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例严重的脊柱侧弯病人。他早就知道了是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伴有后凸畸形。 有时出现下肢麻木感,有时正常。没有引起重视。 结果不小心的一次跌倒,出现脊髓不全损伤,瘫痪在床。 经过连续七个小时的手术,重度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后凸畸形患者,顺利安返病房。总是纠结为何不早治脊柱侧弯?脊髓神经是一次性的,不要等到伤及脊髓神经再手术,空余遗憾。看来医学科普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个固定棒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型号,一个固定棒上两种直径,以便于同时固定颈椎和胸椎,两个部位的螺钉直径不一样。 这个病例如果早期治疗侧弯,是可以避免瘫痪的发生。还是建议早些治疗脊柱畸形。
患者52岁,男性,腰痛五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3周。患者疼痛剧烈,影响睡眠,不能坐位 。mri示腰4/5椎间盘脱出,脱出的髓核进入椎管内,下位椎体的后缘。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切口7mm,出血很少。术中经镜下咬除部分椎板及关节突骨质,扩大椎管,然后完整取出游离的髓核2大块,解除了神经压迫,同时取出椎间隙内髓核,一共取出髓核组织3cc,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椎间孔镜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术前mri和ct:
这是2014年手术的一个颈椎病患者,当时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来医院手术。 可以看到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 手术后患者立即缓解,一周后出院。很快正常工作生活。 手术后照片恢复理想。 今天来咨询,将近日复查的颈椎核磁给我参考,发现手术后颈椎恢复很理想。 手术切口基本看不清了。反复触摸后有点红。 看来颈椎病手术没有啥大不了的,术后恢复快,连伤疤都不大。
先看看体型,有点胖,关键是手术台有点窄,上去后忽悠忽悠的。 遇到这样的胖子,对所有人和设备都是考验。准备工作就需要一个半小时。 气管插管无法使用口腔,只能鼻子?里面插管。连支气管镜都需要上场。 巨大的黄韧带骨化造成椎管极度狭窄,长度多个节段 手术中因为体型太胖,普通透视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需要特种设备。 好吧,手术刀口25厘米,逐层切开,然后再逐层关闭,缝了7层。 还好,顺利手术结束。 就是床显得有点小。。。。。 术后恢复显示手术有效 继续努力,让更多患者得到良好治疗。
现在开始做一个87岁颈椎病手术,心脏支架三次,心脏搭桥一次,左肺部分切除,腰椎术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风险很大,全院讨论都非常谨慎。 这种手术,需要全面监控心率,血压,动脉压,呼吸,血氧,脑电,脑组织血氧。。。。。。 手术后患者立即能活动双手双脚,说明神经没有副损伤 昨天手术患者,今天已经下地行走
这是一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转移到颈椎后,近一周快速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平面到达肋弓水平,双手麻木持物无力状态,故会诊后,转入骨科,第二天给予开放手术,肿瘤切除,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双手力量明显恢复,下肢也出现查体时疼痛觉。这类脊髓损伤手术越快越好。术后恢复程度与结束手术治疗的快慢早晚有直接关系。一、需尽快手术减压固定的原因1.脊髓压迫的不可逆性损伤风险肺癌骨转移至颈椎时,肿瘤破坏椎体及附件结构,导致脊髓受压。脊髓长时间受压会引起神经细胞缺血坏死,造成不可逆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甚至截瘫或四肢瘫。2.病理性骨折的稳定性破坏肿瘤侵蚀导致椎体强度下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进一步加重脊柱不稳和神经压迫。手术可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骨折移位。3.缓解疼痛与改善生活质量脊髓压迫常伴随剧烈疼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手术减压可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活动能力,为后续综合治疗(如放疗、靶向治疗)创造条件。4.延长生存期的潜在获益及时解除脊髓压迫可减少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部分患者术后结合放化疗可能延长生存期。---二、手术难点及应对策略1.解剖结构复杂-难点:颈椎椎体较小,周围有重要血管(如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术中易损伤。-应对: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如MEP、SSEP),精准定位肿瘤边界,避免误伤正常组织。2.肿瘤累及范围广-难点:颈椎转移瘤常同时破坏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结构,传统手术需前后路联合入路,创伤大、风险高。3.术后脊柱稳定性重建-难点:切除椎体后骨缺损需有效重建,防止塌陷。传统钛网可能因骨量不足导致支撑力弱。-应对:使用3D打印定制钛合金假体或骨水泥强化技术,增强重建结构的稳定性。4.术后并发症管理-难点:术后易发生感染、脑脊液漏、内固定松动等。-应对:术后早期联合放疗(如立体定向放疗)控制肿瘤进展,减少局部复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格卧床制动。5.患者耐受性评估-难点:高龄或全身状况差的患者难以耐受长时间手术。-应对:术前多学科评估(心肺功能、营养状态),必要时采用微创技术(如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缩短手术时间。---三、手术指征与时机选择-绝对指征:1.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肌力下降、感觉丧失);2.脊髓受压平面以下完全瘫痪<24-48小时;3.放疗无效或肿瘤放射抗拒。-相对指征:1.顽固性疼痛药物控制无效;2.病理性骨折风险高;3.预计生存期>3个月。---四、总结肺癌颈椎转移合并脊髓压迫的手术核心在于“快速减压+稳定重建”,需平衡肿瘤切除彻底性与脊柱生物力学重建。尽管手术难度高,但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全身状况、肿瘤生物学特性及放疗敏感性综合评估。
患者,男性,38岁,6年前因腰4/5椎间盘突出在外院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术后恢复良好。2月前腰痛复发并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剧烈,不能下地行走,翻身困难,动则痛甚。行MRI示腰3/4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至腰3椎体后缘,原手术节段腰4/5椎间盘无明显突出。原手术大夫建议再行切开手术,并行上段椎弓根内固定,患者考虑手术创伤较大,遂至我院就诊,为减少手术创伤,在局麻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中顺利,完全摘除游离髓核4ml,术后腰腿痛症状完全缓解,术后第二天即下地行走,第三日出院,切口0.7cm,出血5ml,术后恢复良好。
又一例胆管癌转移到左肩、右髋、脊柱上的多发骨转移的案例。因为脊柱转移后出现病理性骨折,剧烈脊柱疼痛,那么,可以给与局麻下的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固定骨折位置,烧灼骨肿瘤转移灶,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这种微创手术方法已经在很多医院开展并使用。对于转移到股骨头和股骨颈里面的肿瘤病灶,如果患者不愿意关节置换开刀手术,对于病理性骨折的剧烈疼痛,单纯使用毒麻药品进行强力镇痛,一般仍然难以止痛。而给与微创固定+骨水泥填塞固定后,疼痛能立即明显缓解。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实在肿瘤晚期的时候,患者焦虑更多的是症状明显,尤其是剧烈疼痛,如何和控制这种骨破坏病理性骨折产生的剧烈疼痛?使用最高级的止痛药物,有时也是无法止痛的;而对于转移性肿瘤的地方,进行微创射频消融手术和骨水泥灌注或者内固定手术,可以明确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也能明确减轻疼痛。不失为一种对症的好方法。
患者女性,36岁,因电动车外伤后致左膝关节肿胀疼痛伴功能障碍1小时入院,X片及CT示严重粉碎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粉碎型胫骨平台骨折(波及胫骨干)治疗: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共植入3块钢板,骨折复位满意。术后支具固定1月,然后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