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义诊以及门诊的时候,很多患者都拿着一大叠影像资料+以往就诊病历,刚落座就问: 1、为什么疼痛的部位有时候会在膝、大腿或者腰部? 2、MRI显示有关节积液,这是怎么回事? 2个痛点1次解答⒈ 为什么疼痛的部位有时候会在膝、大腿或者腰部? 股骨头坏死会刺激到神经,疼痛放射到膝部;腰部的疼痛是因为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骨盆倾斜,反射到腰部疼痛。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腰部的疼痛去医院就诊,常常会忽视是股骨头坏死引起的病变,以至于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耽误了治疗时机。 ⒉ MRI显示有关节积液,这是怎么回事? 关节内环境本身就有关节液存在,股骨头坏死有血运微循环的障碍,造成动态平衡的失调,对关节液的吸收小于产生,从而造成关节液“多了”,就是所谓的关节积液,这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属于常见的情况,患者们不必恐慌。
什么情况下需做置换手术?从影像资料上发现自己的股骨头不圆了,并且出现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可以在专业医院进行进一步专项检查再确定要不要换。 对于一些影像资料上显示股骨头不圆,却没有感到疼痛的患者,此时可以不换关节。此外,对于股骨头坏死导致的两条腿不等长,如果通过增高垫能垫成一样高,患者也没有感到疼痛,这时也不需要换关节。 当然,还有些患者认为股骨头坏死一旦达到Ⅲ期,就需要做髋关节置换,这是一种误区。 只有当股骨头坏死导致出现骨关节炎,一活动就疼,影响到日常生活时,才考虑做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要考虑适应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有其不可避免的临床局限性,因此如何实现保髋不置换成为患者首选的理想治疗目标。 目前对于早中期的患者我们多采用保髋治疗方法,可以避免人工关节置换。 保髋期间,复查很重要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后的定期复查很重要!不少患者怕麻烦,不及时复查,等到恢复不理想再找医生,往往已经丧失了补救的机会。 一般为治疗后的第3个月来医院接受主诊医生的复查,复查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疼痛情况、检查髋关节功能;拍摄X片(必要时要求作MRI、CT检查),了解股骨头坏死修复情况、有无塌陷、评估塌陷风险等,从而指导患者康复。 结语并非所有的股骨头坏死都需要全髋关节置换。合理的评估病情,准确判断病变所处分期,选择恰当的保髋方式,很多患者完全能够保住自己的髋关节!
这位患者在一年半以前还是拄着拐来就诊的,经过保髋治疗以后,现在已经可以脱拐行走了,这次来义诊也是正好复诊,我看她人也变得自信了很多,更有精神了,挺好!希望更多的患者都能像她这样,治疗的好,恢复的好! 保髋成功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这位患者在这一年半的治疗期间,一直谨遵医嘱、疗程用药及配合功能锻炼、减少负重。 说起来容易,长时间做起来却很难。复诊的不少患者,在做功能锻炼时,感觉到疼痛就放弃了,或者在用药期间,一旦疼了痛了就怕了,放弃用药。这是不对的,也是要不得的想法和做法! 这位保髋成功的患者,就是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摆脱双拐,正常行走,并且上下蹲也不再受限。 从她进诊室开始,我就观察她的行走姿态以及功能状况,都很好,而且疼痛明显改善,片子情况虽显示已塌陷,但结合来看是恢复的不错,需要再继续保髋治疗及功能锻炼二个疗程! 坚持坚持,再坚持!患者还是要相信医生、相信自己,坚定保髋信念,坚持锻炼、疗程用药,疼痛会日益缓解,病情也会随之好转! 不要因患病而怨天尤人、悲观绝望,要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开朗乐观、遇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