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到阿司匹林都不知道从哪开头...... 感觉对于这个药物大家都很熟悉了,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可是每每看到因为吃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的患者 看到那些担心出血擅自停用阿司匹林而导致心梗、脑梗的患者 又坚定了我写下去的理由 吃了怕出血,不吃怕血栓,该何去何从? 阿司匹林该不该吃?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怎么避免胃出血? 一直困扰着大家 今天就来说说阿司匹林使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希望对您有帮助 “三大纪律”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二级预防,如果没有禁忌症,必须应用阿司匹林。强调对于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一般外周血管狭窄超过50%)这部分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阿司匹林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一级预防,只有在获益明显超过风险时,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才有意义。(一级预防参考道听途说阿司匹林“跌落神坛”,自行停用,却让自己“坠入深渊”) 三、有阿司匹林过敏、哮喘等人群禁用,其他人群权衡获益/出血风险用药,不可盲目停用、加减用药,一定咨询专科医生。 “八项注意” 第一项注意:正确服药时间。 阿司匹林肠溶片服药时间应该是空腹服用。所谓空腹就是餐前1小时或者餐后2小时都算空腹。有的患者早上空腹吃的药,马上就吃早餐,这不属于空腹。至少也应该是餐前30分钟,最好是一小时。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目的是为了阿司匹林在小肠内溶解,从而减少对胃的损伤。且肠溶片是在碱性环境中崩解,如果食物呈碱性,则会导致在胃内崩解。 特别提醒越是胃不好的人群,阿司匹林肠溶片越是应该空腹服用。 而对于普通阿司匹林片则应该是餐时服用,减少对胃的刺激性。本人更倾向于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第二项注意:按照正确剂量服药。 根据《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及《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临床手册》中建议75~100 mg/d)。急性期应根据医生指导,采取负荷剂量。用少了起不到抗栓作用,用多了增加出血风险。 第三项注意:坚持每天吃阿司匹林。 晨起口服还是睡眠前口服,目前没有统一定论。晨起还是晚上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吃。 阿司匹林口服后在胃和小肠迅速吸收。口服阿司匹林平片后30—40 min血浆水平达峰值。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后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3~4 h左右血药浓度达峰值。如果需要快速的抗血小板作用,在服用肠溶或肠溶缓释阿司匹林时应嚼服。阿司匹林清除虽然很快,但其抗血小板作用持续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直至新的血小板产生。因此,每天口服1次即可。 有些人隔一天一吃或者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第四项注意:胃不好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对于活动性胃或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应该考虑先治疗溃疡。而对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的患者,阿司匹林需要谨慎应用。必要时可联合抑酸药物。 第五项注意: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应注意需在血压控制稳定(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治疗,多数需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值[1]。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怎么做呢?⑴要熟悉降压药及其他相关药物的特点,要记住服用药物的种类、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⑵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给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⑶高血压患者要认识药物治疗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防止发生血压降低过快和过低,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出现,提高生存质量。避免漏服药物的小窍门2.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1)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参加社区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或俱乐部,病友交流,学习防治高血压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①学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②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有无其它健康危险因素及自己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③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适量锻炼身体等;④坚持遵医嘱用药,定期看医生;管理好血压,同时也可有助于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的防治。(2) 学会家庭自测血压要密切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并做好记录,发现了异常变化要及时反馈给自己的主管医生。目前主张高血压病人在家中自备血压计,进行家庭测压,提供医师参考,参与高血压的治疗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要过分计较某次的血压高低,因为血压是波动的,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数值有所不同。(3) 定期随访在长期治疗中,要定期看医生,以便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强化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情较重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2]应每月随访一次,病情较轻高血压患者(即轻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者舒张压90-99mmHg)[2]每3个月随访一次。(4) 及时就诊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一定不要拖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当出现血压波动大,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时候,更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本文系好大夫在线编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是一种全世界人们最为熟悉不过的药,它与青霉素、安定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 一百多年前,德国拜耳公司发明了阿司匹林,最早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及抗风湿治疗。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有学者发现阿司匹林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因为绝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凝固、堵塞血管造成的,而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固(主要通过防止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并且非常便宜。 因此,阿司匹林是预防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最常用药物。那么对于那些经过专科医生评估后必须要吃阿司匹林的患者朋友来说如何吃,什么时间吃,吃多少合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药物,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容易损伤消化道 这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直接刺激作用,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磷脂层,破坏胃黏膜的疏水保护屏障,同时抑制胃黏膜的环氧化酶的活性(COX-1,COX-2),导致前列腺素(PG)生产减少,而前列腺素主要是调控消化道血流和黏膜功能的,前列腺素减少是引起消化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司匹林可能妨碍溃疡愈合 阿司匹林使溃疡者出现出血、穿孔的危险性增多4~6倍。 对于有消化道溃疡、出血性的胃病患者,一定不能盲目跟风服用,可以配合消化道抑酸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雷尼替丁等使用。 在消化内科常有因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住院的患者,当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期间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色液体的患者需特殊警惕。还有部分病人会出现皮肤瘀斑,极少部分病人出现哮喘,过敏、痛风、荨麻疹等症状。 怎么吃才能更安全呢? 空腹吃还是餐后吃? 大部分患者朋友都说餐后胃内有食物,可以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事实是这样的吗? 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阿司匹林肠溶或肠溶缓释剂,有一层耐酸包衣,保护它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在饭中或饭后服,肠溶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因此,肠溶或缓释剂最好空腹服用。 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呢? 到底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阿司匹林,目前尚无定论。 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性的,持续于整个血小板生命周期(7~10天),因此理论上讲每天晨起或睡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相同的,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所以过分强调固定某一时辰服药不一定必要。 此前有研究认为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有研究对早晨或晚上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血压进行了观察,并未发现不同时间用药可以对血压产生影响。 因此不要纠结早晨还是晚上服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每天服药。 阿司匹林吃多少合适? 高危患者应该坚持长期用药,二级预防人群通常是终生抗栓治疗。 大量研究证实,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 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最佳。所以我们建议每天口服100mg每天。 超过上述剂量后,随剂量增加,其抗血小板作用并未增加,但不良反应反而增加;而剂量过小时,疗效不确定。 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遇到急性心肌梗死时候,阿司匹林口服300mg一次嚼服以尽快的让阿司匹林在胃内吸收,尽快起效。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12月20日 · 《中国循环杂志》官方帐号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官网近日发布新闻,称他汀有六大谣言。 之所以指出谣言,故事始于59岁的电工雷蒙德。 “我犯了个愚蠢的错误,这几乎要了我的命。”他因心梗住院后后悔地说。 雷蒙德血脂高,但却听信网络和电视不实报道,认为吃他汀无益有害,就没吃医生开的药。 而他汀却正好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克星”。 他汀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其有效性、安全性,至少被27项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证实。其中每项试验至少纳入了1000例患者。 雷蒙德犯的错误并非个体现象,很多人都会出现认识偏差。毕竟现实中,谣言总比真理的“腿”要快。 为此,ESC对常见的流言进行了辟谣。 1、错误想法: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没有胆固醇就无法生存。胆固醇并非那么“坏”。 事实:胆固醇确实必不可少,形成胆酸、构成细胞膜、合成激素都需要它。不过胆固醇在血液中存在于脂蛋白中,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形式。 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在血管中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进而限制血液流动,导致心梗、脑卒中等的发生。全球每年约有300万死亡与LDL-C水平升高有关。 2、错误想法:吃高胆固醇食物又不致死,美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取消了对于膳食中摄入胆固醇的限制。吃他汀,只不过是药厂推销药物的一个噱头。 事实:体内循环的胆固醇85%是有肝脏合成的,与饮食无关。食物来源的胆固醇为次要补充,吃适量的鸡蛋、黄油等不会增加血胆固醇水平。但这里说的是适量。 上海疾控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高胆固醇食物吃多了,血脂异常风险就会增加,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敏感。 膳食胆固醇摄入每增加100 mg,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0.6~1.0 mg/dl。而有研究显示,总胆固醇水平增加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
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地、民族,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高脂血症、交感神经的兴奋、空气中pm2.5的浓度。以上统称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控制总热量摄入,通过体重计算每日摄入能量,维持正常的体重、腹围; 2、制定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以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尽量减少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动物油脂的摄入。推荐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瘦牛肉等,食用植物油或橄榄油,减少脂肪的摄入。限制含糖食物,减少对总热量以及血糖的影响。增加膳食纤维,如蔬菜、瓜果的摄入,改善动脉硬化的进展; 3、戒烟、戒酒,合并高血压或心衰者限盐。
一百多年前,德国拜耳公司发明了阿司匹林,最早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及抗风湿治疗。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有学者发现阿司匹林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因为绝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凝固、堵塞血管造成的,而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固(主要通过防止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并且非常便宜。 因此,阿司匹林是预防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最常用药物。那么对于那些经过专科医生评估后必须要吃阿司匹林的患者朋友来说如何吃,什么时间吃,吃多少合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药物,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容易损伤消化道 这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直接刺激作用,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磷脂层,破坏胃黏膜的疏水保护屏障,同时抑制胃黏膜的环氧化酶的活性(COX-1,COX-2),导致前列腺素(PG)生产减少,而前列腺素主要是调控消化道血流和黏膜功能的,前列腺素减少是引起消化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司匹林可能妨碍溃疡愈合 阿司匹林使溃疡者出现出血、穿孔的危险性增多4~6倍。 对于有消化道溃疡、出血性的胃病患者,一定不能盲目跟风服用,可以配合消化道抑酸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雷尼替丁等使用。 在消化内科常有因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住院的患者,当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期间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色液体的患者需特殊警惕。还有部分病人会出现皮肤瘀斑,极少部分病人出现哮喘,过敏、痛风、荨麻疹等症状。 怎么吃才能更安全呢? 空腹吃还是餐后吃? 大部分患者朋友都说餐后胃内有食物,可以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事实是这样的吗? 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阿司匹林肠溶或肠溶缓释剂,有一层耐酸包衣,保护它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在饭中或饭后服,肠溶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因此,肠溶或缓释剂最好空腹服用。 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呢? 到底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阿司匹林,目前尚无定论。 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性的,持续于整个血小板生命周期(7~10天),因此理论上讲每天晨起或睡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相同的,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所以过分强调固定某一时辰服药不一定必要。 此前有研究认为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有研究对早晨或晚上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血压进行了观察,并未发现不同时间用药可以对血压产生影响。 因此不要纠结早晨还是晚上服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每天服药。 阿司匹林吃多少合适? 高危患者应该坚持长期用药,二级预防人群通常是终生抗栓治疗。 大量研究证实,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 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最佳。所以我们建议每天口服100mg每天。 超过上述剂量后,随剂量增加,其抗血小板作用并未增加,但不良反应反而增加;而剂量过小时,疗效不确定。 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遇到急性心肌梗死时候,阿司匹林口服300mg一次嚼服以尽快的让阿司匹林在胃内吸收,尽快起效。
各位患者大家好,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可能。那么, 冠心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冠心病要怎样保养?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七个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预防猝死,更好应对病情的冠心病日常保养方法,帮助大家更健康的生活。 1戒烟戒酒 杜绝烟酒。据研究,有高达21%的心脏病猝死是因为吸引发的。每天抽烟的人因为冠心病而死亡的概率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出67%,而每天抽烟达到25根的,死亡率高出不抽烟的三倍。而戒烟可以让危险性逐渐下降,一般五年左右即可减至不抽烟的水平。 2稳定情绪 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和精神高度紧张,否则会导致内分明功能紊乱而导致心机突然缺血,危险极大。 3预防便秘 如果患者便秘,会导致排便的时候腹压增大,从而影响心脏,容易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所以平时要多吃点纤维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缓解便秘。 4预防和治疗高血脂 高血脂是导致和加剧冠心病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不要吃胆固醇高和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含糖多的食物。 5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除了会引发中风外,也可能会导致心脏猝死。因此,高血压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血压大幅波动。平时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长期坚持用药。 6每天喝杯野兰荞茶 野兰荞茶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帮助缓解便秘,延缓衰老,同时协调人体机能。 而且野兰荞茶李曼含有丰富的芦丁,这种物质可以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预防血管硬化,调节血脂,减少血管垃圾形成。此外,选择天然硒野兰荞茶效果更好,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这种物质可以清洁血管,因为硒能够促进受损的血管修复,同时减少血管胆固醇的堆积。提高清除人体自由基能力,提高免疫力,很适合冠心病患者平时饮用来辅助调理。 7合理用药 冠心病患者最好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必备的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以及速效救心丸等。一旦出现疾病发作信号,立即服用,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疾病的发展程度。另外,冠心病患者每天可以服用50毫克的肠溶阿司匹林片,有助于预防猝死。 上面就是要和大家分享的冠心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冠心病要怎样保养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冠心病猝死听着就很吓人,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是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坚持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冠心病猝死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