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每次只要孩子娇嫩的皮肤上出现疹子,家长都会焦急万分,如果孩子再有些发热、食欲不佳,那更会火上浇油。为了让家长们心里有数,做到遇事不乱,咱们就把儿童常见的疹子给大家唠唠,您看的更清楚些。 从最常见的说起,一个个来。 目录 一、幼儿急疹 二、风疹 三、麻疹 四、猩红热 五、水痘 六、荨麻疹 七、痱子/热疹 八、湿疹 一、幼儿急疹 这个病可能是大部分宝宝都会遇到疾病,也可能是患的第一个疾病。孩子有发热,又有皮疹,爸妈们会非常恐惧。其实不要怕,这就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 幼儿急疹,也叫做婴儿玫瑰疹(Roseola)、第六病和三日热,多发生在小于2岁的婴幼儿,高峰是7月-1岁婴儿。表现为3-5日的高热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 该病的临床特点就是热退疹出:发热3-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从颈部和躯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可在24小时内出全;皮疹表现为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有时皮疹可呈水疱状。皮疹一般情况下不痛不痒,通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旋即消失。 孩子发热3天后出现的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一些皮疹外周有红晕 玫瑰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在我国,HHV-6基本上每个成人体内都有,不定期的分泌到体液中,比如唾液。而这个病最可能是通过亲密接触分泌物传播,尤其是唾液,所以,母亲亲吻孩子会导致传染。 这个疾病除了发热外,对孩子没啥损伤,皮疹也不痛不痒的,所以根本不用害怕。发热也是孩子身体主动发热,用来烧死病毒的,也不要担心会烧坏大脑,根本不可能啊!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家长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就行,孩子发热就用退热药,不舒服就多安抚下,等自己恢复。得了幼儿急疹后,不怕见风,可以洗澡。 关于预防上,注意家人和孩子的手卫生,及时洗手非常重要,另外,不要亲吻孩子嘴。 二、风疹 因为风疹的皮疹和幼儿急疹挺像的,所以,为了让大家对比下,接下来说说风疹。 目前孩子常规接种风疹疫苗,所以现在风疹发病率较前大幅降低。风疹多发生在学龄期-青春期儿童,是由于风疹病毒引起的,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亲密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特点为,多数先在耳后、颈后、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之后1天-1周左右时间,孩子出现发热,多数是低热,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从面部开始(可以记忆为:风吹过我的脸,哈哈),播散很快,24小时内躯干、四肢都出现皮疹了。有时躯干上有皮疹时,脸上皮疹都消退了。 皮疹多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 风疹也是病毒引起的,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治疗风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就是对症处理,退热就可以了。风疹也不是风吹导致的,可以见风,也可以洗澡。 在预防上,因为有疫苗,所以按时接种疫苗就行了。目前含有风疹的疫苗为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1.5岁和6岁接种麻腮风疫苗(各地区标准不一样,上面是北京的流程,国家CDC规定是必须有8月和1.5岁)。 三、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点。 该病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麻疹在冬春多发,全年散发,刚开始是发热,之后3-4天会出疹。皮疹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突然感到耳后一麻,哈哈),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疹呈充血性,加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 之后皮疹逐渐消退,大约3天消失,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的皮肤了。 出现麻疹后,因为其有传染性,要在家里隔离,至少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 麻疹的记忆方法就是,热3天,疹3天(头四肢脚心),蜕3天。耳后一麻,就出疹。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有全身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的呼吸系统疾病,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家长们发现了这个疾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 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迅速波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出疹3-5天后,皮疹按照出疹先后的顺序开始蜕皮、脱屑。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关于这个,老外比较简单粗暴,就叫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点。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就去医院看诊吧,医生看诊后会给开抗生素的,一定要按照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擅自停药。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消失。 关于猩红热的增加知识点,给医生们看的: 帕氏线:猩红热的患儿,在皮肤皱褶处,比如腋窝、肘窝等处,皮疹比较密集,按压不褪色,称为帕氏线,这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疫苗使用之前,非常常见,目前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疾病较前大幅下降。 水痘的临床表现为,首先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之后1-2天出现皮疹,低热可伴随着皮疹存在。对于婴幼儿,可能出疹和发热一起出现。 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刚开始是痒的红色丘疹,很快形成透明的、饱满的水泡,通常由红晕包围,被比喻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水做的痘痘嘛) 之后1-2天水泡就浑浊,出现中央凹陷,继而结痂。 随着皮疹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包括脸,四肢,新的皮疹会继续出现,呈现出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的表现。 大多数儿童水痘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和皮疹,这时就把孩子隔离在家里,给与对症处理就行了: ●发热的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这里不建议使用布洛芬,因为其可能会增加水痘患者患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非常痒,可以用些抗组胺药,就是西替利嗪之类的,另外,给孩子剪指甲,带个手套可以预防把水痘抓破,导致细菌感染; ●孩子在家里要隔离到水痘完全结痂才能放出来玩; ●如果孩子高热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因为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水痘肺炎或者脑炎。 在预防上面,建议所有的孩子都接种水痘疫苗,我国规定是在1.5岁(至少1岁)和4岁接种2针。另外提醒大家,不要去参加所谓的水痘Party,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传染上水痘,从而就不用接种疫苗了,这样很不安全,如果导致重症水痘后,后悔都来不及! 总结:发热出疹性疾病 给医生们看的,家长们可以略过。 以上是发热、出疹性疾病,发热和出疹的时间排列为: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记忆为: ●风吹过我的脸,立即起疹子了; ●水痘种在身上,1天就开出一朵玫瑰花,让人心里痒痒的,玫瑰代表爱情,来的快!; ●猩猩爱吃草莓,突然耳后一热(猩红热),1-2天有皮疹和草莓舌; ●耳后一麻(麻疹),3天后全身逐渐开花,麻疹很麻烦,干嘛都是3天(热3天,疹3天,退3天); ●幼儿急疹是热退疹出,大家都知道。 六、荨麻疹 荨麻疹(风团)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基本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1-2次荨麻疹。 荨麻疹常见原因有感染;皮肤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等。因为大多数的荨麻疹找不到原因,所以出现荨麻疹后,如果不好找原因,就不要找了,对症处理就行了。 荨麻疹表现为隆起的红斑,其上中央区常发白。红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都不会凸出皮肤太多,见下图。 荨麻疹形态不一,但凸起皮肤不多。 荨麻疹多会非常痒,尤其在夜间。如果只出现一个荨麻疹,可能1天左右时间就消退了,但如果反应较大,持续超过6周就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了,治疗时间也较长。 如果孩子身上仅有几个荨麻疹,有些痒的感觉,涂点炉甘石洗剂有止痒效果;如果第一天荨麻疹消失了,明天又起了,需要到医院,医生会开些过敏药,比如西替利嗪,根据孩子情况确定服用剂量和时间。 有种疾病常和荨麻疹一起出现,那就是血管性水肿,如下图所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们肿了起来,那就别耽搁了,赶紧去医院。因为除了皮肤肿胀之外,喉咙也可能肿,这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七、痱子/热疹 关于痱子/热疹的文章,之前已经写过了,请看:痱子(热疹)怎么办? 八、湿疹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皮疹是一片片的,开始时皮肤干燥,严重时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会导致孩子非常痒,不停的抓挠,并且休息不好,严重的孩子比较烦躁。 湿疹的原因不是湿,而是皮肤干燥、屏障功能损伤,导致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产生皮肤炎症、过敏导致的。 湿疹多在生后40天以后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 发现湿疹后,也不要怕,进行治疗就行啦,因为现在的湿疹发病率在10%-20%之间,不是你一个宝宝有哦。就湿疹的治疗原则而言,就是: 必要时,要使用激素软膏治疗皮肤炎症; 之后多涂多抹保湿霜对皮肤进行保湿,保护屏障功能; 生活中避免接触刺激原; 每日或者隔日洗澡,但要注意洗澡水温,沐浴露,洗澡时间长短; 室内要保持清凉避免出汗; 给孩子穿宽松、纯棉衣物; 严重湿疹的,要选择性忌口。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搞自《中华儿科杂志》2007,45(6)426-42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为了规范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以下指南供临床参考。 [定义]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病因]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2.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特发性CPP(ICPP)无器质性病变。女性患儿约80%~90%为ICPP;男性患儿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诊断] 应首先确定是否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继之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 (1)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可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确定其性腺轴已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2)GnRH激发试验:本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GnRH可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加,其激发峰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GnRH激发试验方法:常规用GnRH(戈那瑞林)2.5 μg/kg或100μg/m2静脉注射,于0min、30min、60min、90min时采血样,测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GnRHa经典试验方法的120min可省略),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的激发作用比天然者为强,峰值在60~120min出现,但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 诊断CPP的LH激发峰值的切割(cut-point)值:取决于所用的促性腺激素检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LH峰值在女童应>12.0IU/L、男童>25.0IU/L、LH峰/FSH峰>0.6~1.0时可诊断CPP(注:LH峰是指激发试验中各时间点的LH最高值,FSH峰是指激发试验中各时间点的FSH最高值);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测定时,LH峰值>5.0 IU/L、LH峰/FSH峰>0.6(两性)可诊断CPP;如LH峰/FSH峰>0.3,但1m1,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4.线性生长加速。 5.骨龄超越年龄1年或1年以上。 6.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至青春期水平。 以上诊断依据中,1、2、3条是最重要而且是必具的。但是如就诊时的病程很短,则GnRH激发值可能与青春前期值相重叠,达不到以上的诊断切割值;卵巢大小亦然。对此类 患儿应随访其副性征进展和线性生长加速情况,必要时应复查以上检测。女性患儿的青春期线性生长加速一般在乳房发育开始后半年~1年左右(B2~B3期)出现,持续1~2年;但也有较迟者,甚至有5%左右患儿在初潮前1年或初潮当年始呈现。男童生长加速发生在睾丸容积8~10ml左右时或变声前一年,持续时间比女童长。骨龄提前只说明性激素水平增高已有一段时间,并非是诊断CPP的特异性指标,病程短和发育进程慢的患儿可能骨龄超前不明显,而外周性性早熟亦可能有骨龄提前;性激素水平升高不能分辨中枢和外周性性早熟。 综上,CPP的诊断是综合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符合为GnRH依赖性,临床随访性征发育呈进行性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诊断 须注意收集与CPP病因有关的病史,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相关症状;对所有确诊为CPP的患儿应排除肿瘤,需作头颅鞍区的MRI或CT检查。MRI对下丘脑和垂体器质病变的分辨度优于CT。 三、鉴别诊断 虽然GnRH激发试验能大体上鉴别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但应鉴别以下情况: 1.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即部分中枢性性早熟(PICPP),GnRH激发后FSH明显升高(正常青春前期女童激发后也会升高),但LH升高不显(多数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无任何临床先兆表现的情况下,PICPP会转化为CPP。因此,诊断PICPP后需定期随访,尤其是对乳房反复增大或持续不退者,必要时重复激发试验。 2.由非中枢性性早熟转化而来的CPP: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等,必须在治疗原发疾病过程中注意监测CPP的发生。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伴发的性早熟是性早熟的特殊类型,早期患儿的血LH基础值升高,但在GnRH激发后不升高,病程较长后才转化为真正的CPP。身材矮小是其重要特征。 [药物治疗] CPP的治疗目的是以改善患儿的成年期身高为核心,还应注意防止早熟和早初潮带来的心理问题。一般应用GnRH类似物(gonadotroping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CPP。国内目前可供应儿童用的缓释型GnRHa制剂有曲普瑞林(Triptorelin)和醋酸亮丙瑞林(Leuprorelin);前者如DecapeptyI Dep和Diphereline;后者为Enantone。 GnRHa能有效抑制LH分泌,使性腺暂停发育、性激素分泌回至青春前期状态,从而延缓骨骺的增长和融合,尽可能达到延长生长年限、改善最终成年期身高的目的。 一、GnRHa的应用指征 1.为达改善成年期终身高目的,适用指征为生长潜能明显受损和同时还有剩余生长潜能的患儿,即骨龄明显超前而骺端尚未开始融合者,具体建议如下:(1)骨龄:骨龄≥年龄2岁;女童≤11.5岁,男童≤12.5岁。(2)预测成年期身高:女童≤150 cm,男童≤160em,或低于其遗传靶身高减2个SD者。(3)骨龄/年龄>1,骨龄/身高年龄>1,或以骨龄判断的身高SDS<—2SDS。(4)性发育进程迅速,骨龄增长/年龄增长>1。 2. 慎用的指征:有以下情况时改善成年身高的疗效差,应酌情慎用:(1)开始治疗时骨龄女童>11.0岁,男童>12..0岁;(2)遗传靶身高低于正常参考值2个标准差者 (-2SDS)。应考虑其他导致矮身材原因。 3. 不宜应用的指征:有以下情况者单独应用GnRHa治疗对改善成年期身高效果不显著:(1)骨龄女童≥12.0岁,男童≥13.5岁;(2)女童初潮后,或男童遗精后1年。 4. 不需应用的指征:(1)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者对成年期身高影响不大时,不需要治疗。 (2)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快,使身高年龄大于骨龄,预测成年期身高不受损。然而,由于青春成熟进程是动态的,对每个个体的判断也应是动态的,一旦CPP诊断确立,对初评认为暂时不需治疗者均需定期复查其身高和骨龄变化,定期再评估治疗的必要性,按需制定治疗方案。 二、GnRHa应用方法 1.剂量:首剂80-100μg/kg,2周后加强1次,以后每4周1次(不超过5周),剂量60-80μg/kg,剂量需个体化,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包括性征、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抑制差者可参照首剂量,最大量为3.75 mg/次。为确切了解骨龄进展的情况,临床医师应亲自对治疗前后的骨龄进行评定和对比,不宜仅凭放射科的报告作出判断。 2.治疗中的监测:治疗过程中每2~3个月检查第二性征以及测量身高;首剂3个月末复查GnRH激发试验,如LH激发值在青春前期值则表示剂量合适;此后,对女童只需定期复查基础血清雌二醇(E2)浓度或阴道涂片(成熟指数),男童则复查血清睾酮基础水平以判断性腺轴功能的抑制状况。每6-12个月复查骨龄1次,女童同时复查子宫、卵巢B超。 3.疗程:为改善成年期身高,GnRHa的疗程一般至少需要2年,女童在骨龄12.0~12.5岁时宜停止治疗,此时如延长疗程常难以继续改善成年期身高。对年龄较小即开始治疗者,如其年龄已追赶上骨龄,且骨龄已达正常青春期启动年龄(≥8岁),预测身高可达到遗传靶身高时可以停药,使其性腺轴功能重新启动,应定期追踪。 三、停药后的监测 治疗结束后应每半年复查身高、体重和副性征恢复以及性腺轴功能恢复状况。女童一般在停止治疗后2年内呈现初潮。 四、GnRHa治疗中生长减速的处理 GnRHa治疗头半年的生长速度与治疗前对比改变不明显,半年后一般回落至青春前期的生长速率(5cm/年左右),部分患儿在治疗1~2年后生长速度
那么如何让宝宝学会非语言交流的技能呢?下面是几个有效的小游戏: 1.猜测情感 把某一句话说5遍,用录音机录下来,每遍语气都不同,表达5种感情。例如用“你可以去了”表达欢喜、疑问、气愤、憎恨、恐惧5种情感,宝宝猜对1种得10分,然后让宝宝说一句话,努力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成功即得1分。 2.情感字谜 由3名以上的宝宝或家庭成员参加,先准备好20张卡片,每张写上一种情感,例如:快乐、伤心、害怕。担心、恐惧、疯狂等。由年龄最小的开始,任取一张卡片,然后在3分钟内表演卡片上的感情,不能说话,其他人猜测,猜中者保留卡片,并由他继续进行下一轮。游戏结束后卡片最多者就是赢家。 3.“哨音”游戏 从电视上录下一个适合于宝宝年龄观看的电视剧,然后把声音关掉,只让宝宝看画面,要求他们描述剧中人物的情感。当宝宝说对演员的某个表情、体态或姿势所体现的情感就记1分。然后加上声音重新播放这一镜头,来检查宝宝的答案。 温情提示: 让宝宝学习“阅读”非语言情感,让他们理解情感交流的每个细致之处。情感交流需要对正常的语言交流方式(如体态、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等)都非常了解,宝宝了解了正确的站姿、坐姿、行姿等问题,就会在与人交流、沟通时占据优势。情感交流也包括人们说话的方式,有些宝宝在这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理解语气、讲话速度等所表达出的感情。 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幼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
很多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全脑开发,经常会问,哪儿有全脑开发的玩具或教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开发孩子大脑的教具,不必非要买什么教具,关键是家长需要做一个有心人。 1.训练类别能力 我们每当吃一种食品时,都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是蔬菜、水果、糖果、点心等等,告诉他们的各种食品的特点,到时候你可以将几种食品混合起来,让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颜色、口味,用途、形状来进行分类。还可以通过分类多问孩子几个:“还有什么食品?”“什么食品可以替代它?”“什么食品与它有一样的用途?”“它们除了吃还有什么用途?”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也可以将孩子的玩具,按用途,颜色,形状,让孩子分门归类放好。然后让孩子说说:你见过什么汽车呀?孩子可能说出: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吊车……。咱们的玩具里有这些汽车吗?让孩子背诵着说,练习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蒙上眼睛,用手摸给你、通过孩子双手的感知觉,练习孩子的具体形象认识能力,开发孩子的右脑。 2.训练空间认识能力 当孩子早晨起床时,可以问孩子,你的左手在哪里?你的右脚在哪里?左脚应该穿左鞋还是穿右鞋?帮我找出左鞋来!毛背心是穿在里面还是穿在外面?衬衣应该穿在背心的里面还是外面?请宝宝帮助妈妈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放在柜子里!等等。站队买东西,可以问3岁左右的孩子:妈妈前面还有几个人?从前面数妈妈是站在第几位?从后面往前数第几个人是妈妈?这样孩子清楚了妈妈所在空间的位置,而且也学会了按数点物和排序的概念。也可以让孩子说说排队的人里有几个奶奶、几个爷爷、几个叔叔、几个阿姨、几个姐姐、几个哥哥?通过区别不同年龄段的人,让孩子学会类别认识能力。同时也让让孩子学会等待,懂得遵守社会公德。 平常用过的小塑料瓶不要扔掉,清洗干净,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1岁之内的孩子可以练习将小瓶放在大瓶里,或将糖米花放在小瓶子里,练习孩子手的精细动作,手眼脑结合的能力。1~2岁可以让孩子将小瓶子按大小搭成宝塔。看看你的孩子可以搭几个瓶子。不妨趁这时教教孩子认“数”。洗澡时将它们放在水里,将一个瓶子里放入石子,让其沉入水里。让孩子通过漂浮的瓶子将浮力的信息提前储存在右脑里。这样孩子一定玩得很开心,也学到知识了。不过玩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瓶子要一起回家休息,宝宝要帮助它们。让孩子养成玩具用后收拾好的习惯。(一定要注意小瓶盖,不要让孩子吞咽了。) 3.训练图形认识能力 带着2~3岁的孩子走在街上,看见大广告牌,可以告诉孩子这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那么,我们家的什么东西也是这个形状的?孩子可能说:桌子面是长方形,电视的荧光屏是正方形。看见孩子玩的皮球,可以问孩子:什么东西和它形状一样?孩子可能答:苹果、足球、橙子、月亮、气球、宝宝的胖脸蛋等。如果孩子不费力气说的很多,就说明你的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好。不妨你可以采用我的方法,教给你的孩子认识五角形,圆柱体,圆锥体,梯形,六面体等等。 4.训练形象扩展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家家”。如果孩子去医院看过病,不妨让孩子做“医生”,妈妈做“孩子”。通过“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让孩子在联想或表演中,认识了“医生”和“孩子”的形象。你也可以装成看病就哭哭啼啼的“孩子”或不愿打针的“孩子”,和“医生”对话。说不定你的孩子还能说出让你感到惊奇的话来。孩子通过游戏,提高孩子形象认识能力,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减轻或克服了对医生的恐惧心理。 5.训练观察力 带着孩子外出,例如坐公共汽车时,不妨事前给孩子布置任务:“今天去外婆家,你仔细记住我们要经过几个车站?外婆家的车站有什么特殊的标记使你一眼就能很快认出它?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得孩子认识植物的,动物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的形象,让孩子多认识,多识别。例如让孩子寻找他没有见过的野草和野花,这就需要孩子进行比较,仔细观察,增加了孩子的见识。另外可以通过孩子见到的支离破碎的树叶,让孩子说这是什么树的叶子,使得孩子能从局部认识整体,进一步区分各种不同形象物体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了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开发全脑的方法就在其中,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家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灵活的办法,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传授知识,孩子会有很大的收益。
训练自理能力,先教宝宝学习脱去衣裤鞋袜。先教孩子解开扣子,让他用手握住扣子,先将扣子的一侧放入衣服扣眼内,再从衣服扣眼内侧将子取来。孩子解不掉领口的扣子可由大人帮助。解开所有的扣子后,将衣服向后松开,手臂从袖子内脱出。脱无扣的套头衫和背心要学会用双手将衣服拉向头部。先将头从衣领中脱出,再将胳膊从袖子中脱出。脱裤子时要先拉着腰部松紧带的部分,将裤子退到膝部,再从膝部将裤腿脱下。 每天晚上上床之前都要让孩子自己脱下衣服,将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先脱下的放在下面,后脱下的放在上面,以便早上衣服时按次序穿上。学穿鞋抹分清鞋的左右,然后找适合的鞋穿在自己脚上。5岁之前宜用粘扣或松紧口鞋,不宜用结带的鞋。最好先让孩子学穿无跟袜,如果袜有后跟要先将后跟放在后面才开始穿,穿到后跟时要将跟部拉正再拉好袜柄。穿上松紧带裤子,早上起床时,让孩子学习自己穿上松紧带裤子。开头大人可帮他将裤子穿到膝部,让孩子自己拉上。以后让孩子学穿一只裤腿,再学穿第二只裤腿。学习穿衣服最好从夏季学起,夏天衣服简单,秋天渐增,到冬季仍需大人帮助。 在教孩子学习穿衣服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小游戏,让宝宝感到穿衣服很好玩、很愉快,也可以一边穿衣一边夸奖他做的真好,宝宝会因此会很高兴,觉得穿衣服是件快乐的事。如果你一边给宝宝穿衣服,一边做示范,宝宝便会喜欢去学。 摘自《2-3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生后7~8个月,宝宝能够独立地移动自己的躯体了,表现出敢动的独立性。他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简直是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就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摆布和限制。这时,恰好可以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借此时机逐渐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让宝宝自己玩,并不等于大人就没事了。 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要精心为宝宝选择和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一个他乐于探索的物质环境。同时,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和鼓励,及时用语言和非语言相配合的方式肯定宝宝自己玩得好。以前玩的生活用品、玩具(如小碗、小勺、小盘、小篮子等)仍然合适,小球、沙包、不倒翁或木制的小动物、小人。可敲打的小鼓等都比较适合,此外,各种有盖无盖的塑料瓶子、盒子、装食品的小筒、摩擦起动的小汽车、积木也都是宝宝十分喜爱的游戏材料。 小宝宝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到处钻,发现角角落落里的小秘密。家里若是有条件,可以将床下或桌子底下打扫干净,给宝宝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探险胜地。在床下或是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穿上袜子和厚实一点的衣裤,将宝宝放在地上,对宝宝说:“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去找找看,看看是什么。”宝宝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寻找宝藏。床下或桌下如果太黑,宝宝会拒绝寻找,这时家长可打开灯,或是将桌布、床罩向上折,使光线穿过,甚至让宝宝隐约看到玩具的影儿,激发宝宝去寻找。 摘自《0-1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对一岁多的宝宝来说,学会等待和忍耐,从一分钟开始。比如,宝宝把玩具扔了,够不到时大喊大叫。面对宝宝采取的“示威”行为,家长不要马上“无条件投降”。试着短时间地“不回应”,然后告诉宝宝:“等一等。”一边说话,一边去捡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多停顿几秒后再递给宝宝。类似情况根据宝宝的接受能力逐渐延长回应的时间。另外,在日常游戏和生活中,多设置一些让宝宝等待、“延迟满足”的机会。比如“木头人”“躲猫猫”的游戏,可以慢慢增加孩子等待的时间。
很多宝宝不爱吃蔬菜,一些妈妈所幸就让孩子多吃水果来代替吃菜,她们认为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并不会比蔬菜中少。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么为何水果不能代替蔬菜?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爱上蔬菜? 宝宝不爱吃蔬菜 可用水果来代替? 水果是宝宝爱吃的食物,而且维生素含量丰富,有些父母认为已经给宝宝喂了水果汁或水果蓉,就可以代替宝宝吃蔬菜了。 其实水果中的矿物质并没有蔬菜多。矿物质包含许多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关键物质;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负责将氧气输送到人体各部位的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铜有催化血红蛋白合成的功能;碘在甲状腺功能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所以,家长既要给宝宝吃水果,也要吃蔬菜,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哦。 如何让宝宝爱上蔬菜? 1、给宝宝准备喜爱的蔬菜 妈妈给宝宝准备蔬菜要根据宝宝的喜好来安排,将宝宝喜欢的蔬菜与其他蔬菜搭配,使宝宝逐渐接受不喜欢的蔬菜。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对于蔬菜的偏食习惯。 2、把蔬菜混在其它食物内 改变以往烹煮青菜的印象,可以将蔬菜包装在其它食物内,例如煮粥或是与淀粉食物混合。父母在做饭时尽量将蔬菜切成细碎状,可以减少孩子挑食的情况产生。 3、把蔬菜做得漂亮可爱 幼儿对食物的外观要求比较高。如果食物不能吸引他们,他们就会将吃饭当成一种负担。因此,为幼儿准备食物时应尽量把色彩搭配得五彩斑斓,形状做得美观可爱。这样,幼儿感到吃饭这件事本身便充满乐趣,自然会集中精力。 4、找到替代蔬菜 如果孩子暂时无法接受某一两种蔬菜,哪怕是营养很好的蔬菜,也不必过分紧张,可以找到与它营养价值类似的一些蔬菜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
要了解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掌握孩子的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之间虽然存在个体差异平均生长显著相似。新的标准证明,在儿童生长至5岁方面的差别更多地受到营养、喂养方法、环境以及卫生保健而不是遗传或种族特性的影响。 其生长发育曲线图是通过检测这些婴幼儿的正常发育过程后描绘出来的。同时生长发育指标中还包含了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单位为公斤/平方米),这是WHO首次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中引入此项指标。BMI为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提供了工具,对于监控孩子的肥胖症非常有效。它是评估儿童健康的一个重大革新。 医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生长曲线图来了解宝宝生长情况。用生长曲线检测孩子的身高、体重的发育比起简单用一个数字断定孩子是高是胖要更科学。整个曲线由若干条连续曲线组成,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为-3,如果婴幼儿低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为+3,如果婴幼儿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引起关注。中间的一条曲线为0,代表为平均值。将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描绘在生长曲线图上,连成一条曲线。有些孩子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生长曲线呈斜线,只要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就不用担心。 每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头围、以及身体质量指数后,对照年龄列,按照测量的数字画上一点;连续测量几次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生长曲线图。可以动态观察: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3号线到-3号线之间)匀速顺时增长就是正常的。如果宝宝的曲线在正常走势时落在3或者-3以外就说明孩子有一些问题了。或者突然升高或降低都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注意。同样,如果计算出孩子的BMI值,描绘在BMI曲线上,曲线匀速顺时增长为正常。BMI指数也是肥胖指数标准,不能被忽视。它的曲线图增长速度比身高、体重要慢,平稳地前进。一旦超出正常值(3号线到-3号线之间)或递增(减)速度过快,就要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通过生长曲线图。就可以直观的、快速的了解宝宝生长的情况,通过连续追踪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的趋势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的情况,以便及早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家长常见误区 误区一:以“平均值”作为衡量标准 那么,怎么知道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怎么掌握孩子的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呢?这就要利用生长发育曲线了。 生长发育曲线是通过检测众多正常婴幼儿发育过程后描绘出来的,整个曲线由若干条连续曲线组成,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为3%,意思是将有3%的婴幼儿低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为97%,意思是将有3%的婴幼儿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引起关注。中间的一条曲线为50%,代表平均值;另外,还有15%和85%等曲线,提示在正常曲线中的不同水平。我们经常谈及的正常值,应该是3%~97%涉及的范围。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会有近50%的孩子生长发育指标高于正常值,50%左右的孩子低于正常值,刚好在平均水平的孩子为数极少。所以,千万不要以“平均值”作为自己心中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误区二:以某一时刻的生长发育数据与生长发育曲线进行比较 其实,将孩子某一时刻的生长发育数据与生长发育曲线进行比较,找出孩子生长发育的百分位意义并不大。 如果宝宝虽然每次监测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指标似乎都略低于正常曲线的第50百分位,也就是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孩子体重/ 身高比值总是维持在第50百分位,说明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正常,属于健康婴儿。 相反,如果宝宝出生时较大,以后的身高、体重始终高于平均值的水平,但是生长的趋势在逐渐缓慢,应该请教医生,寻找生长发育缓慢的原因,是饮食问题、胃肠吸收问题,还是疾病问题。可见,即使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平均水平,也不能说明孩子的生长发育正常。
心理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来的。 身体语言的开发 宝宝开口学说话前有个过渡阶段~用手指东西,这就是宝宝的手指语言。一家子都在的时候,如果问宝宝:“爸爸在哪里?”宝宝虽然不会说话却会把脸转向爸爸用手指出;如果又问:“妈妈呢?”,他也会转过脸来指向妈妈。宝宝看图画时,如果问“猫咪”、“汪汪”,他也会用手指在图画中指出。 手指语言反映宝宝的判断思维。判断需要对认知和记忆贮存的众多信息进行检索和筛选。比如,图画中除了“猫咪”和“汪汪”,可能还画有树、草、房子什么的,而宝宝的指头只指着“猫咪”和“汪汪”。 判断是复杂思维。研究儿童的学者常常把判断力当作测定智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宝宝运用手指语言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加强孩子判断力的训练。不过,在孩子用手指作出判断后请不要忘记说:“宝宝好聪明啊!” 摘自《儿科专家帮您带宝宝(婴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