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髂静脉压迫是静脉系统阻塞三大疾病,今天我们来谈谈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病人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和肝脏功能的异常,病情在活动期或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当病情相对稳定的时候,病人就可以出院调养。病人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那么病人在院外应该如何自我管理呢?
非常感谢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杨涛主任作为本期嘉宾给大家讲解目前临床高致死率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开国大将罗瑞卿,髋关节手术后猝死;49岁的北大医学教授脊柱手术后第7天猝死;20岁左右的年轻人网吧久坐一夜猝死.....一系列引人深思的"猝死",究为何因?今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沉默的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 据统计,在美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每年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冠心病,位居第三。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静脉血液在血管内不正常凝集形成血栓的一种疾病,全身各处静脉都可发生,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多见。 【血栓形成示意图】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 近期危害 (1)肺血栓栓塞症,栓子堵在肺动脉,造成肺血流不足引发全身循环障碍甚至猝死等一系列后果,而来自下肢深静脉系统的血栓,是最常见的肺动脉栓塞栓子的来源,也是引发一系列“猝死”的“元凶”。 (2)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展迅速、广泛,下肢肿胀可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影响下肢动脉血流供应,表现为全下肢的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毛细血管网状扩张,这种情况称之为股白肿(如图示)。 股白肿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出现皮肤紧绷发亮、呈青紫、皮肤温度降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如图示),病伴有全身炎性反应,体温增高,晚期发生静脉性坏疽,重者可引起截肢。 远期危害 ——“老烂腿” 静脉血栓若得不到及时规范治疗,长时间血栓占据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瘀滞,会出现下肢的反复肿胀、瘙痒、浅静脉曲张、皮肤颜色加深、破溃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就是“血栓后综合征”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1)血液的高凝状态:如妊娠、肿瘤、服用避孕药、吸烟、遗传的凝血功能异常等。 (2)静脉壁的损伤:如创伤、手术、骨折、感染等。 (3)血液的流动缓慢:如久坐、长途飞行(也被叫做经济舱综合症,因为经济舱座位狭小,旅客长时间不能自由活动)、久卧、长时间打麻将/上网、有心梗或心衰病史、肥胖或者怀孕等。 血栓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防,合理的预防可以大大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1、一般预防: (1)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戒烟,均衡饮食,多饮水,防止血液粘稠。 (2)“动”起来——避免盘腿、跷二郎腿,长途旅行中应经常走动或变换双腿,每半小时做三至五分钟足部伸展动作,如可以提提脚腕,按摩小腿、进行腿部的适当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小腿肌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对于行走不方便的人群可做如图示的足泵运动,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物理预防:医用等级弹力袜/空气压力循环泵/足底压力泵:利用科学的物理压力梯度设计,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3、药物预防:血栓高危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等。 如何早期识别静脉血栓栓塞症? “沉默的杀手”——80%的患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数自觉有下肢憋胀、隐痛等不适时,也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进展带来的严重后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以胀痛为主,站立时可加重),皮色泛红,皮肤温度升高。 肺血栓栓塞症——典型症状为不明原因的突发呼吸困难、咳血、咳嗽、胸痛、晕厥等。 若您出现下肢憋胀、疼痛、单侧肢体肿胀或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时,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千万不可推拿、按摩、拔火罐,以免血栓脱落造成严重后果。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一一抓住蛛丝马迹,做到疏而不漏 目前常用诊断措施包括血浆D-二聚体检测、血气分析、下肢静脉彩超、胸部CTPA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必要时进行有创的血管造影检查。 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提示血栓形成(图2红箭头所指充盈缺损处) 胸部CTPA提示肺动脉骑跨血栓(红箭头所指处)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要及时、趁早 若诊断明确,不建议进行剧烈的运动,也不建议按摩,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应及时、趁早地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1、 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是静脉血栓栓塞症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 溶栓药物: 对于急性期血栓(<14天)疗效明显,常用的药物包括纤溶酶、尿激酶。 2、手术治疗:介入溶栓/置管溶栓、血栓抽吸、手术取栓 (1)介入/置管溶栓治疗:通过介入的方法,使溶栓药物直接与血栓接触,使血栓“溶解”,是大血管(膝关节以上)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可降低血栓形成远期并发症。 大面积肺栓塞溶栓前后对比图 (2)血管减容装置——AngioJet血栓抽吸仪 AngioJet血栓抽吸工作原理 AngioJet血栓抽吸前后血管造影前后对比图 (3)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摘除术、静脉转流术(静脉搭桥)等 DVT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静脉溶栓(证据级别:1A) 对于大多数DVT患者,不推荐在抗凝基础上常规使用腔静脉滤器(证据级别:1A) 杨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 现任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栓塞症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健康促进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与抗凝学组副组长、山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卫计委临床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奥地利威廉明娜血管外科中心访问学者。 多年致力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率先在全省建立并推广该类疾病的诊疗规范,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为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一项涉及6.8万名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超过10%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当。今日我们就来谈谈阿司匹林的意义。 一、阿司匹林的故事 早在1853年查理斯·弗雷德里克·格哈特就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迄今为止,已应用百年余,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后来临床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阿司匹林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血栓素A2生成的减少有关。目前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 二、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 阿司匹林能大大减低男性心脏病和中风发生卒中的双重效果,但对45岁65岁的中年女性而言,阿司匹林能帮助女性预防中风,却不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只有那些超过65岁的女性,阿司匹林才有明显的双重预防效果。服用后发生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可分别降低30%和34%。 绝经期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女性,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三、没有确诊血管疾病的人需要预防使用阿司匹林吗? 1.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疾病被筛查出来。 甲状腺是位于脖子中间的一个酷似蝴蝶的器官,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这些年来,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日渐困扰国人,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不过,甲状腺癌属于一种相对“懒惰”的肿瘤,俗称“懒癌”,意思是它的发生发展比较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在最近两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基本是以30%的速度在上升,增幅排名第一,大部分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这个字眼仍然令人恐惧!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高发的年轻女性为此恐惧悲伤!甲状腺癌共分四种: 1、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而儿童甲状腺癌常常都是乳头状癌。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 2、滤泡状癌(follicular carcinoma)约占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约占5%-10%,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4、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少见。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最近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认为需要对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了重新分类。这类肿瘤此前被认定为癌症,但实际上它根本就不是癌症,大家根本不必担心! 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从此不再被认定成癌症! 以下为专业结论出处! 基于这个结论,国际专家团队降低了对其进行危险评级,成千上万的病人因此“免除过度治疗”。他们无需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和使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也不需要在余生中定期前去医院接受检查。上述这些医疗措施都是为了保护病人,使他们免受这类其实根本不具有威胁的肿瘤的侵害。 本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JAMA Oncology杂志。据悉美国每年新增大约 65000 名甲状腺癌症患者,其中有大约 10000 人属于“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些人一直建议对一些其他类型的癌症进行重新分类,比如某些生长在乳腺和前列腺内的病灶。 这种被重新归类划分的肿瘤称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内的一种小肿块,它被周围的纤维囊完全包裹起来。这种肿块的细胞核看起来很像癌症的核心组织,但是组织本身却没有脱离周围囊状包裹。国际专家团队表示,此前医生会对患者实施手术以切除整个甲状腺,接下来对患者使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而在目前们看来,上述医疗措施不仅不必要,而且对患者身体有害。为了避免过去的误导,对“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进行重新命名,现在它的名字则是“带有乳头状细胞核特征的非扩散式滤泡型甲状腺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可以看出,新名字中不再含有“癌”这个字眼,而用瘤来代替,减少人们的恐惧感,同时,也更为贴切合理。 而且通过核素得分进行诊断,也能对NIFTP能进行准确诊断,敏感性达到98.6% (95% CI, 96.3%-99.4%),特异性也达到90.1% (95% CI, 86.0%-93.1%),总的精确度为94.3% (95% CI, 92.1%-96.0%). 实际上,很多癌症专家表示,早就应该对NIFTP进行重新分类了。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呼吁降低对某些疾病的危险评级(比如乳腺、肺部和前列腺内的病变),并且提出要把“癌症”这个词从这些疾病的名字中剔除出去。1998 年,人们对一种处于发病早期阶段的泌尿系统肿瘤进行了重新命名。两年前,人们又对处于发病早期阶段的卵巢病变和宫颈病变进行了重新命名。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愿意冒险,尝试对其他肿瘤进行研究和再分类。直到今天,这群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甲状腺专家扛起了变革的大旗。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首席医疗官Otis Brawley教授表示,此前对肿瘤的重命名实际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人们将乳腺内尚未癌变的小肿块称为“初始阶段癌症”(stage zero cancer),将体积很小的早期前列腺病变称为“癌性肿瘤”(cancerous tumors)。与此同时,超声波、核磁共振成像和 CT 扫描等技术帮助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类体积微小的“癌症”。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人们将甲状腺结节也认定为“癌症”。这也客观上增加了“甲状腺癌”的发生率。 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会长C. Morris教授,也是梅奥诊所(Mayo Clinic)主任医师,他说:“如果一种疾病不是癌症,那我们就不要称之为癌症。”而且,Morris没有参与对 NIFTP 重新命名的过程,他本人并不是这一专家团队的成员。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癌症预防部门的主管Barnett S. Kramer教授表示:“我们对很多疾病的叫法与我们对癌症生物学特性的了解有所出入和矛盾,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和担忧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有些病变不是癌症,但是我们却将其认为是癌症。这会导致医生对患者采用不必要且有害身体健康的治疗手段。 在美国的大型医疗中心,很多患有滤泡型甲状腺肿瘤的病人已经开始接受对身体侵袭性和损害性更低的治疗手段。但是甲状腺专家表示,这种新的治疗方式还没有在美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和全世界其他国家成为标准和规范。 丹佛市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甲状腺癌症专家Bryan R. Haugen也认为,“癌症”这个词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他说:“如果你继续将一些肿瘤称为‘癌症’,那么很多人就会采用侵入性较强的手段来进行应对和治疗。”两年前医生们正式对 NIFTP 进行研究,以便对其重新分类。 争议 尤里·尼基福罗夫医生(Dr. Yuri E. Nikiforov)是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病理学系的副主席,当时有人就一个 19 岁小姑娘体内的小型甲状腺肿瘤向他咨询意见。包囊彻底包围了这位患者甲状腺肿瘤。为了确诊病情,医生将肿瘤所在的甲状腺叶切除了下来。 在过去的十年中,Nikiforov见证了病理学家开始将非扩散式肿瘤划分进入癌症范畴的这一过程。他将这种变化归因于某些罕见病例。在这些病例中,肿瘤突破了纤维囊的束缚和包裹,而患者却并没有接受对身体侵入性和损害性较强的治疗。最终,这些患者均因为甲状腺癌而不幸去世。有些肿瘤的细胞核看起来很像癌症的细胞核,因此忧心忡忡的医生便按照对待癌症的方式开始治疗。但是,这个年轻小姑娘的病例简直要逼疯Nikiforov医生。 “手术的主刀医生是我的好朋友。我告诉她,‘这个肿瘤的恶性程度很低。除了切除含有肿瘤的甲状腺叶之外,你不需要对患者使用其他任何治疗手段了’”但是主刀医生回答说,根据临床实践指导意见,她必须切除患者的全部甲状腺,然后使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另外,这位年轻的患者要在余生中定期前来医院进行检查和复诊。 Yuri E. Nikiforov说:“当时我说,‘够了!一定要有人承担起责任,阻止这种愚蠢而疯狂的行为。’”他召集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医学专家组成专家团队,这其中包含了二十四位声名远扬的病理学家,两位内分泌专家,一位甲状腺外科医生,一位了解确诊癌症会给患者带来怎样影响的精神病学专家和一位病人。他们的团队从世界各地的多个医疗中心收集了一两百个病例。在这些病例中,有些患者的肿瘤被纤维囊所包裹,而有些患者的肿瘤则突破了纤维囊的束缚。根据目前的分类标准,所有这些病例中的肿瘤都应被划入癌症的范畴。确诊后,医生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至少十年的追踪调查。另外,那些肿瘤被纤维囊包裹的病人自肿瘤被切除后就没有再接受其他治疗。 十年之后,所有肿瘤被纤维囊所包裹的病人身上没有展现出一点癌症的痕迹。不过,部分肿瘤突破纤维囊束缚的病人倒是患上了并发症,比如接受了其他治疗后依然死于甲状腺癌。 Yuri E. Nikiforov说:“这项研究表明,判断一个肿瘤是否是癌症,不应该看肿瘤的细胞核特征,而应该看肿瘤是否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他告诉我们,肿瘤被纤维囊包裹起来的病人“预后情况非常理想”。“这些病人不需要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以切除全部的甲状腺,也不需要放射疗法。当然,他们手术后也不需要每隔半年就来医院进行一次复诊。” NIFTP名称的来源 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眼科和耳科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外科诊所主任乔治·伦道夫医生(Dr. Gregory W. Randolph)说:“我们给这些肿瘤想了十个名字,然后开始一轮接一轮地进行投票。”最终,他们选择了 NIFTP。这个名字采用了首字母缩写,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他还补充说,这类肿瘤的新名字和对其重新分类的过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通过研究和重新分类,专家团队明确地认定那些生长于甲状腺内的小囊肿属于良性肿瘤。 在Thyroid杂志的一篇社论中,他们介绍了全世界范围内八个认可对 NIFTP 的重新分类结果和这个新的名字的顶级专业医学团体。在社论中他们写道,医生在治疗患有这类肿瘤的病人时如果将它们看做成具有扩散性和侵袭性的癌症,那么就有可能违背“首先不得伤害病人”的行医准则。 Nikiforov表示,他有责任告知那些患有 NIFTP 的病人其实他们从来就不曾罹患癌症。他和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将在匹兹堡大学的医疗中心回顾所有的病例和病理学报告,从而找出以前被“误诊”患上癌症的病人并与他们进行联系。据他估计,匹兹堡大学的医疗中心此前每年会将 50-100 个患有 NIFTP 的病人“误诊”成癌症。这些病人今后再也不需要定期回来复诊,也可以彻底摆脱诊断出癌症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阴影。
如何判定是否为有效步数? 很简单-- 测量运动心率 有效的步数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 健康且体质较好的人群 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每分钟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 心跳大致控制在 (170-年龄)--(180-年龄)/每分钟 希望 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还有你的家人朋友 都能保持正确有效地运动 也都能健健康康!
2015年北医三院一名孕妇猝死于医院,引起各方关注,最后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由此主动脉夹层跃进公众视野,今天就向大家科普及下主动脉夹层。 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是夹层的临床表现。 立刻出现少尿、腹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甚至截瘫等。 下列疾病可以引起夹层: 1.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2.结缔组织病 马方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Erdheim中层坏死或Behcet病等。 3.先天性心血管病 4.损伤 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峡部撕裂,医源性损伤也可导致主动脉夹层。 5.其他 妊娠、梅毒、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 治疗(B型夹层的介入治疗) A型夹层主要是手术治疗,且死亡率大于90%。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以下为专业知识: 分型:1965年DeBakey按夹层动脉瘤发生的部位和范围分为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I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壁剥离范围起源于升主动脉,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并可延伸到腹主动脉。 Ⅱ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壁剥离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 Ⅲ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近段降主动脉。主动脉壁向降主动脉方向剥离,可延伸到腹主动脉,但不涉及升主动脉壁。 Stanford分型则根据升主动脉是否受累分为A、B二种类型。 A型:内膜破裂处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累及升主动脉,甚或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分型的I型和Ⅱ型。A型约占病例数的66%。 B型:内膜破裂处常位于近段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仅限于降主动脉或延伸入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相当于DeBakeyⅢ型。B型约占33%。 治疗 (1)A型主动脉夹层 为防止急性A型夹层破裂或恶化,应尽早手术治疗,慢性期患者经观察病情变化,也需手术。A型夹层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的关键是找到内膜破口位置,明确夹层远端流出道情况,根据病变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手术、Sun式手术等)。近几年已有学者尝试腔内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 (2)B型主动脉夹层 血管腔内技术及支架材料不断发展,B型主动脉夹层更多的使用覆膜支架隔绝,其优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死亡率低,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传统手术者,已成为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术式,也适用于部分累及主动脉弓或内脏动脉的夹层病例,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近期好多患者来就诊关于颈动脉问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下关于颈动脉狭窄的常识! 人体的血管好比水管,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水锈”(血管的动脉硬化斑块),动脉内斑块就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意识障碍,严重的可以引起脑梗塞、脑出血(斑块随着血流脱落),死亡!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于狭窄不足50%的患者建议每12~24个月进行一次,大于50%的患者每6~12个月进行一次! 对于既往有过中风病史的患者颈动脉有50%的狭窄建议手术治疗,无中风的患者75%以上的狭窄建议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辛伐他丁(他丁类)可以稳定斑块和延缓斑块的加重! 手术治疗(优缺点) 1、开刀动脉内膜剥脱(全麻,心肺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年轻患者,花费少) 2、介入支架植入(局麻,术后终身服药,花费多) 预防血管斑块形成的方法:适当锻炼,远离烟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定期体检!
非常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熊江副主任作为本期嘉宾给大家讲解目前常见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难以挣脱的枷锁 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国外有统计显示,糖尿病发病5年、5到10年及10年以上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分别为22.6%、23%和66.7%;糖尿病并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30-67%,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发病率率亦逐渐增高,病程超过10年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可高达90%。 糖尿病足从形成机制上讲,主要是由于血液持续的高糖状态导致血管管壁功能和结构的异常改变,造成其供血区,包括周围肌肉、骨骼及神经等组织的缺血性损伤,表现为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畸形、感觉异常,甚至周围组织的坏死,如干、湿性坏疽。血流的减少,自然会影响到局部组织的防御功能,难控性感染更是屡见不鲜;而且,感染也更加重了糖尿病足的症状。临床中,足部溃疡已成为糖尿病最常见且最易致残的并发症之一,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都会发生足部溃疡,85%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足部迁延难愈的溃疡。 临床中根据患者缺血症状的轻重将糖尿病足分为4期:1期患者病情最轻,仅感觉下肢发凉、麻木,时而发生腿抽筋。此期患者临床中就诊率并不高,患者多未重视或被误诊,从而延误病情;2期患者下肢缺血症状逐渐凸显,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被迫休息一会后疼痛即可缓解,可继续行走,如此往复。而且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行走距离将逐渐缩短,直至出现“静息痛”——此为临床3期,表现为休息时下肢的持续性疼痛,尤以夜间时明显,患者常常整晚抱膝而坐,疼痛难寐。临床中许多患者直到此期才来就诊,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往往面临截肢的风险。到第4期,周围组织长时间的严重缺血,出现肢体发黑、溃疡、坏死——俗称“老烂脚”。 “老烂脚”顽固难愈,患者往往失去了治疗的信心,最终只有一种选择——截肢。据统计,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高达26.4%,位居非外伤性截肢之首。全球每30秒就有一条腿因糖尿病而截肢,并且一半以上的截肢患者5年内需行第2次截肢。 由此可见,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才是真正需要引起人们重视和关注的——它们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直接元凶。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身心的沉重枷锁。 糖尿病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中国糖尿病协会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9.7%——也就是说,我国现在有近一亿的糖尿病患者——我国已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据此推算,我国目前至少有四千万的糖尿病足患者,而且,这个数据仍将逐年增高。如此庞大的数据提醒我们,糖尿病足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已刻不容缓。 目前最基本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对糖尿病足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也包括部分医生在内。临床中许多患者已经出现了下肢发凉、跛行甚至足部溃疡久不愈合等症状,前去就诊时才发现血糖异常增高;部分已确诊有糖尿病的患者,因未觉任何不适,思想上麻痹大意,未规律用药控制血糖,最终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还有一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缺钙、关节炎等而接受了错误的治疗方案;等等。这些案例深刻地反应映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淡漠,及对糖尿病足认知的匮乏。这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对糖尿病足的防治已超越医院的范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其实,每年定期体检可以及时有效地筛查出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继之给予积极地教育指导,鼓励这些患者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即可极大地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或者延缓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更可有效减少截肢率。尽管近年来,在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以三级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机构为中心,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我国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但由于地域差异及患者健康理念的落后,导致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对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力度,普及正确的健康理念,提高人们对糖尿病足的认知和关注已势在必行。另外,还需要国家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以缩小地域医疗水平的差异。 糖尿病对血管的损伤是广泛而持久的,糖尿病足患者往往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是经济还是身心方面。据美国保险部门统计: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每例患者的平均费用为4595美元。在目前国内“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许多患者迫于经济压力,拖延病情,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糖尿病足目前的高截肢率。这也从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扩大糖尿病相关药品的医保覆盖范围,增加医保费用比例,提高社会福利。另外,除了高昂的医疗费用,长期病情迁延及生活质量的下降对患者的身心也是极大的打击。有统计显示,11%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重症抑郁症,31%的糖尿病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加重。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的救助也应是社会保障必不可少的部分,普及全国各地区的糖尿病足心理救助站亟待建立。 预防为主,步步为营 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是糖尿病足最有效的防治策略,其根本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无论糖尿病足处于任何时期,有效控制血糖都是所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人体如果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使后来积极治疗使血糖水平降低,仍然很容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这种现象被称为“代谢记忆”效应。因此强调早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才是糖尿病足最早期预防的基础。 一旦诊断有糖尿病,应时刻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血管管腔的通畅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血管,及时干预。肌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周围神经情况,评估是否有神经受累。另外,踝肱动脉血压比值测定,单尼龙丝检测法、微循环检查及X片检查都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 确诊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应进一步行血管CT或者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患者此时更应加强足部护理,因为糖尿病足患者极易发生皮肤感染,而且由于合并神经病变,患肢对外界冷热触痛反应迟钝,防御能力也严重减弱。足部护理一方面应注意足部卫生,修剪指甲时不宜过短以免损伤甲沟继发感染,另一方面应避免足部创伤,选择舒适的鞋袜,避免鞋袜过紧对皮肤挤压磨损。另外,预防性足部矫形手术可以纠正足部的不平衡应力,有效减少足部溃疡及大面积截肢的发生。 图为各种糖尿病足的疼痛表现。 综合治疗,“血管”为本 糖尿病足是一种跨学科疾病,对糖尿病足的管理也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皮肤或整形科、矫形外科或骨科、血管外科等等,综合治疗。然而,由于普及力度不够,糖尿病足患者目前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科进行保守治疗。郭伟教授指出:“糖尿病足,包括神经病变在内,主要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组织缺血所致,解决下肢缺血问题应是临床治疗的重心和突破点——血管外科对此更为专业,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临床中药物治疗除了降糖、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外,扩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祛聚、抗凝药物已成为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常规用药。对于糖尿病足早期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祛聚抗凝等药物可明显延缓病情进展。而且药物治疗对手术或腔内治疗的预后也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单纯药物治疗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血管的狭窄或闭塞状态,这就需要借助手术或腔内途径。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血管旁路术,内膜剥脱补片成形术等。对于膝上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传统手术仍不失其经典特色,尽管创伤大,但远期通畅性要优于腔内操作。然而,糖尿病足常表现为双下肢多支血管病变,以胫腓动脉最为多见。腔内治疗此时即显示出明显的技术优势。针对胫腓动脉设计的小球囊可顺行到达足背动脉,完成对狭窄段动脉的扩张成型。其治疗效果立竿见影,许多患者术后即刻就能感到皮温回升,疼痛改善。而且该方法无需开刀,通常局麻下即可操作,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因此,对于血管尚未完全闭塞,解剖路径允许的情况下,腔内球囊技术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另外,一些新型腔内器械的推出,如Outback、斑块旋切装置等,为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处理提供了可能,扩展了腔内技术处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适用范围。郭伟教授表示,未来的血管治疗技术将朝着微创、无痛、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腔内操作无疑将成为主流技术。 近年来出现的高压氧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其临床效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干细胞移植技术,通过从骨髓中动员干细胞,将其注入患肢缺血组织中,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该方法虽然目前机理尚不明确,但临床效果颇为诱人,有可能成为今后糖尿病足治疗新的方向和突破点。(完) 熊江,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血管外科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诊治中心获血管外科博士学位,在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工作,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血管外科部做访问学者。临床特色为复杂下肢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和医源性血管创伤治疗,研究方向为B型主动脉夹层力学机制、中国B型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研究,腹主动脉瘤基因多态性研究。血管外科巨著“卢瑟福血管外科学(第七版)”第一副主译。第一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2项,第二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0年获总后勤部“三星系列”的首届优秀青年人才扶持计划。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2011年度北京市医学会优秀医生。2012年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二等奖第一名,2013年获解放军总医院首届“百名新秀”称号。第一申请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ScientificRe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Vascular, Journal ofCardiothoracic Surger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SCI杂志发表论文13篇,总影响因子35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2分,最高单篇引用率55次。大众医学杂志特约撰稿人。2015年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第四),20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八),2014年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十),2014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十),2009年获得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目前学术任职包括: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国际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青年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医师协会研究与转化医学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6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让吸烟者形成依赖。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它放射性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减低红细胞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还有一点!吸烟是有辐射的。香烟中本身已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或有毒物质,已知的至少有250种,但现在最值得担心的是钋210,这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如果每天抽1包半的香烟,一年下来,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做了300次X光胸透片。 主要危害 ①致癌作用 虽然得不到烟民的接受,但吸烟致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 ②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 ③对呼吸道的影响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在狗实验中,接触大量的烟尘可引起肺气肿性改变。 ④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 ⑤其他 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及更年期提前。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烟妇女高25%。 已经证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数量减少,形态异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机会减少。吸烟还可造成睾丸功能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吸烟可引起烟草性弱视,老年人吸烟可引起黄斑变性,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烈噪声中吸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衰退,甚至耳聋。 ⑥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 ⑦吸烟有害大脑健康 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称,吸烟和高血压都会导致大脑腐烂速度加快。研究人员说,吸烟者需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⑧增加白内障发病率 白内障是一种由于眼睛的晶状体混浊而出现视力下降的疾病,吸烟增加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危险性。但是戒烟是否会降低患白内障的危险性并不清楚,不过,只有一部份因吸烟而造成的晶状体受损是可逆的。 ⑨肺癌致病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0~25倍,且与吸烟的量和吸烟时间的长短正相关。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超过上千种,其中已经确定的致癌物质有3,4-苯并芘、尼古丁、焦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