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眠环境嘈杂、光线强烈、空气不流通; (2)穿的衣服不舒服,尿不湿穿戴过紧,包被过多,过热或者过冷; (3)睡前喂哺过度,消化不良,肠痉挛; (4)睡前嬉笑过度、激烈活动,过于兴奋; (5)白天或者睡前受到惊吓; (6)睡眠哺乳联想,常见母乳喂养小孩,只是有些宝宝翻个身就能睡着,而有些宝宝因为睡眠--哺乳联想而需要不断吸吮妈妈乳头才能再次入睡; (7)枕头、睡姿是否合适; (8)疾病原因,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肠道寄生虫感染(蛲虫)、湿疹、脑发育异常、感冒或者肠炎等生病了,这个就得到医院检查了。 (9)阵发性哭闹,要排除肠套叠
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常见情况有以下情况: 1,如吃普通奶粉后皮肤短时间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呕吐、出现大范围湿疹等为表现。 2,慢慢出现大范围湿疹、便血、肛门出血等为表现。 3,慢性腹泻、便中带血、或打嗝放屁腹胀明显,生长缓慢表现。 4,早期出现喘息,或反复感染或咳嗽长期迁延不愈,但抗过敏治疗有效。 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判定孩子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CMPA)?这个实验就叫诊断性回避试验。 只要怀疑CMPA,家长可以进行诊断性回避试验:立即停止婴幼儿食物中的牛奶及制品。更换氨基酸奶粉(如纽康特)。回避时间常建议为2~4周。如果看到效果,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就基本确定了。 牛奶蛋白过敏了,能吃羊奶粉吗?对人工喂养儿来说,如果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应严格禁止食用牛奶为基质的配方粉、含牛奶蛋白的辅食及其它奶制品,如羊奶等。回避期间的食物应是深度水解配方。但有19%的孩子有可能还是会过敏。 对严重过敏或危及生命的表现者,还是首选氨基酸配方粉。对6个月以上婴儿,确实不能接受氨基酸的味道或不能承受氨基酸粉的费用,可选豆基配方。若2周内症状没有改善,说明婴儿对豆基配方也过敏,只能选择氨基酸粉。 对2岁以上幼儿或儿童,回避期间食物应为固体食物和不含牛奶蛋白的液体食物。应严格避免羊奶及制品,因羊奶与牛奶蛋白之间有高度交叉过敏性。一定要注意隐藏于食物中的过敏原。 据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不是终身存在的,75%在3岁左右能够好转。 孩子是否真正的牛奶过敏,有条件的话,还是在医生指导下做一些化验,比如血常规,过敏源检测,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试验。当然,实验室检查如果是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吗?忌口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要看到效果需要一个过程,至少2到4周以上,不能太急躁。很多家长吃了几天,觉得没效果,就认为医生的诊断有问题。世界上没有神医,更没有神药,药到立即病除的药物是不可能有的。 家长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身体是有智慧的,孩子不爱吃的食物不要强求孩子吃,越小的孩子灵性越高。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对大多数的家长来说都是持久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多观察,记录食物日记很重要,尤其是要开始添加辅食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发现有过敏的食物及时回避,避免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同时定期到专科医生那里复诊,听取医生的营养指导建议。 本文系蔡雪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如有下列临床症状需要作胃镜检查: 1、与饮食有关的反复呕吐、嗳气、反酸、腹胀; 2、反复腹痛,定位不确切,可局限于心窝部,也可见于肚脐眼周围,呈间隙性,腹痛无规律,可发生于夜间和清晨,但无肠道寄生虫感染史; 3、原因不明的呕血或拉黑便,大便隐血检查多次呈现阳性结果; 4、具有胃病家族史,孩子病程在3个月以上,伴有面黄、消瘦、贫血和上腹痛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是不能替代的。对观察了解有无食道、胃、及十二直肠降部的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常规做胃镜是不舒服,可选择无痛胃镜(全麻下)。排除外科疾病后,应做好做胃镜的心理准备。
1.怎么诊断牛奶蛋白过敏? 食物过敏主要是针对蛋白质过敏,很多食物都含有蛋白质,但牛奶蛋白过敏是最早发现而且发生率最高的。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有三大症状,第一是消化道症状,孩子可能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胀、便秘,甚至大便带血;第二是皮肤症状,孩子会出现急性的荨麻疹,或是慢性的湿疹;第三是呼吸道症状,孩子频繁出现不知原因的咳嗽、打喷嚏等感冒样症状,严重的还会有哮喘。 2、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不能单纯依赖实验室检查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诊断呢?其实检查并不能百分之百确诊过敏。一方面,过敏源检查需要体内对过敏源有了反应值之后才能测到,刚出生的孩子过敏值几乎是零的水平,从发生过敏到产生能被测到的反应值,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测的结果就可能是阴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过敏有很多机制,常用的过敏检测只针对免疫球蛋白IGE,而对于非IGE过敏,就不一定测得到了。此外,我们测的过敏源种类是有限的,很可能查的过敏源正好都不是孩子过敏的对象,也会导致查不到。所以过敏诊断不应该依赖于检查,而更应重视症状。 3、诊断金标准:食物回避加激发实验 出现类似的症状以后,还要做一个食物回避加激发实验。孩子的食物种类很少,如果发现对某种食物有反应,就把这个食物停掉不吃,如果症状有好转,就叫回避实验阳性。回避实验阳性之后再吃这种食物,症状又出现了,就叫激发实验阳性。回避加激发实验阳性,是诊断婴幼儿过敏的金标准。 4、牛奶过敏的宝宝要喝特殊配方奶粉 婴幼儿必须吃奶制品的时候,出现牛奶过敏就要改吃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这类奶粉分成三级:第一级是氨基酸配方,严格来说,这种奶粉是植物氨基酸的组合配方;第二级是深度水解配方,这种奶粉是真正的把整个牛奶蛋白水解成特别小的短肽;第三级是部分水解配方,相对深度水解配方来说,它的短肽更长一些。治疗牛奶蛋白过敏,主要选择前两种。
图片来自医学网站便秘的诊断标准是依据罗马三 标准 1.每周只排便2次或更少 2.每周至少有1次排便困难 3.大便潴留 4.排便时疼痛或困难 5.排出的大便粗硬,堵塞马桶 6.腹部查体能触到粪块阳物 宝宝出现一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便秘持续时间超过1周 2.大便带血,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出现烦躁,精神差 4.腹痛明显,有便失禁发生
便秘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儿童排便功能障碍症候群之一,90%以上属于功能性便秘(FC)的范畴。儿童便秘可起始于婴儿及新生儿期,约1/3患儿的症状会持续至成人期,表现为慢性顽固性便秘,有些甚至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度溺爱,饮食过于精细化,儿童便秘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小儿便秘的常见病因如下1.饮食习惯:营养过剩,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超标。食物过于精细,粗纤维含量较少,对儿童的肠道刺激不够,导致排便困难。 缺少蔬菜和水果。饮水量不足,大便过于干燥,不易排出。 2.排便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对宝宝进行排便功能的训练。如未对宝宝排便进行一定的能力训练,造成儿童的肠管肌肉较为松弛无力,无法顺利排便。 患儿担心排便疼痛,对于排便过程恐惧,加重临床症状。 环境改变(儿童适应环境能力差,改变生活环境或排便场所,甚至改变排便器具),均易导致便秘。 3.运动量不足(尤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学后,学习紧张,学习任务重,再加上课后补课,坐的多,运动的时间减少了,肠蠕动次数减慢,造成便秘。 4.内分泌功能紊乱(少数):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缺钙或低钙血症;糖尿病等。 5.极少数患有肠道及肛周疾病引起。6.医源性因素:药物因素(可待因、吗啡、止泻药、铁剂等);长期卧床制动(如脑瘫及外伤瘫痪);盆腔手术,肛管直肠及子宫手术。 7.结直肠功能性病变: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盆底疝;耻骨直肠肌综合症等。 8.结直肠外的病:中枢神经病变(各种脑部病变,脊髓损伤等);支配神经病变(先天性巨结肠等)。 9.直结肠器质性病变:结肠机械性梗阻(良、恶性肿瘤、扭转、炎症、吻合口狭窄、肛管狭窄等);结肠神经或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等。 本文系蔡雪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不是任何情况下,宝宝都可以接种疫苗的。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则暂时不宜接种疫苗。 1.常发荨麻疹、气喘,有严重过敏性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否则会引起过敏反应。 2.有癫痫和脑发育不全的宝宝,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接种。 3.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因为在他们的体内缺乏制造免疫力的材料,或形成免疫力的功能不健全。 4.宝宝发热时或患急性传染病时暂不宜接种,否则会加重病情。 5.宝宝有严重湿疹、化脓性皮肤病,要暂缓接种。 6.有严重心脏病、肝炎、肾病、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勉强接种了可使病情加重或疫苗产生的抗体效果变差。 本文系蔡雪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消化科的医生,经常会有家长问:宝宝的大便怎么变成绿色的了?正常吗? 孩子大便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饮食的种类、量、次数等。当排绿色便时应分析原因正确对待。正常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可以偶而呈现浅绿色。 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那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现! 造成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为母亲进食刺激性食物,高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或母亲情绪焦虑、紧张等。其次,牛奶中如果加糖,或者牛奶中含有较高糖分,孩子的粪便会变绿或呈凝乳状。 较大一些小孩辅食中添加了蔬菜、果汁,同样也可以拉绿便,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 晚上着凉后肠蠕动加快,也可以导致患儿排绿便,如大便次数不多,性状无改变不做治疗,否则可能是腹泻了,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做大便化验,由医生给出治疗上的建议。
孩子脸上有白色的斑块,民间叫做“虫斑”,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然后给孩子吃打虫药。事实上这叫一种“白色糠疹”的皮肤病,发病原因不清楚,但更容易在天气干燥的季节出现,一般会自己好,也可以抹点润肤剂。和蛔虫没有关系,不需要因此去吃打虫药。 磨牙也是孩子常见的问题,5-30%的孩子会有这个问题,压力和焦虑会增加磨牙的机会,少部分可能和中耳炎、牙周炎有关,大多在恒牙出来后会消失,也没有证据证明和蛔虫有关。 肚子不舒服可以是蛔虫症的一个表现,但肚子不舒服的原因也有很多,从肠胃炎到便秘都可能表现为肚子不舒服,所以我们也不能单纯依据肚子不舒服来判断肚子里有没有蛔虫。 不需要常规吃打虫药总体上讲现在有蛔虫的孩子很少,不需要常规吃打虫药,也不需要总担心孩子有虫,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有蛔虫的孩子也没有特征性的表现,确认有没有需要化验大便,不要常规吃打虫药,也不能根据自己的猜测给孩子吃打虫药。
父母小时候的记忆~宝塔糖很多父母可能都记得小时候吃宝塔糖的事,宝塔糖虽然叫糖,但实际是一种打虫药,为了让孩子们愿意吃下去,加了很多糖做成宝塔的样子。那时候的食品很匮乏,宝塔糖因为味道不错,孩子们都喜欢吃,现在也有成为很多大人的记忆。 那时候的卫生条件很差,蛔虫之类的寄生虫感染率很高,所以那时候国家曾经推广全民服用宝塔糖打虫。也可能因为对小时候打出的蛔虫印象深刻,现在有了自己孩子,常常会想,为什么不给孩子吃打虫药呢? 在城市蛔虫感染率很低了!20世纪50年代,国内蛔虫的感染率大约是80-90%,所以后来全民吃宝塔糖驱虫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蛔虫这样的寄生虫的感染率也越来越低了。 根据2008年对全国35万余人的调查,蛔虫感染率大约12.7%,比全民驱虫的时代下降了大半。而在有些地区的感染率更低,2006年杭州西湖区抽检,感染蛔虫的为1.93%。2010年,北京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约为0.25%了。 宝塔糖里的药物叫做磷酸哌嗪,它能麻痹蛔虫,让蛔虫不能吸附在肠子上,然后被排出来。磷酸哌嗪虽然副作用比较少,也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现在也基本被能杀死蛔虫及其虫卵,而且更安全的肠虫清所取代。 肠虫清也只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也有引起脑炎综合征的风险,虽然概率极低,但为了少数感染者让全部孩子一起吃打虫药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现在的孩子不需要常规吃宝塔糖了。 如何判断孩子有蛔虫?有蛔虫的孩子很多都没有任何症状,有些孩子有轻微的肚子不舒服,有的因为虫卵跑到肺里然后引起咳嗽,有的因为蛔虫钻到胆道引起剧烈疼痛,严重的可能因为蛔虫把肠子堵住了然后需要做手术。 正是因为有蛔虫的孩子表现不一,所以我们不能依靠症状去判断孩子有没有蛔虫,除非化验大便看到了虫卵,或者孩子大便拉出了蛔虫,才能确定孩子是不是有蛔虫。 而且,现在总体有蛔虫的孩子很少,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很好的城市里,不要因为自己当年打过虫而总怀疑孩子肚子有虫,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你真的怀疑可以去医院给孩子化验一下大便确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