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胃肠机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医疗设备,有射线辐射,普及率比较高,条件好一点的乡镇级医院都有配备,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一、数字胃肠机临床应用于哪些方面? 数字胃肠机,顾名思义,常用于胃肠道透视/摄影,可进行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对比造影检查。急诊检查会应用到,比如作为透视机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花生、瓜子、小的塑料玩具等呛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检查,可以用于食管异物(鱼刺、枣核、骨头碎片等卡在咽部或食管)的检查;普通检查比如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肠道溃疡及肿瘤等疾病,是主要检查方法之一。此外,数字胃肠机可以还可用于泌尿系统如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检查(用于肾结石、肾积水、尿道狭窄等疾病)、胆道系统如T管造影、胆道引流管造影等(用于胆结石术后观察有无残余结石等)、生殖系统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用于输卵管不通导致的不孕症等)、各种窦道造影(比如皮肤长期破溃观察窦道或窦腔)及四肢血管造影如下肢静脉造影(用于观察有无静脉血栓)等检查。二、数字胃肠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的谁更有优势?数字胃肠检查和胃(肠)镜检查都是观察胃肠道内部的情况,胃肠道壁和壁外的情况都不能直接看到(想看到需要CT检查);二者都是动态的看,看到有问题的地方采集图片,也就是说,我们不管做数字胃肠检查还是胃(肠)镜检查,自己拿到的片子或者报告上显示的图像都只是做检查的医生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如果你要是再找另外的医生看,没有采集图像的区域不管有没有问题都是看不到的,这方面数字胃肠相对具有优势,因为做检查的医生给的图片比较多,多数情况下可以包含所有的检查区域;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胃(肠)镜检查对于微小结构及病变的显示具有优势,而数字胃肠检查主要显示胃肠道的整体解剖情况及功能运动情况,数字胃肠就像显微镜的低倍镜,视野广但是细节显示不清,胃(肠)镜检查相当于显微镜的高倍镜,能看清楚细微的结构但是视野太小。胃(肠)镜检查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直接取病理,这是数字胃肠检查所不具备的,但是胃肠镜检查往往比较痛苦(无痛胃镜、肠镜检查相对好一点),许多人做完一次坚决不愿再做尝试,数字胃肠检查痛苦相对小,主要是造影剂口感一言难尽,不过多数人都能忍受。三、数字胃肠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数字胃肠行消化道造影前应禁止禁食禁水10小时以上(注意,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往嘴巴里面放,经常遇见询问病史的时候说没吃饭没喝水,结果开始检查了发现胃里有东西,再问吃了几片药或者喝了一碗豆浆☹对于吃饭和喝水的理解......哎,反正我是不能理解),造影前3日内禁止服用含重金属药物(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全消化道造影病人检查前2日禁用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并提前一天服用轻泻剂清理肠道(可以找就诊的大夫咨询,不要自己随便用);钡剂灌肠造影(结肠造影)检查前2日应进半流质少渣饮食,提前1日服用轻泻剂清理肠道,造影前1-2小时提前排便,检查当日早晨应空腹。重要提醒:数字胃肠机所有造影检查前最好提前预约,详细了解注意事项,不明白的一个一个问,问清楚,提前准备检查必须的各种药物和其它必需物品。
去医院就诊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病情的需要做各种影像检查,比如拍摄X光片,行CT、MRI(磁共振)检查等等。各种检查资料医生看完之后依然会交由个人保存。许多人久病成医,想自己研究研究,或者,有亲戚朋友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想把影像资料拍下来发过去找专家再看看。这时候,许多人会发现,片子上的左右方向和正常的左右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偏片子左边的病变是发生在片子主人的身体右侧,反之依然,就像下面的X光片和CT片。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大家看起来多麻烦!不只是非医疗专业的朋友这样吐槽过,学医的同学们也有。甚至有人会暗暗嘀咕:什么人这么变态,非要这样规定。所以说,很多事情之所以不理解其实是因为你不了解,或者因为相互缺乏沟通。作为每一位影像医生,虽然每天面对是一张张不会动、不会说话的片子,是一幅幅图像,但是在影像医生的眼里,这就是活生生的病人,是一位位有尊严、有血有肉的病人,作为医生的“我”在和作为病人的“你”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临床医师与“你”的交流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每个人在门诊就医的时候,没有人一进诊室就背向医生,当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相互的左右方向正好是反的。所以,片子上相反的左右方向,并不是放射医学的前辈们要别出心裁,这是为医者发自内心对病患的尊重。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各种物质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分支腔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如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肺部感染,从而导致感染性痰栓等堵塞在气管、支气管腔内,还有这个年龄段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喉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全 、咳嗽能力较弱,异物容易进入气管支气管腔不易自行排出;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家长看护不容易,特别是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儿童的不良习惯:一边吃东西一边玩耍,喜欢把小玩具或者其它小物件放进嘴巴里,比如家长的不良习惯:喜欢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逗孩子,或者强行往孩子嘴巴里面喂食物、药片等,在不恰当的年龄段喂孩子不能咀嚼或者不宜吞咽的食物(最为典型的是让低年龄段孩子吃瓜子、花生、果冻等)。所以,支气管异物的预防,主要是尽可能避免前述的各种不良习惯,儿童怀疑肺部感染及时就医,不要凭经验性的自行处理而延误病情。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放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透视检查,注意一定是大家印象中最为低级的这个检查,需要在透视下观察两侧肺气体进出的情况,观察有没有异物导致两侧肺内气体压力不平衡从而引起的纵隔异常摆动,这个比较专业,具体观察方法不详述,大家一定要记得选择对最适当的检查方法即可。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孩子有异物呛入气管腔内的情况怎么办,一定不要着急,三岁以下的儿童紧急处理方法如下图:大一点的儿童,则可以采取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如下图:如果自行处理效果不理想或者孩子出现呼吸困难,一定要迅速就近送医。总之,气管支气管异物重点在预防,急救的关键是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有效气体出入避免窒息。
乳腺钼靶检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乳腺X线光片,是乳腺体检和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也用于乳腺癌诊断、评估及随访,是一种无创性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造影还能了解乳腺导管的通畅情况。乳腺钼靶机钼靶检查痛苦吗?钼靶检查需要将立体的乳腺放在两个板子中间进行压迫,压迫越充分,两个板子中间的乳腺越薄,腺体重叠就越少,显示也就越清晰。检查时,被检者的乳腺要尽可能靠近压迫板,使全部乳腺都包括在摄片范围内,身体其余部位要尽量远离,避免影响投照,姿势会让人有一定不适感,当然,这种不适和乳腺感受到的压迫痛感相比不值一提。对痛觉敏感的女同志可能会难以承受。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年轻女性腺体往往较年龄大者偏致密,腺体更不容易被压薄,钼靶检查会更痛苦,效果相对也更差;乳腺腺体会随着月经周期有生理性增生的过程,月经来潮之前,可能本就存在生理性的增生疼痛,此时行钼靶检查会增加痛苦,一般选月经来潮后的一周左右为宜。做!啊!因为看不清啊!乳腺钼靶轴位片乳腺钼靶斜位片钼靶检查辐射量大吗?钼靶检查属于软X线摄影,和其它部位的X光片相比,辐射剂量要低许多。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说明,理论上,哪怕您怀孕了,却意外地接受了钼靶检查,也是不需要过度担心的(当然,这种情况应当是绝对避免发生的)。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如何选择?如前述,年轻女性腺体致密,钼靶检查会更痛苦,也更容易遗漏病灶,因此,作为筛查手段,年轻女性、腺体致密或有乳腺增生史者优先选择超声检查,而年龄偏大、腺体退化、乳腺脂肪成分偏多者适宜选择钼靶检查。另外,超声对辨别肿块有优势,还可以区分实性肿块和囊性肿块,但对细小钙化敏感度较差,钼靶检查对于小钙化灶敏感度极高,很多时候恶性钙化灶是许多乳腺癌唯一或者特征性的征象,因此,两项检查很多时候并不能相互取代,而是相互补充,两项检查相互结合为检查乳腺疾病的“黄金搭档”。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检查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可是等待检查的患者也许还在疑惑,迫切地想知道磁共振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检查,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讲解一些磁共振检查相关知识的小科普。什么是磁共振检查呢?这项检查是利用脉冲磁场成像记录氢原子的成分在组织内的分布,它不产生X线,您完全不用担心射线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磁共振检查室是一个完全密闭的高磁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这项检查是有禁忌症的。当身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机械瓣膜,眼球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是禁止检查的。对于一些体内植入金属异物昏迷不醒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的患者,有严重的外伤和幽闭恐惧的患者应该慎重扫描。工作中经常有人会有患者朋友问我,孕妇能做磁共振检查吗?没有数据证明磁共振对胎儿有害,但是如非必要,还是不建议妊娠前三个月进行磁共振检查。小朋友们检查时要注意了,婴儿和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在熟睡状态下检查或使用镇静剂,避免在检查过程中移动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又有患者朋友问了,磁共振检查需要预约吗?答案是需要预约,因为这项检查耗时长,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患者最好是在预约时间的前二十分钟到达磁共振时。检查前不妨先去一趟卫生间,做好准备工作。泌尿系统检查除外。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让医生了解您的身体情况,有没有手术使近期内有没有金属异物进入体内。检查时您需要穿没有金属配件的宽松棉质衣物。移除以下各种金属物,比如首饰发卡眼镜手表假发假牙助听器。全金属的内衣手机银行卡等。因为强大的磁场会吸附所有的金属物件,甚至可能会让您受伤。24小时心电监护器助听器胰岛素泵和移除后再进行检查。如果您要做的是增强检查,则需要注射对比剂。检查前您需要全面了解使用对比剂的注意事项,本人和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原则上需禁食禁水四到六小时。在检查磁共振检查的一些特殊部位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上腹部泌尿系统检查当天需禁食禁水,防止胃肠道内水分过多。盆腔检查需要憋尿,而且检查前必须进行呼吸训练,这样可以减少运动伪影。女性如果有宫内节育器,那就需要在检查前取出,因为部分宫内节育器含有金属成分,会影响检查效果。另外,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少数患者在磁共振检查室内会感觉到难受,有类似幽闭恐惧的症状,而且磁共振检查是有比较大的噪音的,所以最好在进入机器前先闭上眼睛,在整个过程中不要睁开,带好耳机,保护听力,放松身体,不妨想象一些比较有趣的人或事物。有些人实在无法克服又必须要做检查的时候,可能需要服用抗焦虑的药物。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热,在磁场的作用下,体表温度可能会升高,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保持冷静。如果出现了其他不适,请呼叫我们的医生。检查完成后,请在候诊椅上休息三十分钟之后再离开。最后,通过科普,希望大家能了解磁共振检查,科普恐惧及焦虑情绪,祝患者朋友们都能顺顺利利的完成磁共振检查。
随着CT检查的普及,尤其是新冠之后,大家对肺部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体检会去查一下肺部。很多人体检发现了肺结节,诊断报告没提示良恶性,然后内心忐忑的去看医生,医生说你这个结节癌大概率没事儿,定期复查吧。患者朋友就会更加不知所措了:大概率是多大概率啊?定期复查是几天去呢?还是几个月呢?还是几年呢?然后就焦虑得寝食难安,恨不得每天都去做个CT看看这结节有没有啥变化。。。今天给得肺结节的患者朋友们好好解读一下你手里的CT报告。第一步,看结节的大小,找到你报告里上写的肺结节的直径,第一种是直径在十到三十毫米之间的肺结节,除非是有钙化或者是有肺炎的表现,理论上的话都是可以切的,其实大于一厘米的磨玻璃结节或者大于两厘米的实性结节,恶性的概率会在70%以上。当然它可能是一个比较懒惰的肿瘤,三四年都不长大。也可能很可怕,三个月就大小翻倍,但是你猜来猜去,每天寝食难安顶着一个高概率的炸弹过日子,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把它切掉。第二种就是小一点的直径八到十毫米的结节,我们建议三个月观察完之后再切。但是如果你在观察期发现肺结节长大加快,那就应该立即考虑手术了。如果没有变化呢,那就继续观察观察,两年还没有变化,那就别再管了。第三种,直径六到八毫米的结节,这种肺结节,我们建议六个月复查一次,第四种就是直径小于六毫米的结节,那就别在意了,99%都是良性,而且即使是恶性,它也会长得比较慢。当然,如果你有高危因素,或者这个肺结节样子长得很可疑,你可以每年都复查一次。但是如果上述的情况都没有啊,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两三年复查一次就行了。第二步,看肺结节的性质。肺结节分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纯实性的结节就像水煮蛋一样,实心儿的密度均匀,而磨玻璃结节呢,就像蛋花汤一样模模糊糊的。而混合结节呢,就好像那种荷包蛋一样,中心事实性的,但是它是密度不均匀的。俗话说的好啊,不怕文化人,也不怕小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所以最差的呢,就是那种有有磨玻璃成分又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结节。其次恶性概率偏高的呢,就是纯磨玻璃结节。而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是最低的。但是这个纯磨玻璃结节啊,虽然恶性概率高,但是绝大多数都长得比较慢。而实性结节儿虽然恶性概率低,但是他一旦是恶性的话,他一般都会长得比较快。第三步,要看的就是形态,这个结节长得越古怪,恶性的概率就越大,比如位于上肺的特殊部位,或者有分叶、有毛刺、胸膜牵拉、含气支气管征和小泡征,还有偏心空洞等等。如果你的CT报告有这些名词是要高度注意恶性的。但是如果你的描述是有钙化或者是胸膜旁的食性光滑小结节,那就良性概率偏大了。看完报告,患者朋友们还要看看自己的高危因素,看有没有吸烟,工作有没有接触粉尘,或者有没有肺癌的家族史。如果有这些的话,就需要比别人复查或者手术选择更积极一些。患者朋友们,得了肺结节,大家千万不要恐慌和焦虑,大家更清晰的认识疾病,不要讳疾忌医,就像我们胳膊摔破皮了都会留一个伤疤一样,活了几十年了,大大小小的感冒,空气污染,我们的肺怎么可能干净的像张白纸。上了年纪,有个结节太正常了,只要我们对肺结节早发现,规范的随访或者治疗,就可以避免肺结节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胸部X线报告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除了之前说过的肺纹理(关于X线报告阅读的小知识——肺纹理)之外,还有肺野、膈面、心影、肋膈角等等,其中肺野、膈面、心影虽然和解剖名称接近,但是属于放射专用术语,和解剖结构并不完全相同。首先说一下肺野,如下图,很多人简单的把肺野理解为肺部在胸部X线片上的投影,这种理解不能说错,但是不够全面。X线片是人体所有结构的二维投影,如果把人体看作一本书,那么X线片就是把一本书的内容都印在一张纸上。所以胸部X线片上,肺野区域包括很多结构的投影,从前到后,前胸的衣物、饰品,前胸壁的皮肤、皮下组织,前胸壁的肌肉,前肋及肋软骨,前胸壁胸膜,肺部,后肋,后胸壁的肌肉,后胸壁的皮下组织、皮肤,后背的衣物,统统都要投影在同一个区域,这些结构的投影重叠在一起,才能称为肺野。所以,肺野看到阴影,或者X线报告上描述肺野可见高密度/低密度阴影,不代表就是肺部有什么问题,这个阴影可以来自衣物、皮肤、肌肉、胸膜,以及投影区域其它任何结构。X线诊断的过程中,放射科医生需要先区分肺野所见阴影来自其中的哪一或哪些结构,排除其它所有结构,确认是肺部的阴影,才能继续根据经验判断是不是肺部的病变,可能是哪种病变。因此,X线报告中描述肺野见异常阴影,没有诊断肺部的疾病,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膈面和心影的道理与肺野类似,膈面的问题不代表就是膈肌有什么病变,心影增大不等于心脏增大,尤其是心影增大,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心包积液,当大量心包积液时,胸部X线片上能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心影,结论会报“心影增大”,但是做彩超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心脏结构是正常的,不是放射科医生诊断有什么问题,这时候增大的心影一部分是正常的心脏,增大的部分是心包腔内的积液,强调是“心影”而不是“心脏”增大。总而总之,放射学专业术后与解剖术语许多是不对等的,不能简单直接的划等号,否则,对于放射报告的描述和结论的理解就会有较大的偏差,而放射专业医生也应该注意这种差异,书写报告的时候需要严谨,不能随意通用。
X线报告上往往会描写肺纹理增多、增粗,甚或结论为“肺纹理增多”,这倒底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是什么问题,不仅仅没有医学基础的患者会疑惑,临床大夫也常常为之感到困惑。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肺纹理。肺纹理是系统解剖学上不存在的结构,通俗的说法,人身上没有名字叫做“肺纹理”的结构。肺纹理是放射学专业的一个专用名词,或者说,只适用放射学专业领域也可以。肺纹理定义为:X光片上沿肺门向外走行树枝状纹理结构,包括肺血管、支气管、淋巴管,其中以肺血管为主,含肺动脉和肺静脉,又以肺动脉为主。既然肺纹理是由肺血管、支气管、淋巴管共同组成的,那么,报告所描写的肺纹理改变主要也就和这些结构相关。其中,最多最常见的描写是肺纹理增多、增粗,这会是什么情况所致呢?按照放射学定义,X光片上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走行,逐渐移行变细,肺野外带(这也是放射学专用名词,简单理解,就是X光片上所示肺部区域的外1/3)隐约可见或者无纹理分布。这个定义是随着最古老的X光片(用暗盒拍片,手洗胶片时代)而诞生的,数字化X线设备如CR、DR的使用和不断更新,分辨率不断提高,原本传统X光片上不能显示的远端肺血管、支气管结构现在很多可以清晰看到,肺纹理的显示已经突破“肺野外带”这个界限,但是肺纹理增多的概念并没有随之更新,所以许多人书写报告的时候习惯性的会写上肺纹理增多,但是结论正常,这种报告上描写的“肺纹理增多”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意义上的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能是肺血管的增多,往往是由于肺血管血流量增多,大的血管增粗表现为纹理增粗,小的血管增粗,原本看不到的现在可以看到,表现为纹理增多。引起肺血流量增多可以为生理性,比如大运动量后,或者为病理性,比如甲亢、肺动脉血流量增多(肺充血)的心脏病、肺静脉血流量增多(肺淤血)的心脏病等等。肺纹理增多、增粗,也可能是支气管的增多,可能为支气管壁增厚或者管腔扩张,多数都为病理性,比如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等。肺纹理增多、增粗,也可能是淋巴管的增多,淋巴管正常情况下胸部X光片不显示,淋巴管增多、增粗为病理性,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管炎、淋巴回流受阻,以及肿瘤淋巴管转移等等。除了组成肺纹理的三大结构可以导致纹理增多外,其它可以导致肺内出现许多像纹理一样条索状结构的一些情况,写报告的时候也会描写肺纹理增多,比如各种疾病吸收后残留的纤维灶、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如间质纤维化导致的间质增生、间质性肺水肿小叶间隔增宽等等。总之,报告中描写肺纹理增多,可能属于概念未更新的正常情况,可能属于生理性增多,也可能属于病理性,阅读报告时,需要参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