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酸痛超过1年,大脑会萎缩5%~11% 对很多平时久坐的人来说,动一动肩颈,就感到酸痛得要命。身体劳累首先会反应在肩颈上,研究发现,只要酸痛超过1年,大脑就会萎缩5%~11%
一,何为富贵包?“富贵包”是指颈肩上部颈胸交界处C7-T1椎体(中医大椎穴)棘突处凸出的硬包块。由于该人群大多数体型较胖、比较富态,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富贵包”。二,“富贵包”形成原因?“富贵包”,旧称扁担疙瘩,因为常见于经常用扁担挑重物的农民,是局部脂肪堆积引起来形成的。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低头族”增多,“富贵包”的形成,还与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颈椎问题有关。正常的颈椎和胸椎是有一个生理曲度,颈椎向前凸,而胸椎向后凸,而颈胸交界刚好是前后凸的交界处。交界处于颈胸椎活动受力中心点,此处的肌肉群因为紧张痉挛而肿胀肥厚,同时筋连着骨,久而久之骨性突起也会渗血机化出现增生。两者结合,再加上颈椎下段过度前凸而胸椎上段过度后凸变化,使这个骨性的突起变大,并且更加突出,“富贵包”就此形成。三,“富贵包”的分类?01第一种是最初期的增生,摸上去软软的都是肉。02第二种是筋包,摸上去的手感像皮垫子稍硬,由于风湿寒堆积过多形成。03第三种是骨包,摸上去的手感是皮包骨,由骨质变形引起。四,“富贵包”的危害?“富贵包”并不代表富贵,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与“富贵包”相伴的,往往是:1,经常感觉肩颈肌肉紧绷僵硬,容易疲劳;2,肩颈疼痛,总是觉得上背部酸胀不适,3,有时甚至有麻木感,容易头晕、视力模糊、健忘失眠;4,出现胸闷不适、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此外,富贵包所在的位置,覆盖了人体一个十分重要的穴位——大椎穴!大椎穴有多重要?它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十字路口,交通枢纽,是我们身体里的七条主要经脉——督脉、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胆经、胃经统统要经过的地方。大椎穴相当于一个总开关,只有保持开启的状态,其他经络才能正常疏通,然而长期的低头等动作会导致肩颈部位气血不畅、经络不通、阴阳失调等,也就是肩颈堵塞,肩颈一旦堵塞,就会引发一系列颈椎病,富贵包就是其中之一。“富贵包”的出现,提示颈椎已经出现相关问题,是颈椎病的前期表现,虽然“夺命包”不夺命,但是提示应该关注颈椎的健康。通过治疗消除后必须注意纠正日常生活中颈椎的不当姿势。五,“富贵包”的扁弧刃针治疗:譬如,经络学“痛,则不通”原理,“老肉翻新”“扎针耕田”原理,扁弧刃针治疗:1,“疏通瘀堵不通”原理:通过扁弧刃针的针刺,扎针疏通制约健康的堵点、痛点、开关,活血化瘀,刺激经络穴位,促进增生肥厚的软组织筋膜的自身修复。2,“老肉翻新”“扎针耕田”原理,“去瘀生新”原理:我们身体上的“肉”,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在老化,通过每周一次的扎针“耕田,”“老肉翻新”,把老化的肉“往回来拉一拉”,把老化的肉逐渐年轻化。通过经常扎针疏通经络穴位,“老化的肉,逐渐翻新;硬化的肉,逐渐翻新;变形的肉,逐渐翻新”,就像大自然耕田的原理硬土翻软,逐渐恢复患处的皮、肌肉、筋骨的正常状态和正常功能。3,经络学,“痛,则不通”原理:凡是疼痛、不适、病变的部位,则说明此处不通。用扎针的方法扎通,达到“通,则不痛”目的。把解除疑难病症的解题方法,化繁为简: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病万变,法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经络学“痛,则不通”原理,“不好的地方、生病的地方,就是不通的地方,用针把它扎通,逐渐就好了”。“通,则不痛”。肖氏刃针手法治疗的特点:1,通常7天治疗一次,用1根针治病,每个治疗点从进针到出针1秒钟。2,不吃药,不需要麻醉,直达病灶松解粘连,没有副作用,绿色安全。3,疗效快,立竿见影,大多数疼痛类疾病治疗完毕就能明显缓解。真正意义的“短频快”。4,《黄帝内经》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针刺,既能针刺治病,亦能针刺保健,旨在深层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阴阳,扶正祛邪,最大程度的预防与治疗疾病,提高人体自愈力,平衡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淋巴液循环。医生介绍:肖丹,副主任中医师,扁弧刃针创始人,肖氏刃针手法创始人,中医世家,无锡太湖学院副教授,无锡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特约高级讲师,无锡市总工会特约讲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扁弧刃针,在锡首创刃针特色门诊,扁弧刃针、祖传特色针法、整脊正骨、经络刺血、穴位自血疗法、松筋针法等。擅长治疗疼痛类、神经类、筋膜炎、脊柱类、肌肉类、筋骨关节、颈肩腰腿病、经络不通病症等疑难杂症、内科病调理、体质调理;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脊柱相关内脏疾病,功能性心脏病,筋膜炎,筋伤,肌肉疼痛,骨关节疼痛,神经痛,颈肩痛,腰腿痛,富贵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风,头痛,失眠,脑供血不足,过敏性鼻炎,咽炎,腺样体肥大,中风后遗症,偏瘫,肌肉神经萎缩,肌肉僵硬症,湿疹,荨麻疹,牛皮癣,尿失禁,体寒,胃寒,宫寒,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疲劳综合症,免疫力低下症,内科病体质调理,经络病等,尤其对疼痛类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和理想远期疗效。(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颈椎操,10分钟,一起来】 这套颈椎操一共有十节,注意做动作时要慢慢来,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适得其反。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口中默念8下后,开始 捏后颈。然后换右手。有助于颈部放松。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两个8拍。把颈尽量向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两个8拍。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左右手。左右,前后,360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眼球顺时针,逆时针转动。闭上眼睛,手 掌搓热,附在眼皮上片刻。睁开眼睛看向远 方,远方最好是有绿色的树木。 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把拇指 和食指分开,用另一手的大拇指经常按摩该处。可以治疗牙疼,眼睛疲劳头痛,咽喉肿痛,腹痛等等病症,对身体有好处。
中医认为,有12条经脉通过人体的重要脏器。一旦这些经络被“堵”,相应的脏器就会受损。轻则腰酸背痛、浑身乏力,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重则导致嘴歪眼斜、半身不遂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还会引发瘤。 人体十四经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遍布全身的综合系统。经络就如同人体内的交通网络,一旦经络不通,人则容易生病。如何判断自己的经络通不通畅?1、捏身上的肉感觉痛不痛、是否僵硬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可以用捏肉法来判断你的经络是否通畅。随手捏起身上的肉,尤其是腿上胃经、胆经、肝经、肾经及上臂的三焦经、心经、小肠经等经脉循行的部位,如果有明显的痛感,就表明经络不通。这主要是气血流通不畅,肌肉的柔韧性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导致的。正常的肌肉,在放松的情况下应该是松弛柔软有弹性,用力才会变得紧绷。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肌肉紧绷、酸胀,甚至还有隐隐的痛、抽筋,说明你的经络受阻,气血不畅。 【例如】有些人,后背像一块板一样硬,别人稍微捏一下,就很痛很痛,而且这样的人常会感觉一天到晚特别疲倦。这说明他后背的膀胱经全堵住了,也是经络不通的表现。2、过血法判断 用自己一只手攥紧另一只手的手腕,当过一分钟左右的时候,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这时候,突然松开手腕,你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逐渐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就称为过血。 【判断依据】如果你的手掌在半分钟内恢复正常的颜色,那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如果你的手掌在半分钟内不能恢复正常的颜色,那就说明你的经络可能不够通畅。3.搓八髎,看脚会不会发热 测试督脉及膀胱经有没有通畅,可通过搓八髎来判断。八髎其实是八个穴位的统称,分布在左右两条膀胱经上,位于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共八个。 搓八髎的方法:用手掌快速在八髎处摩擦,速度以一分钟60-80下的频率刺激膀胱经和督脉,这是一种热感,不是过血的感觉。 大部分的人搓八髎都只是屁股感觉热,好一点的能感到膝盖热,最好的就是脚能热。脚能热,那证明膀胱经是通畅的了。4.平躺时肚子有凹陷 有句话说的好:“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肚子上集中了很多的经络,所以肚子的经络是否畅通非常重要。 经络畅通的肚子是什么样的呢?1.手捏着不痛 2.躺下肚子要凹平躺在床上,要能显出肋骨来,往肚子上浇点水不会留下来,这样的肚子经络才畅通。 经络不通怎么办?保持经络畅通的方法: 一,养生:1.合理饮食:多吃行气活血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番茄、洋葱等,忌辛辣烟酒高脂食物。 2.经常适当运动。“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经常适当运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经络才能畅通。 3.保持心情愉快。人心情不好时就会气机郁结,气机郁结就会导致经络不通,因此不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也要想得开! 二,中医治疗,使经络畅通,维稳健康。医生介绍:肖丹,副主任中医师,扁弧刃针创始人,肖氏刃针手法创始人,中医世家,无锡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特约高级讲师,无锡市总工会特约讲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扁弧刃针,在锡首创刃针特色门诊,扁弧刃针、祖传特色针法、整脊正骨、经络刺血、穴位自血疗法、松筋针法等。擅长治疗疼痛类、神经类、筋膜炎、脊柱类、肌肉类、筋骨关节、颈肩腰腿病等疑难杂症,脏腑疾病经络筋膜体质调理,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脊柱相关内脏疾病,功能性心脏病,筋膜炎,筋伤,肌肉疼痛,骨关节疼痛,神经痛,颈肩痛,腰腿痛,富贵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风,头痛,失眠,脑供血不足,过敏性鼻炎,咽炎,腺样体肥大,中风后遗症,偏瘫,肌肉神经萎缩,肌肉僵硬症,湿疹,荨麻疹,牛皮癣,尿失禁,体寒,胃寒,宫寒,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内脏疾病功能调理,亚健康疲劳综合症,免疫力低下症等,尤其对疼痛类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和理想远期疗效。 上海坐诊地点:1,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周一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一楼中医科刃针门诊,颈肩腰腿疼痛门诊。2, 无锡坐诊地点:1,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周五全天,三号楼三楼中医科刃针门诊,颈肩腰腿疼痛门诊。2,无锡虹桥医院,周六上午,三楼刃针门诊,颈肩腰腿疼痛门诊。(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1你必须结识的神医 我们身体里庞大的自愈系统是与循环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骨髓造血干细胞机能等等相关联的,这便是身体里的“神医”。当身体出现病症时,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神医就施展医术,自行诊断,开方配药。那么我们要跟这位神医打好交道,做好配合,一起捍卫身体健康。 2有多少疾病可以自愈? 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据说,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从自身的“药田”中找到30至40种“内药”来对症治疗。这种治疗过程是由激素、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其实,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小心蹭破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出血就会自然止住;再过几天,伤口就会结痂;一星期后,痂脱了,皮肤恢复平整;再过一个月,皮肤已经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时你已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其实是因为人体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这证明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而人体的自愈能力不仅局限于伤口复原这样的小事,有时即使是医生宣布的绝症也可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在英国,一个13岁的男孩得了白血病,就在医生配型成功、准备为他实施骨髓移植手术时,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白血病症状居然消失了,他奇迹般地“自愈”了!而在几周前,主治医生还认为,如果男孩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就将活不过一个月。医生欣喜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男孩的家人,并建议他们定期复查。几个月后,男孩的身体战胜了疾病,诊断结果为彻底康复。 由此可见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创造奇迹。遗憾的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其实,只要积极利用人体自愈力,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修复受损的机体,重新回归健康。 3自愈力就是人体的神医 许多人都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当这些动物生病时,会不吃不喝趴在那里,其实它们在用节食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病。道理很简单,节食就是为了减少体力,因为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需要消耗自身体能,而节食则可以减少体能消耗,把有限的体能用到治愈疾病上面。动物就是这样配合自愈力来给自己治病的。 其实人自然也有这种能力。在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这就是在运用自愈力来为自己治病。因此在遇到感冒发烧等小毛病的时候,不妨试试少吃饭,多喝水和果汁,这样有利于加快身体的康复。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以下是四种增进人体自愈力的方法: 1休息 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是最有效方法。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养的作用特别重要,这种养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规律的生活。 2运动 运动能治愈很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3营养 营养在中医里也叫做”水谷精微”,意思是食物消化后能被人体吸收的、对人体有益的精华部分。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营养对身体很重要,而对于处于恢复中的人体尤其重要。 4心态 人是身心统一的动物,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不能很好的工作。 自愈力的激发有很多种方法,例如中医常用的经络养生法,就是开发自愈潜能最突出的例子。求医不如求己,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重视挖掘人体自愈的潜能,读懂人体,灵活应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4不能过度干预的神医大药 自愈力,是指机体的自然愈合能力,是人人都有的自身调控能力。所以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会扰乱“神医”的步骤,给“神医”帮倒忙。 5自愈系统与生俱来 百科学者张弦在对医学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包括人体在内的诸多生命体,都存在一个与生俱来、自发作用的自愈系统,使其得以维持健康状态,免于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侵害中丧失生命力。因此说,人体的自愈系统是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的。 现代科学研究指出:自愈系统包括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协调性、功能性障碍或者受到外来因素破坏时,自愈系统会调动其他子系统来“替补”,使机体维持健康状态。而当其他子系统的代偿能力不足以“替补”时,人就会生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过程中,常常以减弱身体某些生理活动为代价,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出现问题的部位。因此,这个过程会使人体某些局部表现出一些症状,这其实是一种身体警告,提醒人体出现了某些不平衡。例如人体的发烧,可能是提醒人体某些地方有炎症,而发热则是自愈系统为了医治人体而做的有益调节。 因此说,自愈系统的调节包纳了整个人体,其复杂和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读懂身体的语言,却可以正确认识身体的用意,只要不去阻止、干扰和破坏身体的正常行为,就可以充分利用自愈力来防病健身。 6别给神医帮倒忙 现实生活中,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很多医生重药剂治疗而轻防治。有时药物也确实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也符合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因此,人们已经习惯了生病就求助于医药,而忽视对身体自愈力这个“天然神医”的利用。 但是,使用药物的结果往往只是减轻了病痛的“假象”,药物(特别是内服药物)其实也必须通过身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起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真正无任何副作用的药物是极少见的,而身体各部分的平衡运行才是健康的终极标准。 如果说药物的副作用仅仅是干扰了人体的正常调节,那么长期使用化学药物而产生的耐药性则会使病越治越多,药越来越不好使。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状态。如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一旦应用剂量不足,病原体就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耐药性。总之,耐药性严重者,多种抗菌药物都对其失效。 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耐药性。越是使用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的药物,耐药性就越严重,致病细菌会大量繁殖,正常菌群被破坏,容易引起二重感染。 如四环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等,可引起细菌间正常菌群平衡的破坏,出现白色念珠菌及抗葡萄球菌的繁殖,引起继发性二重感染,如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等真菌感染。 除了抗生素之外,止痛药也会造成耐药性,导致慢性成瘾。一些止痛药,病人长期服用就会产生药物依赖,药物越是高效,这种依赖就越严重,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止痛药。另外,止痛药还会掩盖病情,使病情在不觉中恶化,或者引起很多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就会可引起哮喘。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不合理使用二类精神药品也会成瘾,因此,在使用时应该注意。 据报道,德国明斯特大学的调查表明,滥用止痛剂能引起肾脏病。明斯特大学的利宋教授说:在原联邦德国,肾脏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是滥用药物引起的,尤其是妇女,偶感头痛或身体不适便服用止痛剂,其实就埋下了祸根。他还说,长期服用止痛剂,会使体内不能制造出输送氧气所需要的足够的血红蛋白,进而便引起肾病以至肾功能衰竭。更为严重的是,滥用止痛药甚至诱发某些肿瘤,会置人于死地。 7医疗的至高层次-修复自愈力 总之,无论是药物的副作用,还是人体由于服药而产生的耐药性,最终都影响了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尽管现在的医疗条件很好,各种各样的病症却比以前更多、更年轻化、复杂化。 身体本有天然神医大药,过分迷信化学药物,忽视人体内药,就等于是拿珍馐佳肴去换咸菜窝头。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天气转暖,但很多人还总是感觉身上紧绷绷的僵硬酸痛——这是“筋缩”了。“筋缩”的过程:劳损等粘连挛缩瘢痕堵塞僵硬一,筋缩有何表现?是否有筋缩,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做个自测:颈紧痛;腰强直痛;不能弯腰;背紧痛;转身不灵活;腿痛及麻痹;不能蹲下;长短腿;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牵引痛;步伐迈不大,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有拉紧的感觉;大腿既不能抬举亦不能横展;肌肉收缩/萎缩;手不能伸屈(手筋缩短);手、脚、肘、膝活动不顺。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现代社会低头族、久坐族随处可见,筋缩已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中青年人甚至学生群体筋脉劳损、肢体僵硬等筋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二,何为筋缩?经常听人说,自己越老越抽抽了,年轻的时候1米7,到老了就只有1米6了,而且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作“筋缩”。筋缩就是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的组织,如肌筋膜、肌腱、韧带和关节囊。从病理上看,筋缩指的是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触摸有筋缩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筋缩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筋缩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以及内科疾病等一系列病症。中医认为,全身的筋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被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又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简单来说,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正是依赖筋的收缩和弛张。而人的筋和骨与肉、皮共同组成躯壳,内盛五脏六腑,还能保护内脏免于受损。所以,皮肉筋骨柔韧、伸缩自如,身体更灵活健康。但是,伴随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筋的柔韧性就会慢慢“滑坡”,从而出现“筋缩”。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意外跌倒,这就与筋缩有关。此外,平时中老年人常有的腰腿酸痛,也是跟筋缩有关。对于“筋缩”人群,如果能够经常拉筋、松筋,有助于维稳健康、缓解颈部疼痛、腰背痛、跟痛症等。三,“排病布针”,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挑筋”,深层松筋,治疗“筋缩”。一根扁弧刃针,针散全身的“筋缩”。针刺能从表皮到深层次的松解放松僵硬的肌肉筋膜,促进软组织损伤自愈。疏通经络瘀堵,活血行气止痛,排除恶血,去瘀生新。针刺能激活人体筋膜中未分化的干细胞分化修复病变部位,提高人体自愈功能。针刺能减压以解除人体高张力状态引起的疼痛。调整异常的人体力学状态使之恢复动态平衡。四,扁弧刃针治疗的特点:1,用1根针治病,每个治疗点从进针到出针1秒钟。通常7天治疗一次。2,不吃药,不需要麻醉,直达病灶松解粘连,没有副作用,绿色安全。3,疗效快,立竿见影,大多数疼痛类疾病治疗完毕就能明显缓解。真正意义的“短频快”。4,《黄帝内经》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针刺,既能针刺治病,亦能针刺保健,旨在深层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阴阳,扶正祛邪,最大程度的预防与治疗疾病,提高人体自愈力,平衡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淋巴液循环。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定义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二、病因(一)中枢性性早熟。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由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3.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 ICPP)。4.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CPP的特殊类型,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女孩以ICPP为多,占CPP的80%-90%以上;而男孩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二)外周性性早熟。1.按第二性征特征分类:早现的第二性征与患儿原性别相同时称为同性性早熟,与原性别相反时称为异性性早熟。2.常见病因分类2.1女孩(1)同性性早熟(女孩的第二性征):见于遗传性卵巢功能异常如McCune-Albright综合征、卵巢良性占位病变如自律性卵巢囊肿、分泌雌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异位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等。(2)异性性早熟(男性的第二性征):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以及外源性雄激素摄入等。2.2男孩(1)同性性早熟(男性第二性征):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较常见)、肾上腺皮质肿瘤或睾丸间质细胞瘤、异位分泌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雄激素摄入等。(2)异性性早熟(女性第二性征):见于产生雌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睾丸肿瘤、异位分泌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等。三、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一)中枢性性早熟。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并按照正常发育程序进展,女孩: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乳房开始发育2年后初潮呈现。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睾丸开始增大后2年出现变声和遗精。2.有性腺发育依据,女孩按B超影像判断,男孩睾丸容积≥4 ml。3.发育过程中呈现身高增长突增。4.促性腺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5.可有骨龄提前,但无诊断特异性。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表现为只有乳房早发育而不呈现其他第二性征,乳晕无着色,呈非进行性自限性病程,乳房多在数月后自然消退。(二)外周性性早熟。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2.性征发育不按正常发育程序进展。3.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4.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四、诊断流程和辅助检查(一)确定中枢性或外周性性早熟,除按临床特征初步判断外,需作以下辅助检查:1.基础性激素测定。基础促黄体生成激素(LH)有筛查意义,如LH<0.1 IU/L提示未有中枢性青春发动,LH>3.0-5.0IU/L可肯定已有中枢性发动。凭基础值不能确诊时需进行激发试验。β-HCG和甲胎蛋白(AFP)应当纳入基本筛查,是诊断分泌HCG生殖细胞瘤的重要线索。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1)方法:以GnRH 2.5-3.0μg/kg (最大剂量100μg)皮下或静脉注射,于注射的0、30、60和90min测定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2)判断: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激发峰值LH>3.3-5.0 IU/L是判断真性发育界点,同时LH/FSH比值>0.6时可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目前认为以激发后30-60min单次的激发值,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如激发峰值以FSH升高为主,LH/FSH比值低下,结合临床可能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或中枢性性早熟的早期,后者需定期随访,必要时重复检查。3.子宫卵巢B超。单侧卵巢容积≥1-3ml,并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可认为卵巢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子宫长度>3.4-100px可认为已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可见子宫内膜影提示雌激素呈有意义的升高。但单凭B超检查结果不能作为CPP诊断依据。4.骨龄。是预测成年身高的重要依据,但对鉴别中枢和外周性无特异性。(二)病因学诊断。1.中枢性性早熟病因诊断: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后需做脑CT或MRI检查(重点检查鞍区),尤其是以下情况:(1)确诊为CPP的所有男孩。(2)6岁以下发病的女孩。(3)性成熟过程迅速或有其他中枢病变表现者。2.外周性性早熟病因诊断:按照具体临床特征和内分泌激素初筛后进行进一步的内分泌检查,并按需做性腺、肾上腺或其他相关器官的影像学检查。如有明确的外源性性甾体激素摄入史者可酌情免除复杂的检查。五、治疗(一)中枢性性早熟。治疗目标为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防止或缓释患儿或家长因性早熟所致的相关的社会或心理问题(如早初潮);改善因骨龄提前而减损的成年身高也是重要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ICPP都需要治疗。GnRH类似物(GnRHa)是当前主要的治疗选择,目前常用制剂有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的缓释剂。1.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的应用指征:(1)骨龄大于年龄2岁或以上,但需女孩骨龄≤11.5岁,男孩骨龄≤12.5岁者。(2)预测成年身高:女孩<3750px,男孩<4000px。(3)或以骨龄判断的身高SDS<-2SD(按正常人群参照值或遗传靶身高判断)。(4)发育进程迅速,骨龄增长/年龄增长>1。2.不需治疗的指征:(1)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而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显者。(2)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损者。因为青春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对每个个体的以上指标需动态观察。对于暂不需治疗者均需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3.GnRHa剂量:首剂80-100μg/kg,最大量3.75mg;其后每4周注射1次,体重≥30kg者,曲普瑞林每4周肌注3-3.75mg。已有初潮者首剂后2周宜强化1次。但需强调的是,维持剂量应当个体化,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而定(包括性征、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男孩剂量可偏大。对按照以上处理性腺轴功能抑制仍差者可酌情缩短注射间歇时间或增量。不同的GnRHa缓释剂都有效,产品选择决定于医生用药习惯和患者接受程度(如更接受肌肉或皮下注射)或当地产品供应情况。4.治疗监测和停药决定: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测量身高以及性征发育状况(阴毛进展不代表性腺受抑状况);首剂3-6个月末复查GnRH激发试验,LH峰值在青春前期水平提示剂量合适。其后对女孩需定期复查基础血清雌二醇(E2)和子宫、卵巢B超;男孩需复查基础血清睾酮浓度以判断性腺轴功能抑制状况。每半年复查骨龄1次,结合身高增长,预测成年身高改善情况。对疗效不佳者需仔细评估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首次注射后可能发生阴道出血,或已有初潮者又见出血,但如继后注射仍有出血时应当认真评估。为改善成年身高的目的疗程至少2年,具体疗程需个体化。一般建议在年龄11.0岁,或骨龄12.0岁时停药,可望达最大成年身高,开始治疗较早者(<6岁)成年身高改善较为显著。但骨龄并非绝对的单个最佳依据参数,仍有个体差异。< span="">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呈自限病程,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需强调定期随访,小部分患儿可能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尤其在4岁以后起病者。5.GnRHa治疗中部分患者生长减速明显,小样本资料显示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可改善生长速率或成年身高,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故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尤其女孩骨龄>12岁,男孩骨龄>14岁者。有中枢器质性病变的CPP患者应当按照病变性质行相应病因治疗。错构瘤是发育异常,如无颅压增高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者,不需手术,仍按ICPP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蛛网膜下腔囊肿亦然。(二)外周性性早熟。 按不同病因分别处理,如各类肿瘤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予以皮质醇替代治疗等。版权:卫生部办公厅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