区域位于一个菱形区域。上端为后脑勺(枕骨下方),向下、向外由颈椎分布到双肩,再沿肩胛骨向下、向内聚集至胸背部(见图1)。 2、 疼痛常常聚焦于一个点。患者经常会说:颈椎最开始疼痛可能是“一根筋吊住”、“一个点痛”,到后来就“牵扯到后脑勺痛”、“向头部放射”等表现。 3、 头晕的时候就是脑袋里不舒服,但是没有天旋地转、没有耳鸣耳聋、没有眼睛发黑、视物模糊。 4、 有四种职业是高发人群:做设计行业、财务工作、文秘工作、IT行业。 那么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呢?这是患者问的最多的问题。 一般来说,头晕头痛首先还是要排除神经和血管病变,通过头颅CT、MRI、椎动脉CTA、MRA能够初步排除这类疾病的可能性。其次要进行颈椎X线正位、侧位片判断是否存在颈椎变直和反曲。并加上颈椎过伸位、过屈位X线判断是否存在颈椎活动受限。一旦明确了颈椎退变存在后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预防和治疗: 1、 缩短长时间看电脑的时间。打工人不得不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者对着电脑板砖,更有甚至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有的人还专门把电脑垫高到与眼睛平齐,希望这样能减少颈椎疲劳。但是无论你是保持什么样的姿势,在聚精会神工作时颈椎一直承受着强大的应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因此医生建议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30分钟的闹钟,每次工作30分钟时起身活动一下,上个厕所、吃点零食、喝点水,用这样简单的方式把颈椎连续工作打断,十分有利于颈椎健康。 2、 增加抬头的动作和运动。有三种娱乐活动非常适合颈椎退变的患者尝试:放风筝、游泳、打羽毛球。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娱乐性较强,而且都是抬头动作,既容易坚持,又对颈椎及颈后肌群是非常有效的放松。 3、 适当的药物治疗。前面讲述的两点是预防和治疗颈椎不好引起头晕的主要手段,其重要性超过八成,而药物治疗的效果仅占两成,所以颈痛和头晕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吃药,药物治疗也不能缓解或者逆转颈椎曲度变直和反弓。常见的药物包括消炎镇痛药、肌松药等等。比较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法是使用肌松药(例如巴氯芬片或替扎尼定片),一日2次、每次1粒,并配合镇痛药(例如醋氯芬片或双氯芬酸片),一日2次、每次1粒服用。有的患者按此方法服用可以在15分钟起效,有效缓解颈部疼痛、肌肉僵硬以及头晕。 综上所述,当出现颈椎不适、甚至头晕的时候要及时就医。首先完成脑部CT或MRI排除脑内血管性疾病。其次在脊柱外科医生详细问诊、查体后完成颈椎X线及动力位片,明确颈椎活动度及后方肌肉紧张程度。最后要强调的是,要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预防和减缓颈椎不适与头晕发作。
程飚程飚教授在2010年10月16日第二届国际肩肘大会上做了肩关节镜手术的学术讲演,阐明了二头肌腱长头腱的炎症是肩关节镜疼痛的重要原因,以及关节镜手术的成功治疗经验,并在大会上再次当选中国肩肘外科协会的全国委员。程教授曾在韩国肩关节镜大师Dr Young girl Lee 进修肩关节镜手术,图为在本届肩关节国际大会欢迎晚宴上,与老师Dr Lee 亲切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