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诊,一件事让我很感动。一位专从安徽芜湖赶来的怀孕五月女士,从网上了解到我们处理乳腺疾病是采用整形技术,独创环乳晕美容切口设计,伤口几乎无瘢痕化,放弃上海知名大医院,拖着不太灵便的身子,专程过来预约手术…我们交流了好一会儿,感谢她对我们技术的认可和信任,破例给她提前预排到了节后第一周内手术,考虑到她在孕期,也会慎重选择最安全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使用,我会用我们的过硬技术优势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称心满意。感谢她🙏🙏🙏2024-2-9
2024春节前的最后一天手术5台,略带倦意。其中一位年轻女性,乳头溢血伴弥散性恶性钙化:高级别导管原位癌,采用我们独创性环乳晕美容切口设计,全乳腺切除(NSM)+前哨淋巴结活检+即刻扩张器植入乳房重建术。乳头下方腺体几乎全部剔除,术中病理切缘阴性。但愿最终病理能保留乳头乳晕成功,圆患者心愿。期盼我的患者朋友有个好的未来…
患者知晓
患者知晓。
他莫西芬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服用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他莫昔芬是一类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虽然他莫昔芬的治疗效果来源于它的抗雌激素特性,但它还有微弱的雌激素样活性。在标准剂量时,他莫昔芬可能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息肉形成、浸润性癌及子宫肉瘤相关。 服用他莫昔芬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每日服用他莫昔芬20mg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期别、肿瘤级别、组织学类型以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普通人群发生的子宫内膜癌无差异。每日应用他莫昔芬20mg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为1.6/1000人年,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为0.2/1000人年。而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组的乳腺癌患者相比5年的无病生存率提高了38%。由此可见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获得的生存改善超过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且连续服用他莫昔芬10年以上可以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风险。 此外,对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妇女,他莫昔芬引起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以及其他病理状况的能力似乎是不同的。绝经前使用他莫西芬的患者与不使用者相比,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小、组织病理学发现上均无差异;而绝经后的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则可能有更多的异常。 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针对他莫西芬的服用建议如下: 1.他莫昔芬的使用可以延长到10年。 2.使用他莫昔芬的妇女应该被告知有发生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的风险。应该鼓励患者及时报告任何异常的阴道症状,包括血性分泌物、点滴样出血或白带。 3.任何异常的阴道出血、阴道血性分泌物、点滴样出血或白带都应该进行检查。 4.服用他莫昔芬的绝经后的妇女应该严密监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5.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绝经前妇女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需要超过常规妇科检查以外的额外监测。 6.除非患者已经被确定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没有证据证实对使用他莫昔芬妇女进行常规子宫内膜癌监测是有效的。这种监测可能会导致更多侵入性、高昂的诊断检查,因此不推荐。 7.新的证据表明在使用他莫昔芬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根据治疗前是否有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因此,对绝经后使用他莫昔芬的妇女在开始治疗之前可以用经阴道超声、超声造影或宫腔镜检查来进行治疗前筛查。 8.如果发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需要适当的妇科处理,是否继续应用他莫昔芬需要重新评估。如果建议继续使用他莫昔芬并且患者可以接受风险,对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妇女可以考虑进行子宫切除。子宫切除术后应该与负责妇女乳腺保健的医生咨询他莫昔芬继续使用的事宜。 耿凤勇乳腺专家:门诊:周一全天,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问:乳腺癌患者可以吃鱼肉之类的食物吗? 经常有病人问:“我能吃肉吗”,“鱼是发物吗”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饮食问题会困扰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患者应该食用营养丰富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多样化膳食,选择各种蔬菜和水果、豆类的植物性膳食,但并不意味着全吃素食,因此就不让人们吃肉了。每天吃肉量小于300克对身体健康有益无损,最好是以白肉(鱼肉、鸡肉、鸭肉)代替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医学研究资料指出,红肉中的一些物质与致癌作用有密切关系,多食红肉将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而且在加工烹调时,最好用微波炉处理,用水煮或炖,这种方法处理的肉所产生致癌物质会相对少一些。最好不要食用烧焦的肉和鱼,也不要经常食用炙烤、熏制和烟熏的肉和鱼。注意饮食结构,少吃高脂肪食品,多食水果和蔬菜。 问:什么是高脂饮食? 乳腺癌患者应少吃高脂肪食品,那么什么是高脂饮食,哪些食品属于高脂肪食品呢? 高脂肪食品是指含脂肪量高的食物。所有含油量高的和油炸过的食物都属于高脂肪食物,如植物中的核桃、芝麻,油炸食品(如锅贴、油条、炸鸡、薯条)、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汉堡、吉士、比萨)等。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可能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已为人知,同时,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发生乳腺癌。 从食物的种类划分,吃可以分为吃荤和吃素两种。吃荤主要是指肉食,以及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说各种鸡、鸭等禽类,鱼类,各种动物(除去被保护动物)的肉,还有蛋、奶、海鲜、野味等等。吃素主要是指非肉食,即以蔬菜、水果、谷物为主。就吃荤有利于健康还是吃素更有利于健康,有史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其实荤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适应机体的需要,能否为机体消化吸收。只要机体需要,荤素都必须得吃。如果想控制体内的脂肪不致过量,可以利用一些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吃”掉体内脂肪。如葡萄、苹果、大蒜、韭菜、洋葱、冬瓜、胡萝卜、玉米、燕麦、香菇及富含纤维素、果胶及维生素C的新鲜绿色蔬菜、水果和海藻,诸如芹菜、甘蓝、青椒、山楂、鲜枣、柑橘以及紫菜、螺旋藻等,均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胡某是笔者的老患者,求诊时乳腺癌局部伤口溃疡,肿块呈菜花状,向外突起。笔者试用外敷中药,加内服汤剂后,大有改善。坏死组织成片脱落,伤口变小、结痂。 亲属来看她,送了几罐蛋白粉,由于听笔者的建议,她初起不敢贸然用。一段时间后,因感冒体力较差,胃口欠佳,经不住老伴相劝,食用一周蛋白粉后,体力增、 胃口好。、 然 而,每日注意伤口的她,突然发现原来已平整了的胸壁又长出了菜花样组织,且长势很快。知道坏事了,旋即停用。加强中药调治后,胸壁又渐见平整、缩小。念蛋 白粉保质期将过,另一方面也听信他人之说,总认为补是没坏处的,上次可能是偶然。胡某大胆再吃,仅2-3日,伤口即见变化,流脂水增多,组织隆起。到此时 方坚信蛋白粉也同时补了“癌细胞”,也促进癌细胞疯长,以后再也不敢食用了。 一位患有乳腺癌多年的网友 主治医生曾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不要吃牛羊肉等高卡路里食物,少吃海鲜螃蟹等。看了有关文章后,她深刻地反省自己。08年3月复发前几个月,她曾一口气吃了8只螃蟹,并在冬日的休闲中经常和朋友们去吃涮牛羊肉。于是,再次发作了,转移了,肿瘤指标疯长几十倍。09年发病前的2月份,又值冬春的季节,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她,一周内2次涮牛羊肉,且狂吃;回到家乡后,朋友又请吃蟹黄包子,于是几十天内肿瘤指标狂涨。而肿瘤指标的狂涨就意味着癌细胞重新裂变的开始。 类似的情况太多了,让我们悟出一点:乳腺癌患者最好不要滥补。 有 实验研究表明,给患上癌症的小鼠灌人参煎浸膏后,这些小鼠活力增加,体能有所改善,但很快进入衰竭期,生存期明显缩短。也有临床观察表明,乳腺癌患者服用 人参后,长期疗效与不用人参者相差无几。多数情况下,人参可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出饮食增加、体力增加、免疫力提高等。但是,在参类(生晒参、高丽 参、白参、西洋参等)的刺激下,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就像俗话说的“好的坏的一起补”,补身同时也在“补瘤”。 因此,建议除高龄或体质很弱外,一般肿瘤患者最好少用或不用人参类补益剂。即便要改善自身体质,自有多种方法。比如说,可改用其他比较温和的中医药,如黄芪、灵芝、太子参等。 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乱补甲鱼、大闸蟹送了乳腺癌性命的不下几十例;常吃甲鱼导致乳腺癌反复复发,停食一两年后反复有效控制的也有多例。这可能是因高脂肪高蛋白的甲鱼,可刺激雌激素水平升高,后者很不利于乳腺癌患者康复。总之,盲目听信民间传言,多食甲鱼可补益,结果常有害无益。 我国和菲律宾的调查发现,牛奶摄入量与乳腺癌和肝癌有明确的相关性 而 且,有试验也发现,黄曲霉素致癌过程中,促进因素就是牛奶。前几年,就有国外专家研究后明确指出:乳腺癌患者,以不喝牛奶为宜。有研究认定牛奶里的有害成 分就是酪蛋白。所以建议乳腺癌患者少吃一点牛奶,可适当吃点酸奶(因为酸奶里,酪蛋白被分解了);或者吃点豆奶,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乳 腺组织是雌激素的“靶”组织,身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过高,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平衡失调,都是促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研究证明,脂肪与蛋白的摄入量与 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将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半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摄入更多纤维、更少脂肪;另一半人每天仅食用5份果蔬。对两组情况进行 比较,结果发现,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仅16%的人7年后出现复发;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复发率为23%。因此,低脂饮食对于防治乳腺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此,我们明确建议:对于有乳腺癌发病家族史或已经患了乳腺癌的女性,要避免食用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如鸡、西洋参、蜂王浆、胎盘、花粉、甲鱼等。 食物能成为防治乳腺癌最好的药物 虽然乳腺癌是成千上万现代女性的梦魇,但是医学研究却显示,食物能成为防治乳腺癌最好的药物。我们提倡吃六种食品防治乳腺癌,它们是灵芝、大豆、大蒜、大枣、麦胚芽、绿茶。其 中灵芝不仅能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还对乳腺癌细胞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防止进一步的转移和复发均有一定的作 用。至于大豆,一度人们曾有争议,现已明确它可以保护妇女乳腺,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复发率与死亡率。一个较权威的研究提示:大豆蛋白摄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降低了29%,而乳腺癌复发风险则下降了32%。 此外,笔者指导博士做过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提示乳腺癌患者多食用薏米、花菜、卷心菜、荸荠、洋葱、莴苣、芋艿、红薯、丝瓜、胡萝卜、白萝卜、芦笋、南瓜、香菇、鸭肉、海带、文蛤、牡蛎、青鱼、虾皮、马兰头、香菇、牛蒡菜、桑椹、猕猴桃等也都有一定好处。
乳房摸到有肿块!被吓哭的妹子们肯定马上想到可怕的乳腺癌。据统计,在中国每20个女性之中就有一个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无减。难怪妹子都会特别担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刘仁斌指出,不少良性乳腺病也会以肿块的方式给女性一个“信号”,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等。女性不必过于恐慌,建议先去医院进行确诊。 仅靠自检还远远不够,建议每年定期到医院乳腺科做相关检查。40岁以下女性每年做专科体检和乳腺B超检查;40岁以上女性,除了每年做专科体检和乳房B超外,还应做一次钼靶检查,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 1. 摸出肿块:很是担心!需鉴别四种常见病 白领小张,今年25岁,她洗澡时摸到自己乳房有肿块,担心患了乳腺癌,几天睡不好觉,周末休假马上去看医生。像小张的担心,刘仁斌表示临床太多了。据了解,中国过半的女性会有乳腺肿块或结节,但大多数肿块和结节并非癌症,有四种常见疾病需加以鉴别—— 乳腺增生 分为小叶增生结节和囊肿。结节的肿块形状不规则,常常为多发性的,呈片块状、结节状或条索状,与皮肤和深部肌膜不粘连;囊肿则边界明显,质地较软。乳腺增生局部会有轻度到中度的触痛,肿块可随月经周期变化,常在经期疼痛感明显,肿块变大,月经过后疼痛感减轻,肿块及结节也随之有所缩小。 乳腺炎 多发生于哺乳期女性。但发生在非哺乳期乳腺炎当中,浆细胞乳腺炎如今较为常见,这种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常伴有乳房胀痛、红肿,乳房常常可以摸到硬块,病情进展后可能形成乳腺脓肿。 乳腺纤维瘤 这是最为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女性,40岁之后少见。肿块多为规则的圆形,一般直径不超过4厘米,质地韧实,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无粘连。乳腺纤维腺瘤没有痛感,而且纤维瘤的增长速度缓慢,一年之内增长在5毫米之内属于正常现象。 乳腺癌 在较早期时通常无明显疼痛或不适感。乳腺癌肿瘤生长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动。这种肿块往往一经发现就已经较大,到晚期时局部皮肤出现溃烂、浸润,出现疼痛。它可导致乳头内陷,并发生腋窝、锁骨上淋巴结及脏器转移,危及生命。 2.问诊肿块:会癌变吗? 乳房里摸到的肿块会“癌变”吗?年轻女性日常摸到的肿块,绝大多数属于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也是临床患者最关心的话题。 观点1:绝大多数的乳腺增生不会癌变。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据调查约有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主要症状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尤其在经前疼痛加剧,月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 对于乳腺增生,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目前治疗乳腺增生基本为对症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女性只需定期到乳腺专科做B超检查,是可以早期防治乳腺癌的。 观点2:乳腺纤维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不大,恶变率也很低。 但在妊娠期纤维瘤可突然长大发生肉瘤变。4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生纤维瘤者,恶变的危险性才会增高。 当摸到乳房多是一粒粒小肿块时,患者最关心的是需不需要治疗。刘仁斌表示,目前药物对乳腺纤维瘤的作用不大,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方法。但由于多发的乳腺纤维瘤可散布在一侧或两侧的各个部位,故手术全部切除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那些体积不太大的多发腺瘤,临床可予中药治疗;对于其中那些体积较大,超过2厘米的腺瘤,则可考虑将其切除,腺瘤体积较小者,则可以继续对其进行观察。 观点3:面对肿块:定期检查! 并不是所有的肿块都是良性的,所以女性每年定期做乳腺检查。建议最好每次在月经后的2~3天,可以进行一次自我触摸检查,看乳腺有没有外形改变、疼痛、肿块、溢液等,须注意的是,触诊时用指腹而不是用指尖,更不可用手抓捏乳房。 自检时,建议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双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然后举起双臂,观察双乳房外形、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一般指腹触摸乳房顺序依次为上方、内侧、下方、外侧有无肿块,再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右手臂,左手触摸乳房、乳房尾叶、右侧腋下有无肿块,再换右手触摸左侧,还要注意乳头乳晕区有无肿块。
乳房腺纤维瘤又称纤维腺瘤,是青年妇女最多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发病率居乳房良性肿瘤的首位。发病年龄为9-64岁,其中以20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该病多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肿块,偶有阵发性疼痛,该肿瘤生长缓慢,大多数患者无意中发现。常为单发,但也有少数病例多发。肿块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为1至3厘米,,肿瘤表面光滑,呈结节状,质韧,有弹性,边界清楚,活动良好,腺纤维腺瘤绝大多数由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成。病理学上分五型:管内型腺纤维瘤,管周型腺纤维瘤,混合型腺纤维瘤,囊性增生型纤维瘤,分叶型腺纤维瘤。钼靶片显示边缘锐利的圆形或扁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可伴有粗颗粒状钙化,超声显示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界清,内部回声均匀,肿瘤后方回声增强,侧方有声影。本病诊断一般不难,但少数也有困难,对诊断有困难者,可行乳腺钼钯片(乳腺软片)、乳腺B超等检查。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只有极少数纤维腺瘤会发生癌变,其癌变率为0.038%~0.12%。 普外科乳腺甲状腺组:耿凤勇 20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