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擒心魔,抗核磁,长寿命— 我市首例长寿抗磁心脏起搏器植入
擒心魔,抗核磁,长寿命—我市首例长寿抗磁心脏起搏器植入成功近日,高邮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地为一例患有III°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了长寿命抗核磁共振起搏器(BIOTRONIK, Estella DR)。目前,该患者心脏起搏器工作情况良好,解除了患者的“心魔”。据悉,这套抗核磁共振起搏器的心房、心室电极导线均属主动固定电极,它不仅保留了普通起搏器所有诊断和治疗功能,还包括了一些新功能,植入该起搏器的患者今后可行各种带磁性医疗设备的检查,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悉,为患者植入抗核磁共振心脏起搏器手术在本地区尚属首例。 沈哲院长介绍,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能彻底解决缓慢型心律失常,但起搏器却有着一处“软肋”,即不能耐受核磁共振(MRI)检查。这是由于普通起搏器可能会与核磁共振扫描设备产生相互影响,导致心脏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可能使导线头端过热造成心内膜灼伤,因此所有植入普通起搏器的患者是被禁止接受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的。而目前我国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龄65-70岁,这部分人群也是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以及肿瘤的高发年龄;MRI检查对诊断大脑、脊髓、骨关节疾病和肿瘤等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不需在X线下暴露、接触电离辐射。这款新型的起搏器中增加了全新的磁共振安全扫描功能,从而改变了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无法安全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历史,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代表心脏起搏器发展的新趋势。MRI兼容起搏器的优化设计具有以下创新:可防止电磁干扰;缩小了铁磁元件,使得特殊的电极头端减少了电极导线因变频磁场而导致的升温;能有效控制簧片开关;可程控的专门MRI特别起搏模式等。需要强调的是,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检查前后必须做好如下评估和设置:1、起搏器和导线均须兼容MRI;2、植入起搏器需6周以上;3、起搏阈值、导线阻抗等参数在正常范围;4、体内没有不兼容的导线、其他的植入设备等;5、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功率1.5T;6、检查前需要程控评估起搏参数、调整起搏为磁共振检查模式;检查完成后恢复常规设置。这是我市首例植入的可兼容核磁共振的长寿命起搏器,它标志着我市在起搏电生理领域进入新的阶段。手术后程控随访时的预估使用寿命已经超过了14年,是传统起搏器寿命的1.5-2 倍,这不仅仅减少了患者起搏器更换的次数从而也大大降低了起搏器更换手术带来的感染风险。同时这款起搏器还是全自动的生理性的起搏器,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右心室不必要的起搏,从而减少房颤和心衰的发生风险,为患者的心脏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该款心脏起搏器凝聚了最新科技精华,此款核磁共振检查起搏器的安装也代表了我市的医疗越来越紧跟国际医疗的潮流,我市市民也能在第一时间内享受到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心血管内科作为该院重点发展科室,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每年的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例数约100余例。在安装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能根据病人的临床需要,提供高端技术服务,包括ICD起搏器, CRT起搏器, CRTD起搏器,拥有远程医学监控系统(可以在家显示程控)的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