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中国有30%的成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很多人甚至有一些医生将斑块简单地理解为:软的危险,硬的无危险,因为软斑为不稳定斑块易脱落会引发脑梗死,硬斑属于稳定性斑块则不会脱落。其实,这种认知并不完全正确。大家谈论的软斑、硬斑,实际上是在说斑块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判定斑块危险等级的重要指标,而软硬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并非判定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斑块的结构特征,如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等,以及患者自身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控制状态进行综合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存在的血小板、脂质等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如同厨房下水道管道里积存的油污,时间久了导致下水道堵塞。它的成分比较复杂,有些比较稳定,有些容易破损。正常情况下,斑块表面包裹着一层纤维帽保护。易损斑块,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下,造成血压升高、血流冲击或者血管痉挛时,纤维帽就会破裂,使斑块内的脂质等物质涌出,导致红细胞、血小板等聚集,形成血栓。如果堵塞住脑血管,将引发急性脑梗死。所以,易损斑块可以说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枚枚“不定时炸弹”,只要有足够让炸弹引爆的条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它就可能随时爆炸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或致残。那么怎么识别斑块的好与不好(是否稳定)。首先,看形态。表面光滑、外形规则的斑块,不易破裂;外表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即使结构较硬,也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破裂。例如,表层纤维帽厚薄不均的斑块,在遭遇血压起伏时,很容易破裂。破裂后斑块内粥样物质释出,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造成脑动脉主干的栓塞,可能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其次,看成分。钙化斑块较硬,按常理来说应该较为稳定,但如果斑块形态不规则,也容易破裂。破裂后,细小斑块被冲到颅内血管,形成脑梗死。这种梗死,很难通过溶栓等治疗手段清除。最后,斑块所处的位置也很重要。如果斑块处在血管的分支部位,受到的血流冲击力不同,影响其稳定性,也容易造成斑块的破裂与血栓的发生。因此,大家不必在检查出是软斑块后,心情紧张、思想负担重;当然,也绝不能发现是硬斑块后,就高枕无忧,疏于防范。不少人生活中存有误区。在一家医院查出颈动脉斑块后,即使不严重,颈动脉狭窄程度还不到50%,也会提心吊胆,担心哪天突然发生脑卒中,往往辗转多个医院检查。实际上,人从出生开始,血管就像管道一样开始长“垃圾”,管壁出现斑块。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增厚变硬,导致血管逐渐狭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有斑块不等于就会脑卒中,如果是稳定型斑块并且血管狭窄程度不严重,定期复查就可。如果超声检查出颈动脉狭窄程度在50%以下,平均一到两年查一次即可;狭窄程度50%-69%,半年至一年查一次,并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积极降脂、降压、调糖等,以降低风险;狭窄程度70%以上,3-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同时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应接受外科手术(斑块切除)或进行支架介入治疗。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在重度(70%)以下者,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对于斑块导致血管重度狭窄(70%-99%)的患者,特别是临床出現脑缺血症状者,建议尽快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斑块切除,特别伴有钙化的斑块)或支架介入治疗。稳定斑块预防血栓的基础药物: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但一定要保证血压、血糖稳定并戒除烟酒。
面对经常被问及晚上难入睡、睡不好的问题,我查阅了一些有关自我调理方法的资料,汇总如下,希望帮到大家有个好睡眠。【希望您读后给个好评或点赞】 长期晚上睡不着容易造成失眠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直接性影响。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所以掌握一些促进睡眠的妙招,帮助自己和家人远离失眠的烦恼是很有必要的。 1、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全身放松的卧姿,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2、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顺从你的天性,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建立良好的生理时钟。遇到周末假期,避免睡懒觉,睡多了对人并无益处。有时因事而晚睡,早晨仍应按时起床,避免生物钟的扰乱。 3、好的环境有助于快速入睡 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温度要适宜,气温以18~20℃最佳,尽量做到冬暖夏凉。如果室内空气太干燥,地板应洒水,也可以用加湿器。保持卧室空气流通,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 4、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上床前要情绪稳定,不要带着问题上床,暂时放在一边,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待第二天处理,闭上眼睛静静入睡。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的轻音乐或歌曲,使混乱的心情随着音乐节奏缓和下来。有些人对连续几天出现睡眠不好或失眠的情况感到紧张不安,认为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而这类担心导致过分焦虑,越是紧张,越想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5、坚持睡前的习惯性活动 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临睡前放松心情,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6、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7、使睡床单纯化 养成睡床只供睡眠用的习惯;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因为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常破坏了自己定时睡眠的习惯。 8、饮热牛奶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促使大脑分泌促进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9、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入睡 白天进行散步、气功、太极拳等运动,能够提高人体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使之有张有弛,有利于晚上安静入睡。但睡前半小时内不适合过劳过力的工作和运动,不要试图借剧烈运动使自己疲倦而入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有傍晚或晚上锻炼的习惯,最好能在睡前2小时进行。 10、忌服安眠药物 失眠者切忌未经医师处方,即自行购用安眠药物。即使明天要大考,一夜失眠也不一定影响成绩。而安眠药虽能使人入睡,但第二天药后的副作用,反倒对人身心不利。 11、饮食调理 晚餐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尽量少吃难消化或油腻有刺激味的食物。日常饮食上适量选食一些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食品,如河鱼、海鱼、牡蛎、虾、葵花籽、大枣、猪肝、猪腰、核桃、花生、苹果、蘑菇、豌豆、牛奶等。无论太饱或者太饿都会影响睡眠,饥肠辘辘不得入眠,但吃的太饱也会难以入睡,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晚餐七八成饱即可。睡前2小时应尽量避免饮用酒,咖啡,茶,可乐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不少人认为饮酒有助睡眠,虽然酒后容易入睡,睡眠却不易持久,醒后很难再入睡。 13、睡觉前洗个澡 洗澡可以提高体温,使人困倦。水温以37℃—40℃为宜,超过40℃会加快心跳、刺激交感神经,使人过于兴奋,难以入睡。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人在体温下降时容易入睡,而入浴后体温会有所上升,所以最好出浴后先稍事间隔,待体温下降后再就寝。 14、上床即睡 要按时睡觉,一般晚上不要超过11点,上床就关灯睡觉。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如果半个小时还不能入睡,最好不恋床,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伤,不要勉强入睡,起来干点事如看书或看电视,读一些轻松的书,听点舒缓的音乐,待有睡意时再上床 15、适宜的按摩也有助睡眠 (1)按摩穴位法:取涌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钟。如果结合温水洗足后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后缘与跟腱的中点。失眠穴:位于内踝骨与外踝骨连线,在脚底的中点。涌泉穴:位于前脚掌1/3之处凹陷中。 (2)摩擦涌泉穴;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请您给个好评吧!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我们神经科医生非常关注患者的血压情况。血压可以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舒张压是指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是我们测量血压时的低压。在工作中发现部分青中年人,由于精神压力大、休息不好、活动减少、腹型肥胖,在测血压时发现收缩压正常(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却是高的(90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仅120mmHg左右,但舒张压却高达100~110mmHg,并伴有头晕、胸闷不适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之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指人体在标准状态下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但舒张压≥90mmHg,好发年龄为35~49岁。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 那么,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吃药吗?我查阅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就这个问题深入的谈一谈。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受大脑支配协调,但在人体内还有一种神经不直接受大脑支配,这种神经叫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这一对神经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节内脏的活动,如心血管系统的心跳快慢、强弱,周围血管的收缩或扩张,甚至肾产生尿量多少,肠蠕动快慢等。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不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当交感神经处于激活状态时,周围血管收缩,由于年轻致大动脉(主动脉)弹性较好,在心脏排血流向主动脉时,有弹性的主动脉就较易扩张,因此心脏射血并不困难,收缩压(高压)不高,但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弹性回缩有力,加上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这时产生的压力—舒张压就会较高。这种单纯舒张压高的病人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这是因为交感神经激活,周围血管收缩的原因。 在高血压病的早期,中青年人交感神经处于过度激活状态,这时就容易心跳加快,周围血管收缩(阻力),脾气急躁,情绪不稳定,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大,表现为工作紧张时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休息时即降到正常。此外,舒张期升高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男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0cm),多合并血脂、血糖和尿酸等代谢指标升高。总之,舒张压升高与吸烟、饮酒、熬夜、不健康的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肥胖、工作压力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从65~75岁老年人高血压发病增长率仅15~18%,而从35~45岁的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发病增长率为62~74%。这意味高血压发病越来越年轻化,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多为中青年,是白领常见的高血压类型。舒张压升高对中青年危害巨大,明显增加冠心病的风险,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经过11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75%以上。虽然有研究发现,单纯舒张压升高近期后良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则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就可能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即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且随年龄的增长,可能出现全身动脉硬化,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因此,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治疗,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在早期进行非药物治疗(如减轻体重、低盐饮食、适量补钾、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等),当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舒张压仍不能降到90mmHg以下则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且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不要擅自停药,但可在血压维持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减少药量。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 目前高血压诊治指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药物没有明确的推荐,从我的经验上首选扩张外周血管的长效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心率较快或心肌肥厚者可以尝试联合 β 受体拮抗剂,如倍他乐克缓释片、比索洛尔等,对减慢心率、降低舒张压效果更明显,但心率不快者要谨慎使用尤其注意用量适度。要记住:具体的用药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120/80mmHg)。此外,首次发现舒张压小于95mmHg的患者,可首选非药物治疗,如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情绪放松、低盐低脂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等方法对降低舒张压也是有效的。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会在方便时回复。
症状: 1.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待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 2.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 3.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故有气喘。 4.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变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一阵阵模糊。 防止血粘稠或消除血粘稠的办法,这就是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七点建议: 1.多饮水。水堪称为速效稀释剂。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时消耗的水,都是血液变粘稠的因素。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首先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其次是选择稀释效果好的水:盐水可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理想的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与组织细胞,值得提倡。 2.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水果;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蔬菜与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3.多食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是一种乳化剂,能使血中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降低血中胆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 4.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动物内脏如猪脑、猪肚、肥肠及动物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5.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脂质代谢。 6.戒除烟酒。 7.消除忧虑,情绪乐观,保持心理健康。 另外,就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以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 饭菜宜清淡,多吃杂粮和绿叶蔬菜、瓜果,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洋葱、黑木耳、西红柿、胡萝卜、橘子、苹果和奇异果等。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大量吸烟和饮酒,会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喝一大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平时还可多喝茶,喝茶不仅能补充水分,稀释血液,还可降低血脂。而散步、慢跑、做健身操等,可加速体内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同时,长时间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过重,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故应保持愉悦的心情,让自己从精神压力大的处境中解脱出来。如果生活饮食的调整仍无法改善,则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西医对于血脂高者用降脂药,血糖高者用降糖药,红血球变形性差者用三磷酸腺甘等。血脂偏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医生一般采用饮食、运动和药物综合治疗的办法来医治高血脂的患者。其中的饮食治疗是最最根本最安全的治疗方案。能降低血脂的食物有多种多样,以下简单介绍几样特别有效的食物: 燕麦 人在消化食物时,肝脏会分泌含有大量胆固醇的胆汁酸,以促进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而燕麦中的可溶性纤维则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胆汁酸,以阻止它发挥消化的作用,而迫使肝脏分泌更多的含胆固醇的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同时,燕麦中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皂苷素,它们都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所以,对防治高脂血症十分有利。 大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大蒜或服用大蒜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医生通过试验得出结论:每天服用7克大蒜素的人,其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血压明显下降。常吃大蒜之所以能降低血脂,是因为大蒜中含有丰富的大蒜素,大蒜素可在人体内分解成多种有机硫化合物,这些有机硫化物可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再者,常吃大蒜还能有效地预防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 茄子 茄子是夏秋季节人们常吃的蔬菜,如今出现“大棚蔬菜”后,即使是冬春季节,我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茄子。茄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助于降低血脂,这与茄子含有维生素P有关。维生素P不但可以降低胆固醇,还能增强微细血管的弹性,使血液畅通无阻,有着明显的降脂、活血和通脉的作用,是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高血脂症的危害性: 高血脂症危害性是很大的。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梗死、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另外一方面,高血脂症的病人常常伴有严重的脂肪肝,肝功能造成损害。当然还有一些高血脂症病人可以诱发胰腺炎、脸上的黄色瘤,也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等,这些患者都有高血脂症,形成代谢的紊乱,所以高血脂症的危害性很大,千万不能认为只是胖的问题。高血脂症合理膳食: 1. 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2. 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 3. 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以干豆计算,平均每日应摄入30克以上,或豆腐干45克或豆腐75--150克。 4. 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减少陆生动物脂肪,最终使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每日蛋白总摄入量的20%,每日总脂肪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5. 食用油保持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克为宜。 6. 膳食成分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和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具有降低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抗血栓、抗血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弹性,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中老年朋友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血脂的防治有很好的帮助。 7. 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毫克/日。 8. 保证每人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00克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比例。 9. 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 10. 膳食成分中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及微量元秦,但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11. 少饮酒,最好不饮。 12. 少饮含糖多的饮料,多喝茶;咖啡可刺激胃液分泌并增进食欲,但也不宜多饮。 5)高脂血症非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1.戒烟 吸烟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这一点已经被公认。同时要强调的是吸烟可以导致血浆HDL-C水平降低,戒烟以后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2. 增加体力活动或进行健身锻炼。这是高脂血症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能量物质的消耗,促使血浆LDL-C及甘油三脂水平降低,同时可升高HDL-C水平。有研究资料显示,一周步行13公里,大约可以抬高HDL-C水平10%。 3. 减轻体重 体重超过标准的患者,要坚决动员其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可采用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饮食中饱和脂肪及胆固醇含量,结合饮食与健身计划由专业人员监控进行。减轻体重、除了能使LDL-C水平降低和提高HDL-C水平外,还能降低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机会,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 目前专家推荐的从减少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为目的的控制饮食的治疗方案为: ①减少食物热量的摄取,保持标准体重。 ②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 ③减少脂肪的摄入,使其占总热量的30%左右。 ④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使其占脂肪量约30%。 ⑤适当饮用低度酒。主要目的是提供低脂肪饮食,但是,对于不同的患者,还得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 总之,建议减少食用红色肉类和奶制食品,多食疏菜、水果、豆类和鱼类(尤其是鱿鱼、鲑鱼、金枪鱼和鲭鱼)。除了调整饮食结构,减肥达到标准体重以外,健身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再辅以药物治疗,可望改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特别感谢:请您好评或点赞,我会为大家的健康写出更多更实用的好文章。
一、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内斑块形成或脱落导致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症状。 二、引起脑梗死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的管腔狭窄闭塞),其他病因还包括各种动脉夹层、动脉炎等。动脉粥样硬化可促使斑块形成导致脑血管狭窄,也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它们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便使这些患者容易患上脑梗死。 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和脑卒中史或家族书史、吸烟、酗酒、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中老年人、高盐高脂饮食等。 四、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表现:(1)症状: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五、脑梗死临床上有哪几种类型? 临床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六、什么是脑血栓形成? 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 七、脑血栓形成的前兆有哪些? 1、近期出现过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东西忽然落地; 2、突然出现短暂性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3、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却意识清楚,且很快恢复正常; 4、突然发生的持续性头晕,伴有恶心或、走路不稳,是脑血栓的前兆极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5、近期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6、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 7、“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栓塞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8、通过查眼底可检查出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或血脂,血黏度增高,脑血流图有供血不足的改变者,则更有可能发生脑血栓。 八、脑血栓形成的特殊检查有哪些? 心电图、血压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头CT或头核磁、颈部血管超声,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 九、如何预防脑血栓形成? 1、合理安排饮食,限制脂肪、盐分及糖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2、保证充足的饮水,防止血栓形成,戒酒戒烟; 3、生活规律,作息时间正常; 4、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合理地加强体育锻炼; 5、调节情志,不易大喜大悲,过于紧张、激动、忧郁等; 6、重视先兆症状,定期门诊随访。 十、脑梗死的预后情况怎样? 凡病情和动脉粥样硬化轻、心功能良好和侧支循环较佳者,治疗后多数恢复较好;少数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有昏迷及并发症或反复发作者预后不佳。 十一、脑梗死CT检查和MRI检查的作用是什么? CT扫描是诊断脑血栓形成较方便、便宜的检查。它可明确脑组织坏死(即脑梗死)的部位、大小、脑水肿的程度等对治疗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但在发病24小时以内常不能发现病灶,此时CT扫描的意义在于排除脑出血,为及早开始治疗争取时间。此外,CT的不足在于对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不良。 MRI检查可弥补头颅CT在24小时内不能发现病灶及对某些部位病灶显示不良的缺陷,尤其是MRI能显示较大的闭塞血管,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较贵,而且有些患者由于体内有不能取出的金属物品,如心脏起搏器、金属牙齿、骨折钉等而不能进行此项检查,限制了它的使用。 十二、脑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1、心肌梗死; 2、肺部感染; 3、尿路感染; 4、肾功能不全; 5、压疮; 6、关节挛缩; 7、应激性溃疡; 8、继发性癫痫; 9、痴呆。 十三、如何预防脑梗死?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忌烟酒;重视脱水、腹泻、大汗等易促发脑梗死的情况;定期门诊随访,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提示:阅读后可以提出您的疑惑或发起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感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因, 在肺外结核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可以分为炎症渗出期、分隔形成期、致密分隔期、脓胸期、脓胸后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为什么容易形成分膈、包裹呢?这是由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他们的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及其分解产物是凝血发生的主要物质之一,具有凝聚作用,这就使胸液黏稠并容易产生蛋白凝块,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使积液呈多房小腔分隔、包裹改变,从而影响胸腔积液的吸收。 结核性胸腔积液形成分膈后,对胸腔积液的引流造成一定的困难;形成结核性包裹后,药物难以直接到达,并容易反复出现积液。通俗一些的话来讲,形成了包裹后就像有了个小房子,而机体不会让小房子空着的,里面会反复产生胸水。 结核性胸膜炎长期控制不住,会进一步发展,甚至胸膜粘连肥厚导致临床胸膜腔穿刺引流失败,使患者病程延长,使治疗变得棘手,最终发展成为脓胸,形成大量致密分隔,包裹增厚,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最终发展成为脓胸,只能依靠纤维剥脱术治疗,手术出血多,创伤大。给病人带来痛苦。 所以一旦发现结核性胸腔积液,一定要尽快抽出胸水,并配合抗结核全身治疗,胸腔形成分膈、包裹、脓胸等,影响进一步的治疗。而无论病情发展到了哪一个时期,都要依据该时期的特点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