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一般要经过4-5年才趋严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肢体动脉闭塞后血流量减少,肢体缺血而引起的。临床病情的轻重依血管阻塞的部位、范围和侧支循环建立程度以及肢体局部有无继发感染、全身情况等而各不相同。1、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基本原因是肢体缺血,如果伴有神经炎或继发感染则疼痛加剧。疼痛一般并不十分严重。轻者休息时消失或减轻,行走或活动后,疼痛浮现或加重,形成间歇性跛行。重者疼痛剧烈而持续,尤以夜间为甚,形成静息痛,尝使患者屈膝抱足而坐,企图借轻微的静脉充血来增加缺血肢体的供氧量。情绪刺激和受冷均可影响血管的舒缩反应,常可加剧疼痛。2、发凉和感觉异常患者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十分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症状。患部体表温度降低,尤以趾(指)端最明显,因神经末梢受缺血影响,患肢趾(指)端最明显,因神经末梢受缺血影响,患肢趾(指)可出现胼胝感、针刺感、麻木或烧灼等感觉异常。3、皮肤色泽改变因动脉血,致使皮色异常苍白。在伴有浅层血管张力减低,皮肤变薄者,皮色在苍白的基础上,出现潮红或发绀,当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背或胫后动脉、尺或桡动脉的搏动,随病变进展而减弱乃至消失。在检查动脉搏动的同时,注意肢体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如在踝、膝、腕部等处有无侧支循环动脉搏动存在。5、营养障碍肢体缺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出汗减少或停止;趾背、足背及小腿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小腿周径缩小、肌肉松弛,萎缩;指(趾)皱裂、变细。6、坏疽和溃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后期因肢体动脉功能不全、失代偿、血运障碍,常发生溃疡或坏疽。溃疡或坏疽可单发,也可同时存在。除肢体严重缺血外,大多数有诱发因素,如失治、误治、外伤、烫伤等。溃疡和坏疽蛮多首先发生于足大拇趾或小趾,由趾端、趾甲旁或趾缝开始,然后逐渐向近端发展。下肢坏疽可及小腿,上肢坏疽很少超过腕关节。坏疽多为干性,以后继发感染而呈湿性。根据坏疽的范围,临床又可分为3级:一级坏疽:坏疽范围仅局限于趾(指)部。二级坏疽:坏疽延及趾跖(指掌)关节及足跖(掌)部。三级坏疽: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掌、背)或踝关节(腕关节)以上。7、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在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受累浅表静脉呈红色条索、结节状,伴轻度疼痛,急性发作持续2-3周后,症状消退,过一段时间又重复出现,病情可数月或数年而不被患者注意。8、雷诺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受情绪刺激和寒冷后,可出现雷诺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指(趾)苍白、发绀继而潮红。9、缺血性神经炎局部缺血性神经炎常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严重缺血而发生营养障碍改变的患者,而使神经处于缺氧状态所致。肢体常有触电样、针刺样剧痛,向肢体远端放射,并伴有发痒、麻木、蚁行感或灼烧感等感觉异常,在足部和小腿可见大小不等的麻木区,皮肤感觉,痛觉完全丧失,而且夜间加剧为其特征。
变应性血管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组织病理有白细胞核破碎的血管炎表现,有皮肤损伤,也有多个内脏损伤。本病轻重不 一,轻者仅有皮损,数周可愈,严重者可有多脏器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一、病因 发病因素较多而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药物及感染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药物有巴比妥酸盐类、酚噻嗪类、磺胺类、青霉素、碘化物类、阿司匹林及异体蛋白等。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病毒、链球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真菌及原虫认为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杀虫剂、除草剂及石油产物也与本病有关。此外有内在性的疾病,如冷冻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引起该疾病。 二、 临床表现 1.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 好发于青年女性,通常急性起病,常累及足踝或小腿,表现为可触及的紫癜、红斑、丘疹、水疱、荨麻疹、脓疱等,皮疹大小不等,部分患者自觉疼痛、灼热或瘙痒,皮疹可于数周或数月内缓解,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病情慢性化,预后遗留色素沉着斑。患者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关节痛、肌肉疼痛等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胃肠道受累,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可有泌尿系受累,发生肾小球肾炎。 2.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 多脏器受累,病情较重。由于脏器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受累,因此弥漫性渗出和出血灶多在脏器之内。脏器受累表现多为急性发病,通常有头痛、不规则发热、不适、乏力、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症状。病程不一,轻重不同,若是一次接触抗原,约3~4周愈,若反复多次接触抗原,病情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预后取决于受累脏器和病变程度。 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血清总补体降低,严重者可有血尿、蛋白尿。 2.组织病理 典型表现为真皮上部以小血管为中心的节段性分布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闭塞、血管壁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及坏死,红细胞外溢,血管壁及周围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伴有核碎裂。 四、 诊断 以下肢发生红斑结节为主,有压痛,也可伴有紫癜、紫癜性丘疹、风团、丘疱等皮损。皮肤组织病理表现血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多核白细胞及纤维蛋白沉积,血管周围有多核白细胞浸润,伴有核尘及红细胞渗出,根据以上特点可明确诊断。 五、 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饮食,避免受凉,抬高患肢,寻找并去除可能病因。 2、症状严重伴有皮肤溃疡或有系统症状者可口服免疫抑制剂。 3、三氧净血治疗:医用臭氧治疗自体血回输、肌内注射、动脉注射和直肠吹入。
1、Buerger试验:平卧抬高下肢45°,持续60″,肢体远端保持淡红色或轻微变浅色,如呈苍白或蜡纸样色,提示肢体供血不足;再将下肢下垂于床边,正常人皮色可以在10″内恢复,如果恢复时间超过45″,进一步提示下肢供血缺乏,可以明确肢体缺血存在。 2、动脉硬化检测:测定肢体不同平面的血压,可初步判定动脉狭窄闭塞部位和程度。正常踝/肱指数(ABI)≥1,ABI在0.6~0.8时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ABI<0.4时,患者可能出现静息痛。踝部动脉收缩压在30mmHg以下,患者将很快出现静息痛、溃疡或坏疽。 3、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下肢任一节段动脉,可了解血管形态、内膜斑块的位置和厚度等。可以明确病变动脉狭窄闭塞部位、程度、斑块钙化情况。还能测定大隐静脉口径,了解分支情况。 4、磁共振血管造影MRI: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髂-股动脉和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等病变均能作出影像学检测。与造影剂联合使用可以增强血管内信号,提高图像质量。 5、螺旋CT血管造影:高速螺旋CT进行3~5mm厚断层扫描,经过三维重建,可以得到动脉的立体图像,称为螺旋CT血管造影(CTA)。目前因其无创、血管显影清晰易逐渐成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6、DSA检查:DSA检查尽管为创伤性检查,仍然是诊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金标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为:受累动脉严重钙化,血管伸长、扭曲,管腔漫性不规则“虫蛀状”狭窄或节段性闭塞。
小腿静脉曲张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在下肢。 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使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网络上常有敷药放血来治疗静脉曲张的广告,但这是错误且没有效用的,只可能会增加腿部溃烂的风险原因如下:静脉局部放血淤积症状会减轻,但是静脉很快恢复到充盈状态;放血会导致血肿或感染的概率增加; 中药敷久了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患处容易溃烂; 久站的服务业者容易被静脉曲张缠上,以下几种类型也需注意保养:如教师、厨师、售货员等;长期坐着的人群,如公务员、医生、白领等;长期负重的人群;孕产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 静脉曲张不仅是影响美观,严重的静脉曲张一直不治疗,可能发展为静脉血栓。静脉血栓若不治疗,容易发生肺栓塞,进而危及生命。若是轻微的静脉曲张,就透过注射泡沫硬化剂,把静脉闭合掉就可改善;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ETVV静脉腔内综合治疗体系手术治疗。 防范胜于治疗,静脉曲张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预防非常重要。以下列出医学专家给出的5个防治方法: 穿弹力袜: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利用外在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帮助腿部血液循环更新,建议在有站立需要时穿戴。 轮替站立:静脉曲张要避免长期站立或者坐着不动,要学会自我调节的站立,比如轮换左右腿来站立。 踮脚尖运动:需长时间站立时,可维持踮脚尖动作3秒,重复3次,收缩挤压双侧小腿后部肌肉,增加血液回流。 睡时足部垫高:睡眠时,可把双脚轻轻用枕被垫起15厘米左右,促进双脚血液流动,舒缓静脉压力。 适量运动:要适当进行腿部运动约1小时,步行、慢跑、游泳、骑单车等都有助强化小腿肌肉,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