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病房还是门诊,常常遇到很多病人问我:大夫我有没有风湿?我的抗“O”高是不是就是风湿?我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关节炎?等等,解释多了也真有点觉得很无奈,才觉得这个误区太深了,太需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不仅仅是病人,也包括所有的非风湿专业的医务人员。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风湿病”的概念最初主要用来说明周身的酸胀和疼痛。风湿病作为一种系统性肌肉骨骼综合征的概念是16世纪提出的,它是包括所有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的一类疾病,关节病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病理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风湿病”实际上是一全身疾病,可累及身体各个部位。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生物化学、免疫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风湿性疾病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和深入,尤其将“自身免疫反应”这一概念引入了一部分风湿性疾病。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风湿性疾病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肌腱、韧带等的疾病。目前统计的风湿病有120多种,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_、多肌炎/皮肌炎(PM/AM)、干燥综合征(PSS)、白塞病(BD)、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PsA)、反应性关节炎(ReA)、痛风、系统性硬化症(SSC)等等。从六版内科学里已经没有了风湿性关节炎的提法,甚至有些专家提出要取消风湿性关节炎这个名称,所以现在临床诊断上已不再沿用风湿性关节炎这个名称。其次,抗“o”(ASO)高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A族溶血性链球菌,并不代表就是风湿热或者说是风湿病患者,人体感染A族溶血性链球菌2周后血清中可以出现ASO,并持续很长时间,那么因为看到ASO阳性就让病人输青霉素并长期使用长效青霉素是没有意义的。若血清ASO效价不断上升,也只提示近期有化脓性链球菌感染,需要结合临床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第三,类风湿因子(RF)阳性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为80%左右,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标志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志,因5%的正常老年人也可以RF阳性,随着年龄的增高,阳性率可增高,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RF阳性率为2%-25%不等,且在许多其他疾病中出现,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干燥综合征(50%)、SLE(30%)、SSC(20-30%)、PM/AM(5-10%)、MCTD(47%)等,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风、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等;非感染性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型肝炎、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持续高效价的RF常提升RA的疾病活动,且骨侵蚀发生率高。如果怀疑类风湿关节炎除了要查RF外还必须查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谱(AKA、APF、α-CCP)来确定。另外常说的风湿三项/四项,是指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风湿四项是在此基础上加上血沉,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情况,但不是疾病特异性指标,不能作为诊断指标。
痛风,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疾病。我国痛风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痛风风险随年龄增加稳步增长,女性痛风患病率在绝经期前低于男性,之后迅速上升。我国痛风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痛风的发病年龄约为45岁,通常年龄大的人比年轻人更易患痛风。但是,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很多年轻人营养过剩,缺少运动,痛风正在向低龄化发展。什么是痛风?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表现为急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和痛风石等临床特征,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结石,导致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什么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就是痛风吗?血尿酸超过420umol/L,就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它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直接病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13.3%,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痛风患病风险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约20%-3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没有临床症状,在某些诱因下,如果突然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或尿里出现蛋白、潜血,或出现肾结石等,就是痛风了。发生痛风的危险因素和诱因是什么?痛风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超重、高嘌呤饮食、含糖饮料和果糖的摄入、放化疗、药物、老年、肾功能不全、家族遗传等。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常用药物,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吲达帕胺、呋塞米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吡嗪酰胺片等比较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另外,饮酒、运动过量、紧张劳累、感染外伤、受凉等等也是痛风发作常见诱因。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成痛风,可无明显诱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的高危因素,逐渐被公认为继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痛风首先出现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肿胀、发热,被称为“王者之痛”。长期反复关节肿痛,可导致多关节破坏、畸形、痛风石形成,影响生活质量。其次,在痛风发病过程中,尿酸盐也可以沉积在泌尿系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可以出现血尿、蛋白尿、肾结石、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第三、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痛风对心脑血管会造成不良影响,是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痛风急性发作,我该怎么办?患过痛风的人往往对痛风急性发作记忆犹新,表现为关节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常累及脚趾、踝关节。此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包括严格控制饮食、休息、少活动、抬高患肢、冷敷,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多饮水的目的是为了多排尿,使尿酸从尿液中排出。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外用消炎止痛药膏,或口服消炎止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双氯酚酸钠等。还有秋水仙碱,值得一提的是,不要按照目前的说明书使用,否则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要小剂量服用(每天不超过3片)。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口服、肌肉注射、局部注射都可以。什么时候服用降尿酸药物?在痛风发作急性期,以抗炎止痛为主,包括上述所讲药物,急性期一般不主张加用降尿酸药。在缓解期,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启动降尿酸治疗。常用降尿酸药物包括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别嘌呤醇等。血尿酸应该降到多少?目标值360umol/L以下!对于慢性痛风、痛风石形成患者,要降到300umol/l以下!千万不要把降尿酸药当成止痛药,痛风发作时吃几天,好了以后就停。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使用降尿酸药物,门诊定期随诊。否则发展成慢性痛风,就后果严重了。痛风是慢性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律随诊。如果血尿酸长期达标,且无痛风发作,可以认为痛风治愈。所以痛风也是可以治愈的疾病。痛风患者怎么吃?少进食高嘌呤饮食,比如海鲜、火锅、动物内脏等。而海鲜中海参、海蜇除外,因为它们嘌呤含量比较低,可以吃。肉类可适量吃,尽量吃白肉(鸡鸭肉),因为白肉嘌呤含量低于红肉(牛羊肉)。干果、豆类、香菇虽然是植物,但嘌呤含量相对高,需适量吃。减少饮酒,因为酒精本身嘌呤含量不低,且可抑制嘌呤从肾脏排出,所以容易诱发痛风。多喝白开水、苏打水,牛奶、酸奶、咖啡、淡茶水可以喝。含有果糖多的饮料,比如橙汁、可乐等要少喝。痛风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改变生活方式、减重、低嘌呤饮食、戒烟戒酒,所谓“管住嘴,迈开腿”。要保持规律生活作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总之,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远离痛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门诊定期随诊,保持血尿酸长期达标!
风湿免疫病患者注意事项风湿免疫病患者注意事项 1、出现新症状或病情加重时怎么办? 风湿免疫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症状或病情加重时,首先要及时到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与医生交流新症状或病情加重的原因或诱因,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后,在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如果发病时病情危重,可以先到急诊就诊,并请风湿免疫医师会诊。 2、不典型(亚临床)风湿免疫病是什么? 不典型(亚临床)风湿免疫病是指临床表现和(或)化验检查提示有风湿免疫病的可能,但目前不能由已知的风湿免疫病的早期表现。除进一步完善检查外,还要定期随诊,观察病情变化。 3、化验室指标异常意味着什么? 风湿免疫病患者出现化验室指标异常时,应及时咨询风湿免疫科医师。因为,有些化验室指标异常提示病情的改变或加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风湿免疫病可否完全缓解? 目前大多数风湿免疫病是可以完全缓解的,但前提是较早的诊断和及时规范的治疗。有些风湿免疫病较顽固,治疗应用缓解病情药起效慢,需要病人有耐心和信心。 5、风湿免疫病患者定期在门诊随访的重要性? 风湿免疫病患者定期在门诊随访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改变,调整(增加或减少)用药,并及时发现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如果有新的治疗和药物推出,病人可以及时受惠。 6、激素和非甾类药物的用法? 根据不同病情,激素和非甾类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各不相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激素在早晨八点以前服用最好。激素和非甾类药物一般在饭后10分钟内或饭中服用。 本文系赵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你对风湿病了解多少?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 我国的风湿病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也不过二十余年,与其他内科相比还非常年轻。但是经过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努力,用于治疗风湿病的手段越来越多,对于风湿病的研究也已深人到分子生物学领域。虽然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揭示,我们相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风湿病的治愈率会越来越高。 国际上把风湿性疾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1927年世界五大洲成立了国际抗风湿联盟。在我国内科学中,风湿病学是最年轻的一门临床学科,1985年成立了中华风湿病学会,在此前后国内几十家大医院先后成立了风湿免疫科。经过几代风湿病大夫的努力,我国的风湿病诊治水平,已正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然而,风湿病的知识在我们国家尚未得到广泛普及,误诊误治仍然非常普遍,所谓的“祖传秘方”、江湖游医、假药乘虚而入,不恰当夸大西药的副作用,使相当比例的风湿病患者深受其害,而风湿病的诊治一定要到建有风湿科或风湿免疫科的大医院才有可能保证。 各种风湿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往往有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具有繁复的症状,常因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成为疑难杂症。风湿病的病程有些慢性、迁延不愈,有些爆发起病,诊断和治疗是相当烦琐和复杂的,如果不正规使用药物,常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 患者的诊断不仅需要详细的病史和查体,而且需要进行各种抗体等检查,确诊后的治疗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多数风湿病是难以根治的,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尽管多数风湿病难以根治,但仍是可以治疗的,通过正规、系统的用药,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生命。如果患有风湿病,不进行治疗或治疗不系统,常会延误病情,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随着风湿病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风湿病的根治方法,如干细胞移植等,正在临床试验中,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风湿病是一定可以根治的。
风湿病人就诊前准备很多病人来看病因为准备不充分,给看病造成一定的困难并耽误了时间,那么到风湿科就诊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1、要把自己的问题想清楚,整理出个123来,避免遗漏,自己的不适自己知道,只有你告诉了医生,医生才能采纳思考,关键信息的遗漏会影响诊断进而影响治疗。另外不要回避医生的问题,医生根据你的情况会反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肯定对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要不医生不会去问的,一定要如实回答,听不清楚或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反问医生而不能含糊作答。 2、化淡妆或者不化妆,特别是不要抹口红,否则影响医生对你基本状况的判断并可能会影响诊断和治疗,金属饰品会影响影像学检查的进行最好去除。 3、诊病前一天洗澡去除身体的异味,特别是有臭脚的朋友还是注意好,虽然医生可能不怕脏不怕丑,但是这种味道还是很尴尬的,部分医生有可能简化诊病流程,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4、穿容易穿脱的衣服,特别是不要穿紧身的衣服或者连体的衣服,医生有时需要暴露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来查看,这样会造成很大的不方便,甚至会因此放弃检查,对疾病的诊治自然有不好的影响。 5、如果不清楚医生要做什么检查最好空腹,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否则会造成假性的异常影响医生的判断;虽然进食不影响X片的拍摄,但会对读片造成困难,拍胸腰椎骨盆X片前最好空腹并排空大小便增加X片结果的清晰度。 6、带齐所有自己以前的检查结果和病历,包括自己正在口服的药物,即使你认为无关紧要的正常结果都应该带齐,这些对疾病的诊断都可能提供重要参考,即使要复查也可以做一个对比。 7、一定要按照正常的就诊秩序,除非是符合国家或者医院的优诊条件,否则不要加塞,这样会给医生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会把你归到麻烦病人一列而特殊对待,如果有特殊情况应先和门诊护士协商,由护士酌情安排。 8、医生的诊室一般自然分成三个区域,一是病人检查区,一是交流区,而是医生活动区,病人一般应在医生的侧面或者对面,病人或者家属不要站在医生的后面,不要试图和医生身体接触,或者触摸医生的用品,这些不符合诊疗规范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疾病传播,还可能会影响医生情绪进而影响到你的治疗方案。 9、在你前面有病人的情况下,为尊重别人的隐私,请尽量不进入诊室,进入后也不要靠近,特别是不要大声喧哗、聊天或者接打电话而影响别人的诊治,在大夫和其他病人交流期间不要插话影响大夫的思路甚至会造成病人之间的矛盾,确实有问题可以咨询护士、辅诊人员,如确实有问题需要询问,请等待其他病人就诊结束再问。
痛风患者“怎么吃”?你是不是发现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在几十年前的中国,这种病发病率非常低,但目前已经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 男性患者大大多于女性患者的原因,是由于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因此,年轻女性极少发生高尿酸血症。然而,在绝经之后,女性也可能被这种疾病所困扰。 作为医生,患者经常会问:我为什么得痛风?以后有哪些东西不能吃? 这些问题,该怎么恰如其分回答,不妨参考下面的内容。 1 什么人容易患痛风? 除了遗传易感性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有饮食生活方面的不良习惯。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酒、吃过多红肉、吃过多海鲜、运动太少等,都会增加患痛风的风险。研究还发现,体重过高、腰腹肥胖都是痛风的风险因素。除此之外,年轻时就发胖的男人更容易患上痛风,特别是家族中有痛风患者的人,更应当高度警惕。 1. 每摄取 10 克酒精,痛风风险就会上升 19% 2. 每天多吃一份(生重 80 克)红肉,痛风风险就上升 45% 3. 每天多吃一个水果(比如 1 个苹果或橙子),痛风风险下降 27% 4. 体重指数(BMI)对痛风风险的影响非常大 BMI 每增加 1,即便每天跑同样的距离,痛风风险也会增加 18%。而 BMI 超过 27.5 的人,痛风危险则是 BMI 低于 20 者的 16 倍,是 BMI 在 20-22.5 之间者的 4 倍。 5. 腰围每增加 1 厘米,即便跑同样的距离,痛风风险上升 6% 6. 日常跑步的距离每增加 1 公里,痛风风险降低 8% 7. 在标准 10 公里跑测试中,跑步速度每上升 1m/s(3.6 公里/小时),痛风风险下降 45% 人体的血尿酸当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内源性尿酸,食物来源只是小部分。这些尿酸 70% 靠肾脏排泄,只有在人体代谢紊乱,产生较多内源性尿酸,而肾脏功能又不足以及时处理多余尿酸的时候,才会出现高尿酸血症的情况。 所以,提高身体对尿酸的代谢能力,要比斤斤计较食物的嘌呤含量更为重要。 2 高尿酸患者该怎么吃? 看了这些研究,也就能够知道怎样的生活有利于控制尿酸、预防痛风了。 1. 减少红肉类食物的摄取 我国的临床医生也发现,很多痛风患者都有吃大量红肉的习惯。这些人也通常有明显的肥胖状态。按照我国膳食指南,结合患者病情,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应食用肉类,缓解期或高尿酸血症状态时,每天平均的红肉类摄取量应当控制在 50 克以内为好。动物内脏最好不吃。 2. 减少海鲜类食物的摄取 长期吃大量海鲜,也被全球医学界认为是痛风的风险因素之一。由于海鲜食物热量相对较低,部分患者身体可能并不明显肥胖,但尿酸水平较高。 3. 减少膳食热量和脂肪摄入量 脂肪本身会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且脂肪高的膳食还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对体脂过高、腰腹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本身就有利于代谢紊乱状态的改善。 4. 改变主食内容 不吃精白+油脂的主食组合,适度增加杂粮薯类比例,减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5. 大幅度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特别是低糖的蔬果 6. 增加低脂奶类的摄入量 7. 严格戒酒、不喝甜饮料、多喝水 除此之外,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应当进行体成分分析和全面体检。 3 贴心提示 临床医生要记得提醒患者的是,在避免高嘌呤含量食物、酒类和甜饮料的同时,只有通过合理营养和减肥降脂来改善患者的整体代谢功能,才能真正把身体调整好。 身体的综合代谢水平改善了,尿酸的问题也会逐渐得到改善。对于尚未发展为痛风的患者来说,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紊乱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发展到痛风状态,预防因此造成的各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