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痔切除术,痔疮外剥内扎术,痔疮套扎术,建议手术后半月以后再开始性生活。 对于痔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建议术后一周。 对于PPH手术,bigC(大C环)手术,TST手术,建议一月以上开始性生活。
不能,这个答案显然让您失望了。痔疮是人类特有的疾病,是人类站立行走付出的代价。站立时肛门承受的重力和排便时肛门承受的压力是痔疮发病的重要原因。这些原因无法避免,所以,痔疮没有根治术。痔疮并非多余的赘肉,她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是起到水龙头橡胶垫的作用,很好的闭合肛门,二是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排便等肛门活动有精细的辨别能力。既然痔疮有这么重要的功能,“根治术”显然不适合痔疮,痔疮的手术都是针对症状的。患者主要考虑复发不复发,医生首选考虑术后肛门功能正常与否,这是医患矛盾所在。
肛瘘有没有微创手术,主要取决于您对微创手术怎么定义和理解。很多人误以为切口的大小就是创伤的大小,事实并非完全这样。我始终有个观念,微创是一个理念,不是一个具体的手术。肛门功能保护的好就是微创,保护的不好就不是微创。对于肛瘘手术来说,很好的保留了括约肌尤其是外括约肌就是微创手术。因为这样对肛门功能和形态影响最小。任何随便切断外括约肌的手术,哪怕切口很小,也绝非微创手术。
先给您一个肯定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为啥有的人会认为痔疮会变癌呢,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痔疮和直肠癌都有便血等症状,既然症状相同,就可能是痔疮变来的。当然这是认识误区。二是有的人曾经去医院看过,医生说是痔疮,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被诊断为直肠癌,他觉得二者之间有关联。三是直肠和痔疮读音有些相似,有的人误以为是痔疮癌。需要警惕的是痔疮和直肠癌有相似症状,痔疮和直肠癌也完全可能同时发病,所以,得了痔疮需要警惕,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才是正确的选择。
很多朋友去医院检查肿瘤指标如CEA,CA199,想替代肠镜检查或肠癌的其他筛查方法,殊不知多数早期结直肠癌CEA并不升高。在有淋巴结转移前,仅有45%的患者CEA会升高。所以,并不推荐单纯使用CEA筛查肠癌。目前,CEA主要是用于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手术后是否复发转移的监测。一般认为,CEA比CT检查提早3-6月发现复发转移,在这方面是比CT更加灵敏的指标。
应该说,是可以预防的。 多数结直肠癌都是来自腺瘤的癌变,而从腺瘤到癌的演变一般需要10-15年时间,是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留有充足的时间让我们去处理腺瘤。 另外,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过多的动物脂肪,动物蛋白饮料,缺乏新鲜果蔬,缺乏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遗传易感性,家族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血吸虫病等都与肠癌发病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术后疼痛问题一直是痔疮手术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人因为对疼痛的恐惧而拒绝手术。那么,痔疮手术后到底有多痛? 坦率的说,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病人术后疼痛都不是很严重,都可以较好的耐受。尤其是对预知性疼痛的提前干预,使得痔疮手术后的疼痛较以往明显减轻。 为啥痔疮手术后疼痛会给人“仅次于生小孩”的印象,原因有3,1历史上的坏名声 ,2是既往缺少多模式镇痛理念,3是个别病人确实疼痛明显,造成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很多病人会问这个问题,在门诊时间医生也没时间多说,今天咱简单明了的说几句。 肠镜检查就是自肛门插入一根前端带摄像头的软管,通过摄像头观察肠道情况。 在插入的过程中,不断的向肠道内充气,使得肠管扩张以便观察。一般检查时间10-30分钟,大部分病人可以较好耐受,不需要麻醉。 肠镜检查的同时可以通过肠镜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也可以进行一些治疗。 示意图2
痔疮手术前肠镜检查的目的是排除是否合并有其他严重消化道疾病,如结直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 符合下列情况一项或多项,需肠镜检查 1.年龄大于50岁,近10年内未接收过肠镜检查 2.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3.不明原因的贫血 4.盆腔放疗病史 5.年龄大于35,直系亲属患结直肠癌 6.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或有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病史 7.有粘液性便或粘液血便及腹痛不适症状 8.CEA升高
长期吸烟,饮酒是息肉复发的独立因素,已经广为人知了。 食用红肉也是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胆囊切除术,肥胖,酒精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与复发相关。 息肉的个数>3,直径>10mm,绒毛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无蒂,这些是复发的高危因素。 年龄大于60岁复发趋势升高。一般是男性高于女性。